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青年教師在近期省、市中小學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大賽中喜獲佳績,其中:藝術科任文卿老師榮獲第二屆廣東省中小學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大賽決賽一等獎,數學科賴淑明老師榮獲二等獎;語文科張璇老師榮獲首屆廣州市中小學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大賽一等獎。本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大賽是面向所有學科,立足青年教師教學能力考察的高規格、高水平的技能大賽,參賽選手均為各地級市及省直中小學經過初賽選拔的佼佼者,所有比賽項目既是對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進行全面細緻的考察,也是對青年教師專業修養及教學基本功的全面檢驗。
任文卿(第二屆廣東省中小學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大賽決賽一等獎獲得者)教師簡介:任文卿,星海音樂學院視唱練耳碩士,廣州市高中音樂中心組成員,廣州市第十八屆音樂學科特約教研員。現任廣雅中學學生混聲合唱團指揮及鋼琴伴奏,街舞社、樂研社五星社團指導老師,高一年級備課組長。曾獲2018年「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的市級優課,2019年廣州市教師技能大賽高中組第一名。從市賽選拔到省賽競技,整個賽程歷經兩個月,比賽難度和強度之大,內容之多堪稱音樂教師界的「奧林匹克」。能夠在市裡強手中脫穎而出,作為廣州市高中組唯一代表進入第二屆廣東省中小學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大賽,是難能可貴的學習機會。合唱指揮、才藝展示、鍵盤、聲樂的四大項目比拼和現場賽前五分鐘隨機抽題的賽制,對我的體力和腦力都是一項大考驗,均要求我們要有過硬的基本功,紮實的專業實力和日常積累的心理素質。
感謝學校對我的信任,感謝參賽過程中科組同事和老教師對我栽培和指導。我校特級教師宋曼蕾老師和工作室蘇龍嬋老師徹夜陪我準備所有的項目,在我焦灼的時候讓我淡定,陪我一起度過。有你們在我身邊為我保駕護航,我很感動也很幸運。
宋曼蕾老師在參賽前夕的深夜仍在指導任文卿老師練習曲目
備賽雖然艱辛,但收穫滿滿,同時發現自己的不足,不僅重新自我審視了自身藝術修養和教學基本功,也讓我進一步吃透教材,讓我的課堂教學能力全面提升再上新臺階。
任文卿老師獲獎證書
文卿老師是我心目中敬愛的老師。她不僅把每一節課時安排得恰到好處,還在空餘的時間為合唱隊排練。一個小小的細節,老師會自己琢磨很久,再用幽默的方法把技巧教給同學們。排練時嚴格的她,私底下卻和同學們打成了一片,像一個長不大的大小孩。文卿老師教給了我專業上的知識,也教會了我在生活中的道理,就像遠航路上指路的明燈!
賴淑明(第二屆廣東省中小學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大賽決賽二等獎獲得者)教師簡介:賴淑明,中學數學高級教師,廣州市第五屆高中數學十佳青年教師,曾獲廣州市教學設計二等獎、講題比賽一等獎、論文比賽一等獎、解題比賽一等獎,優質課評比一等獎,廣州市高考突出貢獻獎,廣雅中學第九屆校園新秀、第二屆優秀教師、優秀黨員示範崗、優秀德育工作者。
這一次比賽於我是一次經歷,創造了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代表廣州市參加比賽;第一次參加省級比賽;第一次要經過金屬探測儀檢測才能進入比賽候考場;第一次經歷從早上8點開始候場,隔離到下午3點才參加比賽。
這一次比賽於我是一次鍛鍊。9月底參加完市賽接到任務後我就著手買書,重新梳理了一遍高中的解題體系,閱讀了一些高中和大學銜接的內容,這個過程很充實,也很享受。比賽前一周,拿到了上課課題《曲線與方程》,備課、做課件、兩次試講;兩次解題、講題。這個過程中,備課組的老師、吳新華副校長、市教研室曾辛金科長給我提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這一次比賽於我是一場挑戰。因為代表廣州市出賽,背負著爭取集體榮譽的期待,有想贏的衝動。而報到的那一天,遇到的同齡人都是帶小年輕來比賽的,師傅跟徒弟比,有年齡的壓力。最終也是因為心態問題,導致解題時比較急,審錯了題,錯失了第一輪進入前4名的機會。
賴淑明老師在比賽現場
這一次比賽於我更是一次學習。反思,自我調整,重新出發。第二輪比賽,我抽籤抽到第一節課,這是大家心目中的下下籤,上課早,學生狀態差。我卻欣然接受,因為上完課的選手才能聽後面選手的課,這意味著我能聽完所有人的課,多棒的事情。每一個選手的課堂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而賽後專家的15分鐘點評,也給了我們更專業的方向。 這一場高手的盛會帶給我的是全方位的反思,在我正為中年發展的瓶頸茫然時,為我點亮了一束光。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學海無涯,堅守不悔。
張璇(首屆廣州市中小學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大賽一等獎獲得者)教師簡介:張璇,多年擔任備長和市教研中心組成員,畢業班成績表現突出,多次榮獲市高考突出貢獻獎。多篇論文榮獲市中語會年會論文一、二等獎。多次開設國家級、省市級公開課及講座,深受好評。應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和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之邀錄製的《說數》,作為廣東課程改革的成果入選《高中新課程教學指導》。《漸》《逍遙遊》等多課例分獲教育部級、省級、市級優課。
想要樹木長得高,一定要使它的根基穩固。教學同樣如此,教師基本功是安身立命的最大依靠。對於語文老師來說,閱讀積累、寫作思考、備考研究、授課方式……這些基本功一個都不能落下,惟其如此,才能真正站穩講臺,不懼考驗。兩天的比賽看似很集中短暫,但方方面面的基本功考查都兼顧了,因此教師要想出成績,功在平時。其實不僅是詩文要與時俱進,日日更新,教學理念更是如此。本人參加工作恰好是2004年廣東新課改的第一年,從彼時至今,教育部語文課程理念一直在更新完善中,2017年《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更是提出語文學科核心素養以及18個學習任務群的嶄新理念。將課改的理念滲透進平常的教學中去,做「明白之師」「明辨之師」「明日之師」,應勢而謀,順勢而為,借勢而起,乘勢而上,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方可成為合格的教師。有一個著名的「荷花定律」:池塘中的荷花,每天都以前一天的2倍綻放,等到第30天,整個池塘就會全部開滿。荷花在開滿池塘的一半的時候是第幾天?是第29天,這就是「荷花定律」。人生就像這池中的荷花一樣,開始的時候拼命的綻放,即便無人窺見也永不停息,或許最終便能迎來滿池荷花的盛景。語文教學也好,教師生涯也好,亦重在厚積薄發。經得起打磨,耐得起寂寞,對得起學生,最終才能當得起別人一聲「老師」。記得剛入職時,學校領導對我們新老師的殷切期盼就是「站穩講臺帶好班,三十而立業有成,四十不惑成名師」。如今虛長年歲,心感慚愧。教育之路漫長,感謝廣雅中學一路以來給予我的信任與栽培!「百尺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來源 教學科研處
廣 | 雅 | 微 | 信
原生態的校園分享
微信號:廣東廣雅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