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理由告訴你為什麼用 NAS 不用移動硬碟

2020-12-25 雷科技

當電腦硬碟容量滿了,多數使用者第一個想法就是買一塊幾TB的硬碟來擴充,如果是筆電的使用者,第一個想到的是買一個外接式硬碟來備份資料,這樣的想法並沒有錯,那是當你還不知道有「NAS」這個好用的東西,才會這麼想。倘若你知道NAS這個私人網絡儲存伺服器之後,或許你會改變你的想法與思維,讓檔案的共用、共享可以更便利,同時也可以在行動裝置上、跨平臺上做存取,不是一件很方便的事情嗎?


對於NAS,多數使用者還是搞不太懂到底是什麼玩意?甚至有些人可能因為不懂、不清楚而產生抗拒了解新事物的,想說用最簡單的方式做資料備份、擴充硬碟就好,但是,這並不是長久之計,假設硬碟突然壞掉了,糟糕,資料沒有額外的備份了,該怎麼辦?資料可不可以救回來?只有一顆硬碟的資料保護,你覺得充足嗎?如果裡面是記錄你滿滿的回憶或是重要的文件資料,我想這絕對得不償失。


那對於資料的保護,是否有其他更為推薦的方式?其實是有的,隨著公有雲的發展,私有雲也逐漸盛行,甚至有些人會透過一些淘汰的電腦翻新,安裝一些軟體讓他變成一臺超低成本的NAS。雖然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技術門檻有點高,你要先刷BIOS、重灌、安裝,對於新手來說,這並不是最便利的解決方式,因為身為使用者的我們,就是要簡單、快速、便利,太繁雜的手續反而會讓我們回歸最原始的備份方式。


究竟什麼是NAS,其實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網絡附屬存儲),就是一臺小型的雲端硬碟伺服器,也是一臺小電腦,在家裡接上網絡,就可以透過網絡讀寫這臺NAS伺服器上的資料了,不過你可不要把NAS想像成那種伺服器的樣子,大多數NAS,外形都非常美觀,如下圖。  


現在很多人會把資料丟到百度雲、金山雲、iCloud等一些雲盤上,這就是把資料上傳到公有雲。而我們若把資料丟到NAS,就是丟到私有雲,因為這臺NAS是在你家,是你自己建立的一臺小型伺服器。不過說這麼多,大家可能還是不太能理解NAS和外接式硬碟之間的差異,甚至有些人可能不太清楚NAS到底哪裡好?為什麼我要多花錢去買一臺小電腦,我用自己的電腦不就好了?其實你買的不只是一臺小電腦、伺服器,你買的是一個私有雲、更便利的存取、更豐富資源共享、更強大的資料備份,讓你物超所值的一個小小投資。


一,更便利的資料共享存取與權限管理


在以前,公司的文件交換可以說是非常麻煩,部門與部門之間交換資料,就得使用移動硬碟,拷來拷去,同事A先把資料複製到電腦後,接著換你複製你要的檔案,有時候甚至要請同事先把硬碟接到電腦後,再開共享磁區,讓你去他電腦存取,可是有時候他下班不小心關電腦,你還沒做完,變成你會無法存取資料,使用上非常的麻煩。以上的窘況你可能沒有遇到過,但事實上,類似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雖然移動硬碟的讀寫速度不算慢,但是對於多人資料的存取並不是這麼容易,得交換輪流使用,或是則一臺電腦作為共享的設定,非常不便利。如果在辦公室、家中,同時有好幾個人要存取同一個硬碟,那麼,就得排隊輪流存取檔案,造成了時間上的浪費與不便。


傳統的移動硬碟,資料要存取必須要接上USB線,甚至有些USB電力不足,得額外接上AC變壓器,才能讓外接式硬碟轉動,而且外接式硬碟如果碰撞、摔到,可能會造成資料讀寫出問題。因為外接式硬碟並不是固定在原地的設備,而是可以讓你拿著走來走去。硬碟最怕就是碰撞,還讓它存在於這麼危險的環境,資料的安全非常令人擔憂。


但是現在,你可以透過NAS的配合,直接把硬碟插入在NAS中固定,僅需要將資料通通存在NAS中,透過網絡共享磁碟,就算同是電腦關閉了(NAS待機),你也依然可以透過NAS把資料抓出來使用,而且磁碟還可以依照使用者的權限做管理與限制。一臺NAS的耗電量也比一般電腦的電源功率還要低,長期待機,其實也不太需要擔心電費問題,因為大概只有10多W而已,比起開機的電腦好幾百W,很省電了。


二,更快的處理速度,硬體設備提升


說到了硬體設備,不得不提及一下外接式硬碟最令我無奈的地方,筆者買過兩顆外接式硬碟,結果因為長時間的使用、USB的插拔,造成接口會有點挑線的狀況,有些USB傳輸線接上去不一定能讀取,甚至會出現是否格式化?而這樣的狀況,當然筆者不會輕易的點下去(但是就是有人會去點),一旦點下去資料就通通沒了。


外接式硬碟的使用上就怕它因為搖晃壞軌、傳輸線與傳輸口之間的相處不融洽,造成無法挽回的問題,如果將硬碟好好地像一般電腦一樣,接在電腦中,不去動它,反而不會讓接口造成消耗,也不會發生無法讀取的問題。另外,因為早期都是USB2.0的傳輸線,就算現在是USB3.0,但是速度還是比不上千兆的內網傳輸與資料存取,速度上就落差一截,在資料傳輸上外接式硬碟並不適合隨時存取、隨時編輯,因為只要一個線動到,可能就中斷連線,便利性相對較差。


透過NAS,我們可以直接在網絡共用磁碟區開啟檔案,進行編輯、存取,甚至筆者都把動畫、電影存在NAS,想要看的時候就透過網絡共享讀取NAS裡的文件,直接看影片、看電影,便利性十分足夠,而且因為在同一區域網下的高速度讀取,順暢度不會受到打折。


三,更安全的資料保存,RAID多重備份


一般人會把認為需要備份的資料、不常用的資料備份於外接式硬碟,但是卻忽略了多重備份的概念,因為我們不可能把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中,因為風險過高。因為這樣的想法,被忽略的多重備份概念就延伸成為,我把影片放這個硬碟、我把資料放在另外一個硬碟做備份,這樣也比較安心。不過我們並不知道哪一顆硬碟會損壞?感覺就是二選一的抉擇,風險還是過高,有時候放一放甚至會把硬碟搞丟,資料也等於損失一半,管理上也不是那麼便利。


不過,透過NAS,我們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因為兩顆以上插槽的硬碟(2bay以上)可以做Raid備份,我們可以先不用管Raid有哪些種類,但是最簡單說明就是把所兩顆以上的硬碟串接起來,資料儲存空間你可以共用,你不需要分影片在甲硬碟、資料在乙硬碟,通通丟進NAS就並做Raid就可以了。因為有些Raid允許壞掉其中一顆硬碟,不論是哪一顆硬碟壞掉,所有資料都還會存在著,只要買一顆新硬碟補回去,讓NAS系統替你的硬碟補回那個空缺,就可以解決了呢!


外接式硬碟的資料儲存空間是分散的,透過NAS的SHR技術、Raid技術等等,可以幫你的硬碟做更大的空間應用,不再只是1TB、2TB外接式硬碟的使用,而是把空間全部串起來,不再因為A硬碟剩下10GB、B硬碟剩下20GB,然後手邊有一個25GB的檔案,無法存取造成還要多額外購買外接式硬碟的問題,透過NAS可以把零散的空間組合起來,讓你買的硬碟空間是可以連續的,不因為外在因素而造成空間的浪費。


四,更人性化的TOS作業系統


傳統的外接式硬碟,單單只是檔案儲存而已,並無法做正確的資料歸類、或是硬碟更多的利用,不過NAS改變了硬碟只是儲存硬碟的作用,很多NAS存儲器,開發了專屬於NAS使用的管理介面「TOS」,讓NAS變得更好用、讓硬碟不再單單只是硬碟,透過TOS的管理,可以更輕觸地看到硬碟的狀況、系統可以做更多的設定,包含前面提到的權限設定,依據不同的使用者提供不同的存取權限、不同的共用資料夾。


五,更輕易的跨平臺存取:電腦,手機,平板,電視


關於平臺的存取,我想手機要存取外接式硬碟都有一定的難度了,就連U盤也是一個問題,雖然可以透過其他方式存取,但你不覺得出門在外,手機可能要讀一個移動硬碟的檔案或是一個U盤的檔案,還要帶移動硬碟或是U盤出來,顯得非常笨重不順手,不符合人實用性。但是現在透過NAS,就可以連回家裡存取家中的NAS內的共用資料夾。


那你可能想說,我又不會設定IP什麼的,這麼困難,我怎麼可能連線的出來?以筆者的NAS為例它有一個Tcloud ID,讓你人在外面也可以很輕易的讀寫家中NAS的資料。如果你想要擁有一個私有雲,不放心公有雲,就可以啟用Tcloud私有雲端。那電視呢?家裡電視若可以連接網絡,就可以做不一樣的影音娛樂了,以TOS為例,如果電視或是手機可以安裝的應用程式,可以安裝一個ES文件瀏覽器,就可以存取電腦內建立的電影庫。如果電視只可以聯網或者是小米盒子也可以改透過DLNA的方式與NAS直接串連讀取檔案,在電視上直接撥放NAS中的影音,這是外接式硬碟很難做到的地方。說到這裡,NAS已經脫胎換骨了,不再是一個單純的伺服器、網絡共享硬碟,而是一個跨出存儲以外的便利設備。透過NAS,可以讓資料整理更自動化,並隨心所欲地開啟、關閉你的私有雲端,不用受限於免費空間的規定。


六,更出眾的應用:下載機,影音娛樂,照片,架站都搞定


我想,這應該是外接硬碟完全不可能會具備的部分,因為外接式硬碟僅是一顆硬碟,可以透過USB存取的硬碟,變化性當然不會像NAS這樣一臺小型的伺服器這麼的廣泛。但是,這也是NAS的一個優勢,把儲存變得更有趣了。讓儲存資料不再只是資料的傳輸,好好利用硬碟內空閒的部分做其他事。以一般大眾最常使用的部分,我想就是「下載」了。


平常下載BT/PT、下載高清站上面的電影、音樂等等,都是要電腦掛載,然後不能關機的去睡覺,而且電腦又是重要的資料處理中心,長時間的讀寫,若沒有好好做好磁碟重組,會讓硬碟內的資料散亂、使得硬碟的消耗更快,如果電腦硬碟掛掉了,我想這個不僅要重裝系統,連資料通通都沒有,實在是得不償失。而NAS的出現改善了這一部分,因為有些NAS也具備下載功能。


NAS與外接式硬碟比較結論:


透過以上的一些比較,相信大家對於NAS的了解可能更多一點,得知NAS不僅僅是儲存功能,還可以看電影、下載影片、聽音樂、手機抓檔案還有一個很便利的管理介面,那我想你可以準備敗家一臺NAS了。外接式硬碟有它的便利性,但是在這個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它的活躍程度已經逐漸降低,以前交報告、交作業大家都喜歡帶著移動硬碟或U盤,但現在大家都習慣通過網絡上把檔案抓下來,公有雲、私有雲的運用已經圍繞在我們周圍了,是時候該讓外接式硬碟退休了。


想要擁有便利性、快速、安全的檔案存取與備份,NAS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除了家庭使用之外,其實NAS對於中小型企業的幫助更大,因為NAS本身就是工業用機器,就是針對中小企業而設計,只是因為網際網路的發展迅猛,NAS才開始逐漸面向家庭用戶。


對於NAS入門者可以從2盤位開始玩起,如果沒太多預算可以從1盤位開始,當然個人覺得2盤才是最方便的,如果想要安全的資料備份和下載,那麼4盤位會是一個新選擇,兩顆硬碟組Raid1備份,剩下兩顆硬碟可以不備份,一顆做下載存取用,一顆做一般常用資料存取用,有效的利用NAS中的硬碟,讓你更有效率的作業與娛樂,NAS不僅僅只是儲存裝置,而是儲存、工作、娛樂及於一體的私有雲中心!


(本文來自於網友投稿)

相關焦點

  • 與移動硬碟對比 NAS的5大優勢
    ,第一個想到的是買一個外接式硬碟來備份資料,這樣的想法並沒有錯,那是當你還不知道有「NAS」這個好用的東西,才會這麼想。甚至有些人可能因為不懂、不清楚而產生抗拒了解新事物的,想說用最簡單的方式做資料備份、擴充硬碟就好,但是,這並不是長久之計,假設硬碟突然壞掉了,糟糕,資料沒有額外的備份了,該怎麼辦?資料可不可以救回來?只有一顆硬碟的資料保護,你覺得充足嗎?如果裡面是記錄你滿滿的回憶或是重要的文件資料,我想這絕對得不償失。 那對於資料的保護,是否有其他更為推薦的方式?
  • 家庭NAS部署指南 群暉篇二——那些「用了就回不去」的群暉套件
    打開桌面上的「套件中心」——搜索你想要安裝的套件「photo station」——點擊「安裝套件」即可。非常簡單,比在win10下裝個軟體要輕鬆多了。 值得一提的是對應APP端的DS file 也非常好用,不僅可以方便的複製、上傳、移動文件。還可以直接打開圖片和視頻文件。所以我平時看nas裡的視頻基本都用File。
  • 移動硬碟怎麼選?一文告訴你希捷錦系列移動硬碟到底好不好
    一、購買理由說實在的,除去所有因素,真正在外觀設計上打動你的移動硬碟有沒有?至少對我而言,沒有。以前選移動硬碟,看品牌、看口碑、看容量、看價格,最後選個差不多的就好了,既然大家長得都差不多,那就選個相對靠譜的、性價比高的好了,大有在矮子裡找高個兒的感覺。
  • 你覺得nas最大的優勢是做什麼
    nas裡面安全是個非常重要和敏感的話題,每個廠家都有自身的解決方案和優勢,nas最大的優勢就是做raid,但是最糾結的地也在這裡;首先我們知道nas本身就是linux內核,所以必須使用linux的ext分區,這樣就導致了nas的硬碟是不能直接在windows裡面讀取的;當然因為raid5、raid0、raid6這些數據是根據校驗的方式放到不同的硬碟裡面
  • 我為什麼要用NAS?
    一說起存儲,大多數人能想到的就是電腦滿了換更大容量的硬碟,需要隨身攜帶資料的時候再備一塊移動硬碟。這樣的想法並沒有錯,但是當你知道NAS這個好用的東西後,或許會改變你的存儲方式。你可以簡單把NAS理解為你的"網上銀行",通過網絡零存整取,整存整取,想怎麼存就怎麼存,愛怎麼取就怎麼取,並且提供的還是7*24小時全天候,全地域服務。唯一的區別就是NAS存儲的是重要的數據。那為什麼不能用一塊硬碟"一招鮮吃遍天",而要用NAS這種新鮮事物?一張張動輒好幾M的照片要存,剛剛出資源的高清影視劇要存,工作裡的資料文檔也要存。存在哪呢?
  • 移動硬碟什麼牌子好?國內最好用的十個移動硬碟品牌排行榜
    移動硬碟由於便攜性和大容量性,已經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相對於U盤來說,移動硬碟所存儲的容量更多,傳輸速度更快,下面給大家介紹下國內最好用的十個移動硬碟品牌。8、斐訊斐訊接口比較良心,用的是type-c接口,寫入和讀取都在120M/S左右,速度很不錯了,另外,由於硬碟是type-c接口,所以俺直接拿 C-C接口的數據,能直接讀出來,而且不會降速。
  • 實用乾貨全方位測評—QNAP 威聯通 212P3 入門級NAS
    不論是耳熟能詳的群暉、威聯通一類的大佬,像是華芸、色卡司或者鐵威馬這樣的我也都用過。當然黑群裡或者各種品牌入門NAS我也都試過。到底我們怎麼選擇一款合適的NAS呢?可能大多數人會說現在的路由器插個移動硬碟也一樣用。但是那樣真的穩定嗎?有人折騰路由器刷梅林或是自己裝黑群暉,這樣也都能滿足一般用戶的簡單需求。
  • 什麼牌子的移動硬碟比較好,希捷2T移動硬碟怎麼樣體驗測評
    結果有一次用這個硬碟傳數據時,傳了快一個小時硬碟燈還一直閃(很小的一些文件),電腦也像死機一樣什麼也操作不了,等了很久也是這樣,最後沒辦法強行關了機;再次重啟電腦後,那個移動硬碟就再也識別不了了,裡面的數據一下子全丟了,那種感覺可是想自殺的心都有了,說這些事情是想告訴朋友們,對於重要的數據一定要存在安全可靠的設備裡,而希捷這個專一做了20多年硬碟的品牌正是你最好的選擇!
  • 家庭NAS部署指南(一),如何搭建自己的第一臺NAS主機?
    2、對重要數據的備份NAS不僅可以作為家庭數據中心,它還可以備份你的重要數據。經常用電腦都有這樣的體會:電腦有價,數據無價。電子設備更新快,使用了幾年的電腦可能真的不值幾個錢。但裡面的數據卻是你幾年的積累。筆者就有過這樣的經歷,壞了一個存放數年數據的硬碟。
  • 為什麼硬碟讀取不了 移動硬碟讀取不到的解決教程
    移動硬碟的安全性能更高,容量也比較大一些,因此受到不少用戶的喜愛。可是我們在使用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例如近日有網友就表示說,自己的移動硬碟出現了讀取不到的情況,那為什麼硬碟讀取不了呢?我們又該怎麼處理呢?對此今天本文就來為大家分享具體的解決教程。
  • 搭建NAS需要多少成本?憶捷Y300隻需要398元,手機備份全搞定
    不少人選擇手機品牌提供的付費雲盤,其實還有另一種辦法,那就是自建一個"雲盤"給手機備份,順便它還能做一些別的事情,當然前提是你要有一塊閒置的機械硬碟,然後再花398元買一個憶捷NAS就可以了。說到nas,總會讓人想起一些專業的品牌,比如鐵威馬、群暉之類,產品高端價格也高端,其實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未必好用。
  • 三年質保,手機也能用,東芝Premium 2T移動硬碟評測
    手中的1T移動硬碟又快裝不下「小姐姐們」了,趁著移動硬碟價格一路下跌,老編又「謀去」了一塊2T的移動硬碟(東芝CANVIO PREMIUM移動硬碟升級版)來擴充「小姐姐們」的房子。背面則是黑色磨砂塑料,相信很多人會質疑為什麼不全部採用金屬材質。這裡要說明一點,首先作為一款移動硬碟,便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採用塑料能夠有效減輕硬碟重量,同時能有效防止磨花和增加摩擦力。
  • 隨身備份不用愁,西數My Passport Go移動固態硬碟省心又安心
    由於技術還勉強過得去,所以偶爾也會串個場去拍些婚慶照片。去年夏天,格子去幫人拍婚禮現場照,結果回家後SD卡無故丟失,導致那對新婚小夫妻很是鬱悶,格子自己更是愧疚難耐……那次經歷過後,格子就養成了一個好習慣。凡是拍的照片,無論拍什麼,都要及時拷貝一份出來,以防萬無一失,大不了在確定不用的時候再刪了就是了。
  • 桌上型電腦與筆記本電腦詳細介紹-硬碟篇
    今天小毛來給大家繼續帶來新的電腦介紹篇章---硬碟。單純從字面上理解,非常簡單,比較硬的盤子=儲存各種資料用的,那麼這邊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以及選購的時候,需要考慮的地方。硬碟種類:現在主流的硬碟種類是只有兩種:①機械硬碟HDD(特點是:容量大)對應的細分類有:a.黑盤(高性能,速度較快,大容量,企業級別用戶,價格高)b.紅盤(主要是nas,不懂百度。
  • 移動硬碟和雲盤網盤比哪個更可靠?東芝移動硬碟試玩體驗
    現在網盤雲盤啥的,一個比一個不靠譜,容易洩密不說,光是下載下速就夠讓人愁的,於是移動硬碟重新回歸了我的生活,並且佔據了越來越大的比重。今天要說的是我新入手的一塊東芝500G移動硬碟,小體積、大容量、USB3.0傳輸,性價比那是相當的高。
  • 戶外工作不用怕,My Passport隨行SSD版固態移動硬碟來幫你
    尤其是每個地方只待個3-4天,牽網線是不可能的,每天上班只能用手機流量來工作,下班也只能用流量來消遣,可想而知每月的電話費用有多少,所以很多時候我都帶上一個U盤,無論是工作資料或者是單機遊戲、電影電視劇統統都放在裡面。
  • 移動硬碟無法識別怎麼修復?
    為了方便大數據的存儲和可移植性,我們經常使用移動U盤和移動硬碟來實現。當然,在使用過程中,不正常的拔出操作不會正常退出,當計算機再次插入時很容易識別出移動硬碟,當移動硬碟無法識別時,我們該怎麼辦?現在讓小編介紹幾種常見的解決方案。剛剛購買並使用了移動硬碟。今天,我把它插到剛剛重新安裝系統的電腦上。我發現移動硬碟無法使用,電腦也無法識別移動硬碟。怎麼了?
  • NAS邂逅WiFi6+:硬體篇總述
    開源地址:https://github.com/sazczmh/pi-wifi6-nas目錄1 項目來源2 SBC「選型」3 RP4_USBSATA_HAT_V14 RP4_USBSATA_HAT_V2
  • 某魚歷險記之移動硬碟
    隨著電腦資源的不斷增多,硬碟空間也在不斷縮小。選擇移動硬碟成為了一個不錯的選擇。為了省錢,當然是去某魚逛一逛,結果看看這價格,不香嗎?然鵝,某魚套路深,多次的翻車經歷告訴我,此處定然暗藏玄機。一旦訪問到後面的扇區,硬碟就會出錯。正常的硬碟是可以任意分區,任意格式的,像移動存儲設備的exfat,win系統的NTFS,蘋果的APFS,Linux,Unix,安卓的ext4。(此處回答來自機智的網友)。不支持退貨不就等於讓你啞巴吃黃連嗎?如果有小夥伴們想要檢測一下買來的硬碟是不是正品,該怎麼辦呢?
  • 比專業NAS更便宜更簡單,比移動硬碟更智能,My Cloud Home體驗
    我記得在前兩年各種雲火熱的時候,隨隨便便網上註冊一個帳號就送上百GB甚至TB級別的空間,而且無論上傳還是下載的速度都相當給力,手機、電腦客戶端無縫銜接,用起來順手的很,當時可真是百花齊放的時代,讓所有人都覺得「幸福來得太突然」,以至於各品牌的移動硬碟都賣不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