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教育的好處
網絡教育是遠程教育的現代化表現,以網絡技術為基礎,結合院校優秀教育資源,將院校最優秀的教師、最好的教學成果傳播到四面八方,學生無論是在近處還是遠方只要擁有網絡及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均可學習知識。
網絡教育學習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學生隨時隨地都可以學習,想學哪個課程就學哪個課程,充分滿足了職場人士上班忙碌,學習時間不固定的狀態。網絡教育一般以在線輔導和面授相結合,在線輔導,通過學生與老師在線授課與學習,同時可以通過平臺進行交流、解答疑問、完成作業、考試等,同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更注重了學生的主動性以及教育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拉緊了教師與學生的心理距離,增加了師生的交流機會和範圍。
網絡教育運用計算機網絡特有的資料庫管理和雙向交互功能,讓系統對每個學生的資料、學習過程和階段情況等實現完整的系統跟蹤記錄,同時根據不同學生的資料提出不同的個性化學習建議或計劃,更利於學生的發展。
網絡教育的教學平臺具有自動管理和遠程互動處理功能,遠方的學生在諮詢、報名、繳費、選課、查詢、學籍管理、作業與考試管理等等操作均可通過院校的網絡教育平臺實行。從諮詢到最後的畢業,整個過程都有專門管理系統自動處理,彌補了人工操作量大效率低的缺點。
節源開流是現今社會發展所需,也是我們一直倡導的,網絡教育通過平臺進行教授、學習,很大程度上積累了成本,而這些費用可以用在為學生提供性價比更好的學習上,如招募更多的授課老師、使用更多更好的教學設備、減低學生的費用等。
截止目前為止,已有68所高校獲批開展遠程教育試點,他們或叫網絡教育學院或叫遠程繼續教育學院,學生在規定的期限內完成教學計劃中所有的課程及其他安排,畢業後獲得學歷均為重點大學網絡教育學歷。
網絡教育的缺點如下:
1.學習者不能適應網絡教學方式。網絡教育缺少互動性和真實性。在遠程教育的論壇上,很多網友一致認為網絡教育最大的缺憾是缺少互動性和真實性。尤其是遇到問題時不能與老師面對面溝通,而且有些知識是一環套一環,由於第一個問題沒有解決,所以直接影響下一步的學習進展。而且有時授課老師與在線答疑老師不是同一老師,會出現爭議。
2.網絡教育可能會使人的群體意識和集體觀念漸趨淡薄。社會性是人的本質屬性,這就要求人必須融入社會。人與人之間需要語言的交流、信息的傳遞、情感的溝通。而在網絡教育中,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僅僅通過BBS、E-mail或其它一些網絡通訊工具進行交流,人們所建立的關係只是一種虛擬環境的人際關係,人與人之間交往逐步由直接走向間接、由多樣化走向單一化,失去了傳統大學同學之間的直接交往,群體意識逐漸淡漠。通過這種方式教育的學生,其集體觀念和團結協作的精神一般不如傳統大學的學生,不利於個人和社會的發展。
3.網絡教育對於畢業證書方面規定並不統一。根據網上的信息:網絡教育的學生合格畢業時由試點院校自主頒發試點院校的網絡教育畢業證書,而不是全國統一樣式、統一製作、統一編碼、統一註冊的,所以還有好多地方都不認可這個網絡教育的學歷。因此目前社會上和各行各業還歧視網絡教育畢業證書持有者,很多用人單位認為網絡教育的畢業證書不規範、不標準、不過硬。
4.社會對於網絡教育並不普遍認可。雖然國家和社會各界對全國統招統考的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以及部分試點院校開展遠程網絡教育的畢業文憑都予承認,但因為網絡教育沒有通過全國統招統考正式錄取、絕大多數用人單位都誤認為網絡教育就是在網上隨便學一下、從而得出網絡教育的畢業生沒有真才實學的結論,所以社會上普遍認為網絡教育的文憑不過硬,網絡教育的文憑含金量沒有成人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的文憑含金量高,甚至於網絡教育文憑在一些單位、行業和地區還不通用。
以下是其他說法:
網絡教育的優勢
相比自學考試和成人高考,網絡教育同樣是國家承認的正規學歷,是國民教育所認可的。對考研,考公務員等都有很大的幫助。
網絡教育更加的簡單快捷,通過網際網路就可以進行學習。沒有時間和地點的要求,即使是上班族也有充分的時間來學習。
網絡教育對學員的學歷沒有要求,無論是學生,上班族還是社會人員只要年滿16周歲,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代身份證,是我國的合法公民,都有資格報考網絡教育。
網絡教育的劣勢
網絡教育儘管為學員提供了很多的方便,但任何事物都存在著兩面性,網絡教育也並不是完美無暇的。網絡教育沒有系統的管理,學員的學習效率也參差不齊,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考驗了學員的自主學習性。
經過我們專業人員的調查發現,由重慶校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國內首家專注於個性化教育培訓的o2o平臺。注重切合學習個性特徵,倡導「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追求因材施教的教學目標,通過線上、線下教學服務連接培訓機構、教師和學生,幫助學生找到最合適自身特性的老師及課程,幫助老師最大化地體現價值,促進學生多元發展,實現學生多元成長。致力構建一個與學生個性特質相契合、與學生終極發展相銜接、與社會用人需求相貼近,集挖掘、探索、尋夢相融合,交互、開放、多樣為一體的個性化在線教育智能導向學習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