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考志願,我為什麼不建議你選擇這些專業

2020-07-28 教育夜航船

俗話說「大學時流的淚都是當年選專業時腦子裡進的水」。在國內,很多大學生在當初選擇專業時,基本上都是家裡人或者親戚朋友幫忙選的。其實大部分人對於大學專業的情況並不是很了解,很多專業都是名字光鮮亮麗,其實學起來晦澀難懂,而且就業率要求相當高。而有些專業看著普普通通不上檯面,但是對於一般人來說專業知識相對好學,工作好找,就業滿意度高。

很多人為了上好一點的學校,寧願擦邊選個破專業也不想去其他院校,其實呢?你去了清北或者985或者211的四大天坑專業,畢業後工資甚至不如普通本科專業的計算機、金融專業工資高!當然還有更多人在本行業根本找不到工作!

高考之後很多人糾結到底是優先選學校還是選專業?其實無論如何也不要為了面子選擇天坑專業!否則四年之後後悔都來不及!當然你如果是考公務員的話,就當這話沒說。

報考志願,我為什麼不建議你選擇這些專業

生化環材有多坑

生化環材鼎鼎大名,號稱「四大天坑」專業,聽這個名字,你覺得慘不慘???

報考志願,我為什麼不建議你選擇這些專業


為什麼說慘呢?其實無非是工資低,專業就業率低。很多相關崗位都是有空缺的,但是因為工資低,很多人畢業都轉行了,不再從事本專業的工作,找其他工作也不難。條條大路通羅馬,畢業之後的工作和專業不相關的大有人在,都取決於自己的選擇,優秀的人在哪個行業都能做好做到出類拔萃。

但是這幾個專業的學習難度並不低,有些相關專業都是交叉學科,而且很多人都是憑藉優異的高考成績考進的這些專業,而最後的結果與預期相差很多。那些高考成績遠不如自己的同學,大學畢業後憑專業優勢都能找到很好的工作,對自己來說心理落差的確很大。


報考志願,我為什麼不建議你選擇這些專業

舉個例子,拿藥學專業(與生化材全部相關的神仙專業,我有個朋友正在讀)來說,哪怕是985研究生學歷,畢業後的待遇可能都比不上二本院校計算機專業的本科生~

之所以舉這個例子,是因為我真的有985藥學和二本計算機的同學。。。

報考志願,我為什麼不建議你選擇這些專業

這就是專業的差別,專業之間的鴻溝不是能夠靠個人努力來填平的。但是可以靠個人努力轉專業!

報考志願,我為什麼不建議你選擇這些專業

慘在哪裡

你要光談錢,比生化環材差的太多了,中國起碼有一半以上的專業比生化環材坑:大部分文科專業,農林地礦等等。

但是所謂生化環材坑並不是 只單純錢少,坑主要是在於欺騙性,入學畫大餅,畢業就失業。

而對於大多數學工科的,賺錢欲望比非工科專業的同學強很多,要不然工科這東西又累又苦又難又枯燥,學藝術能陶冶情操,學人文起碼工作出入辦公樓人模狗樣,幹嘛要學工科呢,蓬頭垢面環境惡劣,還不是圖錢多好找工作嗎?

ok,我們衝著錢來了,社會和大學各種畫大餅說21級學科,國家支柱,國家重視云云,甚至低年級學生還自我洗腦:我學校不錯,我學歷不錯,行行出狀元一定不會差的。

結果高中3年+大學4年努力,最後畢業不如高考少考50分學通信的,學電子的。也不如同校學汽車的,學航空航天的,學機械和土木的。計算機我都不敢提,必然是被吊打。

幾乎每個985/211的生化環材的學生都有著大量前景和工資都不如少考50分學了泛IT類專業的同桌/閨蜜/基友/鄰居的案例。這種身邊肉眼可見的落差是非常讓人難受的,你當初比他強,你比他努力,甚至你自認為你比他聰明得多,甚至少考50分的同學一直很欣賞你,父母親戚老師同學都覺得你名校畢業應該有光明的未來,但是4年後7年後為什麼結果是這樣?

這造成了生化環材學生相對別的專業有著非常大的戾氣,是生化環材被罵的尤其慘的原因。甚至生化環材是傳銷,是龐氏騙局這樣的言論都受到大量的贊同和追捧。

學農林的,學人文社科的,學藝術的,入學前已經知道工資低了,甚至高中選文科的時候已經知道文科不如工科好找工作了,那自然是自己選的,自己早有心理準備。

生化環材聚集了一幫對錢有強烈渴望的小縣城學霸,努力讀書這麼多年,又難又苦又累,又折磨人心,就為了找個好工作,努力了4年/7年,眼看光明就在眼前了,結果像蒼蠅一樣一頭撞在了窗玻璃上,窗前的大餅與自己無關。

看得到吃不到,這才是坑,這才是慘。從這點上來說,沒有比生化環材更慘的專業。


報考志願,我為什麼不建議你選擇這些專業


科學避坑

來看看「生化環材」都有哪些專業,學弟學妹們儘量避坑。

生物: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物工程、應用生物科學、生物製藥(還行)、生態

化學:化學、化工工藝、應用化學、製藥工程、化學生物學

材料: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化學、包裝工程、高分子材料工程、材料物理、無機非金屬材料

環境:環境科學、環境工程、資源環境科學

不要幻想去做風口的豬,因為豬永遠無法趕得上風口。

當然了,這幾個天坑專業再坑也是在非人文社科類專業裡評出來的,還是要比一些文學社科類專業的學生畢業去向好的,像體育、音樂、美術等等。

人文社科類專業包括:哲學類、經濟學類、法學類、教育學類、文學類、 藝術類 、歷史學類、管理學類、政治學類 、馬克思主義理論類、新聞傳播學類、社會學類、中國語言文學類、外國語言文學類等等等等。。。


選這些專業肯定沒錯

報考志願,我為什麼不建議你選擇這些專業


一、計算機及軟體類專業

這個專業是當下最熱門的理工科專業之一,每年報考這類專業的考生非常多,典型的需求企業有:阿里巴巴、騰訊、百度、小米等。

計算機及軟體類專業的種類很多,具體的選擇還要看大家的興趣所向,如果對軟體開發方面的感興趣就選擇軟體工程專業比較好,如果對計算機各方面都想涉獵的話那自然就選擇計算機專業了。

報考志願,我為什麼不建議你選擇這些專業


二、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當下中國能保證14億人口不間斷的日常用電,這個專業的人才功不可沒。典型的招聘企業有:國家電網各地供電局、電力設計院、五大發電集團、電力設備提供商。

小編的姐姐和弟弟是這兩個專業的,分別中建某局和碧桂園工作,薪資待遇都還不錯,而且當初畢業時找工作一點沒費勁。

報考志願,我為什麼不建議你選擇這些專業


三、建築學專業

在當下中國基建狂潮下,這個專業的人才需求量非常高,典型的用人單位有:各地房地產開發商、國有建築單位、各類建築設計院等。

報考志願,我為什麼不建議你選擇這些專業


四:車輛工程專業


隨著中國汽車保有量躍居世界第一,龐大的市場急需一批具備汽車設計、製造、運用等專業知識的人才。典型的需求企業有:中國中車、一汽大眾等汽車生產商。

最後,報考以上專業的考試,如果將來成功考研後,進入名企的可能性會很大。

上面四個專業在不考公的情況下選了基本上就是人上人,畢業後月收入那是相當可觀。

相關焦點

  • 報考心理學專業的考生那麼多,為什麼有些長輩不建議孩子報考呢?
    許多考生在志願填報的時候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報考心理學專業,但為什麼長輩們不建議甚至不看好孩子報考這類專業呢?換句話來說,心理學的前景不是很好,主要表現在就業難這方面,如今整個社會對心理學專業人才的需求還比較少。每年有大批的心理學專業畢業生為就業發愁,大部分畢業生都選擇了與本專業不相關的工作,所以,在許多長輩眼裡,報考這類專業就是不務正業,雖然這種說法有失偏頗,但我們不得不直視這種社會問題,雖然不少考生對心理學專業傾心,但在志願填報時不僅要考慮個人興趣,還要考慮畢業後的就業問題。
  • 填報了這麼多高考志願,我給當下考生的報考建議
    你的高中老師和父母幫不了你雖然高考填報志願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人生最重要的選擇之一,而很遺憾的一點是,舊有的經驗可能完全無用。你的高中老師和家長在報考志願這件事上幫不了你,你的高中老師與商業社會脫節太久,他們長期處在一個封閉的小社會裡,有一套完全封閉的理念和評價體系。
  • 填志願:我為什麼要學醫,給高考生的一些建議!
    2020高考結束,北京眼科醫生陶勇在微博分享自己為什麼要學醫,同時也給高考生們一些填報志願方面的建議。7月14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眼科主任醫師陶勇通過個人微博,發布了一段為2020年高考生填報志願提供建議的視頻。
  • 2020高考成績不理想,為什麼我不建議各位學弟學妹選擇復讀?
    我就在此統一回復,為什麼我不建議各位學弟學妹們選擇復讀?為什麼我不建議各位學弟學妹們選擇復讀?有些學弟學妹是成功錄取後,對大學專業不滿意選擇復讀;而有些學弟學妹是高考發揮失常或者報考時出現「滑檔」被迫選擇復讀。對於前者,一定要謹慎選擇。對於後者,應該根據現實情況綜合考慮。
  • 報志願時,為什麼我建議你優先選擇城市?
    高考之後,重頭戲是填報志願,因為它關係著之後每個人未來要, 選擇在哪兒努力更重要。作為有過十幾年從業經歷閱人無數的HR,今天跟大家談一談填報志願階段可能遇到的問題並提出我的建議。走入職場20多年,我見過太多人因為當年報志願時沒有對自己的未來做好定位和規劃,到最後讓自己的職業發展走了很多彎路。一般來說,企業在校園招聘時會有以下四個優先策略:畢業院校、專業成績、學生會經歷、實習經歷。很多人沒有面試機會,也正是在這四點吃了虧。所以,建議大家著眼於未來,提前做好規劃。報志願時應該選擇成績允許的最好學校,入學之後不放鬆對自己的要求。
  • 又到填志願時間,我為什麼不建議您報考中醫類專業
    我是一名臨床醫生,我們圈子裡有一句話這樣說「勸人學醫,天打雷劈」。我其實並不反對考生學醫。為了不讓雷劈而阻止所有人學醫,那麼中國的醫療環境將更加惡劣。但是在想學醫的時候,還是要考慮好專業方向。我本人畢業於國內某個中醫藥大學中醫專業。由於是定向生,所以目前在基層工作。下面我來談一談為什麼不建議立志學醫的考生報考中醫專業或者中西醫結合專業等中醫大類專業。
  • 「生化環材」四專業中的化學,為什麼「不建議」報考?有四個原因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陸北老師高考結束,接下來家長和考生有一個重要任務,那就是選擇一個好的專業和學校。前段時間,我們說過不建議學的專業,其中就有化學。有網友留言問,高中的時候化學成績不錯,而且對化學科目很有興趣,在報考志願的時候不能選擇化學類的專業嗎?
  • 如果你打算報考師範類學校,建議你考慮這些學校和專業
    上了十幾年學,我這輩子最不可能當老師教書!」這是當代很多高三學生報考志願時的真實想法,他們個個都想進名校,學金融、學計算機、學軟體,即便被調劑也不可能報考師範大學,更不用說師範大學的師範類專業!畢竟在他們那個時候的認知裡,老師是他們上學時期最大的宿敵,而且又苦又累工資不高,為什麼要成為自己曾經「不喜歡」的人呢?
  • 不建議報考的4類專業,畢業難找工作,2020高考生要謹慎選擇
    高考志願填報,選擇專業報考比較令家長和考生頭疼,確實如此,現在大學開設的專業種類眾多,考生真不知哪個專業比較實用,將來好找工作。心理學就業面是比較窄的,學心理學的考生一般做諮詢顧問、人力資源管理、當教師或培訓等,如果你對心理學沒有太大的興趣,老師不建議報考,而如果你對心理學有點喜歡,在大學中你完全可以自學心理相關書籍進行考證,總之來說,心理學是「紅牌」專業,就業不如意。
  • 高考填報志願,我為什麼建議你考慮法學
    高考填報志願,我為什麼建議你考慮法學最近高考出分了,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都畢業6年了還有人問我填報志願的建議,具體說是建不建議學習法律,一方面害怕以後不好就業,一方面看你們律師啊法官啊還都挺光鮮的,不知如何是好。一時間回憶湧上心頭,我也真的是不知如何回答是好,只是把自己的過往略做分享,以供參考。
  • 文科生:這10大「關注度」高的專業!有些不建議報考!
    文科生選擇專業本身就是一個比較麻煩的事情,沒有理科生選擇面大,而且就業率也比不上理科生,所以很多人在填報志願的時候,選擇專業上面關注的比較多的都是一些熱門專業,或者一些就業率高的專業。但是這些專業實際上報考人數很多,但是就業率卻並不一定很好。要麼就是本科階段能夠學到的東西有限,畢業之後就業反而不是那麼理想。其實有些大學專業很多學生學了出來真的不好找工作。畢業就失業成為了現在很多大學生的一個現狀了,所以選擇一個合適的專業很重要。真心不建議很多高三的學生過多的去跟風報考一些熱門的專業。
  • 法學專業分析解讀與報考建議
    那麼法學專業能不能學,什麼樣的學生適合讀法學專業,法學專業學生畢業主要去向,法學專業學生大學期間需要做好哪些規劃,哪些大學的哪些專業實力比較強……,圍繞這些問題,我將用兩篇文章對上述問題進行分析,希望對學生、家長和老師在專業選擇、高考填報志願、學生就業等方面時有幫助。本文將重點介紹法學專業以及專業報考建議,下一篇文章將重點介紹法學專業優勢大學及報考建議。
  • 計算機專業如今這麼熱門,為什麼許多老師不建議考生報考呢?
    2020年高考在全國大部分地區已落下帷幕,志願填報成為考生和家長的重中之重。那麼說到熱門專業,計算機專業絕對是其中之一,畢業生不僅發展空間好,而且高素質人才收入也是遠超一般行業,每年報考都是一個熱門,就是這樣的朝陽專業,為什麼老師卻是不建議學生去選擇呢?
  • 學長給你專業選擇的建議
    高考成績已經出來了,有高有低,分數高的同學不要過於激動;分數不理想的同學也不要悲傷,接下來的時間是考慮選擇報考院校和選擇專業,或者準備復讀參加明年的高考。這裡我就以我為例子講講大學如何選擇學校和專業、以及大學的生活!
  • 報志願的時候應該如何選擇專業 告訴你一個小技巧
    相信每年在高考之後,對於大學以及專業的報考將會難倒不少學生家長,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在報考心儀的大學與專業的時候不浪費每一分呢?其實有亮點建議可以考慮,下面不妨分享給大家。首先一點就是在選擇報考大學的時候,會有一項叫做是否服從調劑的選項,這個一定要選上。這個很好理解,因為我們有很多時候在衝擊一些高校的時候,可能分數並不是很夠,如果沒有選擇服從專業調劑,並且還選擇了一些相對比較熱門的專業,往往這些專業的分數都很高,所以報考的最低錄取分數可能也要比這個學校最低的提檔分數線要高上不少。
  • 高考填報志願,適合女生報考的專業有哪些?這裡有3點建議
    高考結束之後,考生們接下來要面對的問題就是填報志願。說到填報志願,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因為有時候努力固然很重要,但努力之後的選擇也很重要。面對著那麼多的專業,究竟該如何選擇呢?很多剛參加完高考的學生都會有這樣的困惑。專業選好了,以後的學習工作都會很順利,專業沒選好,以後再想換專業以及跨領域找工作都會非常麻煩。
  • 如何填報志願?專家建議:選擇未來調整餘地大的專業
    如何填報志願?專家建議:選擇未來調整餘地大的專業2020-07-21 11:05:31 發布來源:光明日報志願填報,說起來複雜,畢竟有2740所高校、500多個專業;但實際上,只要搞清楚其中的核心問題,處理起來就會比較簡單。因為分數局限了志願可選範圍,搞清楚幾個重要原則問題,就可以做出恰當的選擇。
  • 高考畢業,不建議報考的六大專業,你準備好了嗎?
    針對性的專業往往就業的優勢更大,相信大家都知道畢業生畢業之後對自己的前途是非常迷茫的,而有些大學專業,畢業之後根據自己的專業不知道自己應該從事什麼樣的工作,所以如果真的想要很快找到工作,他們在選擇專業時,應該如何選擇呢?在此小編有一些見解。
  • 機械製造專業,我為什麼不建議選擇,等你工作後就知道
    我和他們聊了很多我個人的看法,他們也表示有了大體上選擇專業的範圍了。但是最後我想了想,還是向親戚他們,說多一條我個人的看法,就是不建議選擇「機械製造專業」,凡是與機械相關的專業,都大建議選擇,比如機械設計專業,因為和鐵打交道的專業,將來在事業上的發展,都很難達到自己理想中想要的目標,當然這不是絕對,只能說體上是這樣。
  • 志願填報,請收好這些建議
    認真分析位次及往年數據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副院長張志剛建議,選報志願首先查詢高考分數及位次,關注高考成績一分一段表、各類別錄取分數線等信息,合理定位;根據報考資格,匯總、分析志願填報需要參考的政策信息和數據信息;結合考生興趣愛好、專業特長等,對照成績位次和選科情況,分梯度選擇足量院校專業志願。往年院校的錄取數據仍是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