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日研20年-綜合新聞-南開大學

2020-12-17 南開大學新聞網

    □李 卓

  2008年是中日友好條約籤訂30周年。在胡錦濤總書記的訪日暖春之旅取得圓滿成功之際,我們以喜悅的心情迎來了南開日研成立20周年。這20年,南開日研的全體師生同心同德,努力拼搏,譜寫了輝煌的篇章。

  機構成長壯大

  我校是全國高等院校中最早開始日本研究的大學之一。1964年,著名日本史專家吳廷璆先生領導創建了南開大學日本史研究室。20世紀70年代,日本語言文學教研室與日本經濟研究室相繼成立,並在全國外國問題研究領域嶄露頭角。

  1988年,為適應改革開放形勢需要,著名日本外交史專家俞辛焞先生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以敏銳的國際意識及熱愛南開的敬業精神倡導成立了南開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並擔任中心主任。分散在各系所的日本研究人員集中在一起,開始了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的日本研究。俞辛焞教授、王振鎖秘書長及繼任日本研究中心主任的楊棟梁教授帶領大家艱苦創業,爭取到一系列國際援助,建立了日研專用建築設施,創造了當時堪稱一流的辦學與研究條件,加上日研教師研究活動的影響,南開日研蜚聲中外。

  2003年4月,學校決定將日本研究中心升格為獨立建制的日本研究院,由楊棟梁教授任首任院長。通過國內外引進人才,拓展了研究空間。機構的擴大意味著更高的目標追求,日本研究院通過大力開展學術研究與交流、高級人才培養、資料信息服務及對日政策諮詢等,在較短時期內建設成為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綜合性日本研究與人才培養基地,是目前國內唯一的以日本為對象開展研究和人才培養的院級實體機構並受到國內外的高度關注。日本研究院現設日本歷史文化研究部、日本經濟研究部、日本政治與對外關係研究部,分別依託國家重點學科世界史、世界經濟及博士點學科國際政治開展研究與教學。擁有14名專職研究人員(5名教授,6名副教授,3名講師)、40餘名兼職研究人員,聘任8名國內外知名學者為客座教授。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日本研究與培養人才的重鎮。

  研究碩果纍纍

  南開日研始終將科研作為工作重點,主要體現在5個方面。

  首先是教師個人開展紮實的基礎研究。教師的研究以理論、學風和資料紮實而享譽國內外學界,在日本政治外交研究、中日關係史研究、日本經濟史、日本思想文化史、日本社會史研究等領域居國內領先地位。據不完全統計,20年來,共發表學術論文千餘篇,出版著作186部、譯著67部。僅由南開日研組織出版的「南開日本研究叢書」就達到37種、《日本研究論集》12卷。這些成果中,有49項獲得各類表彰(其中教育部7項,天津市15項,宋慶齡基金會孫平化日本學學術基金獎勵3項),向世人展示了南開日研的實力與水平。

  第二是以雄厚的研究基礎和資料優勢,承擔各類課題,豐富研究成果。20年來,共承擔國家、教育部、天津市及其他各類科研項目84項。尤其在2006年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競標中,經過縝密論證,成功獲得「近代日本的對華認識及行動選擇研究」這一教育部設立重大課題攻關項目,這是有史以來唯一一項有關日本的研究課題,充分證實了南開日研的科研實力。

  第三是發揮集體的力量,進行系列研究,創代表性、高水平成果。90年代出版的《日本近代化研究》、《日本經濟現狀分析》、《日本百年外交論》、《日本文化研究———以中日文化比較為中心》等都是集體研究的成果。目前,由日研教師集體承擔的「日本近代史研究系列叢書」(全12部)即將出版。

  第四是通過舉辦大型學術會議促進學術研究。從1999年開始,圍繞「國際政治經濟體系與東亞」這一主題,連續召開了「國際貨幣金融體系與東亞」、「國際關係與東亞的安全保障」、「變動期的東亞社會與文化」、「東亞的政治與行政體制改革」、「東亞區域合作的現狀與課題」、「東亞教育改革與交流」、「東亞一體化的發展趨勢與區域合作」、「近代化過程中東亞三國的相互認識」等國際學術研討會。同時,先後18次主辦國內學術研討會。促進了研究不斷深入,展示了南開日研的學術水平,擴大了在國際國內的影響。

  第五是將研究成果應用於社會。南開日研20年的發展經歷了中日關係的冷暖變化,教師自覺承擔起服務社會的重任。通過政府或企業諮詢報告、公開講座、參與廣播電視報導、接受媒體採訪、發表評論文章等方式,向社會各界介紹日本問題,在向政府與企業獻計獻策,促進民間對日了解方面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南開日研還作為教育部所屬的日本教育專家組組長單位,圓滿完成了教育部委託的多項調研和諮詢任務,推進了我國高校與日本大學的交流,受到教育部的表彰。

  人才由此啟航

  南開是國內最早培養日本研究碩士生(1978年)與博士生(1984年)的高校之一。20年來不斷總結經驗,改革創新,成為令人矚目的日本研究人才培養基地,吸引著莘莘學子。

  南開日研人才培養的優勢之一,在於這裡有國內一流的學習與研究條件。20年裡,南開日研千方百計為培養人才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為博士生及畢業年級的碩士生提供擁有電腦及網絡設備的個人研究室,為非畢業年級碩士生提供學習室;可收看衛星傳送的日本電視節目;優秀碩、博士生可通過校際交流及日研派遣,赴日留學1年撰寫論文或進行為期1月的短期考察;優秀博士論文可獲得資助出版,研究生在學期間的優秀論文可在日研刊物《日本研究論集》上發表;研究生每年都可獲得獎學金;研究生會每年可獲得一定數量的活動經費等。

  南開日研人才培養優勢之二,在於這裡有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能夠開設較為全面、系統、深入的相關研究課程。作為國別研究與教育的機構,現有3個博士、碩士招生專業,即歷史學世界史專業日本史方向,經濟學世界經濟專業日本經濟方向,政治學國際政治專業日本政治與對外關係方向。在課程設置上,研究生除了接受學校、專業學院的必修課教育,還要學習本院開設的必修課和選修課。日研還針對研究生的特點,不斷修改培養方案,增設相關課程。在教學中,指導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注意傳授研究方法,並將研究成果轉化為教學內容,使研究生能夠了解最新動態。

  南開日研人才培養優勢之三,在於通過各種有效途徑為研究生提供學習、提高的機會。例如招聘一流專家講學,研究生得以開闊眼界;組織研究生學術沙龍,請專業教師指導,開展日常研究活動;舉辦學術研討會及學術節,為研究生提供發表研究成果的平臺;參加每年的學術研討會,近距離接觸國內外學者,掌握大量學術信息;與來訪的日本研究生、大學生訪問團進行學術交流。從2007年起,日本研究院與北京大學現代日本研究中心共同舉辦南開大學——北京大學博士生日本研究論壇,以博士生為主角進行學術研討,在全國引起很大反響。

  作為培養日本研究人才的基地,許多年輕學者從這裡起航。20年來,64位博士、111名碩士畢業。已經畢業的博士生活躍在國內主要研究機構及國內外的高等院校,現任教授27人(含博士生導師7人)、副教授25人。已出版30篇博士畢業論文、46部其他日本研究著作。有5名博士畢業生出任中國日本研究相關學會(如中華日本學會、中國日本史學會等)領導,成為中國日本研究的領軍人物。碩士畢業生中,也有許多從事日本研究與教學工作,有的繼續深造,大多數則利用他們的知識與語言優勢在政府機關、學校、企業從事與日本有關的實際工作。值得一提的是,自2005年起,世界經濟、國際政治專業下屬的日本研究方向也開始招生,目前這兩個專業已有碩士研究生畢業,他們專業基礎紮實,以突出的優勢獲得社會和企業的歡迎,具有良好的就業前景。

  學術交流活躍

  作為中國日本研究的重鎮和人才培養的基地,南開日研始終把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放在重要地位。

  開展學術交流,首先是「請進來」,即站在科研前沿,及時把握國內外學術研究的動向,邀請專家學者前來參加合作研究、學術會議、講學,接待國內外政界、財界、言論界、社會知名人士來訪,舉行座談會或演講會。1995年至2007年的13年間,共接待國內外學者及友人228次1206人。在國外講學與來訪者中,有日本內閣大臣、國會議員、公明黨黨首、知名企業家、社會活動家,也有普通市民和中學生。在國際學術研討會上,除日本學者外,還有美國、韓國、俄羅斯、澳大利亞、越南及我國臺灣、香港的學者出席,有效擴大了學術交流的範圍。

  開展學術交流,要堅持「走出去」。隨著國家改革開放形勢的發展,南開日研所有教師均通過國家派遣、校際交流、日研推薦派遣和其他各種機會獲得赴日學習、研究的機會。90年代中期以來,「走出去」已經不限於學習與研究,而是向參加共同研究、出席學術會議、進行學術考察、講學、作學術報告的方向發展,實現了真正意義的學術交流。在日本研究領域,已經越來越多地聽到南開日研學者的聲音。日本研究院還與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東亞研究所、千葉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韓國東義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等國外大學的研究機構籤署了合作研究與學術交流協定,並與國立日本歷史民俗學博物館、神戶學院大學等單位開展了共同研究。在國內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重點大學的相關研究機構以及若干全國性學會密切合作,與國家和地方有關政府部門保持了密切的關係。

  對外交流不僅促進了研究與教學,也有效提高了南開日研的影響力,獲得了寶貴的國際援助:大阪萬國博覽會,日本友人吉永實雄、吉永正藏父子,國語作文教育研究所所長宮川俊彥先生先後捐資建立「日研」辦公樓;愛知大學教授江口圭一先生捐資設立「江口圭一日本研究基金」;早稻田大學教授依田熹家捐資設立「依田熹家日本史研究獎學金」;日本友人岡松慶久捐資設立「岡松慶久日本研究基金」;歐姆龍公司多次提供中國教育基金圖書費;日本國際交流基金從1995年起將南開日研作為華北地區日本研究基地實施定點援助。在圖書資料方面,在已有的日本經濟廣報中心文庫,歐姆龍公司文庫裡千家文庫,立石信雄、江口圭一、旗手勳、阮建治、淺井敦、林敏夫文庫的基礎上,2004年,獲得著名歷史學家家永三郎先生贈書12000餘冊,這些已經成為南開日研的寶貴財富。

相關焦點

  • 南開大學研支團上崗記:第一天做你們的老師
    2018年8月17日,拉薩市達孜區中心小學。南開大學研支團 供圖  清晨6:50,達孜的天空裡夜色還沒有完全散去,第一天上崗的南開大學第二十屆研支團西藏分團成員程曲漢順手穿上了那件南開文化衫、匆忙洗漱後拎著鼓鼓的公文包出了門。
  • 南開大學2020年新年賀詞
    1月1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親臨南開大學視察,充分肯定學校百年來的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對南開大學新時代新百年的發展寄予厚望。一年來,學校以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南開大學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以慶祝建校100周年為契機,舉辦各類活動千餘項,特別是10月17日成功舉行建校100周年紀念大會,匯聚了師生校友的磅礴力量,展現了新時代南開人昂揚奮進的精神風貌。
  • 南開大學與天津醫科大學戰略合作,將共建南開大學臨床醫學院
    本文圖片均來自南開大學新聞網位於天津市的南開大學與天津醫科大學近日籤署協議,將在人才培養、學科發展等方面開展全面的、實質性合作,包括雙方將支持南開大學調整組建醫學部、合作共建南開大學臨床醫學院等。據南開新聞網消息,10月22日,南開大學與天津醫科大學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 南開大學2021年新年賀詞
    2021年元旦的鐘聲已經敲響。告別極不平凡的2020年,我們將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在這辭舊迎新的美好時節,我們謹代表南開大學黨委和行政,向全校廣大師生員工、離退休老同志、海內外校友,向長期關心、支持南開大學事業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致以深深的祝福!祝大家暢泰安康,闔家幸福,新年新氣象!
  • 南開大學再獲優勝杯!
    南開大學再獲優勝杯!12月9日第十二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閉幕式暨頒獎典禮在東北林業大學舉行我校榮獲銀獎3項、銅獎3項再次捧得優勝杯!其中,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張婧文指導,歷史學院碩士研究生高玉娜為項目負責人,段霄霆、郭美廷、廖琳等同學為成員的項目「南有嘉魚——基於虛擬仿真技術的傳統文化深度研學」榮獲銀獎。
  • 天津南開大學
    7月29日,日軍飛機對包括南開大學在內的天津重點目標進行轟炸,秀山堂、芝琴樓等建築被毀,木齋圖書館受損[20]。7月30日,日軍攻佔南開大學進行劫掠、縱火、炮襲,木齋圖書館被燒毀[21]。30日下午,張伯苓接受《中央日報》採訪並發表講話:「敵人此次轟炸南開,被毀者為南開之物質,而南開之精神,將因此挫折,而愈益奮勵。」
  • 2020南開大學重要新聞回顧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南欣文)奮進新百年,砥礪譜新篇。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南開大學新百年新徵程的起航之年。在新年伊始、萬象更新之際,回顧2020年學校重要新聞,展望未來發展,南開師生員工決心以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的奮鬥精神和嶄新作為,追求卓越,矢志一流,為新時代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南開新的更大貢獻。  一 牢記囑託 砥礪奮進  2020年,學校以習近平總書記來校視察一周年為契機,全面深化「譜寫六個新篇章」各項工作。
  • 【我與南開的故事】南開大學外文系日語版《雷雨》劇組1988年赴...
    2019年10月17日,南開大學將迎來建校百年華誕。百年來,無數人與南開相遇,或在這裡經歷成長,或在這裡奉獻韶華,抑或只是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一個南開人。寫出你的南開故事,讓它成為南開的歷史。  時過境遷,與1935年的東京公演相比,1988年南開「紅風車」劇組赴日演出時的中日兩國國情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對1972年剛剛恢復中日邦交後,渴望進一步了解中國的日本各界來說是一次很好的機會,相關活動吸引了日本NHK、朝日新聞、每日新聞、東京新聞、山梨日報等媒體的相繼報導。
  • 南開大學2015年自主招生簡章
    網易教育訊: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南開大學素質教育實施綱要(2011-2015)》精神,按照教育部相關規定,2015年南開大學將深化拓進「公能素質教育」,繼續全面實施自主招生
  • 史上最全的南開大學新聞傳播考研數據分析
    原創:雲瀟白雲飛2020年的南開新傳研究生專業課考試「狀況」有點多,堪稱我們系研招20年來前所未有的。先是專碩考題上出現了錯誤表述「依法官網」,直接影響大家作答;然後專碩題目變得更任性——填空題出現好多空與參考書知識點無關,實務題出現考察「網站SEO優化」這樣的清奇角度題目。
  • 南開大學2020年荷花節暨校園開放日舉行
    央廣網天津7月27日消息(記者賈立梁 通訊員韋承金)南開大學2020年荷花節暨校園開放日活動今天在八裡臺校區舉行。南開大學各學院向考生和家長解讀2020年招生政策和學科特色,為考生們填報志願「支招」。本次線下諮詢面向天津高考名次位於前3500名的考生,採用分時段限流預約入校諮詢的形式,每位考生在校的諮詢時間為1小時,最多有2位家長陪同,未預約考生無法入校。
  • 南開大學20年天津市錄取情況簡析
    一、南開大學提前批次19、20年錄取數據對比分析1、南開大學2019年提前批共計錄取45人,最低錄取文科排名585名,主要是外國語言文學類,包括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等。2、南開大學2020年提前批錄取112人,比19年增加錄取人數67人。
  • 一眼百年,縱覽南開大學校史
    南開大學初創時的校舍  20世紀20年代  20世紀20年代,南開大學師生在思源堂前合影  20世紀20年代初,南開大學女教師和女學生  1920年  1955年5月29日,南開大學首屆科學討論會召開  1956年
  • 南開大學2011年MBA複試分數線
    1、滿足複試要求的考生需填寫並按時提交「南開大學2011年MBA複試申請材料.doc」和「南開大學2011年MBA複試申請材料提交清單.doc」 (註:請使用「只讀」方式列印),,考生需於2011年3月 21日5點之前將上述材料提交到MBA中心招生諮詢部(外地考生可以郵寄,以郵戳送達日為準)。
  • 相約南開「賞荷」詢「高招」——南開大學2020年荷花節暨校園開放...
    日,南開大學2020年荷花節暨校園開放日活動在八裡臺校區大中路舉行,活動受到師生、高考考生和市民們歡迎。  資料圖片:2019年6月,一名遊客在南開大學迦陵學社前拍照  出生在荷月、小字為「荷」的著名學者葉嘉瑩先生,自1979年起每年利用假期回國講學,每每在秋天回到南開時,都因為錯過了馬蹄湖荷花花期而感到遺憾
  • 南開大學文學院
    2000年11月16日舉行了隆重的成立慶典,標誌著南開的「文學」學科門類在最近二十年振興進步的基礎上,具備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開始了新的邁進。  文學院現內設教學與研究機構有四系一部一所一中心,即中國語言文學系,東方藝術系,傳播學系,藝術設計系,文化素質教學部,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中國文字學研究中心。另有兩個掛靠的合作機構:南開大學文化與寫作學院、南開大學棋院。
  • 南開大學2018年自主招生筆試真題
    南開大學2018年自主招生筆試考試已經結束,、整理南開大學2018年自主招生筆試真題,供大家參考。  6月10日,南開大學自主招生筆試環節在八裡臺校區二主樓舉行。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楊克欣到考場巡查。  南開大學考試人數  2018年南開大學自主招生初審1098人,1036名考生最終確認參加考試。
  • 南開大學學生新媒體四月榜單
    南開大學學生新媒體四月榜單 2020-05-12 04: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津人民廣播電臺:【新聞】南開大學試行夏季小學期
    本臺消息:6月24日是南開大學試行夏季小學期的第一天,南開學子們發現一些課程壓縮了,選課的範圍更廣了,而且一同上課的還有高中生甚至是普通市民。來聽記者賈毅君的報導:  在南開大學二主樓的A206教室,南開大學醫學院張京玲教授正在講授體質養生課。教室裡座無虛席。
  • 「抗戰研究70年:回顧與展望」討論會在南開大學閉幕
    12月1日上午, 「抗戰研究70年:回顧與展望」第五場、第六場討論會在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天挺閣繼續舉行。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教授、院長劉嶽兵,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唐利國,中山大學歷史學系(珠海)助理教授吉辰,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講師郭循春,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王美平分別以「近代日本對外侵略戰爭的思想邏輯」、「日本侵華思想戰的思想」、「《明治二十七八年日清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