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永康「智慧水務」城鄉一體化管控平臺建設項目,助推水務管理從「數位化」走向「智慧化」;打贏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攻堅戰,實現村民從「有水喝」到「喝好水」轉變;北部水庫聯網一期工程開始通水,有效緩解城區供水量不足壓力問題……細數這一年,市水投水資源管理有限公司在「水清潤民心」黨建品牌引領下,以民生實事為著力點,聚焦百姓飲水問題,積極探索,致力解難題惠民生,實現黨建與業務同頻共振。
先行先試 探索創新
著力落實民心工程
「『水龍頭』是民生大事,而讓百姓喝上『放心水』更是片刻都耽誤不得。因此,今年該公司開展的各項重點工作都以此為出發點,確保讓全市人民喝上最優質的飲用水。」市水投水資源管理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徐夢豪說。
為實現「同城同水質」,水資源管理有限公司根據上級要求,切實把農飲水達標提標行動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標誌性工程來抓。2019年以來,該公司共投資4.97億元,建設完成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一期工程、一個續建農飲水項目(方巖鎮供水管道一期工程)、79座單聯村供水站、「一戶一表」改造30784戶,涉及8個鎮街區、130多個村,惠及人口10多萬人。同時還為20多個沒有條件進行集中式供水的自然村安裝400多臺分散式淨水設備。今年8月,受颱風「黑格比」影響,唐先鎮、西溪鎮、龍山鎮等多個村級供水站受損嚴重,該公司聞訊而動,立即前往受災區排查、統計水毀情況,為儘早恢復供水,在時間緊、任務重、覆蓋面廣的情況下,公司組織多個班組不分晝夜連續施工直至通水。
在確保家家戶戶喝上「健康水」後,該公司又朝著更高目標邁進。為解決永康市城鄉供水問題,該公司結合城鄉排水、汙水處理管路複雜等具體情況,積極探索供、排水工程建設運營管護的現代化發展之路,今年4月啟動了「智慧水務」城鄉一體化管控平臺,實現全域智治。據了解,該平臺採用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現代化手段,實時掌握城鄉水務系統的運行狀態,實現管網漏損管理和水源實時監測,成為全省首創源水、供水、節水、排水、汙水「五水合一」的統一管理模式,對全域水數據收集分析、輔助水務生產運營決策有著重要意義。截至目前,「智慧水務」城鄉一體化管控平臺已實現9個水廠、79個單聯村水廠數據對接,其中,9個水廠、38個單聯村的數據可傳至省水利廳城鄉清潔供水數位化平臺。
促農飲水提質增效
為水庫運行「開處方」
眼下,市水投水資源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在對2021年項目申報情況進行最後確認。記者注意到,明年該公司計劃投資5億多元用於隱患水庫的除險加固、管道建設和改造提升、水廠改造提升等工程。
水庫在防洪、發電、灌溉等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根據上級有關部門要求,永康市將於2025年前對全市所有病危水庫完成除險加固。「我們將結合水務局現場勘察及出具的鑑定結果,對二類壩(病壩)、三類壩(危險壩)按計劃開展除險加固工作,及時化解安全風險。」工程科工作人員施炳南介紹,該公司計劃對12個水庫開展除險加固,預計明年按實際進展情況逐個進場施工。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嚴格按照招投標相關辦法規定,並邀請紀委全程監督招投標中的各個環節,為公平、合法招標護航。
通過「智慧水務」數字賦能,整合了各部門治水信息,永康市走出了一條科學系統治水新路。明年該公司將繼續在「智慧水務」上下功夫,優化、完善平臺性能,實現遠程控制供水流量,通過對供水末端的監測,配合水廠及管網數據的監測,實現從水生產到終端用戶全流程監測,確保用水安全。同時實現管網監測運行養護高度數位化管理,結合手機平臺,做到流程內外業工作的無縫結合,提高巡檢維護效率,真正實現從源水、供水、節水、排水、汙水處理的全鏈條管控。
明年,該公司將加大力度做好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城鎮水廠供水管理建設工程,其中包括五個水廠供水主管網改造工程及村內管網改造工程,真正實現「健康水」全城覆蓋。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2021年,市水投水資源管理有限公司將迎難而上,舉全公司之力,始終以滿足市民生活及生產需要為出發點,努力實現永康城鄉同質飲水,書寫好水惠民生的時代新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