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長子線誘魚、短子線靈敏,不同的魚分別用多長你知道嗎?

2021-02-19 釣魚王戶外

熱愛釣魚的釣友們都喜歡沉溺在子線長短的問題上,長子線擺幅度大,誘魚力強,靈敏度低,短子線擺幅度小,誘魚力低,靈敏性強,垂釣時線子線都具有自身的神奇色彩,它們絕對不會適合在同一魚情的。具體就分為兩種情況:長子線應用和短子線應用。

為何需要子線長,只因為我們只要其的擺幅度,我們在垂釣翹嘴、福壽、青、黃尾等魚種時候都需要長子線,這些魚種都喜歡攻擊含有高蛋白的動植物,這時候我們單單選擇高蛋白的動植物是遠遠不足的,只因這些魚種不僅是攻擊高蛋白的動植物,還必須要具有一定的活動性,為此我使用長子線是為了適應這種狀態,因為長子線具有一種一定的擺幅度,也就是說明了具有一定的活躍性,從而引誘魚兒進行覓食,我們通過子線的擺幅度不停的增加誘惑,從而形成動態的情景,吸引魚兒的注意,才能更好的吸引魚兒的攻擊,肉食性的魚類是不會攻擊沉溺在水底的食物的,它們只會攻擊活動的生物,為此我們可以通過長子線來實施擺幅度的問題,只要我們通過外界力量的輸出,長子線的動態就會持續下去,實現動態持續的局面。

不要擔心浮漂魚訊的問題,因為是動態吃餌,浮漂不易吃鉛皮的重量,從而出現一定的截口現象,我們在垂釣肉食性魚類的時候,我們就不要迷戀單純的上頂下頓的漂相了,只因在動態的覓食習慣中,魚訊是會出現比較浮誇的現象,為此長子線的好處在於可以持續進行動態誘惑肉食性魚類的攻擊,從而提高命中率,長子線雖然會缺少靈敏度,但其動態效應足以讓其獲得更高的命中率。通常情況下,子線的長度超過30公分屬於長子線的範疇,但是我們需要看清楚魚的個體,倘若魚的個體在半斤到一斤之間,我們的長子線需放到30公分(對摺後)已經是足以應對,倘若是1斤以上個體的魚類,我們的子線需放到50-60公分(對摺後)才得以形成動態誘惑從而提高中魚率。

短子線是為了更好的縮短子線的長度,從而縮短子線的擺幅度,減少雜魚的幹擾,從而增加釣獲目標魚的中魚率,我們常作釣於野外水域,對於雜魚的幹擾也是深惡痛絕,這時,短子線的功效在於我們可以縮短子線的擺幅時間,縮短餌料的霧化時間,從而形成快速到底的局面。

當我們在底部的窩料聚集到一定量的時候,大魚進窩小魚必走的原則,所以短子線作釣具有一定避小魚的功效。說到短子線,我們就會聯想到土鯪、泰鯪和麥鯪,這些鯪魚嘴巴都是朝下的,我們垂釣起來也是非常困難,我們調釣目基本都是5-6目釣1-2目,說靈不算靈,說頓也不算頓,有些人釣得很好,有些人卻釣得一塌糊塗,主要的因素是在於這類魚種是屬於底部覓食魚種,嘴巴都會向下覓食。短子線剛好符合這個因素,因為子線短,子線基本上都會呈現兩個餌球都躺在底部,從而減少魚的警惕性,吸引魚的攻擊性,又因為短子線的靈敏度高,出現的浮漂信號也會顯得更好一些。

通常我們在垂釣嘴巴往下的魚,我們都會調個2-3目甚至平水,釣2-3目,倘若垂釣土鯪魚,子線的長度最好為10公分(對摺後)即可,越短的子線,就越不易出現錨魚炸窩的情況。為此我們在垂釣各類魚種的時候要時刻關注自己所垂釣魚的種類以及其覓食習慣來進行調整。我們在垂釣鯽魚、鯉魚等魚種的時候如果要使用到短子線,建議放到15公分(對摺後)就可以了,沒必要放得更短了,畢竟這類型的魚種都易起浮追食。

1、長子線適合垂釣肉食性動植物,子線擺幅度持久,動態誘惑時間充裕,從而使用長子線垂釣活性足的魚是非常合適的。

2、短子線適合垂釣魚情較慢的魚兒,子線擺幅度小,動態誘惑也比較少,可以逃避雜魚的追擊,從而使用短子線是釣大魚的最合適武器。

相關焦點

  • 「長子線鈍、短子線靈」,野釣該用多長的子線,可別搞錯了
    一般來說,釣小魚用的子線普遍偏短,而釣大魚的子線則偏長,原因是短子線比較靈敏、長子線比較鈍。當然了,長子線和短子線的應用也不單單是看靈敏度,還有其他的一些講究,下面我就和大家聊一聊這個問題。如果你調釣的比較靈敏,主線子線在水裡是筆直的,鉤餌的狀態是一鉤觸底一鉤懸浮,那這個時候用長子線和用短子線的區別倒不是很大,即使是和通線相比,也不會有明顯差別。但野釣我們通常不會釣得那麼靈敏,常見的調釣是一鉤餌躺底,一鉤餌到底,或者雙鉤餌都躺底、子線彎曲。
  • 冬季釣鯽魚,到底應該選擇長子線還是短子線?看釣魚高手怎麼說!
    其實具體多長的子線叫長子線,多長的子線可以稱為短子線,並沒有嚴格的定義,一般來講長子線的情況下,隱蔽性會比較強,魚更容易入口,但是信號的傳遞速度會稍微慢一點,因為子線長的話,從魚鉤處傳遞到浮漂位置的時候肯定會有延遲。而短子線則正好相反,傳遞信號的速度會更快,但是也會造成魚線崩的過緊,魚的吃餌警惕性會很高。
  • 你釣魚時用多長的子線?很多釣魚人想不通子線的長短與中魚的關係
    有不少新手釣友呀,壓根就沒關注過子線的長短問題,直接從漁具店老闆那買來了綁好的子線,掛上就用了,認為這就是挺合適的。其實呀,子線的長短與咱能否順利釣魚有很大的關係。那麼我們釣魚時何時用短何時用長呢?咱本期《漁課堂》就來給大家說說。
  • 多長的子線算長?多長的算短?這個數字才是界線,很多釣友還不懂
    子線的長短你在乎過嗎?用錯了照樣影響上大魚,釣友們可長點心吧。很多釣友釣魚時呀,用的都是漁具店老闆給咱綁好的子線,因此一些人就認為拿這種子線釣魚就完全可以了,其實這可錯了,子線的長短也是有講究的,到底何時用長的何時用短的,咱本期《漁課堂》來給大家說說。一、長子線的優勢。要知道長短子線的優勢,咱得先知道長短子線的界線在哪裡。
  • 釣魚子線長與短的優點—新手請收藏
    總有人問「子線長好還是短好」,甚至更具體地問子線「到底拴多長好」。這些朋友應該說多是些初學者,對釣組理解得還不是十分清楚。那麼,子線的長與短到底有什麼樣的說道呢?
  • 野釣實戰探討,短子線和長子線之間,哪一種優勢更大
    第三點:負責誘魚子線一頭連接八字環,另一頭則直接綁系鉤餌,受鉛墜錨定的影響,鉤餌在水中,受到鉛墜的牽引,從水面到水底下沉,一旦鉛墜到位,鉤餌受子線的影響,失去了擺動的幅度;那麼這個時候,子線越長,鉛墜到位,鉤餌落底的時間周期越久,誘魚的時間範圍越長;反之,子線越短,鉤餌落底的時間周期越短
  • 釣魚技巧:子線長短不同有哪些特點?科學選擇,中魚率飆升!
    釣組入水後鉛墜帶著釣組到位,當鉛墜接近到位以後,子線會被餌料帶著大致以鉛墜為圓心繼續下沉擺動,子線長的話自然擺動幅度更大,子線短擺動幅度就小。擺動幅度的大小,導致了餌料到底的速度不同,長子線擺動幅度大,餌料到底時間就會更長。餌料的擺動有一定的誘魚能力,但是如果小魚鬧窩的話往往不適合使用長子線。不過如果釣大魚,餌料往往比較重,甚至餌料重量超過鉛墜重量,這種情況下基本就不存在擺動幅度大的問題了。
  • 子線顏色、粗細、長短,對上魚的影響
    野釣如果守大魚的話,最好不用子線;也就是說直接用通線,釣過大物的老釣魚人應該都懂。如果主線子線分離會多增加幾個結,我們都知道線的結節拉力不好,少一個結少一半跑魚概率。通線單鉤是釣大魚最好的選擇。總的原則就是:個體越大,使用的子線可以越長。但是我們可以假定一個理想狀態,因為我們設定目標魚之後沒辦法控制上鉤的目標魚個體大小。不過有一個方法就是:上了五六條魚之後,評估一下平均大小,然後再選用合適長度的子線。再或者你對目標釣點比較了解,可以提前綁好。
  • 釣魚技巧:子線的科學使用技巧,何時用長,何時用短,有大講究!
    子線是懸墜釣法中經常被提到的話題,關於子線的長短選擇也是爭議最多的。子線有長短之分,但是並沒有一個衡量標準,到底多長才算長子線,多短才算短子線,長短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所以關於長短主要是某種魚情下儘量長或者儘量短。
  • 子線,主線,魚鉤綁法解析,值得收藏!
    子線長短的以及優缺點:子線長度的選取是初學釣魚面臨的一個問題,主要包括短子線的特點、長子線的特點、釣鯽魚子線多長合適、釣鯉魚子線多長合適首先談一下子線長短的主要優缺點:短子線:優點:1、靈敏 2、餌到位快。缺點:1、提竿不中魚(容易過靈) 2、誘魚效果差 3、距鉛皮座近,子線彎曲度一般較小,魚不敢吃。長子線:優點:1、穩健 2、子線擺動大、誘魚好 3、距鉛皮座遠,子線彎曲度一般較大,魚敢吃。
  • 換用子線時,很少有人察覺這2個地方,釣友:難怪上魚越來越慢
    自從臺釣的出現,不管是老釣手還是新釣友,幾乎沒幾個人不知道主線和子線,雖然它們看上去都是魚線,可卻有本質上的差別。儘管本人算不上釣魚高手,但在野釣時,經常會碰到一些新釣手,在換用子線時都很直接,很少察覺或留意以下這2個地方,所以之後上魚才會越來越慢。
  • 小子線中的大學問:春末夏初野釣,子線應該選擇長還是短?
    臺釣是比較講究細節的一種釣法,配件較多,配件的選擇不同,會讓釣組呈現不同的特點來。比如說最常用的子線,子線對於臺釣來說屬於垂釣中的消耗品,子線不要說斷了,就算打結、彎曲都需要更換,否則不但影響耐用程度,信號反映也會有影響,所以小小的子線在選擇的時候其實有很多說法。
  • 怎樣用好子線,子線長度到底多長合適
    子線是釣魚中重要的部分,子線的長度沒有統一的標準,有的說長點好,有的說短點好。長子線餌的擺幅較大,魚的吃口好,距鉛墜較遠,隱蔽性好,同時不易斷,缺點是信號傳導損耗大,且傳導較慢。短子線傳導迅速,到位快且準確,信號最大,缺點隱蔽性不好,信號有時過多,判斷不易準確。
  • 釣了大半輩子鯽魚,這2種子線用法你都不知道,難怪上魚不夠快!
    眾所周知,子線在臺釣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比如有時候中獲了一條比較大的鯽魚,卻因為子線用細就跑脫了,想想都很鬱悶。釣了大半輩子魚,現在才發現,不管是野釣還是黑坑釣,子線的用法還真有大講究。作為一名野釣愛好者,假如以下這2種子線用法你都不知道,也不能只怪鯽魚不好釣,上魚不夠快了!
  • 子線長度的正確使用!不同魚種不同時節,給你明確建議
    上一篇文章咱們說了長短子線的優缺點。但是,很多釣友還是不知道,在作釣過程中具體怎麼選子線!今天呢,就詳細的說說針對不同魚種不同時節,子線長度的正確使用。第一春釣鯽魚子線長度20到25釐米,鯽魚越冬後剛開始進食膽小但貪食,聚魚效果慢,卻對活餌比較敏感,這個長度子線擺幅較大,起到誘魚作用,並且方便鯽魚入口;二夏初釣鯽,子線長度15到20釐米,因這時鯽魚吃口較好,只要把漂調準確,中魚率很高;三拉餌釣鯽,子線長度10到12釐米,這時主要考慮魚的密度高
  • 一寸長一寸強,子線用法也一樣?其實大多數人都弄錯了,包括你!
    可近期還是有不少釣友在爭論子線長短的問題。其實個人而言,這沒什麼可爭論的,因為魚情不同,所選用的子線也不一樣,雖然一寸長一寸強,長子線有它的優勢,但也不能說短子線就一定不好了!所以通過這件事情,可以看出大多數人都弄錯了,不信往下看,有可能包括你哦!野釣一、釣輕口魚儘管子線長,誘魚效果非常好,而且隱蔽性較強!
  • 子線的長短對釣魚影響大嗎?十年老釣友告訴你答案
    當我們看釣魚大師或釣魚高手釣魚時,他們的子線盒裡,掛著各種長度的子線組,短的有十公分,長的甚至可以達到半米。很多新手釣友就會感到困惑。子線的長短對釣魚的影響很大嗎?為什麼一些釣魚大師釣某種魚的時候用短子線,釣另外一種魚類的時候,又會改用長子線呢?
  • 子線放多長中魚率最高?不是5釐米,也不是30釐米,高手幫你揭秘
    對於整個釣組的選擇,其實對主線和子線的要求很高,一般都有嚴格的挑選標準,比如說子線的長度就受到主線的約束,不然這一天的釣魚收穫就會受到影響。那在釣魚的時候,子線究竟要怎麼挑選才好呢?挑選子線的時候,要選擇耐磨的、彈性好的、以及柔軟度很不錯的子線,這樣可以使得整個釣組更加靈敏,浮漂能夠反映出來的信息就愈加準確。
  • 臺釣中雙鉤子線的長短以及鉤距是根據什麼情況來做調整的
    臺釣的主要特點就是子線雙鉤,而雙鉤不是對摺等距,而是錯開鉤距,子線的長度一般約成定俗有20cm、25釐米、30釐米、35釐米,也有釣水庫等大水域也有用50釐米的(以上都是指對摺後地距離),子線的長短沒有規定的明確長度,一般我們常用的一個概念是長子線釣大魚,短子線釣小魚,當然不絕對,
  • 野釣:3種跑鉛線組,哪個好用?子線雙鉛用過嗎?
    雙鉛釣法在實踐應用中不斷演進,逐步形成了:母線雙鉛、母子雙鉛、子線雙鉛三種形式,且各有特色。那麼他們分別是什麼結構,又是如何垂釣的,以及釣友的問題,子線雙鉛到底好用與否。雙鉛線組簡介三種雙鉛線組在實際中頻率是不同的,下文由多至少,分別展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