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以往不同。
今年的希望工程圓夢行動,我們用「張老師故事會」的方式開展。
讓一個個承載著希望工程光與夢的故事,溫暖陪伴孩子們啟航。
讓一個個新的希望從這裡「萌發」。
故事開始
胡晶晶,山東省首批希望工程受助學生
「感動感恩一直在我心裡」
截至2020年8月,臨沂市希望工程累計接受捐款2780萬元,資助家庭困難學生7836名。
這意味著,有7836名孩子和他們家庭的命運從此發生了逆轉。
胡晶晶,正是這其中的一員。
1989年,胡晶晶遭遇家庭變故,年僅8歲的她,無奈選擇輟學,離開了她最愛的校園。
1990年的一天,幸運降臨到胡晶晶頭上,她成為希望工程啟動後的首名資助學生,輟學一年後她重新回到夢中的校園。
用她的話說就是:從小學三年級到大學,都是在希望工程的關愛下成長起來的。
1996年6月,奧運聖火從雅典傳到了美國,15歲的胡晶晶作為全國首屆「希望之星」,在亞特蘭大參加了百年奧運火炬接力活動。
代表著中國125萬像她一樣有過苦難輟學經歷的孩子跑在美國布法羅的大街上,向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國青少年良好的精神面貌。
2009年11月,胡晶晶同「大眼睛」蘇明娟,鄧小平資助的周標亮、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火炬手等「希望工程·完美愛心使者」們前往馬來西亞進行訪問。
工作後的胡晶晶,堅持每月拿出100元資助一名貧困少年,該少年從萊陽農學院順利畢業,已經參加工作。
故事分享的最後,胡晶晶告訴張老師:
工作後我一直盡我所能幫助社會,我只有做得更好,才能對得起他們對我的幫助。
選擇做一名老師,可以把這份愛傳遞下去。
感動和感恩一直在我心裡。
楊建君,2016年蘭山區希望工程受助學生
「我一直盡我所能地努力去幫助別人」
在楊建君看來,他的「圓夢行動」故事可以從高一申請「助學金」算起。
高三,備戰高考的關鍵期,父親突發左腎衰竭,幾乎喪失功能。這對於本就搖搖欲墜的家庭來講無異于晴天霹靂。
班主任羅兆濤老師發現他的情況,經常主動和他聊天,鼓勵開導他。
擔心建君捨不得吃營養不夠,早上還經常會悄悄給建君加個雞蛋。
「那種艱難時候被關心幫助的心情我真的一輩子都不會忘。」
2016年,希望工程圓了他的「大學夢」。
上大學後,他多次組織愛心公益活動,希望將這份愛傳遞下去。
2018年12月,楊建君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期間擔任班長,獲得了國家勵志獎學金、山東省優秀畢業生,連續三年獲優秀學生獎學金、「三好學生」等榮譽。
△C位:楊建君
今年,本科畢業的楊建君,順利考取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的碩士研究生。
科研一直是他的夢想。
故事會上,楊建君說:
「圓夢行動」,它給我大膽前進的無限希望,給我奮力「圓夢」的無限力量,給我努力「愛別人」的無限渴望。
我還要實現自己的夢想,回報社會和所有幫助過我的人。
還有他們的故事
張老師讀了一封來自17年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受助學生的來信。
信中說道,他想成為一名醫生,私心來說是希望自己親人的身體能夠健康,也希望能夠救治別人,給別人的家庭帶來快樂和幸福。
他說,沒有一種給予是當然的,沒有什麼是必須應該的,沒有一種領受是無動於衷、心安理得的,都應心存感激。惟有感恩。
來自費縣一中的劉增飛,他說感謝周叔叔讓他有機會繼續在大學深造,內心萬分感激。
學成之後,也會儘自己的一分微薄之力,回饋祖國,回饋社會,努力成為像周叔叔一樣無私奉獻的人,讓愛無限延伸下去,讓溫暖的陽光照耀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來自臨沂三中的馬曉欣,想做一名老師,像胡晶晶一樣。
捐贈者的故事
魯南製藥
2019年,魯南製藥加入希望工程的第一年,為6名新入學的大一新生加油助威。
現在我們已幫助1000多名孜孜不倦、努力奮鬥的孩子們實現求學理想。
發展伴隨普惠,發展肩負責任。
屬於他們的精彩人生才剛剛開始,魯南製藥願為青年學子點亮一盞盞燈火,圓夢未來。
蘭山區農村商業銀行
幫助一個學子,就是幫助一個家庭,支持教育事業,就是關心祖國未來。
我行成立了100餘人志願者團隊。
在幫助大學生順利入學的同時,還在每年寒暑假邀請捐助對象到我行實習。
一路走來,蘭山農業商行圓夢之行,讓每個學子不墜青年之志。
「希望工程」還有這些愛心企業單位的參與:銀保監局、蘭山法院、蘭山檢察院、山東平邑漢源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浙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臨沂分行、華夏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臨沂分行、萊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臨沂分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臨沂市分行、臨商銀行羅莊中心支行、臨商銀行金雀山支行、臨沂河東齊商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臨沂分行、齊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臨沂分行、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臨沂分行、山東儒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啟陽電纜、金鑼集團、煥然公司、燎原集團、苑文璋、臨沂三陽置業集團有限公司、凱宏家具、鑫星鞋業、華東金屬城、銀河灣社區、臨沂市隆盛典當有限公司、怡景麗家、沙溝香油、臨沂順龍板材、蘭山區財運板廠、新盛揚塑膠製品有限公司、中億木業、魯蒙食品、臨商銀行金雀山支行、金德建材
在現場,愛在延伸
「大眼睛」蘇明娟遠程和大家交流.m4a來自蘭山頭條00:0001:18
2018年6月,我成立了「蘇明娟助學基金」,目前已資助100多名大學新生,捐建2所希望小學。
未來,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在社會主義大家庭關懷下,順利成才。
在現場,團區委副書記狄炳辰向大家講述「雨心和潤澤」的故事。
「潤澤生日那天,爺爺奶奶對雨心說,你們姐弟倆一定要記住各自的生日,因為一旦爺爺奶奶走了,就再也沒有其他人能為你們過生日了」
「雨心從垃圾場撿回來的滑板已經報廢,奶奶想去商場給買一個新的,300元的高額價格讓雨心連連拒絕」
「姐弟倆都很愛學習,弟弟作業如果有寫錯的地方,姐姐會直接撕掉讓他重寫」
雨心姐弟倆陽光勇敢、積極向上、單純善良的故事,打動了在場每位聽眾。
狄炳辰講到,在臨沂在蘭山還有雨心這樣的孩子,希望更多的愛心人士能夠幫助他們,也希望他們長大後能夠幫助別人,讓愛傳遞,讓這個世界更加美好。
目前,臨沂市已建希望小屋213處、在建264處,社會各界已認捐認領500處。
故事的最後
張老師說
希望工程已經實施30多年。
30多年的時光,足以讓一顆種子枝繁葉茂,碩果纍纍了;
30多年的時光,足以讓關於希望的故事感動溫暖到我們所有人。
希望是光。
光的溫暖匯成了一種力量,讓有夢想的孩子們可以努力著去逐夢前行,有一天可以築夢成功;
光的明亮可以照亮一條路,一條生命之路,付出愛和收穫愛的人在這條路上傳遞著溫暖,撒播著溫情,使得路過的行人,哪怕踏著荊棘,也不覺痛苦,有淚可揮,卻不覺悲涼!
讓我們去感恩,去努力,去相信,去傳遞。萬物之中,希望至美!
希望工程的初衷是:孜孜追求所有少年的成長平等,助學和扶貧,是助其志,扶其能。
30年來,這個初衷,從未改變。
這個中國公益史上的奇蹟還在繼續,只要每個人心中都懷有希望,這個社會就會有光明的前景。
來源:青春蘭山
編輯:王文靜
值班主任:徐娜 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