上大學後:我也想學習新知,升級認知,奈何一學就忘!

2021-02-19 金融早實習

作者:張輝和

來源:輝哥奇譚(ID:huigeshow)

學習的重要性再怎樣強調也不為過,但是怎樣才能有效學習?下面是我最近在工作中學習的心得,供大家參考。

首先還是態度的問題,一定要非常相信學習這件事情。相信學習新知,升級認知是一生的要務。這個態度到位,才有後面的一切。如果從內心深處不相信學習這件事,不在意刷新認知,那麼後面談的一切方法都不會對你有實質的幫助。

在非常重視學習的前提下,下面有四種非常有效的學習方式,也是我在最近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斷使用,受益匪淺的方式。

第一,記錄與總結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最近所見的所有最牛的人,開會永遠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本子,而不是用電腦。在別人講的時候,他總是不斷的在本子上記錄。我以前也是習慣開會用電腦,但是和這些牛人接觸多了之後,也逐漸向他們學習。

用了一段時間之後,發現用最原始的工具「紙和筆」,可以讓你非常專注的聽,也非常有利於思考。因為你不是在逐字逐句的記錄,你是邊整理邊記錄,你在本子上所記錄的,一定是自己聽懂的,搞清楚邏輯的內容。你會用自己的語言,快速的總結。你會用一些特定的記號和連線,來標記重點和關係,這些都是深化思考的過程。

開會的時候適合用紙和筆記錄,而看書的時候則適合用電腦或者手機記錄。我最近發現閱讀效率最高的是在電腦上讀書,因此在電腦上做讀書筆記也順理成章。做筆記的時候,最好用的工具是腦圖工具,比如Mac上的XMind和MindNode。用腦圖整理圖書要點的過程就是一個總結要點,分析關係的過程。而且腦圖在傳達信息和邏輯關係時也非常有效。所以,我推薦用腦圖做讀書筆記。

無論是記錄會議還是記錄書籍內容,核心要點都是「記錄與整理」,記錄的過程中在不斷的整理,而整理的結果也要不斷記錄下來。

很多人看書的時候只會看書,開會的時候只是開會,沒有用好「記錄和總結」這個方法,實在不應該。


第二,講給別人聽

對於「講給別人聽」這件事情,我自己以前有一定的感受,但凡一個東西要給別人講,自然會比自己獨自學習理解要深刻很多,特別是你在沒有講稿,沒有PPT的前提下,還要給別人在很短的時間把事情講清楚,把框架說明白,更加考驗你對這個知識的理解能力。

我們一個同事上周去上了一個培訓課,這周回來之後,不斷的和同事講述他聽的內容。我從周一到周二晚上,總共聽他給不同的同事講了五遍,每次都有一些細節上的不同,但是整體框架是比較一致的,而且脈絡越來越清晰。

一方面,在聽了五遍之後,作為聽眾我自己比較清晰整個邏輯框架;

另外一方面,相信他對於這部分知識的理解比誰都要深刻 —— 因為他在非常主動的實踐「講給別人聽」這個學習方法。透露一下,這個同事就是李想。

從他身上我學到了一點: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和周圍的同事朋友分享你學到的新知,講得越及時,講得越頻繁,你自己理解的越深刻。而帶來的間接結果是周圍的同事朋友受益,何樂而不為?

第三,在工作中實踐

我們最近在學習OKR(一種源於英特爾,在谷歌被發揚光大的目標管理法,和KPI區別很大),兩周前的季度管理會上,公司所有中高層管理者在一起學習和初步實踐了OKR的方法。在接下來的十幾天內,公司很多團隊都在開始自覺使用OKR去分析工作,並力圖在團隊內取得共識。

我因為「組織發展」工作的原因,會參與到其中大部分使用OKR進行業務討論的會議。每一次開會,我自己對於OKR的理解就加深一步,而所有的同事,尤其是關鍵結果的責任人,對於OKR的理解也在不斷加深。

之前在與一些諮詢公司溝通的時候,我知道OKR在中國有一定的名氣,但是真正擁抱的公司不多,其中用好的寥寥無幾。通過這兩周的實踐,我已經在深刻的感受OKR的巨大能量。而且我已經了解大多數談論OKR的公司為何無法真正用好OKR。

一方面是公司一把手不是真正相信OKR,不理解OKR和KPI的根本區別;

第二是大家把OKR當成一門學問,而沒有真正每天,在每個重要的會議上去主動使用,更別提每周review OKR進展。

我們對於OKR的學習和理解還在過程中,但是我們已經知道如何更好的學習OKR,這就是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斷去用OKR。每一次使用,都會加深我們對OKR的理解。

第四,與牛人探討

要想好好學習,就得給自己創造一個學習的環境,而靠近牛人,與牛人經常探討,聆聽新知,碰撞思維,能大大的促進你的學習。一方面是高濃度的新知不斷迎面而來,一方面是你可以近距離觀察他們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模式。

在這方面,我與公司一些高管能緊密合作,每天探討不同的問題。雖然大家不會直接切磋學習的方法,但是通過與他們合作共事,我能非常真切的觀察到他們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模式。在這種集體學習的氛圍中,我自己成長也很快。

怎樣能進入這樣的學習環境?怎樣能距離這些牛人近一些?首先自己還是要愛學習,而且一定要有特點,換言之:與眾不同。有這兩點,牛人也願意與你探討、共事。自己有一定特點和牛人對你的認可,這兩件事情不是「雞和蛋的關係」,是互為因果,螺旋上升的。與其原地等待,不如自己先多學一些新知。

最近同事們稱我為「機器貓」,說我有很多很有效的工具,很有用,但學習和推廣成本都不高。我內心暗喜,但同時也知道,我在推廣這些工具的同時,也從他們身上學到更多新知。

希望你能永遠追求新知,不斷學習,不斷改進學習方法,並逐漸擁有屬於你自己的良好學習氛圍。

不斷學習,每天進步,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作者:張輝,輝哥奇譚、改變自己主創,探索財務與精神自由之路。個人微信公眾號:輝哥奇譚(ID:huigeshow)

更多精彩內容

暑期實習信息群 | 2019秋招信息群

BEC | TED | 彭博 | 萬得 | PPT | VBA

券商求職 | 投行求職 | 四大求職 | 銀行求職

畢業論文 | 英語合集 | 數學建模 | 經濟學人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實習信息和經驗乾貨

相關焦點

  • 學習新知的最佳方式
    首先還是態度的問題,一定要非常相信學習這件事情。相信學習新知,升級認知是一生的要務。這個態度到位,才有後面的一切。如果從內心深處不相信學習這件事,不在意刷新認知,那麼後面談的一切方法都不會對你有實質的幫助。在非常重視學習的前提下,下面有四種非常有效的學習方式,也是我在最近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斷使用,受益匪淺的方式。
  • 學習《認知天性》幫我們學會更好地學習
    一、家長的痛:我的孩子明明很努力,可成績卻總是提不上去。 很多家長很苦惱,我的孩子每天花在學習上大量的時間,恨不得廢寢忘食,可是成績依然平平,這是為何?假設一下,一個學生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目標,只是被動地付出時間在做著看似學習的事,那麼可想而知,這樣的學習效果能好嗎?或者,TA雖然在學習,也有所謂的目標,但是學習方法不對的話,效果能好嗎?大多數80後的人,回憶起大學時期的英文學習,相信都會刻骨銘心,尤其是非英文專業的人。我們那會需要過四六級,並且四六級在就業時是很多用人單位都需要考量的,於是,我們都卯足了勁使勁學習英文。
  • 成長的過程就是認知升級
    聽到一個健身達人告訴你,堅持運動,保持鍛鍊,就能夠瘦下來;課堂上的老師告訴你,堅持做作業,堅持思考,成績就能夠提升。這種道理難道有那麼高深莫測嗎?難道不曾聽過嗎?當然不是!你不會去想道理錯了,你只會想「我今天太忙了,沒時間」「我最近太累了」,甚至到了最後,連藉口都不用找了,「我就是懶!」
  • 【舊法新知】上山下鄉出任務
    但陽明大學慈青同學卻起了個大早,風雨無阻地展開淨山前的準備工作。他們的發心似乎上達天聽,就在活動開始前,學校上方出現了一方小小晴空。「請到這裡報到!」大家在人文與社會教育中心門口集結,除了慈青社的基本班底之外,還有修習服務學習課程的各科系學生;負責課外活動的教官以及石牌地區的慈濟志工,也前來陪伴大家。
  • 如何實現「認知升級」?
    所謂「認知」,就是人腦認識、加工和存儲信息的過程,簡單來說,認知就是我們的思維模式,是所有行為的內在邏輯。因而,認知能力會直接決定我們的日常選擇、發展路徑乃至人生高度,升級認知能力對個人發展至關重要。我們的認知能力是在持續的學習和體驗中反覆鍛鍊和升級的,「反饋「正是這一過程的核心要素。
  • 完善數學理解性探究學習的認知結構
    個人的認知結構是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同化作用,在心理上不斷擴大並改進所積累的知識而組成的,學習者的認知結構一旦建立,又成為他學習新知識的極重要的能量或因素。擁有良好認知結構的學生對數學概念、規則等的理解比較透徹,他們往往能靈活遷移運用所學數學知識,一般具有良好的解題能力。其實並不是說他們比其他學生擁有更多的知識技能,而是他們對已有的知識組織的更好。
  • 百度大學伍暉:AI×Learning——組織認知升級的加速器
    本文來源:華夏基石e洞察(ID:chnstonewx)演講人:伍暉,百度大學執行副校長、百度學習發展執行總監大家好!今天我要講的內容主要是兩個部分:第一,未來已來,組織亟需認知升級。第二,重點分享一下AI時代百度在學習方面的實踐,希望和大家互相借鑑。一、未來已來,組織亟需認知升級未來已來,非常好理解,2017年非常熱的詞就是AI、VUCA等,這都說明現在世界變化非常快,而且非常不確定。任何一個組織如果想要做得更好,那麼,認知要達到一定的層面,否則很難產生突破。為此,組織需要進行認知升級。
  • 從「有用」到「有趣」,知乎「新知大學」顛覆場景營銷
    「新知大學」的高明之處則是從解決大學生們在校園中棘手的問題入手,結合圖書館、教室、宿舍等校園場景,同時利用知乎站內內容資源,與學生們建立起天然的互動,拉近與用戶的距離,為大學生們帶來了耳目一新的感官體驗,原來知識不光可學、可用,還可觸,可玩兒。
  • 《認知天性》如何高效學習?5000字乾貨給你講透
    你真的會學習嗎?你明白學習背後的原理嗎?你是那種學習很努力卻遲遲看不到效果的人嗎?如果你是,接下來的內容會刷新你的認知。一、你是那種看起來很努力的人嗎?你是那種看起來很努力,但學習效果卻不太明顯的人嗎?我覺得我是!整個高中我都是別人眼中看起來很努力的人。
  • 從這本書開始改變自我,做一個百分百擁有學習力的人《認知覺醒》
    如果你想學習,卻總是缺乏耐心、急於求成?如果你想努力,卻總是拼搏毅力、咬牙死撐?如果你想精進,卻總是頻頻受阻、迷茫無助?若你也位列其中,這本書《認知覺醒》可以幫助你擺脫困境,實現從這一刻開始改變自我,做一個100%擁有學習力的人!
  • 建設金課需要全面升級對於有效教學的認知
    教師需要轉變思想,只有全面升級對於有效教學的認知,才能把握住金課建設的核心要旨。全面升級教學認知包括教學要聚焦問題和核心大概念、充分激活情感、有序設計學習活動、重視概念的組織結構、促生自動化水平等方面。
  • 優秀的人都在關注:今天,我的認知升級了嗎?
    文/姜小喵獵豹的CEO傅盛寫過一組關於認知的文章,題目是《所謂成長就是認知升級》。2、這一兩年企業的營商環境不太好,管理上都在推「開源節流」,希望每分錢都用在實處。系統是需要不斷升級,因為有許多BUG,放任它們的存在會拖慢系統運行,甚至損害到硬體。只有通過不斷的升級,消除各種BUG,保障系統運行時不會出現閃退、死機和崩潰的情況。我想聰明的你已經明白了,以前你的認知是Window7。通過不斷地學習、訓練,持續完善你的系統,現在的作業系統已經升級到Window10。這個過程,就是認知升級。
  • 【舊法新知】態度對了就對了
    父親希望她能學好英文,但她只是應付一下,在大學裡也只是圖個考試通過。父親希望她讀第二外國語,她讀了兩年日文就丟在一邊。有一天,愛瑪突然跑去學韓語,自己報名,自己付錢,回家自修,看韓劇學韓文等。過了不久,因緣際會進入一家韓國公司工作,之前的韓文底子正好派上用場。這就是自我驅動力,人人具足,只是看你是否在機會來臨前準備好?
  • 如何杜絕「前學後忘」
    我是鄭老師這一講給大家介紹的主題是「如何杜絕『前學後忘』」。學生經常會用困惑的眼神跟我說:「老師,我單詞背啦,可是今天背,明天忘。尷尬的是,遇到不認識的單詞,有些壓根不記得自己背過,有些單詞知道自己背過,可就是拼寫不來;背語文也是,考前明明背了,考試遇到,就是那麼幾句古詩怎麼也想不起來。我懷疑自己是不是腦子有問題?智商太低了?」
  • 孩子一學就忘效率低,是回憶方式在作怪
    就拿孩子上課不專心,新的知識點學過就忘這件事來說,孩子每到假期在家被父母監督寫作業的時候,孩子的很多學習上的缺陷就會暴露出來。,就會有很多家長抱怨自己孩子在學習上課跟沒有上課基本差不多,新的知識學完就忘,用的時候跟完全沒學過一樣,學習成績更是不堪入目,讓很多家長苦惱不已。
  • 我對讀大學的認知:要有學歷,更要有學習力
    現在又生活在大學,把自己對考大學的認知,和大家分享一樣。我是1984年上大學的,1989年畢業的。回頭看一看高中同屆的,不到一半的同學考上不同的大學,三十六年過去了,上大學的高中同學的工作、生活、貧富千差萬別;當時沒上大學的,也有優秀的,也有去清華讀EMBA。
  • 我本無心戀紅塵 奈何影子落人間!
    我本無心戀紅塵 ,奈何影子落人間 !本想與君度餘生,奈何世俗絆人心。空有滿腹千絲情,唯有來生把君等!千般故事,不過情傷,秋水人去,明月如霜。前世燒了斷頭香,今生相遇難成雙,月老亂點鴛鴦譜,註定今生受情傷,我本無心戀紅塵,無奈影子落人間?
  • 重磅升級:混沌大學籍,一站學透創新!
    在最新的混沌大學裡,大家熟知的創新學院和研習社升級合併了,由此生長出新產品——大學籍。這一切的改變,源於混沌在創新教育上不斷追求極致,源於陪伴創新者的初心。混沌的同學們,大家好,今天,2020年的9.5號,對混沌來說,是個有點特殊的日子,我們將發布混沌成立以來最重要的一次產品升級計劃——「混沌大學籍」。借這個機會,我們想和你聊聊,混沌,為什麼一定要做一所大學!
  • 重磅升級:混沌大學籍,一站學透創新
    在最新的混沌大學裡,大家熟知的創新學院和研習社升級合併了,由此生長出新產品——大學籍。這一切的改變,源於混沌在創新教育上不斷追求極致,源於陪伴創新者的初心。下面,是負責人牛照遠給學員們的一封信:我們為什麼一定要做一所大學?
  • 「退三進一」與「學一退三」
    班主任或任科老師在管理學生中,「退三進一」不妨可以試一下。    我們批評學生一個缺點的時候不妨先表揚他的三個優點,我把這種方法叫做「退三進一」。   「退三進一」操作起來很簡單,並且效果非常好,關鍵點就在於需找出學生的優點。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可見德育工作中尋找學生的優點是多麼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