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郵政八大科技創新成果

2020-12-15 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

    當前,科學技術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力量,創新驅動是大勢所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之年,是中國郵政加快轉型升級、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攻堅之年。這一年,中國郵政圍繞科技賦能「一個核心」,夯實自主研發體系、核心能力建設「兩項基礎」,依靠科技力量整合、建立業技融合機制、加快研發成果應用「三項抓手」,持續提升自主研發能力,按下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快進鍵,在科技強郵的道路上越走越有信心、越走越堅定,取得了一系列科技創新成果。這些成果,是中國郵政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結出的碩果,是落實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這個工作方法論收穫的果實,引領支撐著中國郵政的改革發展和轉型升級,為郵政高質量發展和打造成為行業「國家隊」增添了新動能。

    集團公司軟體開發中心 

    成果名稱:基於DevOps的全生命周期軟體過程管理平臺,為自主軟體開發與創新賦能

    成果簡介 

    該平臺基於DevOps理論,採用自動化機制,是集軟體過程的計劃管理、配置管理、需求管理、缺陷管理、知識管理、代碼檢查等多功能於一身的工具鏈體系;覆蓋了需求、開發、測試等完整的軟體開發過程,提供安全可靠的企業軟體YUM源、軟體倉庫、Docker Repositories等;實現代碼構建、測試、質量檢查等開發過程的規範化、自動化與可視化;支持軟體系統的持續交付和持續部署、支持與K8s容器雲環境的集成與應用系統的容器化部署、支持敏捷化的代碼開發和DevOps。 

    目前,該平臺已成功應用於集團公司「新一代寄遞業務平臺」「在線業務平臺」、ERP等大型項目的軟體過程,經驗證,可提高開發效率達20%以上,代碼質量提升15%以上。該平臺可快速建立起組織級的軟體全生命周期過程模型,並積累了軟體過程的各種研發數據,推動了集團公司軟體開發中心的研發工藝與方法的持續改進。該平臺已入選工信部2018年「雙創」平臺試點示範項目,為全國20家研發設計能力開放平臺之一,填補了郵政行業空白,對提高郵政IT能力水平、健全IT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該平臺主要作用是推動軟體開發過程的自動化、標準化,節約開發成本。平臺的應用,顯著提高了郵政軟體過程的標準化、自動化水平,使郵政原有各分散的開發隊伍能夠快速組建團隊、高效協同、快速形成戰鬥力,對提高郵政軟體過程的成熟度和規模化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實現郵政軟體自主、專業、協同、高效奠定基礎。 

    主要創新點 

    軟體過程自動化。 

    需求敏捷化探索、支持業務快速創新。 

    360度數據沉澱。 

    開發流程高度標準化。

    軟體過程管理一體化。

    全系統開放賦能。

    集團公司數據中心安徽省郵政分公司市場營銷部

    成果名稱:基於大數據分析技術的代理金融網點效能評估體系

    成果簡介 

    該體系基於大數據分析技術對代理金融網點效能評估的科學化、系統化進行了積極探索和嘗試。 

    代理金融網點效能評估體系可極大降低網點評估難度,通過技術方法將近300個內外部指標數量減少了96%,幫助業務人員從龐雜的網點效能屬性中解脫出來,使用少量屬性便達到科學評價網點效能的目的;同時,構建了僅含6個業務屬性的評價模型,僅需輸入即可直接得出網點效能的量化評價結果,便於網點隨時自查評分,並及時根據評分結果優化調整網點的經營和管理行為。該體系可對網點進行分類分級:將網點共聚為12類,化整為零,便於網點與同類網點進行對標並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進而針對性地提出改進措施。通過該體系得出的評價結果也更為客觀公正,通過內、外部數據的綜合分析,可以更客觀地找出影響網點效能的關鍵因素;業務管理部門通過網點效能評價得分結果可以快速掌握網點經營現狀,提出網點效能提升措施。 

    2017年開始,安徽省郵政分公司根據網點效能評估體系得出的結果開展了網點轉型工作。項目完成後,集團公司根據該體系形成複製模板在全國進行推廣。截至目前,已有廣東、青海、陝西、湖南、重慶、湖北、江西、河南、廣西、甘肅、山東、四川等12個省(區、市)郵政複製了該體系並收到實效。 

    主要創新點 

    創新網點效能評價方式,極大提升評估效率。 

    採用大數據分析方法,形成一整套科學的網點效能評價體系。 

    省內落地與全國推廣並重,擴大成果應用範圍。

    集團公司數據中心

    成果名稱:基於大數據的多維度對標分析在寄遞業務中的應用

    成果簡介 

    集團公司數據中心自2015年以來,牢固樹立對標一流企業的理念,創新應用了網際網路和大數據技術,針對寄遞業務對標先進企業給出了系統的解決方案。該成果在不斷破解外部數據獲取難題的基礎上,持續獲取了競品數據近18億條,並首次利用Hadoop平臺實現TB級海量數據的高效處理,還自主研發了時限對標、時限預警、業務量預測、流量流向對標、省內網絡組織優化、寄遞網點資源配置對標、網絡組織對標分析、服務分析等一系列分析模型,構建了多維度的寄遞業務對標體系,並利用PC端和手機端,將成果固化應用。通過寄遞業務與行業先進企業對標,使業務部門找到業務差距、短板和弱項,據此提出改進措施,不斷提升寄遞業務市場競爭力,提升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最終實現了科技成果向實際生產力的轉化。該成果在寄遞事業部的日常經營管理中得到廣泛、持續應用,為標快、快遞包裹、跨境電商包裹、極速鮮等寄遞業務提升產品時效、豐富產品、改善服務、提升客戶體驗、加強市場營銷等提供了強有力的數據支撐。 

    該成果通過對競品的時限、產品結構、組網方式等多角度的分析,在促進寄遞業務縮短寄遞時限、優化網絡、改進服務、鞏固標快市場、改善企業品牌形象、提高客戶滿意度、優化網絡組織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主要創新點 

    對標模型的不斷研發、應用和優化,逐步形成對標分析體系。 

    競品數據的持續獲取,為寄遞業務開展對標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 

    率先應用Hadoop、Spark等前沿技術,實現TB級數據的高效處理。

    廣東省東莞市郵政寄遞事業部

    成果名稱:國際郵件互換局國際小包智能處理工藝建設

    成果簡介 

    廣東省東莞市國際郵件互換局國際小包智能處理工藝建設以提升客戶體驗為核心,包含了客戶端系統、生產管理系統、互換局國際業務系統、智能生產處理線等4大部分。該智能處理工藝建設有如下優勢:涵蓋了從前端銷售、中端處理管控和後端輸出等全流程環節;綜合利用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等先進技術,集二維碼識別、圖像儲存、物流信息平臺、物流綜合生產管理軟體、移動物流信息服務等多種關鍵技術為一體;與智能生產處理工藝設備相結合,通過精準、動態、科學的管理和信息共享,全面提升和保障了國際小包運行效率、服務質量和安全生產,實現國際小包生產管控的自動化、可視化、可控化、智能化和信息化。 

    在同級互換局中,東莞市互換局國際小包智能處理工藝建設的規模最大、工藝設備最先進、通關效率最優,且符合快遞類海關監管作業場所設置規範要求,在郵政企業或社會電商物流行業具有很高的推廣價值。該項目的建設,有利於充分發揮國際小包跨境電商物流主渠道作用,為東莞市郵政分公司依託互換局,打造物流國際交換關鍵節點,助推東莞構建國際物流大通道和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示範城市提供助力。 

    主要創新點 

    生產作業智能化。

    硬體設備創新化。

    技術水平專業化。

    人員操作簡單化。

    河南省郵政分公司信息技術局

    成果名稱:基於「郵惠付」平臺實現寄遞業務移動聚合支付

    成果簡介 

    隨著郵件攬收量急速增加,攬投人員現場收取郵資、代收貨款、投遞到付款等業務量也快速增長,而在這些需要收取現金的業務辦理過程中,河南省郵政分公司發現,隨著行動支付的快速普及,客戶已經養成行動支付的習慣,如果郵政不能支持行動支付,一方面降低了客戶的用郵體驗,另一方面,攬投人員收取現金歸班後再繳款,業務流程繁瑣,且經常出現低資費攬收、業務資金流失的情況,造成業務不斷發展而企業的效益卻沒有增加的局面。 

    河南省分公司從客戶用郵體驗、精細管控資金、簡化管理流程、降低一線員工勞動強度出發,創新整合行動支付、微信企業號、郵儲銀行「郵惠付」平臺、新一代寄遞業務信息平臺數據接口等相關技術,並對接集團公司ERP系統,建設了該系統。該系統可全面實現寄遞實物、寄遞信息數據、資金的全流程管控,規範資金管理流程,確保資金安全,降低財務風險,提升資金回籠效率,當日繳款率由47%升至99.9%。同時,大幅縮短了客戶資金結算周期,實現了日清日結,提高了客戶滿意度,提升了企業核心競爭力。今年1月14日,該系統在中國支付清算協會舉辦的「2018年網絡支付委員會和行動支付委員會優秀案例評選」活動中獲得「便民服務獎」。 

    該系統上線後,簡便穩定的操作流程滿足了一線員工的日常需求,省去了營收現金資金內部交接環節,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受到了一線員工的一致好評。 

    主要創新點 

    是全國郵政首個對接郵儲銀行「郵惠付」平臺、利用二維碼實現業務收款的信息系統。 

    可提升攬投人員辦理業務效率。

    可提升業財數據匹配率,提高財務處理效率。

    江西省郵政分公司信息技術局

    成果名稱:金融網點運營監控系統

    成果簡介 

    完全由江西省郵政分公司自主研發的金融網點運營監控系統,於2018年2月開始建設,主要是依託金融下載平臺、數據共享平臺、省內雙錄系統、省內積分系統等數據源,採用分布式應用技術,快速實現導入、存儲、計算,由此建立儲蓄、理財、代發、歸屬客戶等一系列監控指標,逐步構建形成一套適合江西郵政代理金融業務發展的關鍵指標預警體系。通過監控網點帳戶資金變動、帳戶資金的流量流向等一系列數據功能展示,確保管理人員第一時間掌握線上線下交易運營狀況,監控是否存在異常經營、資金大幅波動等問題,及時發現業務流程上的缺陷。經過一年多的迭代開發,該系統目前已建成活期、定期、理財、代發、歸屬客戶等5大板塊功能模塊,涉及80餘項業務功能。下一階段將完善和新增系統功能,建立省、市、縣三級金融監控體系。 

    該系統研發的目標是為基層金融網點一線人員提供簡單、快速、清晰、直觀的系統功能,簡單快速地查看每日金融業務運營情況,監控帳戶資金變化和排名,清晰直觀地了解客戶資產的動態分布和變化,從而展開個性化營銷服務及形成網格化合力,不斷提高運營效能,做大做強金融業務規模,實現金融業務高質量發展。 

    在使用的過程中,江西郵政眾多網點積極參加系統研發討論,提出了增加保險、基金、日均餘額、資金渠道等模塊的好建議,形成了技術、業務互動的良好氛圍,為今後技術與業務的深度融合發展進行了有益嘗試。 

    主要創新點 

    解決了傳統模式的計算性能問題。 

    首次實現「帳戶+客戶」的雙視角運營監控分析。 

    有效監控網點帳戶資金動態,保證數據的及時性和可靠性。 

    識別客戶行為與產品關聯性。 

    融合多類別金融系統的業務數據,實現網點一站式數據展示。 

    引導網點合理配置日常服務資源,最大程度提升網點效益。

    浙江省郵政分公司信息技術中心

    成果名稱:快遞包裹混合收寄系統

    成果簡介 

    快遞包裹混合收寄系統採用軟、硬結合的方式實現混合收寄,操作人員將郵件放在一體化收寄設備稱重臺上,OCR服務自動識別郵件條碼並讀取郵件重量信息,後端綁定模式自動匹配出正確的協議客戶號及分倉號、收寄及寄達地的行政區劃代碼等信息,完成郵件收寄必備信息的採集工作。稱重及信息採集後,系統調用集團公司新一代寄遞平臺收寄接口,完成郵件計費及收寄動作,並將收寄結果返回給一體化收寄設備,一體化收寄設備會自動匹配出郵件的路向格口,並播報路向語音,操作人員根據語音提示將郵件放入相應格口或運輸皮帶,即可同步完成分揀工作,整個過程只需0.6秒左右。 

    該系統將收寄、分揀兩個環節合二為一,大幅提高了作業效率,比純粹的人工PDA收寄(不含分揀的工作量)效率至少提高了3倍。在自動供包鬥及多層皮帶機等場地設備配合下,操作人員在整個操作過程中不需要低頭彎腰,工作姿勢更舒適,不容易疲勞。收寄及路向格口語音提示過程中完全自動,無需人工幹預,這既減少了人工誤操作帶來的風險及不可控成本,又降低了對操作人員的技能要求,一般人員簡單培訓15分鐘即可上崗操作。 

    目前,該系統已在浙江郵政全省22個業務量大的集中收寄點成功應用,日混合收寄件數峰值已經超過60萬件,累計已收寄3340萬件。該系統的推廣應用,使浙江省分公司的收寄處理效率與行業先進水平取齊,大幅降低了收寄處理成本,提升了郵政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主要創新點 

    首創後端綁定模式。 

    收寄效率提升到了PDA收寄模式的3倍。 

    收寄、路向粗分一次操作完成,相較原有模式減少了2次掃描。 

    採用開放接口協議的方式實現不同廠家混合收寄設備接入。 

    節省了幾十萬元的負載均衡硬體設備及商業作業系統軟體採購成本。

    湖北省郵政分公司信息技術局

    成果名稱:運營可視化系統的實現及應用

    成果簡介 

    從IT時代到DT時代,技術的發展已導致數據的「大爆炸」。近幾年,通過客戶數據云平臺、綜合數據平臺等系統或平臺的建設,湖北省郵政分公司的運營數據勢必「慧聚」成千湖之省的「數據湖」。為了讓大數據說出價值,以探索和解釋的方式講述數據背後的故事,湖北省分公司 

    建設了運營可視化系統。該系統在可視化平臺框架的基礎上,通過迭代開發的方式,進行功能模塊搭建。 

    該系統使得數據展示的內容多樣化、維度豐富化、手段多元化、信息綜合化、方式動態化及形式直觀化。可將主要經營數據「搬」到各級領導、管理人員、經營人員的手機和平板電腦中,起到「每日更新、隨時可用、數據直達、決策高效」的效果,實現「借力數字郵政、助推智慧服務」的目標。 

    該系統於2018年在湖北郵政全省範圍內得到推廣應用。2018年12月,基於運營可視化系統的「運營可視化,講述數據背後的故事」創意,獲湖北省分公司青年員工創意大賽創意類項目二等獎。今年1月,該系統獲湖北省分公司智慧服務年「十佳智慧創新項目」獎。 

    運營可視化系統的上線,顯著優化了湖北省分公司數據資產的品質,快速提升了企業形象,形成了各業務對標單位之間「你追我趕」的常態化局面,營造了代理金融旺季生產的濃厚氛圍,為業務的發展提供了強勁的推動力。 

    主要創新點 

    可在微信端、大屏端實現多種可視化功能。 

    可保證系統訪問的安全性。 

    採用MySql主從備份機制,進行資料庫的雙機熱備。

相關焦點

  • 2020年全國郵政企業科技創新成果評選結果公示
    ,通過科技賦能推動綠色郵政行動,助力湖北寄遞業務發展。 23 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廣東省分公司 創新打造郵政+菜鳥國際電商集運新業態模式 二等獎 袁小平(三級正) 陳廣深、許文添、梁華明、梁君洋、任善智、梁穎、李鎮榮、李其亮 該成果主要研究規範化與標準化郵政菜鳥境外集運倉作業流程
  • 2019年全國郵政科技創新成果公示
    3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軟體開發中心 基於DevOps理念打造軟體過程工具鏈,為自主軟體開發與創新賦能 一等獎 李傳波、馬偉 朱雄、張典、霍瑞、王超 該成果依託郵儲總行「郵惠付」平臺,對接新一代寄遞平臺、集團ERP系統,創新整合行動支付、微信企業號、實現了寄遞業務客戶郵資、代收貨款、投遞到付、小微協議客戶清欠等相關費用的行動支付,方便了客戶。
  • 2018年全國郵政科技創新成果公示
    近日,集團公司組織了2018年全國郵政企業科技創新成果評審工作,共評出科技創新成果57項,小技改、小發明獎30項。這些獎項於1月2日~1月16日對外進行公示。  科技創新成果及小技改、小發明獎名單和內容介紹詳見中國郵政網(http://www.chinapost.com.cn)。
  •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科技創新應用
    近年來,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深入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信息化引領的科技興郵戰略,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工作,應用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移動網際網路等新技術,打造高效、協同、智能化的信息平臺,助力企業智慧成長。
  • 中科院院長:MaPU代數處理器等一批科技創新成果呼之欲出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 資料圖「中國天眼」建成啟用,「悟空」「墨子」等發射成功,「蛟龍號」深海科考,體細胞克隆猴成功培育……近年來,我國產出了一批具有重大國際影響力的標誌性科技創新成果。2018年,一些新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呼之欲出。
  • 匠心郵政夢 勞模示範引領 創新薪火傳
    工作室帶頭人鄭廣順2005年榮獲北京市勞動模範稱號;主要成員李純媛2014年榮獲首都勞動獎章、2015年榮獲北京市勞動模範、2016年榮獲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優秀科技工作者、2017年榮獲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突出貢獻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紀文濤2017年榮獲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優秀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李蘭、周菁、劉曉楠、王振海、羅春江等多名成員也多次獲得北京市郵政分公司各級表彰
  • 中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創新論壇舉辦
    18日,中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創新2020高峰論壇在江蘇南京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召開。來自科學技術部、農業農村部、農業科技企業、投資基金企業等代表參加,圍繞全面提升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效率進行主旨報告和討論,謀劃農業農村科技創新布局和戰略舉措。會上,啟動了首屆三農金橋博覽會暨第三屆三農金橋獎評選表彰活動。
  • 2020金融科技年會|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上海分行榮獲管理創新貢獻獎
    由《金融電子化》雜誌社主辦的「2020中國金融科技年會暨第十一屆金融科技及服務優秀創新獎頒獎典禮」於12月18日線上播出。本次盛會以「奮進新時代 邁向新徵程」為主題,對2020年度在金融科技和金融業務發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金融機構和科技企業進行表彰。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上海分行憑藉在IT項目管理的先進理念與技術,獲評2020金融科技創新突出貢獻獎——管理創新貢獻獎。
  • ——四川郵政科技賦能背後的故事
    全員參與 創新氛圍熱了     四川郵政始終對科技創新極其重視,力爭通過科技創新營造全員創新的氛圍。四川省分公司總經理杜衛紅在今年的工作報告中指出,既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創新中的關鍵作用,又要鼓勵小發明小創造小優化,形成尊重創新的企業氛圍。     「近幾年,不論是省分公司還是各市州分公司,科技賦能的腳步從沒有停歇。」
  • 奮力推進中國郵政高質量發展 - 中國郵政報
    、推動中國郵政二次崛起奠定了堅實基礎。時代的進步正在顛覆中國郵政傳統作業模式;質效不高是制約中國郵政高質量發展的短板;建立市場化資源配置體系是中國郵政必須突破的難題;疫情的不確定性對郵政發展帶來較大影響;人才匱乏是制約中國郵政高質量發展的瓶頸;黨的建設工作質量需進一步提升。
  • 「中國鋼鐵工業『十三五』科技創新成果展」正式開啟
    近日,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和中國金屬學會聯合主辦、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承辦、江蘇沙鋼集團有限公司協辦的「中國鋼鐵工業『十三五』科技創新成果展」系列活動正式啟動。支持單位有湖南華菱湘潭鋼鐵有限公司、湖南華菱漣源鋼鐵有限公司、陝西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中冶焦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以及北京華電光大環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中國郵政培訓的傳統與創新
    中國郵政企業大學服務的對象不僅僅針對幹部,包含所有員工,形成線上、線下培訓服務體系。多年來致力於為中國郵政的戰略支撐、戰略變革、業務發展,以及全員素質提升、組織績效、知識凝聚、企業文化傳承,通過企業大學推動中國郵政的人才發展。
  • 科技致新 華夏先葆中藥研究院科技創新成果閃耀中國科學家論壇
    2020年9月19日,「第十七屆中國科學家論壇」在北京會議中心隆重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近千位各級領導、著名院士、科技專家、企業家濟濟一堂、共襄盛會,大會就科學技術理念與應用研究、科學推廣與普及等重點領域的熱點進行了探討與分享。
  • 華夏先葆中藥研究院科技創新成果閃耀中國科學家論壇
    華夏先葆參加中國科學家論壇2020年9月19日,「第十七屆中國科學家論壇」在北京會議中心隆重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近千位各級領導、著名院士、科技專家、企業家濟濟一堂、共襄盛會,大會就科學技術理念與應用研究、科學推廣與普及等重點領域的熱點進行了探討與分享
  • 濱海新區科技創新成果「亮眼」
    日前從市科技局獲悉,本市「十三五」科技規劃有4項科技指標已經提前完成、4項科技指標預計可順利完成目標。而來自濱海新區的科技成果表現「搶眼」,起到了科技創新主力軍的作用。
  •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推進中國郵政深化改革創新...
    對中國郵政來說,創新是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更是解決當前發展難題的戰略選擇。因循守舊不行,墨守成規不行,抱殘守缺不行,畏難不前不行,刻舟求劍不行,閉門造車不行,異想天開更不行。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一切不能提升競爭力的體制機制弊端,一切不適應企業發展的難題問題,都必須靠創新來解決。
  • 物流數據服務商快遞鳥出席郵政業科技創新戰略聯盟第二屆大會
    郵政業科技創新戰略聯盟第二屆大會在京召開  近日,郵政業科技創新戰略聯盟第二屆大會在京舉行。國家黨組成戴應軍出席會議並講話。國家發展研究中心、中國郵政集團、華為、信通院、奇安信、海康威視、京東、中科院、聯想、科大訊飛、灰度環保、中保網盾、北京郵電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綠盟科技、天元實業集團、快金數據、遞易、順豐、中通、韻達、百世、圓通、申通、跨越、菜鳥等單位出席了會議,快遞鳥作為第三方物流數據服務商代表,出席了大會。
  • 貴陽市「創客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交流會圓滿舉行
    貴陽市「創客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參賽企業(團隊)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交流會圓滿舉行12月2日,由貴陽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主辦的貴陽市「創客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參賽企業(團隊)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交流會圓滿舉行。本次交流會重點圍繞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保護相關內容,就科技成果市場化、科技成果保護、後疫情時期科技型企業的發展機遇和挑戰等方面進行分享交流。貴陽市工信局、參賽企業(團隊)代表等32人參加了交流會。
  • 菜鳥、快遞鳥等物流服務商出席郵政業科技創新戰略聯盟第二屆大會
    近日,郵政業科技創新戰略聯盟第二屆大會在京舉行。國家郵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戴應軍出席會議並講話。科學技術部、交通運輸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部委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出席會議並致辭。
  • 中國科技創新的「火車頭」
    2015年2月和2016年4月,習近平還先後考察了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和中國科技大學。  現如今,中科院已經成為不可替代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12個分院、100多家科研院所,承擔著20餘項國家重大科技基礎項目的運行;3所大學、6.4萬餘在學研究生,為社會輸送了大批高素質創新創業人才;源源不斷的創新成果,正推動著中國科技逐步與世界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