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刀片切割(劃片)原理——撞擊
機械切割(劃片)是機械力直接作用於晶圓表面,在晶體內部產生應力操作,容易產生晶圓崩邊及晶片破損。
由於刀片具有一定的厚度,由此刀具的切割(劃片)線寬較大。鑽石鋸片切割(劃片)能夠達到的最小切割線寬度一般在25-35μm之間。
刀具切割(劃片)採用的是機械力的作用方式,因而刀具切割(劃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對於厚度在100μm以下的晶圓,用刀具進行切割(劃片)極易導致晶圓破碎。
刀片切割(劃片)速度為8-10mm/s,切割速度較慢。且切割不同的晶圓片,需要更換不同的刀具。
旋轉砂輪式切割需要刀片冷卻水和切割水,均為去離子水(DI純水)
切割刀片需要頻繁更換,後期運行成本較高。
新型雷射切割
雷射切割(切片)屬於無接觸式加工,不會對晶圓產生機械應力的作用,對晶圓操作較小。
由於雷射在聚焦上的優點,聚焦點可小到亞微米級,從而對晶圓的微處理更具有優越性,可以進行小部件加工;即使在不高的脈衝能量水平下,也能得到較高的能量密度,有效地對材料進行加工。
大多數材料吸收雷射直接將矽材料汽化,形成溝道,從而實現切割的目的。因為光斑小,能實現最低限度的碳化影響。
雷射切割採用的高光束質量的光纖雷射器對晶片的電性影響也較小,可提供更高的切割成品率。
雷射切割速度更快。
雷射可以切割厚度較薄的晶圓,可用於對不同厚度的晶圓進行切割。
雷射可切割一些較複雜的晶圓晶片,如六邊形管芯等。
雷射切割也不需要用到去離子水,也不存在刀具磨損的問題,可以實現24小時不間斷作業。
雷射有很好的兼容性,用雷射切割,對不同的晶圓片可以實現更好的兼容性和通用性。
P.S.:OFweek君不是技術出身,現學現賣的這種概括文章,對於產業中的各種基礎概念無法做到非常準確的描述。若讀者朋友們對於文章內容準確性有異議,歡迎添加OFweek君微信(hepinggui2010)告知。若相關內容能形成完整的文章,OFweek君也可以署名文章投稿的形式,將相應內容發表在OFweek旗下各個內容平臺上。感謝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