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風險挑戰,習近平為「鬥爭」劃出「底線」與「高線」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近觀中國)應對風險挑戰,習近平為「鬥爭」劃出「底線」與「高線」

中新社北京9月4日電 題:應對風險挑戰,習近平為「鬥爭」劃出「底線」與「高線」

作者 鍾三屏

「在前進道路上我們面臨的風險考驗只會越來越複雜,甚至會遇到難以想像的驚濤駭浪。」 2019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3日在中央黨校開班,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開班式上作出上述判斷。

習近平要求廣大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當嚴峻形勢和鬥爭任務擺在面前時,骨頭要硬,敢於出擊,敢戰能勝」。

中共十九大首次對包括偉大鬥爭在內的「四個偉大」作出全面系統闡述。中央黨校教授張希賢表示,在最新講話中,習近平對鬥爭形勢、方向、對象和具體策略等作出詳細論述,這些內容是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關於偉大鬥爭學說的最新發展,兼具理論和實踐意義。

9月3日,2019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在中央黨校開班。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饒愛民 攝

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部副主任賀新元認為,這篇以「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為主題的講話至少有以下四層意涵:

第一,面對風險挑戰,激勵中共不畏難、敢迎難、善克難。提醒全黨,有矛盾就有鬥爭,鬥爭亦是長期的,至少要伴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全過程;

第二,強化全黨「趕考」意識。雖然新中國成立70年來各領域發展成績顯著,但面臨的問題不會少,而且越來越複雜,絕不能有「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式的心態與做法;

第三,宣示中國在重大原則問題上堅決鬥爭、寸步不讓的決心意志;

第四,因應國內外形勢需要,釋放通過提高鬥爭藝術積極化解矛盾、追求合作共贏的信號。

「考慮到年初以來國內外面臨的風險挑戰明顯增多,一些領域風險積聚,以上幾點意涵的現實意義非常突出。」賀新元說。

外界普遍注意到,習近平通過五個「凡是」闡釋了鬥爭所要堅持的方向、立場和原則,指出「凡是危害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則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種風險挑戰,凡是危害我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各種風險挑戰,只要來了,我們就必須進行堅決鬥爭,而且必須取得鬥爭勝利。」

資料圖:在「中國最美鄉村」的江西婺源縣,正值收穫期的金黃水稻與周邊建築構成了一幅美好的田園豐收圖卷。中新社發 曹加祥 攝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認為,能否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是關係到中國是否能走好適合自身發展道路的關鍵,習近平點出上述五大風險挑戰,亦清晰劃出了鬥爭中原則問題絕不讓步的底線。

在分析鬥爭形勢和對象的基礎上,習近平講述了鬥爭藝術與策略。他說,要根據形勢需要,把握時、度、效,及時調整鬥爭策略。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在鬥爭中爭取團結,在鬥爭中謀求合作,在鬥爭中爭取共贏。

竹立家認為,從習近平強調「團結」「合作」「共贏」可看出,所謂鬥爭的終極目的並非要「鬥倒誰」或「爭個你死我活」,而是追求共同發展進步,上述認識超越零和博弈等狹隘思維,體現了東方哲學智慧。

對鬥爭藝術的強調亦契合現實需求。隨著內外各種不確定性因素疊加,「四大考驗」「四種危險」正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尖銳地擺在中國共產黨人面前。

「該鬥爭就鬥爭,該團結則團結,有理有利有節地處理好各種挑戰、矛盾與問題,把朋友圈擴至最大,努力實現團結、合作與共贏,這是『鬥爭』應追求達到的高線。」賀新元說。

習近平還對領導幹部提出要求,鼓勵他們「主動投身到各種鬥爭中去,在大是大非面前敢於亮劍,在矛盾衝突面前敢於迎難而上,在危機困難面前敢於挺身而出,在歪風邪氣面前敢于堅決鬥爭」「要有草搖葉響知鹿過、松風一起知虎來、一葉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見微知著能力」。

張希賢認為,這些論述對領導幹部政治素養和執政能力建設提出更高要求,只有領導幹部的鬥爭意志、鬥爭精神、鬥爭本領得到充分發揮,全社會才能更好地做到在各種重大鬥爭考驗面前「不畏浮雲遮望眼」。

「中國即將隆重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在這一新起點上,做到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無疑將有助自身更好地應對未來新的國內國際變革,為走好下一個70年積蓄力量。」張希賢說。(完)

相關焦點

  • ...挑戰——學習《習近平關於防範風險挑戰、應對突發事件論述摘編》
    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新近出版的《習近平關於防範風險挑戰、應對突發事件論述摘編》(以下簡稱《摘編》),分六個專題收入習近平同志相關重要論述404段。
  • 運用制度威力應對風險挑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是一個有著14億多人口的大國,防範化解重大疫情和重大突發公共衛生風險,始終是我們須臾不可放鬆的大事。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有效應對風險挑戰,制度起到基礎性、關鍵性作用。必須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善於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運用制度威力應對風險挑戰的衝擊。
  • 「魯言要論」關於發揚鬥爭精神,習近平這樣諄諄告誡
    勝利實現黨確定的目標任務,必須發揚鬥爭精神我們黨誕生於國家內憂外患、民族危難之時,一出生就銘刻著鬥爭的烙印,一路走來就是在鬥爭中求得生存、獲得發展、贏得勝利。越是接近民族復興越不會一帆風順,越充滿風險挑戰乃至驚濤駭浪。
  • 中國制度具有應對重大風險挑戰的三大能力
    提要: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在應對這場重大風險挑戰面前,我國制度充分展示了非凡的組織動員能力、統籌協調能力、貫徹執行能力。這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顯著優勢的新論述。
  • 聯播+丨應對風險挑戰 習近平殷殷叮囑築牢制度防線
    聯播+ 「發展環境越是嚴峻複雜,越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健全各方面制度,完善治理體系,促進位度建設和治理效能更好轉化融合,善於運用制度優勢應對風險挑戰衝擊。」4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上,深刻總結了黨的領導和我國制度優勢的根本作用,提出健全各方面制度、完善治理體系的明確要求。小智治事,大智治制。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對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一次大考。
  • 【2020時政熱點】有效防範化解各類風險挑戰!總書記這樣強調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防範化解風險挑戰,作出許多重要論述。一起學習!為什麼強調防範化解風險挑戰?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多次強調要堅持底線思維,就是要告誡全黨時刻牢記「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2018年6月29日,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各種矛盾風險挑戰相互交織、相互作用各種矛盾風險挑戰源、各類矛盾風險挑戰點是相互交織、相互作用的。
  • 人民日報評論員:應對人類共同挑戰的人間正道——論學習貫徹習近平...
    新華社北京9月16日電 人民日報9月17日評論員文章:應對人類共同挑戰的人間正道——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重要講話  「抗疫鬥爭偉大實踐再次證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所具有的廣泛感召力,是應對人類共同挑戰、建設更加繁榮美好世界的人間正道。」
  • 【評論】堅持底線思維 增強憂患意識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防範化解重大風險被擺在打好三大攻堅戰的首位;在去年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入闡述增強憂患意識、防範風險挑戰要一以貫之等重大問題。如今,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重要年份,又把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作為這次省部級專題研討班的主題,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一以貫之的憂患意識、始終堅持底線思維的原則理念。
  • 景平:防範化解重大風險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共產黨人的憂患意識,就是憂黨、憂國、憂民意識,這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擔當。」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全黨要高度重視和切實防範化解各種重大風險。2018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增強憂患意識、防範風險挑戰要一以貫之」。
  • 樹牢安全發展理念 牢牢守住底線——習近平總書記對安全生產重要...
    大家表示,當前,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相疊加,新問題、新風險、新挑戰層出不窮,要堅決樹牢安全發展理念,分區分類、精準有效加強安全監管執法,強化各方責任落實,牢牢守住安全生產底線,奮力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創造安全穩定的良好環境。  務必把安全生產擺到重要位置  「生命重於泰山。
  • 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強調底線思維,其根本含義是什麼
    堅持底線思維,是做好領導工作的一個重要戰略策略,也是一個很緊要的領導藝術。只有凡事從最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才能有備無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動權。毛澤東同志多次說過,不論任何工作,我們都要放在最壞的基礎上來設想,從最壞的可能性來想,來部署。鄧小平同志強調:「我們要把工作的基點放在出現較大的風險上,準備好對策。
  • 【學好用好《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堅守底線思維方能行穩致遠
    【學好用好《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堅守底線思維方能行穩致遠  馬虎銀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善於運用底線思維的方法。堅持底線思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戰略定力、應對錯綜複雜形勢的科學方法,更是推動新一輪改革發展的治理智慧。  堅守底線思維要在長遠謀劃中增強憂患意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越是取得成績的時候,越要有如履薄冰的謹慎,越要有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這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條重要經驗。我們黨在內憂外患中誕生,在磨難挫折中成長,在戰勝風險挑戰中壯大,始終有著強烈的憂患意識。
  • 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的理論內涵與實踐要求
    對此,習近平總書記鄭重指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進入各種風險挑戰不斷積累甚至集中顯露的時期,面臨的重大鬥爭不會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和國防和軍隊建設、港澳臺工作、外交工作、黨的建設等方面都有,而且越來越複雜。」這表明,新時代的偉大鬥爭,其鬥爭領域是廣泛的,鬥爭對象是多樣的,鬥爭形式是複雜的。
  • 提高鬥爭認知,因勢而新發揚鬥爭精神
    作者:上海應用技術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副教授,上海市陽光學者 董國文  9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廣大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要經受嚴格的思想淬鍊、政治歷練、實踐鍛鍊,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為實現
  • 直面大變局的偉大鬥爭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清醒認識到,開放的大門打開,新鮮空氣能進來,風浪也會進來,各種挑戰打壓躲不開、繞不過,是我國發展壯大過程中必經的歷史關口。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我們有敢打的決心、必勝的信心,更做好了打攻堅戰和持久戰的充分準備。「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誰都無法阻擋。」
  • 追夢人、鬥爭精神……2019年習近平帶火了這些熱詞
    1月21日,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在中央黨校開班。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  【背景】1月21日,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在中央黨校開班。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
  • 強化安全意識 堅持底線思維
    大唐內蒙古分公司以「強化安全意識、堅持底線思維」為抓手,全力推進公司安全生產高質量發展。當前,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相疊加,新問題、新風險、新挑戰層出不窮,要堅決樹牢安全發展理念,分區分類、精準有效加強安全監管執法,強化各方責任落實,牢牢守住安全生產底線。  「生命重於泰山,各級黨委和政府務必須把安全生產擺到重要位置,樹牢安全發展理念,絕不能只重發展不顧安全,更不能將其視作無關痛癢的事,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 充分準備應對外部環境變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底線思維,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我們要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這一重大判斷,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從最低處著手、往最壞處準備、向最好處努力,用大概率思維應對小概率事件,高度警惕和防範化解一切風險挑戰。 那麼,我國較長時間面臨的外部環境變化到底有哪些呢? 一方面,從疫情本身來看,存在疫情「輸入」的風險。
  • 黨應對磨難與挑戰的八點經驗與啟示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在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鬥爭中,應對磨難與挑戰  由於年幼沒有經驗,我們黨經受了1927年和1934年兩次嚴重錯誤、兩次嚴重失敗的痛苦考驗。1927年,大革命的慘重失敗,使已經發展到近6萬名的共產黨員,只剩下了1萬多。
  • 「偉大鬥爭」的哲學解讀
    作為一個深度參與經濟全球化的大國,中國越發展壯大,面臨的外部風險也就越多。未來一個時期是中國和世界關係深度磨合、調整適應的敏感時期,必然導致合作之中有競爭、競爭之中有合作的複雜形勢,而競爭必然包含著鬥爭。對此,我們必須強化憂患意識,做好鬥爭的思想準備。 對國情及挑戰的清醒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