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俊榮,是河北省血液中心駐張家口市沽源縣平定堡鎮雙腦包村開展精準扶貧的第一書記,2018年3月8日,她帶隊從省城石家莊來到千裡之外的雙腦包村開展扶貧工作。兩年多來,她帶領扶貧組的兩位同志,克服生活上的困難,開始了人生中最光榮、最有意義的扶貧工作。宋俊榮說:駐村期間,帶著感情為老百姓服務,用行動得到老百姓的認可,是我感受最深的事情。很榮幸被評為「2018年度全省扶貧脫貧優秀駐村第一書記」;2019年度全省扶貧脫貧優秀駐村工作隊。
入戶走訪落實「兩不愁三保障」
2018年4月26日,在入戶走訪的過程中,宋俊榮和隊員們了解到貧困戶村民鄭洪亮母子住在簡易房,夏天還可,可以說壩上的冬季是非常寒冷的,到了冬季可如何生活?該貧困戶只有宅基地,而無破舊的危房,按政策,必須拆舊才能蓋新,怎麼辦?為保障貧困戶真正享受「兩不愁三保障」,她多次與有關部門協調溝通,終於為村民鄭洪亮一家爭取享受新建房屋政策,解除了他們的後顧之憂。
在危房改造過程中,當得知五保戶馬明蓋房資金有困難時,宋俊榮主動幫助墊付蓋房款2萬元,2019年又墊資2萬元幫助4戶維修房屋;今年又墊資1萬元,幫助1戶解決資金問題,順利新建了住房,避免危房隱患的發生。
2018年8月12日,入戶走訪的過程中,得知一位貧困戶再核准信息時,不能被評為貧困戶,可他家庭條件確實很困難。經過仔細了解,原來他竟然在很久很久以前辦有一個徒有虛名的營業執照,可按規定有營業執照的人員是不能評為貧困戶的,這營業執照沒有使用,更沒有經營內容,如果按這個政策,這位貧困戶將失去享受政策保障的機會。在了解情況後宋俊榮和駐村工作組同志積極聯繫工商註冊部門,為其取消營業執照,還沒有產生額外的手續費用。
用情用心幫助村民解決各種困難
2018年8月26日的一天,該村兩位貧困戶因辦理慢病證,接到需上沽源縣中醫院進行體檢的通知,但是只有1天的辦理時間了。時間這麼緊,這兩位一位半身不遂,另一位雙目失明,都行走不便,而且雙腦包到縣城也沒有很方便的車。面對這些焦慮,兩位老人都打算要放棄體檢。可是,這門診特殊慢病證,是國家健康扶貧的重大政策,對他們一年吃藥有著6000元的額度,這額度相當於村民們半年的收入了,不能就這樣放棄呀。
宋俊榮和隊員們得知情況後,決定幫助他們完成這些對他們來說非常困難的手續。宋書記先是通過電話從縣城約來計程車司機,並親自到家中接,全程護送陪伴他們來到醫院,到醫院後先照顧完一位再去照顧另一位,村民王正英無法行走,宋書記又借了手推車,扶上扶下的幫著完成了CT拍片,而雙目失明的村民馬明則是宋書記全程手把手牽引著到化驗室抽血。體檢結束後,又打車安全護送這兩位貧困戶到家。
宋書記說:事雖小,但我們的行動還是得到了村民的認可。
全心全意為村民服務
2018年10月24日,五保戶村民韓慶錄因騎小三輪車不慎摔倒,導致小腿脛腓骨骨折。知道此事後,宋書記和村長立即趕往出事地點,聯繫120急救車,把村民送到縣醫院協助檢查,幫他辦理了自費押金等費用和手續,出院時又墊資幫助辦理了出院手續,多次購買了慰問品到醫院和家中看望。
出院後,為確保該戶及時享受健康扶貧政策,宋書記和駐村工作組還協助他複印檔案資料到保險公司辦理第四重保障和意外傷害險賠償事宜,防止因為突發意外事故導致經濟上和生活上出現重大困難。而這位村民已經是村裡第二戶發生事故的村民了,為此,宋書記還積極和單位聯繫,將單位開展困難職工一日捐的部分捐款用於對突發家庭困難的貧困戶進行關愛。
2018年12月5~8日,又到了村裡進行社保、低保、雙女戶的認證時間,這工作對於年輕人來說,不複雜,可是村裡剩下的多是老弱病殘,很多人出門不便,也不懂如何在手機上認證。為解決這些辦理時的困難,宋書記和兩位隊員主動把程序下載到自己的手機,在走訪的同時,為老人們進行了刷臉認證工作,這項工作一直堅持到現在。
2019年4月15日雙目失明五保戶馬明走路時不慎掉進了井坑裡,腰部疼痛難以忍受,宋書記得知情況後非常著急,立即叫出租打的護送到沽源縣醫院就醫,幫他辦理就診卡、墊資買病曆本和拍片照相等費用,取結果找醫生,等結果期間又扶著他到內科找醫生,取診斷證明和病曆本,又幫他到縣政務大廳辦理慢病證手續,真正把群眾放在心上,為群眾服務。
堅守山村72天抗擊疫情在一線
2020年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正常工作和生活,作為扶貧幹部,雖身在家中,但心裡牽掛著幫扶村村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當接到組織命令後,宋俊榮第一時間返村,放下包立即到檢查站,踏著厚厚的積雪檢查封鎖道路的障礙物是否發揮作用,堅持每天到檢查站執勤,不定期到街上叮囑村民回家保護好自己,千萬不要聚集和串門,在家待著就是為祖國做貢獻,動員全體村民齊心協力抗擊疫情。為了做好摸排工作,摸清村情戶情,在全村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無一例感染發生,確保了村民的生命安全及健康。
抗疫期間當得知檢查站人員防護物資緊缺時,宋書記主動拿出單位配備的防護口罩,保證檢查站人員的防護。宋書記表示:說心裡話,看到前方白衣天使不怕犧牲,無所畏懼,一心一意為了人民的身體健康戰鬥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他們的英雄事跡感染著我,我為戰勝疫情做點什麼?單位同事們犧牲節假日加班加點保證疫情期間的血液供應,我必須響應中心黨委號召參加無償獻血,第一次因血壓稍高,沒能如願,我一定要獻血,回村前一天下午順利地獻了愛心,為抗擊疫情盡了一點微薄之力,第二天匆匆踏上返村路程,回村後積極協助村兩委號召村民參加愛心捐款活動,自己捐獻愛心800元,為做好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手抓工作,宋書記堅守駐村72天沒有回家。
雙腦包村就是我的家 村裡人都是我的親人
駐村扶貧兩年多來,宋書記已經把自己當做一名村裡人,撲下身子,情系群眾,通過入戶走訪,了解民情,真心實意幫助困難群眾解決問題,每月平均入戶走訪200餘次,扎紮實實問生計、解難題,拉近了黨群關係,與群眾培養出深厚的魚水之情。
在宋書記和隊員們的努力下,2018年以來爭取中心項目建設資金70萬,協助落實縣安排投入資金550餘萬元,村容村貌較之前發生了顯著變化。2020年爭取單位扶貧資金32萬元,為雙腦包村購買了大型農機具,為村集體增收3萬元的同時,減輕了貧困戶的經濟負擔,為全村村民節省5萬元,為1戶建檔立卡戶提供了就業崗位,為全村村民提供了最滿意的服務,滿意度和獲得感指數大大提升。同時利用在村實施的建設項目,幫助村民找能夠勝任的工作提高家庭收入。2018年雙腦包村整村脫貧出列,34戶63人脫貧;2019年2戶3人脫貧;2020年脫貧1戶1人,實現全村貧困人口的全部脫貧。
宋書記說: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嚴格要求自己,處處起到模範帶頭作用,因為自己深知肩上的擔子,組織交給我的任務必須圓滿完成,必須帶好這支幫扶隊伍,要有所作為,讓組織放心,這裡雖然生活艱苦,但我們累並快樂著!這裡就是我的家,村裡人都是我的親人。做好精準幫扶,讓群眾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們應盡的責任,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讓「脫貧摘帽成為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我們責無旁貸!
(燕都融媒體記者 張巖 通訊員 史亞楠 樊瑞謙)
【來源:燕趙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