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師範大學已為國家和社會輸送十八萬各類人才。
海師學子獲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一等獎。
海師學子獲評全國大學生「小平科技創新團隊」。 本版圖片由海南師範大學提供
海南師範大學是海南省與教育部共建高校、海南省重點大學,是中宣部批准的首批部校共建新聞學院高校。前身為建於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的瓊臺書院。1949年秋正式創建「國立海南師範學院」, 是海南第一所公辦高校。
70多年來,海南師範大學薪火相傳,教澤綿延,一代代海師人孜孜以求,艱苦奮鬥,學校已發展成為海南省教師教育中心,卓越師資、高級專門人才重要培養基地,為地方教育文化、科技發展、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被譽為「瓊島名校,教師搖籃」。
近年來,海南師範大學發展迅速,成績喜人——2009年被省政府列為省重點大學建設;2013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2014年海南師範大學科技園成功獲批為國家級大學科技園;2015年被列為教育部、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7年獲得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推薦資格;2018年馬克思主義學院成為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試點單位;2019年成為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培育單位,獲批設立中國語言文學和生態學兩個博士後流動站。
「突出教師教育特色,為海南培養和輸送更多優秀師資和高素質實用人才!」省委主要領導的寄語,為海師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海南師範大學黨委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不忘初心,以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使命,努力建設教師教育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大學,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偉大徵程中,海南師範大學以最廣闊的胸懷,面向全球,熱烈歡迎廣大學子!
A
教學改革提質量 學生全面發展
海南師範大學辦學規模日益擴大——擁有龍昆南、桂林洋兩個校區,佔地面積約3100畝,面向全國31個省(市、區)及港澳臺招生,現有各類學生2萬餘人。據統計,該校現有專任教師998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571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408人;設有23個學院(其中本科教學學院21個),2個博士後流動站,4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6個一級學科碩士點,9個專業學位碩士點,65個本科專業,形成了師範與非師範性專業協調發展、教育層次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
該校堅持質量立校,以本為本,落實「四個回歸」,全面實施「大類招生、分流培養」教育教學改革,形成跨院系、跨學科、跨專業的人才培養機制,讓學生實現多樣化和個性化發展,並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成效卓著。近5年,該校教師獲得國家級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4項;學生獲「小平科技創新團隊」「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一等獎等46項國家級獎勵。
值得一提的是,該校還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活動全過程,著力打造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元旦遊園、園丁獎、榕樹講座、讀書月、藝術節、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周、「陽光海口」志願服務行動等一批品牌校園文化活動百花齊放,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近5年,該校學生在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大賽、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等活動中獲國家級獎勵80餘項。其中,男女沙排連續4年獲得中國大學生沙灘排球錦標賽冠軍,學生的設計作品榮登紐約國際時裝周。
B
創新教育夯基礎 就業成績喜人
海南師範大學堅持創新創業教育四年不斷線,在抓好專業基礎理論知識教育的同時,通過設立創新創業專項基金、建設學生實踐基地、建立創新賽事體系和開展形式多樣的學術交流活動,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
該校建立健全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體系,先後出臺《海南師範大學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等一系列創新創業文件,為做好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提供了堅強的制度保障。
依託海南師範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開展創業創新教育,自2015年起,海南師範大學每學期安排「創新創業實踐周」,專門組織全校學生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活動,引導近6萬名學生結合專業開展實踐創新活動;從2016級本科學生開始,開設《創新創業基礎》必修課。科技園一站式為大學生提供工商註冊、項目申報、需求對接、科技金融、智慧財產權、法律諮詢等創新創業服務,向大學生創新創業團隊提供辦公場地,並提供辦公桌椅、電腦、水、電、網絡、空調、成果展示、項目路演設備、交流洽談等配套設施,構建了「實驗室—眾創空間—科技園」的項目孵化鏈,為處在不同階段的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提供完整的項目孵化鏈條,提高項目孵化的成功率。2015年至今,科技園共邀請185名高校專家、企業家、風投家、創業成功校友等入庫,免費為大學生創新創業「診斷把脈」,共扶持485個項目約657.6萬元。
喜訊不斷傳來——海南師範大學連續三次獲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銀獎;大學生創業作品、創業事跡被《人民日報》報導;學校入選教育部第二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是海南省唯一送選參評50所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的學校。
與此同時,海南師範大學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始終以學生成長成才為本。特別是近幾年,該校將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作為具有全局性意義的工作來抓,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成效顯著——
2016屆至2019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連續五年92%以上,排在全省公辦本科院校前列;畢業生就業質量指數(畢業生籤約就業及升學出國、自主創業等畢業去向人數在就業人數中的佔比)從2016年及以前的三成左右提高到現在的近六成;在國內知名的教育研究機構麥可思數據有限公司及北京新錦成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的調查中,海師畢業生月收入、專業對口度、職業期待吻合度、工作滿意度、工作穩定性等指標在同類高校中處於較高水平;在《海南省2018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與發展質量報告》衡量就業競爭力的4個指標中,該校就業率、工作滿意度、工作能力滿意度等3個指標在海南公辦本科院校中居首位;畢業生就業主要流向服務海南社會,彰顯教師教育特色,該校近40%的畢業生進入教育行業就業;有50%以上的畢業生留在海南,為地方發展建設作出貢獻。
C
服務社會有擔當 彰顯師範特色
海南師範大學堅持突出教師教育特色,服務海南基礎教育。自2006年起,該校積極開展「國培計劃」「雙五百師範生與在職教師置換頂崗支教培訓」「周末流動學院」等項目,累計為海南培訓師資10萬餘人次,開闢了農村師資培訓新途徑。
「海南的未來在教育,教育的未來在教師,教師的關鍵在海師!」近年來,該校貫徹落實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的要求,紮實開展鄉村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幫扶計劃,對口幫扶陵水、瓊中、儋州等市縣幼兒園75所,為海南學前教育發展起到了積極引領作用;推進師範教育與基礎教育深度融合,與儋州市合作建立海南省第一個教師教育改革與創新試驗區;自2016年開始實施「海南省鄉村教師支持服務計劃」項目,為鄉村培養「留得住、幹得好」一專多能師資792人。此外,該校還實施了海南省唯一一項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專項計劃」,累計培養中學教師6000人。
積極發揮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研究中心、海上絲綢之路研究中心等智庫作用,海南師範大學近年推出了一系列標誌性成果,為海南經濟社會發展助力,特別是在數據科學與智慧教育、定點精準扶貧、熱帶藥用資源化學研究與應用、熱帶動植物資源研究和保護、雷射技術與應用等領域實現了成果轉化與應用,建立起多層次、寬領域、靈活多樣的社會服務體系。
此外,該校還廣泛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與陝西師範大學籤訂對口支援協議,與海口、白沙等地方政府,北京師範大學等內地高校開展合作;與美國新墨西哥大學等73所大學和教育機構建立合作關係;與英國雷丁大學亨利商學院、美國夏威夷大學等13所大學開展學生互換、學分互認項目合作;充分發揮國家漢辦東南亞漢語推廣師資培訓基地、與馬來西亞世紀大學共建的孔子學院等平臺作用,傳播中華文化、講好中國故事!
(本版策劃/林蔚 文字/林蔚 曾麗芹 雷小明 胡珊珊 陳國詔)
學科建設、學科特色與實踐教學情況
一級學科博士點(4個):
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語言文學、化學、生態學
一級學科碩士點(16個):
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體育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數學、化學、地理學、工商管理、生態學、美術學、設計學、網絡空間安全、心理學、物理學、理論經濟學
專業學位碩士點(9個):
教育碩士、漢語國際教育、新聞與傳播、電子信息、體育、藝術、應用統計、旅遊管理、翻譯
國家一流本科專業(6個):
小學教育、漢語言文學、英語、新聞學、化學、生物
國家級特色專業類(3個):
生物科學、小學教育、藝術設計(現分為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產品設計四個專業)
國家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
生物科學
海南省院士創新平臺(11個):
王寧院士工作站、張勇民院士工作站、宮輝力院士工作站、 Alexandre Yakovlev院士工作站、張景中院士工作站、 孫世剛院士團隊創新中心、朱玉賢院士團隊創新中心、姜會林院士團隊創新中心、王立軍院士團隊創新中心、王佔國院士團隊創新中心、王穎院士團隊創新中心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3個):
熱帶藥用資源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熱帶島嶼生態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數據科學與智慧教育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
化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
基於黎錦文化傳承的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1個):
海南吊羅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理科實踐教育基地
招生熱點問答
1
學校今年招生計劃如何?
海南師範大學2020年普通本科招生計劃5187人,共65個專業。其中,有42個專業(類)在海南省投放計劃,招生類別涵蓋國家專項、地方專項、鄉村教師公費培養師範生、普通本科、藝術、體育等類別,共計投放本科計劃975個。另外,在海南省還招收少數民族預科生30人。具體各專業計劃數可登錄學校招生信息網(http://zhaosheng.hainnu.edu.cn/)查看。
2
學校專業建設的總體情況如何?
學校共有65個本科專業,其中師範類專業22個,非師範類專業43個,涵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學科門類。近兩年,學校依據各專業招生錄取數據、新生報到率、生師比、初次就業率等數據做統籌安排,集中辦學力量,提升專業內涵和質量,打造師範品牌,為海南自貿港建設輸出優質人才。
3
學校有哪些服務地方基礎教育的項目?
2016年至2020年,學校每年在海南省招收本科層次的小學教育(鄉村教師計劃)定向公費培養師範生200名。定向公費培養師範生畢業後回定向培養市縣(區)的鄉村小學任教,確保有崗有編,在校學習期間免除學費、住宿費,每月補助生活費600元,每年按10個月計算,所需經費由海南省財政負擔。錄取前與培養院校和定向培養市縣(區)教育行政部門籤訂協議,承諾畢業後回定向培養市縣(區)的鄉村小學任教,服務期不少於5年。5年鄉村小學服務期滿後,應在本省從事教育工作不少於5年。未按協議到鄉村小學從事教育工作的,按規定退還已享受的免費教育費用並繳納違約金。學校初等教育學院積極嘗試小學教育「一專多能」的人才培養模式,定向公費培養師範生專業設有中文與社會、數學與科學、英語教育方向,校內培養實行「1+1+2模式」,即學生在主修本專業方向的基礎上,兼修科學、品德中的1科,再從音樂、舞蹈、美術、書法等模塊中選修2個。強調以「夯實基礎、突出能力、注重實踐、強化技能」為價值取向,為海南公辦鄉村學校全方位打造素質優良、甘於奉獻、紮根鄉村的優秀教師。目前,初等教育學院的小學教育專業在全國排名第六,是學校教育部「卓越教師人才培養計劃」項目實施的具體責任單位。
4
為服務海南自貿港建設,與國際接軌,學校招生方面有何舉措?
學校正逐步加快國際化辦學腳步,2017年學校與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電影電視大學合作辦學的廣播電視編導(中俄合作辦學)專業(專業代碼130305H)開始招生,該專業學生完成培養方案規定的學分後,可獲得海南師範大學本科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及聖彼得堡國立電影電視大學的專業文憑;2019年學校新增與印度國家信息技術學院(NIIT)校企合作共建軟體工程(NIIT班)專業(專業代碼080902),該專業學生按規定修滿規定課程學分後,可獲得海南師範大學本科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完成NIIT課程並通過NIIT軟體工程師國際認證考試的基礎上,可獲得NIIT軟體工程師(DNIIT)國際認證證書;2020年學校新增與美國德保羅大學聯合辦學的學前教育(中美合作辦學)專業(專業代碼040106H),該專業學生入學後按規定修滿海南師範大學及德保羅大學規定課程的學分,可獲得海南師範大學本科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及德保羅大學的學前教育專業理學學士學位。
5
多少分可以被海南師範大學錄取?
答:考生可查詢學校近三年錄取分數情況作為參考。
方式一:登錄海南師範大學招生信息網(http://zhaosheng.hainnu.edu.cn/)查詢;
方式二: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海南師範大學高招手機網站進行查詢。
來源:海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