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科技報導 記者 林迪】有這樣一款機器人:提前遇到障礙物可以自動停車、拐彎、掉頭乃至自由進出電梯,它的名字叫「hachi delight」。生產該款機器人的公司則是哈奇智能,它的Logo來自於小狗的圖標,小狗圖形下面有一個房子一樣的三角形,寓意著忠實的家庭守護者的概念。
「哈奇智能做hachidelight的出發點,同電影《一條狗的使命》有著共通之處。」該產品研發負責人楊潔明告訴記者:「《一條狗的使命》傳遞了忠犬的三個關鍵詞——能跑、安全忠誠、溫暖。這是我們研發hachi delight的初衷,作為『技術控』,我們一直朝著這三個方向闡述產品的使命,希望提供給社區業主的服務,如同人和寵物狗之間建立的感情一樣:感受到安全、信任和溫暖。」
「一條狗的使命」
據介紹,hachi delight是首個商業化落地的封閉社區無人智能配送解決方案,它在行駛的時候,通過小目標探測,提前遇到障礙物可以自動停車、拐彎、掉頭,還可以自由進出電梯,通過人臉識別或者掃描二維碼開箱取件,還能實現智能預約送件行程,目前已在實地開始試運營。
楊潔明此前先後在摩託羅拉、飛思卡爾等企業任職,目前是哈奇智能室外機器人事業部總經理、機器人研發總負責人。他帶領團隊從2017年開始專注機器人產品研發,致力於通過機器人提供高水平服務。Hachi delight項目歷時兩年多,從零開始搭建團隊,完成產品概念設計、技術選型、架構設計、軟硬體研發、生產製造,於2019年8月8日推出hachi delight,產品落地「國內首個全場景智慧社區」,即重慶永川薔薇國際。
楊潔明指出,hachidelight的定位是「最後500米」社區物流配送服務,配送內容面向快遞、外賣、社區周邊商超。要實現靈活配送,必須具備三個技術優勢:第一,很強的環境道路適應能力。社區裡環境非常複雜,與通常機器人使用GPS和多線雷達不同,hachi delight依靠單線雷達,進行室內/室外的行走。第二,運用「多源融合定位技術」,通過內置多個傳感器,降低了對雷達的依賴,不僅降低成本,還能更好地適應室內/室外環境,增強了魯棒性(Robustness的音譯,即系統在異常和危險情況下的耐用性)。第三,採用「全驅全向多連杆懸掛底盤」技術,這是全新設計的全驅底盤配置,每個輪子都有動力,在狹窄路面甚至電梯間裡可以原地調頭,相比以往機器人通用的兩輪差速底盤有了很大提升。
hachi delight服務於社區配送的重點,是哈奇智能開發的機器人集群調度系統,「一個社區那麼多配送單要完成,需要機器人集群提供服務,這是整個智能社區的關鍵一環。」楊潔明向記者介紹,hachi delight要覆蓋「收貨-暫存-遞送-提貨-反饋」過程,完全靠訂單系統和智能調度系統來完成,從而形成智能社區的配送平臺。與汽車調度不一樣,hachi delight需要送貨到不同地點、樓層乃至住戶;同時,不同商家、用戶、房間的配送服務,需要依賴運力、空間、時間的調度算法。於是楊潔明帶領團隊研發並申請了機器人集群調度系統的自有專利,以此構成智能社區的關鍵服務環節。
全屋智能到全區智能
「將來的智能家居形態,是你早上睜眼的時候,可以一邊聽著新聞,一邊控制著燈光、窗簾等設備的開關。」近日,哈奇智能CMO萬姣在接受環球網科技記者採訪時表示,哈奇智能的願景是「AI To Space」,賦能軟體和硬體產品,打造未來智能家居新形態——從「全屋智能」到「社區智能」,試圖讓「三道門」(社區到公區,公區到入戶)真正實現智慧生活全場景應用的閉環。
在哈奇智能看來,快速迭代之後,hachi delight是目前唯一打通社區「三道門」的智能物流機器人產品,能通過無人配送,連接用戶家庭和社區周邊的商鋪。
然而,「三道門」的打通面臨諸多問題,每個小區「三道門」的情況不一樣。物流機器人進社區大門、大堂門、消防門、停車場門、電梯門,都有不同的信號通信。而且不同時段信號強度差異也很大,hachi delight需要具備按照實際情況「開門」的能力,這涉及到AIoT技術與設備的安全,以及隱私問題的把控,一直以來為外界所關注。
對此楊潔明解釋說,「從室內到室外,hachi delight不僅打通社區『三道門』,還建立了安全『三道門』。第一道門是硬體,安全的源頭是晶片。不管是整個生產環節還是機器人系統、物聯網設施設備等,都採用晶片級安全技術,工廠生產的時候只有得到我們授權,才會將密鑰放到OTP存儲器裡,OTP是熔絲結構,一旦破壞就必須換掉整個晶片,確保硬體安全。第二道安全門是網絡安全,hachi delight支持多種網絡安全接入技術,將社區內如電梯設備、消防門、大堂門等跟機器人相關的設備,形成一個VLAN虛擬網絡,增加驗證安全機制,強化網絡管理,控制不必要的數據和信息廣播。第三道門是數據安全,在貫徹落實國家關於個人信息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及標準的基礎上,通過籤署用戶協議確保用戶權益,統一部署和保障,不僅通過關鍵數據脫敏處理、加密存儲等技術,還成立專門的用戶隱私與數據安全委員,加強和規範用戶數據安全管理。」但真正的安全不能單純靠技術方案過硬,需要產業上下遊的共同合作,以及行業自律,還有政府資源,最終才能確保實施。
數據顯示,由於國家行業政策、技術成熟度、客群消費行為習慣偏好、產品業務城市下沉等利好因素,目前預測到2021年,智能家居滲透率達到10%,對於增量規模,在未來3年裡面,每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超過72.5億元。
對此,哈奇智能想要在該賽道有一席之位,除了自身的技術優勢,還有其商業化戰略。
憑藉對地產行業的深度綁定,哈奇智能旨在以「AI+人居」定義未來智能家居的新形態。「如今人工智慧領域,產品在『場景證明階段』有一句話,叫『項目落地定生死』,很多項目落地就夭折,還是因為數據的門檻、交付門檻,以及快速迭代能力不夠。但是在目前場景裡,我們和地產公司進行戰略合作,根據住宅社區的需求提供產品、快速迭代,能讓哈奇智能的產品比別家更快得到落地的機會。我們和房地產商甚至在生產迭代過程中就有緊密的配合,包括智能化樣板間、展示中心等,一旦產品成熟,就可以快速複製。」萬姣進一步指出,項目落地不僅僅意味著有成熟的技術和產品,還意味著快速交付的能力,如果面對幾萬住戶的社區可以實現快速交付,就意味著「三道門」的商業模式在住宅社區場景下可以跑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