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家風是指一代代共產黨人在革命、建設、改革的歲月中所建立和倡導的家風,彰顯的是愛黨愛國、忠於人民、廉潔自律、艱苦樸素、甘於奉獻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家風連著幹部作風,幹部作風連著黨風,黨風連著整個社會風氣。縱觀歷史,我們黨的許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注重建設紅色家風,彰顯優良傳統,為我們樹立了紅色家風的光輝榜樣。
無產階級革命家歐陽欽同志十分重視家風建設。他以身示範,做孩子們學習的榜樣。他生活極其簡樸,不抽菸、不喝酒,穿著樸素。組織上為了照顧他,派一名一級廚師做飯,歐陽欽堅持把廚師調到國際旅行社工作,他說:「一級廚師到那裡才能發揮他的專長,我家裡只要有阿姨做些家常菜就可以了」。他身體力行地教育孩子養成自強自立、艱苦樸素、平等待人的觀念,為自己的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紐扣。他經常教導子女:「不要依賴爸爸媽媽,要靠自己闖,走自己的路」。
在春節或節假日期間,歐陽欽經常帶領全家去鄉下轉一轉,既不事先通知,也不到縣鄉機關,隨意走進老百姓家裡,或者到田間地頭,與老鄉聊天。老鄉們也不知道他是誰,無拘無束地與他談生活、談生產情況和遇到的問題。女兒歐陽曉光和歐陽曉明經常跟隨父親下鄉,從小就對農村生活有了了解,耳聞目睹了農民群眾的勤勞與艱辛。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下,歐陽曉光與歐陽曉明潛移默化、耳濡目染地受到父母的影響,從小就沒有家庭身份特殊的優越感,他們與大院的孩子們一起相約上學,一起寫作業,放學時一起玩耍,和院外的同學也相處得十分融洽。
兒子歐陽湘從小在艱苦的環境下長大,穿著樸素,吃苦耐勞。歐陽欽對兒子的教育很嚴格,經常抽時間與兒子進行思想交流,傳遞自強自立、艱苦奮鬥的觀念。歐陽湘放暑假回家時,如果有哪位省市領導下鄉調研,歐陽欽就會請求他們把歐陽湘安排進去,一起下鄉參加調查研究並體驗生活,了解農村生活情況。在歐陽欽的嚴格教育下,歐陽湘養成了勤奮好學、艱苦樸素、平易近人的品格,大學畢業後主動要求到安徽肥西、壽縣農村勞動鍛鍊,參加社教工作。
作為黨的領導幹部,歐陽欽不僅重視自己的子女教育,還將「好家風」拓展延伸到省委幹部子女的教育工作上。1962年,在歐陽欽的倡導下黑龍江省委辦公廳開始建設省委幹部子女教育工作,每周組織一次教育活動,或是自編自演歌曲與舞蹈,或是邀請勞模和紅軍作報告,或是舉行愛國主義電影觀後感分享會,或是去郊區進行拾麥穗、撿黃豆等勞動,寒暑假組織省委幹部子女參加社會實踐。體驗東北農村和農民生活,樹立愛黨愛國、吃苦耐勞、熱愛人民、熱愛勞動的集體主義觀念。黑龍江省委在教育幹部子女工作方面的成就在《中國青年》《中國婦女》雜誌上進行了相關報導。歐陽欽同志倡導的紅色家風體現在各個方面,事例不勝枚舉,風範長存,深得黨心民心。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我們學習和弘揚歐陽欽同志等革命前輩的紅色家風,可以更好地建設良好的社會風氣,建設廉潔自律的黨風與風清氣朗的政風,成為全黨全社會稱頌的家風表率。
(中共寧鄉市委黨史研究室 周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