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登記已實現一張身份證通辦,但不少群眾反映辦理時還存在「取名難」。對此,義烏市市場監管局開設「取名連鎖超市」,變群眾「取名」為現場「選名」,提高辦事效率。
「『取名難』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容易重名,二是系統智能化程度有待提升。」義烏市場監管局後宅市場監管所負責人何曉東說,目前,義烏市場主體總數突破50萬,辦事群眾心裡想的「吉祥名」,和其他經營戶營業執照「重名」成了大概率事件,辦事群眾往往需要試錯多次才能通過系統檢測和人工審核,這個環節會花費較多時間。
針對這一情況,該所積極探索設立「營業執照字號自選超市」。工作人員對不常使用的具有吉祥寓意的漢字進行分類組合,形成營業執照「字號」庫,根據不同行業分類和實際辦件量,將這些「字號」作為特殊的貨物放在自選方格貨架內。辦事群眾根據需要自行選擇,從貨架上取下交給窗口代辦員,爭取一次性通過「取名關」。同時,窗口工作人員定期驗證、及時新增字號字庫,使得「名字」不斷更新,防止過期失效。
目前超市先期上架了辦件量最多的「電子商務」「飾品」「工藝品」「食品」「五金」「餐飲」「其他」7個不同類型的300多個「字號」貨物。據統計,今年上半年以來在該所推出「名字超市」後受理的3500份營業執照中,有998份營業執照的字號由「名字超市」提供,佔比28.5%,辦件時間平均減少30分鐘。
下步,義烏將在社區(村居)、街道365便民中心等代辦服務點開設更多「連鎖超市」,讓群眾「延伸辦」「就近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