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後,波士頓人再次殺入了總決賽,加內特與球隊一起完成了一次「綠色革命」……
網易體育5月29日報導:
Revolution,從字面意義上理解,可以理解為「革命」。而對於凱爾特人領域的意義則是:他們在完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先後革了最大熱門騎士,以及上屆東部冠軍魔術的命,並搶先一步闖入總決賽。面對北岸花園球館漫天的Beat La,凱爾特人下一次,要革掉誰的命?不言而喻。
而將革命這個單詞分解開來,我們同樣驚訝的發現,這幾乎完美的詮釋了凱爾特人在本賽季季後賽中所展現出的精神與態度。
R:Rejuvenation(復興)
綠衫已死,有事燒紙。在目睹凱爾特人在常規賽裡舉步維艱,踉踉蹌蹌後,許許多多的專家都得出了完全一致的結論。原因很簡單,這幫傢伙老了,加內特已經不是兩年前的加內特了,雷-阿倫和皮爾斯也不再是兩年前的雷-阿倫和皮爾斯了。事實上對於三巨頭來說,他們本賽季常規賽的數據,幾乎達到了自己職業生涯的谷底。阿倫失去準星,加內特失去他引以為傲的敏捷與彈跳,皮爾斯?三巨頭中最年輕的一位,似乎也難以對抗時間。
表面來看,確實如此,凱爾特人在常規賽中不僅被騎士修理,被魔術修理,甚至還被新貴鷹隊修理。與騎士對戰4場,除了開局偷襲與收官階段打敗沒有詹姆斯的對手外,在賽季中途正兒八經的較量兩戰皆敗;與魔術對戰4場,被對手揍了個1-3;與鷹隊的比賽就更離譜了,4戰皆敗,慘遭橫掃!這樣一支醜陋的,老朽的球隊怎能參與爭霸?甚至能混到東部第四,就已經被認為「是給老頭兒們面子」了。
而到了季後賽中,凱爾特人一直不被看好。過了熱隊這一關後凱爾特人面對本賽季最大熱門騎士,這一系列賽被廣泛認為是皇帝登基前的一道甜點。除了巴克利狂妄的喊出「老子願以全部身家下注,賭騎士在5場之內滅掉前朝餘孽」外,《ESPN》的專家也是清一色,全部預測騎士必然晉級,綠衫軍鐵定完蛋。只是結果?除了巴克利輸光身家(當然可能只是玩笑)外,騎士反倒被綠衫軍當成了甜點。
而與魔術的系列賽,更是宣告兩年前的凱爾特人完全復活。尤其是加內特,他數據乍看之下並不起眼,然而與生俱來的防守血液卻重新沸騰起來。正是在加內特的引領下,波士頓通過強悍無比的防守將縱橫天下的魔獸被打成了Hello Kitty。儘管第四戰和第五戰情急之下的霍華德獸性大發鐵肘開道帶隊連扳兩局,但魔術終究跨不過北岸花園。在全場Beat La的山呼海嘯聲中,霍華德淚流滿面黯然出局。凱爾特人,則迎來了偉大的復興。
E:Eliminate(淘汰)
某種程度上來說,凱爾特人很殘忍,他們在淘汰賽中先後淘汰了三位可能是現今時代,各自位置上最優秀的球員。韋德,很強,你真的很難說他和現在的科比誰更出色一些;詹姆斯,毋庸置疑是聯盟裡的第一小前鋒;霍華德,則是五號位的一把手。但三大權傾天下的特權球員,卻都被凱爾特人淘汰了。
韋德很疑惑:「我為什麼會被淘汰?」凱爾特人用實際行動告訴他,一個人的力量再強,卻終究抵不過一個團隊;詹姆斯很不解:「朕為什麼會被淘汰?」凱爾特人用實際行動告訴他,隊友是你的夥伴,而不是隸屬的臣子;霍華德很不解:「俺為什麼會被淘汰?」凱爾特人用實際行動告訴他,所謂領袖,並不是光在嘴上說就行的。
凱爾特人用了三種方式,淘汰了三支球隊,而在這三次淘汰經歷中,綠衫軍展現了三種特質。他們極具團隊主義精神,他們之間關係親密無間,同時在關鍵時刻,他們又能有一位領袖挺身而出。當一支球隊擁有其中的一種特質時,我們就可以將這支稱為強隊,而凱爾特人,卻同時開啟了三扇門。這是不是可以稱之為,天衣無縫之極限?
V:Veteran(老將)
凱爾特人在常規賽中屢遭白眼,因為他們老了;凱爾特人在季後賽中天衣無縫,還是因為他們老了……
當一支球隊逐漸老去後,會帶來很多很多的副作用。比如球星的威力不如當年,再比如他們很難完整的,以充沛的體能支撐完整個賽季。甚至一支老去的球隊還總是會被傷病糾纏,本賽季皮爾斯只打了71場;而加內特,只打了69場。
但與此同時,老將們還會給球隊帶來寶貴的財富,這就是經驗,對於形勢的判斷,乃至對於榮譽的渴望。客觀而言凱爾特人完全有能力在常規賽表現的更好,但他們卻只滿足於50勝,滿足於季後賽。這些老謀深算到乃至有些老奸巨猾的傢伙們清楚:季後賽才是真正的舞臺。
到了季後賽中,阿倫,皮爾斯和加內特的作用全面提升。阿倫常規賽三分球命中率只有36.3%,大有「這夥計差大限將至」的架勢,但到季後賽中,阿倫的外線命中率提升到42.3%!那個令人聞風喪膽的殺手雷又回來了;加內特在常規賽中一副「你們行行好別欺負腿腳不行的老人家」的頹廢樣,但到季後賽中,加內特活躍的就像是一個蜘蛛人!這群老傢伙,他們不僅成功欺瞞了對手,更欺瞞了整個世界!
令人肅然起敬的是,這些老傢伙們還具有無以倫比的犧牲精神。當朗多以超強勢的姿態崛起後,三巨頭竟不約而同的熱捧朗多,並心甘情願的把他奉為核心。人們都說,現在的凱爾特人是屬於朗多的球隊。但朗多的個人光環背後,三巨頭做出了多麼大的忍讓與犧牲!
O:Offensive(進攻)
對比凱爾特人的季後賽與常規賽數據,凱爾特人在進攻端的表現或許還略有下降。季後賽綠衫軍場均能得到96.6分,常規賽則達到了99.1分。但兩者之間的區別在於,凱爾特人在季後賽中防守強度明顯增加,球隊場均失分僅為91.4分,與常規賽時場均失分95.6分相比,一進一出相比,反而有所加強。當然了,凱爾特人在季後賽中進攻端威力的增加,並不僅流於數據表面。
綠衫軍在進攻端真正的改變在於,一個叫皮爾斯的男人開始復活。與熱隊的系列賽的第三場,皮爾斯在邁阿密投中絕殺;與騎士系列賽的第二場和第五場,整個系列賽被詬病為「打醬油」的皮爾斯都在關鍵時刻做出了關鍵貢獻,為球隊兩度虎口拔牙立下汗馬功勞;而與魔術的系列賽,則是皮爾斯全部甦醒的一個系列賽。六場比賽他場均貢獻24.3分8.3個籃板,表現極其搶眼。尤其是在比賽中,皮爾斯更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現了他的進攻技巧,從背身單打到切入禁區,從急停跳投到外線遠射,再到虛虛實實,總能令人上當的騙犯規陷阱……一句話足以概括:皮爾斯進攻手段之豐富,堪稱大師級;而他在關鍵時刻,也是完全值得隊友去信賴的。
信春哥,得永生,這已是家喻戶曉的長生不滅秘笈;而信真理,能贏球,也是凱爾特人本賽季季後賽的一大法寶。進攻端打不開局面怎麼辦?把球交給皮爾斯吧。
L:Leader(領袖)
如果說阿倫和加內特,所展現出的是老將們的經驗,渴望以及犧牲精神;如果說皮爾斯展現出的是如同軍火庫一般的進攻技巧;那麼朗多所展現出的,是無以倫比的霸氣,與年齡極不相符的老成以及永不放棄的頑強精神。這三點因素結合起來,讓朗多在季後賽中,真真正正的把這支凱爾特人變成了「他的球隊」。
或許加內特,阿倫和皮爾斯在更衣室內的地位仍至高無上,但到了球場上,所有的球員都得唯朗多馬首是瞻。他推動球隊的進攻,其表現直接決定凱爾特人是生或死。至少在這個系列賽中,當尼爾森開始鎖住朗多時,綠衫軍往往會顯得一籌莫展。
但這恰恰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朗多的重要作用,而三位老將對於這位小老弟也不吝讚美之詞。阿倫坦言:「朗多就像是火星來的,他的表現絕對不可思議。」一直習慣於發號施令,天生就是老大的加內特同樣樂意讓位。一個細節是,與魔術系列賽的第二場賽後,朗多在參加完新聞發布會後摸了摸KG的腦袋,恍如兩年前,加內特對待朗多時那樣。
尊重,往往是靠自己的表現打出來的。事實上朗多在季後賽中的表現足夠有說服力,至今為止他場均貢獻16.7分5.3個籃板和10次助攻,相當全面。甚至他還在季後賽第二場對陣魔術時奉獻一次經典:經驗豐富的傑森-威廉士無論如何都想不明白,倒在地上的朗多是如何將皮球從自己的手中截走,並如何迅速爬起來將球放入籃筐。而這個鏡頭除了讓人感慨朗多身手竟如此敏捷外,也讓人看到了他的頑強與責任心,這些,都是一名領袖球員所必備的特質。
U:Ubuntu(非洲南部祖魯語,團結 皮爾斯曾用此詞形容凱爾特人)
凱爾特人是一支團結的球隊,這支球隊裡沒有內訌,也沒有任何矛盾,甚至你都無法想像這樣的球隊裡會滋生出諸如毒瘤這樣的產物。在常規賽時曾有專家煞有其事的分析:拉希德-華萊士是個毒瘤,不過怒吼天尊馬上在季後賽中用實際行動回應:那是狗屁。
另有一個最直觀的例子,更能證明凱爾特人是一支多麼富有團隊精神的球隊。內特-羅賓遜,聯盟裡出了名的問題球員,除了厚顏無恥不斷拉低扣籃大賽的水準外,內特-羅賓遜在尼克斯可謂惡貫滿盈,他比賽時曾朝著自己的籃筐投出「世界波」(單節結束前邊線發球直接往自己籃筐裡投,居然還進了,連一貫放縱球員的丹東尼都看的目瞪口呆),同時他不僅敢教訓對手(問問J-R-史密斯),同時他敢教訓隊友(問問傑羅姆-詹姆斯)。這樣的一個標準的,完完全全的,沒心沒肺被尼克斯當垃圾一般拋棄的腦殘,居然在凱爾特人棄惡從善了。
除了在100萬美元的問題上與球隊不是太愉快外,內特-羅賓遜在凱爾特人的這幾個月,幾乎就可以稱之為模範青年。他認真訓練,遵紀守法,從不與教練球員叫板。丹東尼不免納悶,為何當年尼克斯的叛逆小子,到了波士頓就成了五好青年?
「即使我在凱爾特人只能打替補,我也心甘情願,因為凱爾特人是一支真正的,團結一致的團隊。」羅賓遜這樣說道。言下之意,尼克斯只能是一群烏合之眾組成的團夥了……
至於團結的球隊與烏合之眾的團夥差別有多大?看看尼克斯與凱爾特人的戰績,以及羅賓遜截然不同的表現就知道了。
T:Tradition(傳統)
第六戰,天王山,凱爾特人擊敗魔術。北岸花園一片歡騰,是的,球迷有理由歡慶。這是凱爾特人歷史上第21次殺入總決賽,而在之前的20次殺入總決賽經歷中,凱爾特人拿到了17座總冠軍,堪稱王者中的王者。
綠衫軍的在50-80年代輝煌無比,自1957年首次殺入總決賽並戰勝聖路易斯鷹隊後,凱爾特人連續10年殺入總決賽!並且9度奪魁,其中包括史無前例的八連冠。而在69年,74年,76人,81年,84年和86年,凱爾特人又拿到了六座總冠軍。但誰也沒有想到的是,自1987年殺入總決賽卻輸給湖人後,綠衫軍闊別總決賽長達21年。
在這21年期間,凱爾特人失去了很多,球隊失去了曾被譽為可能超越喬丹,並在大學裡打爆喬丹的拜亞斯,失去了曾被視為中興希望的雷吉-劉易斯,甚至還失去了球隊永遠的教父奧爾巴赫……但凱爾特人的傳統卻不會湮滅,隨著加內特和雷-阿倫的加盟,綠衫軍重新湊齊了三巨頭,並在歷經21年後的等待後,重奪總冠軍。
I:Intense(防守強度)
前文已經提及的一組數據是,凱爾特人在季後賽中大大提升了防守強度。季後賽17場比賽後,綠衫軍場均僅失91.4分,這是殺入東西部決賽的四支球隊中,在防守端做好的最好的一支球隊。
對於凱爾特人來說,他們在2008年能夠戰勝湖人,並一舉奪冠的關鍵便是防守。當時皮爾斯和阿倫鉗制住了科比,而加內特近乎兇神惡煞的防守更是差點把加索爾嚇尿了褲子。但這就是綠衫軍制勝的關鍵。漂亮?華麗?技巧?優雅?在季後賽裡讓這些玩意兒都見鬼去吧,季後賽需要鐵與血,需要強悍,也需要防守。
綠衫軍恰恰做到了這一點。在先前的比賽中,凱爾特人不止一次展現自己的防守強度。與熱隊一戰,凱爾特人防住了除韋德外的任何人;與騎士一戰,風光無限的小皇帝也載了;而魔術一戰,劉易斯和卡特在凱爾特人的防守面前現出原形。諷刺的是,劉易斯(1801萬)和卡特(1612萬),恰恰是魔術陣中薪水最高的兩名球員。
「在綠衫軍強硬的防守面前,一切軟蛋都是紙老虎。」在這裡要提及的有兩點:第一,加索爾做好準備了麼?第二,現在大家都應該知道,為什麼凱爾特人的防守助教錫伯杜那麼吃香的原因所在了吧。
O:Opponent(對手)/Obstacle(障礙)
已經提前進軍總決賽的凱爾特人將面對一個怎樣的對手?從目前情況來看,手握賽點的湖人更有可能在歷史上第12次在總決賽中遭遇凱爾特人。太陽固然仍在抵抗,但一來畢竟實力略遜一些,二來禪師的定律(只要拿下第一場,他的球隊必勝),實在是牢不可破,最後命運之神似乎也更眷顧湖人,雙方關鍵的第五戰,科比倉促之下投出「空氣球」,但之前僅得2分的阿泰卻在籃下撿了個便宜,補籃絕殺……時也?命也!
因此從這一角度來看,湖人與凱爾特人的會師幾乎成為必然。那麼,什麼才是阻礙綠衫軍登基的障礙?
阻礙主要有兩個。第一,湖人現有陣容比兩年前更強,兩年前凱爾特人戰勝陣容殘缺不整的湖人----彼時的紫金軍團缺少拜納姆與阿里扎,而如今的湖人將阿里扎換成了阿泰,拜納姆則保持健康;第二,凱爾特人畢竟比兩年前老了兩歲,尤其對於三巨頭來說更是如此。如果說31歲,32歲和33歲的皮爾斯,加內特和阿倫尚處於巔峰狀態,可以三英戰呂布之勢將科比挑落馬下,那麼現在33歲,34歲和35歲的皮爾斯,加內特和阿倫,是否還能與飛俠一較長短?與以往任何一支球隊都不同,湖人,將是凱爾特人遇到的最強對手,衛冕冠軍也將是綠衫軍登基道路上的最大阻礙。
對手很強,阻礙重重,凱爾特人做好準備了麼?
O:North(北岸花園)
TD北岸花園球館(舊名艦隊街)靠近北站,是波士頓棕熊隊和波士頓凱爾特人隊2隊的主場。波士頓棕熊隊是國家冰球聯盟的第一個成員,擁有「創始6人」的特權。波士頓凱爾特人隊則是國家籃球協會的創始會員。波士頓凱爾特人隊因在1957年到1986年獲得16次總冠軍,並於2008年17次奪得NBA總冠軍,是NBA中獲得總冠軍次數最多的球隊。
可容納人數:18624人
自1995年9月30日場館正式啟用以來,有超過2400萬人次已經在這個球館中觀看過波士頓熊隊以及波士頓凱爾特人隊的比賽。與此同時,該場館還是世界知名的音樂會舉辦場館。在球館步入波士頓熊隊和凱爾特人隊時期前,該球館的名字並非「北岸花園」,而是「艦隊中心」(FleetCenter)。
現在的人們習慣將這座球館稱為「北岸花園」,而這座球館也見證過很多歷史時刻,算是波士頓一座頗有影響力的球館。和美國眾多大型多功能場館一樣,這座場館中的設施也是一應俱全。這裡不僅有精彩的體育賽事和精彩表演,還有球迷商店、飲食商店等,所以,在這個場館中,無論是欣賞比賽還是表演,伴隨的還有其他周到的服務。
將該球館作為主場的NBA波士頓凱爾特人隊是NBA歷史上獲得總冠軍次數最多的球隊,在2007-2008賽季,擁有「三巨頭」的凱爾特人隊正是在這個場館舉起了又一座總冠軍獎盃。
波士頓凱爾特人隊雖然是一隻擁有輝煌歷史的球隊,但是球隊也曾一蹶不振多年,而北岸花園卻有幸再次見證球隊的復興,也使得這座球館更加具有王者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