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疹--—中醫驗方筆記

2021-02-23 泉泉故事匯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點關 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注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點關 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注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點關 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注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症狀:急性期出現丘疹、水皰、膿皰、結痂,慢性期出現鱗屑、蘚苔化,伴有搔癢。  

    原因:皮膚過敏所產生的炎症反應。    內治︰溼疹

    內服;丹皮、銀花、甘草、黃連、蟬衣、苦參、白蘚皮、赤小豆、連翹、黃耆、防風。
  外洗方;苦參、蛇床子、艾葉、麻黃、各20克,煎湯水洗患部。

  外擦法;枯礬6、雄黃4.5、滑石15、鍛石膏24、冰片0.9、研細和勻,外擦患部。章真如【中醫臨床經驗集】

  陰虛溼疹:高年陰虛,又滲水甚多,耗陰傷血,滋陰除溼湯,生地、玄參、丹參、當歸、茯苓、澤瀉、白蘚皮、蛇床子。

                                                                            

  外治:
  溼敷法
  材料:馬齒莧1兩、黃柏5錢。
  用法:將全部藥材用5碗水,以小火熬成1碗,用毛巾沾藥汁溼敷患處,每次3分鐘,1日3次。 

  撲藥法

  材料:苦參1兩、白蘚皮5錢、土茯苓1兩,冰片1錢。
  用法:將全部藥材研成末,洗淨擦乾後,取適量藥粉布包直接撲粉於患處,1日3次。 
  藥浴法
  材料:苦參2兩、蛇床子1兩、百部1兩、益母草1兩。
  用法:將全部藥材加水7碗,小火煎成1碗,淋洗患處,1日2次。您好

  敷藥法
  材料:熟石膏1兩、枯礬5錢、白芷2錢、冰片5分。
  用法:先將冰片、白芷研成細末,再加其他藥材一起研成細末。溼疹患處滲出液體時,直接用藥粉撒上去。滲水少時,加橄欖油調成糊狀,外敷患處,1日2次。 
  溼疹--明礬10,大黃30、黃柏50,煎湯外洗,日一次。本方止癢抑制分泌物滲出效果頗佳。【菁菁園診餘筆談180】  
  下部溼疹--外洗蛇床子湯;蛇床子五錢、百部四錢、馬齒莧五錢、苦參四錢、明礬二錢。加水500ml,煎數滾,入盆內,先薰,待溫浸洗,每次坐浴半小時。用於陰囊溼疹、股癬、肛門溼疹、陰道滴蟲、女陰溼疹、各種頑癬。【近代中醫流派經驗選集、顧筱巖294】   

慢性溼疹

--寒水石、石膏、冰片、赤石脂、爐甘石各等分,研細末,調蜜均勻外敷,每日2~3次。【中醫臨床家—黃宗勖238】 
  溼疹--龍膽草15g、木瓜15g、苦參15g、馬齒莧30g、防風12g、條芩12g,水煎外洗或溼敷。若滲出液較多,可用五倍子9g、枯礬9g、赤石脂9g、滑石9g、白芷9g、木瓜15g、黃柏15g,研細末,香油調敷,一日一次,待滲出或炎症消失後,可改為撒布,一日二次。【房芝萱外科經驗113】 

  陰囊溼疹--苦參50g、川椒6g、蛇床子50g、茯苓50g、檳榔50g、大楓子20g、明礬10g,水煎外洗。【趙昌其臨床經驗與學術研究156】 
  嬰兒溼疹--參黃散,苦參、生黃柏各等分,研細末,用蜂蜜水調擦患處,黃水特多者以乾粉撒布患處。【文琢之中醫外科經驗論集174】
  溼疹--外用方︰輕粉1.5、黃丹10,取豬大腸頭脂肪煎熬成糊狀備用。【言庚孚醫療經驗集100】 

  注意
  1、溼疹是常見的皮膚病,原因大多不明,有遺傳體質,也有對某些物質過敏,也有是其他皮膚病的後期發展,所以問題雖然簡單但是防治上較為複雜。
  2、季節不同也有不同發病因素,冬季因為寒冷使血液循環不良,導致皮脂腺分泌不足,角質層老化迅速,使得搔癢劇烈。
  3、夏季溼疹多因為潮熱高溫,皮膚排汗不暢,導致汗液滯留,大人就出現汗疹,小孩就是痱子。
  4、過度使用清潔用品洗澡,或是泡湯溫渡過高,使得皮膚脆弱又油脂量不足,都會使溼疹失去保護而發炎。洗完澡馬上要擦乾身體,並且塗上護膚用品。
  5、溼疹發生後如果有發熱、皮膚紅腫、膿性滲出物或是淋巴腫大,那就是繼發感染要積極治療。
  6、西藥要注意類固醇的副作用,西醫治療超過一個月沒改善就需停藥,以免皮膚蘚苔化更難處置。 
  附一︰
  黃水瘡--苦杏仁用火炙成炭,存性,研細末,把香油或豆油熬開,調末成稀糊狀備用。杏仁炭可燥溼、又可化腐生肌、去頭面諸風。【黃河醫話112】 

  浸淫瘡--絲瓜葉搗汁調赤小豆外敷。【餐菊軒醫輯139】
  多發癤--豬膽汁、綠豆等量,拌浸待乾,然後烘乾研細,裝膠囊,每日用銀花20,煎湯送服。每次1.4g,日二次。【臨證用藥經驗40】   

藥物性皮炎

--玄參、土茯苓、生地、板藍根、紫草根、銀花、黃芩、黃柏、鳳尾草、甘草。【臨證用藥經驗80】 本文來自藥材網 
  藥疹--毒入營血,血熱沸騰,外走肌腠,皮炎湯,生地、丹皮、赤芍、知母、石膏、銀花、連翹、竹葉、生甘草。朱仁康【醫話醫論薈要60】

您的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點關 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注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點關 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注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點關 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注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相關焦點

  • 《應用千百年的中醫驗方》——痢疾
    潘小梅,2006年畢業於湖北中醫學院,獲醫學學士學位,2009年畢業於山東中醫藥大學,獲醫學碩士學位。主治醫師。《應用千百年的中醫驗方》以病為綱,匯集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皮膚科等各科疾病,涉及病症多達150餘種,既有常見病、多發病,又有疑難重症。另一方面,《應用千百年的中醫驗方》又以病統方,針對不同疾病,精選民間世代相傳的藥方800多首以及古今中醫名家多年臨床驗方千餘首。每首藥方下按「組成」「用法」「功效」「主治」「加減」「注意」等編寫。
  • 中醫外用敷法驗方匯總!
    二、脅痛麻菜湯(《常見病驗方研究參考資料》) 鮮麻菜1棵。草藥切碎,煎湯,以毛巾或紗布浸藥液,趁熱溼敷痛處。每日3~4次。每次20分鐘。藥液不可內服。功能理氣活血止痛。主治脅痛。三、癲狂 礞石癲狂湯(經驗方) 透骨草20g,礞石20g,艾葉、菖蒲、遠志、鬱金、膽南星、茯苓、法半夏各10g。
  • 《​應用千百年的中醫驗方》——咯血
    潘小梅,2006年畢業於湖北中醫學院,獲醫學學士學位,2009年畢業於山東中醫藥大學,獲醫學碩士學位。主治醫師。《應用千百年的中醫驗方》以病為綱,匯集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皮膚科等各科疾病,涉及病症多達150餘種,既有常見病、多發病,又有疑難重症。另一方面,《應用千百年的中醫驗方》又以病統方,針對不同疾病,精選民間世代相傳的藥方800多首以及古今中醫名家多年臨床驗方千餘首。每首藥方下按「組成」「用法」「功效」「主治」「加減」「注意」等編寫。
  • 京城名醫後代向抗疫一線推薦祖傳中醫驗方
    京城名醫後代向抗疫一線推薦祖傳中醫驗方 2020-02-14 14:18:49 施小墨/供圖   (抗擊新冠肺炎)京城名醫後代向抗疫一線推薦祖傳中醫驗方  中新網北京2月14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14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獲悉,中國科協科學家精神報告團成員之一、京城四大名醫施今墨之子施小墨,日前通過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向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提議,希望將父親施今墨的寶貴驗方《氣管炎咳嗽痰喘丸
  • 中醫外用敷法驗方匯總!全面學習中醫痛症療法,貼敷療法
    二、脅痛麻菜湯(《常見病驗方研究參考資料》) 鮮麻菜1棵。草藥切碎,煎湯,以毛巾或紗布浸藥液,趁熱溼敷痛處。每日3~4次。每次20分鐘。藥液不可內服。功能理氣活血止痛。主治脅痛。三、癲狂 礞石癲狂湯(經驗方) 透骨草20g,礞石20g,艾葉、菖蒲、遠志、鬱金、膽南星、茯苓、法半夏各10g。
  • 治療包皮龜頭炎的中醫驗方
    下面中醫就為男性朋友介紹治療包皮龜頭炎的中醫驗方,供大家參考。包皮龜頭炎是包皮內板與陰莖頭的炎症,多見於包皮過長,有不潔性交史,陰莖包皮、龜頭輕度潮紅,包皮內板及龜頭冠狀溝處可有白色奶酪樣斑片,龜頭可有針頭大小淡紅色丘疹,若侵犯包皮外面及陰囊,則可見鱗屑性紅斑。於不潔性交後數小時可發生陰莖刺癢及燒灼感,並可有包皮龜頭潮紅。
  • 中醫推薦治療紅眼病的中藥驗方
    紅眼病就是急性結膜炎,中醫也叫「天行赤眼」。紅眼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性的眼科疾病,發病急,傳染快給我們的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威脅。那麼怎麼治療紅眼病呢?下面為大家介紹治療紅眼病的中藥驗方! 常用治療紅眼病的驗方 方一:赤芍、白頭翁各30g,柴胡、谷精草各20g,麻黃6g,番瀉葉5g。水煎服,每日l劑。有風熱表證(惡寒發熱、咳嗽、脈浮數、舌苔薄黃)加蔓荊子、木賊各10g,熱毒甚者加夏枯草20g、陳皮10g;有出血點或血性分泌物加蒲黃、槐花各10g。
  • 李孔定內科效驗方
    1955年考入[ 重慶中醫] 進修學校專修班深造,聆名師任應秋、胡光慈等之教,進益良多。先後任[ 四川省中醫管理局] 科技評委,[ 四川省中醫學會] 常務理事,《四川中醫》副主編,《實用中醫藥雜誌》編委,[ 綿陽市中醫學會] 會長,[ 綿陽市] 第一、二屆人大常委等職。
  • 中醫驗方之安佗茯宮丸方解
    中醫已經傳承了五千年的歷史,對於很多疾病都有著自己的理論基礎,而且已經經過幾千年的臨床驗證,很多經典的方劑都是經過幾代中醫人不斷總結而來的。今天我們要說的是一個中醫用於治療增生、肌瘤、囊腫的經驗驗方,叫做安佗茯宮丸。
  • 寶寶溼疹兒童溼疹,中醫一招搞定嬰兒溼疹
    寶寶溼疹兒童溼疹,中醫一招搞定嬰兒溼疹 時間: 2018-11-16 15:19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志飛   嬰兒溼疹俗稱奶癬,是一種常見的與變態反應有關的皮膚病。
  • 中醫去溼疹有妙方!
    溼疹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有可能會發作疾病,而引發溼疹後就會有各種不適,除了吃藥還要進行外敷才能恢復健康。那麼有什麼辦法是可以避免溼疹或者治療溼疹的嗎,想要止癢其實中醫方面也會有小妙招。溼疹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瘙癢劇烈的一種皮膚炎症反應。溼疹引起以後,還具有多形性、對稱性、瘙癢和易反覆發作等特點。發作期間瘙癢難忍,起水泡,撓破後還會流出膿水。溼疹病因複雜,常為內外因相互作用結果。
  • 中醫治療溼疹七大藥方
    急性溼疹如果治療不完全是會發展為慢性溼疹的,慢性溼疹的治療不僅是皮膚的治療更是需要調理身體增強免疫力治療。治療溼疹的中藥方有苦參洗劑、側柏葉洗劑、土茯苓洗劑、無花果葉洗劑、玉屏風散、消風止癢湯、涼血祛風湯。中醫治療溼疹七大藥方1、 苦參洗劑組成:蒼耳子15g、蛇床子30g、苦參50g。
  • 中草藥驗方:白背葉
    2、收斂固脫白背葉是一種能收斂固脫的中藥材,他是中醫臨床上治療女人子宮脫垂和人們脫肛的常用藥,治療效果特別好,在需要時候可以把它與豬大腸搭配在一起加清水燉煮,燉好以後吃豬大腸喝湯即可。方一:鮮白背葉30克。用法:水煎服。主治:肺結核咯血,潰瘍病出血。
  • 中醫外科秘方驗方(5)
    【溼疹油膏】[配方]生大黃10g 苦參10g 氧化鋅10g 爐甘石10g 強的松片25mg 磺胺嘧啶片5g[製法]諸藥混合研級細末,過100目篩,裝瓶備用。[主治]溼疹。[用法]如皮損有滲液或伴發感染者,先用乾粉撒於皮損上,待滲脂與膿水乾燥後,改用芝麻油調藥粉成糊狀外用。
  • 溼疹中醫怎麼調理 中藥治療溼疹效果好嗎
    溼疹中醫怎麼調理 中藥治療溼疹效果好嗎很多人從小皮膚就不太好,身上非常容易過敏,起紅疹子,時不時的還會出現瘙癢,一年四季都會發作,這樣導致身上的皮膚總是爛爛的。
  • 1989年全國驗方、秘方集錦
    如此時選用驗方「麻黃12克, 杏仁12粒, 甘草3克」, 只三味藥, 則療效滿意。 但是話又說回來, 稍有名氣的醫師, 又往往不屑於指導病人用單方、驗方之類, 視之為雕蟲小技。所以, 最重要的還是我們全民族科學文化水平的提高, 中醫知識的普及。單方、驗方和秘方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 藥味精少,藥源豐富, 針對性強, 見效快, 效果明顯。
  • 中草藥驗方:地骨皮
    地骨皮是中醫臨床上的常用中藥材,也是一種神奇的,它來源於植物枸杞樹是這種植物的地下根皮,清熱涼血消腫止痛都是它入藥後的主要功效,下面是對第5批功效與作用及藥用價值的詳細介紹,對地骨皮有興趣的人可以重點了解一下。
  • 慢性溼疹中醫外治方
    慢性溼瘡是中醫的優勢病種,外治療法是中醫治療慢性溼瘡的重要方法。現將慢性溼瘡中醫外治方案發布如下:一、慢性溼瘡的病因病機由稟賦不耐,風溼熱毒之邪客於肌膚,遷延稽留所致;或飲食不節,脾失健運,水溼內停,停久化熱,溼阻成瘀,溼瘀互結於肌膚所生;或情志內傷,肝鬱氣滯,鬱久化熱,血熱成燥,致皮膚乾燥而為;或肝腎不足,血虛陰傷,肌膚失養而成。
  • 溼疹反覆發作奇癢難耐?中醫給出兩種治療方法,可有效止癢治溼疹
    溼疹又叫做特應性皮炎,中醫上叫做繡球風、四彎風等,是一種由多種因素導致的具有滲出傾向的皮膚炎性疾病,任何年齡和性別的人群,任何季節都可發生,其特徵為多形性皮損、自覺瘙癢、有滲出傾向、反覆發作、容易成慢性等。雖然名叫溼疹,並不全是「溼」導致的。
  • 中醫治療溼疹,有3個可行辦法
    溼疹是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皮膚疾病,溼疹發生之後會導致患者患病部位癢痛難忍確實比較難以根治,有著反覆發作的特性,殊不知中醫外敷內服可以有效的治療溼疹,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的了解外敷內服中醫治療溼疹的三個好方法。顯然,溼疹引起的健康危害非常大,不僅會影響患者自身,還會影響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因此,為了自身健康,在溼疹後及時治療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