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晨無疑是國足近年來最優秀的前鋒之一,他也是國足歷史上唯一一次打入世界盃決賽圈的主力球員之一,他在對陣土耳其的比賽中曾有一腳飛身捅射中柱被彈出,不然就將創造國足世界盃決賽圈第一個進球的歷史!
楊晨是中國球員進入歐洲五大聯賽第一人,當年只要中央5臺周六晚轉播法蘭克福的比賽,我一定會守在電視機前看。印象很深的一個進球是法蘭克福的一次反擊,楊晨在中場右側接到球後,依靠速度和身體擺脫對方後衛,長途奔襲將近半場,到了小禁區右側大力射門,半高球應聲入網!
楊晨在德甲為什麼可以取得成功?
1) 第一點肯定是實力和特點:出身於1974年的楊晨,身高1米85,體重79公斤,身高力量足,速度快,技術全面,在身體對抗中完全不佔下風;
同時,楊晨早在1992年就已經入選國奧隊,在1994年甲A聯賽開始就已經代表北京國安出戰,其實,從他的號碼10號(通常一支球隊核心球員或者最被寄予希望的球員才能拿到此號碼)就可以看出球隊對他的重視,去德甲之前他已經獲得不少經驗;
2) 年輕人的努力和衝勁:楊晨效力德甲的五年是24-28歲期間,正是一個球員的鼎盛時期;而報導中的楊晨總是謙虛低調,沒有緋聞,超級自律,足球場上也是兢兢業業,這是成功的基礎保障;另外,從場上他和隊友配合,進球後慶祝,球迷擁戴這些瞬間來看,他很好地融入了當地環境;
3) 選對了合適的球隊:楊晨轉會的法蘭克福和後期的聖保利都是德甲中下遊球隊,球隊財力有限不會有特別大牌的球星,需要依靠整體作戰,很多時候需要防守反擊戰術,而楊晨的絕對速度讓他可以無需面對隊內的大競爭,經常可以獲得首發出場機會,發揮自身特點的同時也能保持狀態,這是個雙贏的局面;
話又說回來了,傳聞楊晨當年在北京國安踢不上球,這個說法並不準確:
1)楊晨從20到24歲在北京國安隊,隊內的希望之星,否則也不會每個賽季身披10號球衣了;
2)從數據上看,他從94年聯賽開始每年出場次數15/19/10/11,其實並不少;
3)楊晨在北京國安的每年進球數3/2/2/0,一方面與他的位置有關(不是箭頭前鋒),出場時間有關(替補),當時隊內的鋒線箭頭先有雙高組合(高峰+高洪波),此後又有外援卡西亞諾和安德雷斯,前衛線上的大王濤和岡波斯也是絕對主力,只是年輕的楊晨在球隊中還不是核心而已;
鼎盛時期的楊晨雖然在德甲算不上頂級前鋒,但至少是在中下遊球隊的前鋒中還是可以坐穩主力位置的;如果放在國內,那就是一流前鋒的水準了,不然為什麼能在當時前鋒輩出的國家隊可以坐穩主力位置呢?
楊晨用努力成就了自己的足球生涯,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