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銀體溫計7年後消失 電子體溫計貴而不準被嫌

2020-12-24 青島新聞網

    因水銀對環境造成危害極大,近日,世界衛生組織倡議2020年前在全球淘汰水銀體溫計,中國也籤署了此公約,也就是說,7年之後水銀溫度計將從市場上消失。然而記者走訪青島發現,水銀體溫計目前仍然是不少市民和醫生的首選,而「替代品」電子體溫計因為測量結果不準、價格偏高等原因而難以推廣。

    政策 青島目前未收到相關通知

    最近網上流傳一則「水銀體溫計將逐步淘汰」的消息,記者查詢資料發現,這則消息源於新華社的報導,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主辦的「汞條約外交會議」10月10日在日本表決通過了《水俁公約》,公約主要內容包括原則上到2020年禁止製造、進口和出口含汞的體溫計、血壓計、電池、螢光燈等9種製品。包括中國在內的87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共同籤署公約,這意味著七年後含汞的水銀體溫計將從市場上消失。

    「這個舉措主要是為了減少汞汙染。 」青島大學化學實驗教學中心高級實驗師馬兆立告訴記者,水銀體溫計被打碎後,外洩的汞遇熱會蒸發形成汞蒸氣。一旦汞蒸氣被人吸入,會通過血液循環進入人體,損壞中樞神經系統,而如果沒有正確回收處理,隨意丟棄水銀體溫計,汞還會汙染水土,破壞環境。記者隨後聯繫了青島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下屬的青島市計量測試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還沒有收到這方面國家有關部門發布的相關文件。

    行情 水銀體溫計比電子賣得火

    水銀體溫計不讓用,電子體溫計將成為家庭的常備物。據了解,目前電子體溫計按原理可分為鉑電阻和紅外線兩種。鉑電阻體溫計以鉑電阻為測試元件,把電阻的變化「轉化」為溫度來測試體溫。紅外線體溫計則是通過接收人體發出的紅外線,將其熱像顯示在螢光屏上,從而準確判斷人體表面的溫度分布情況,其中紅外線體溫計還可以分為耳溫機和額溫機,耳溫機需要放在耳朵裡一分鐘左右,額溫機則對準額頭「打」一下就可以,不用接觸皮膚。

    記者走訪了各大藥房發現,雖然聽上去相當「高科技」,實際上電子體溫計遠遠不如水銀體溫計受歡迎。「我們向每個買體溫計的顧客推薦電子的,可2/3的人最終買了水銀的。 」中山路一家藥店的店員說。而金沙路一家社區藥店的店員則表示,自從六月份店裡的電子體溫計賣完後就沒再進新貨,「進了也賣不掉,放的時間長了測量就不準了。 」

    調查 老體溫計勝在價低測得準

    不僅如此,青島各大醫院門診科室給病人測溫也以水銀體溫計為主。「非典等流行病爆發時我們也用電子體溫計,測溫速度快。」海慈醫院急診科護士張愛玲告訴記者,除此之外,急診科平時用的都是水銀體溫計。海慈醫院兒科注射室護士潘霞則認為,水銀體溫計讀數直觀,使用穩定,而電子體溫計測得不夠準。有的孩子發燒,家長在家用電子體溫計測出來37.5度,結果送到醫院來一測38.5度都不止。 「0.5度的溫差對孩子來說都可能延誤病情,何況誤差在1度以上。 」

    記者在青島全搜索網站親子頻道的育兒論壇裡調查發現,7成媽媽給孩子測體溫首選水銀體溫計。網友「東東媽」表示,自己曾同時用水銀體溫計和電子體溫計給孩子量體溫,結果電子體溫計誤差在0.8度左右,雖大家都覺得水銀的用起來有點危險,但孩子的健康更重要,只要有大人在旁邊,一般不會出問題。

    價格便宜也是水銀體溫計佔優勢的原因,青島各大藥店裡一支水銀體溫計只要4元錢,電子體溫計則要20元錢。購物網上的電子體溫計品種更多,價格更是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一支紅外線額溫計要98元,而耳溫計則高達198元,比水銀體溫計高出幾十倍。

    水銀體溫計碎了灑點硫磺粉補救

    為什麼電子體溫計的測量結果誤差比較大呢?

    馬兆立認為,這是因為電子體溫計在使用過程中容易受到其他家用電器電磁輻射的幹擾,加上電子元件用上幾年會老化,也會影響測試數據的準確性。還有很多廠家生產的電子體溫計測試量程達幾百度,「如果按照0到100度的範圍來算,5度的誤差不算什麼,但用它測量幾十度的體溫,5度的誤差就非常大了。」這就好比用一臺稱白菜的電子稱來稱黃金,數據肯定不精確。

    潘霞建議,如果是家裡使用,一支水銀體溫計就足夠用了。很多家長擔心孩子測體溫時不老實,會把水銀溫度計打碎,潘霞建議父母抱著孩子測體溫,相對測體溫來說,更多的體溫計是在平時閒置時被孩子翻出來玩打碎的,因此水銀體溫計不用時一定要放在孩子夠不到的地方。

    馬兆立則指出,水銀體溫計一旦打碎,可在水銀上灑硫磺粉,遇汞產生化學反應,形成黑色固體沉澱硫化汞,這時再將沉澱物收集起來,放瓶子裡加點水密封放置,等到合適的機會再集中處理。(記者 高靜文)

相關焦點

  • 水銀體溫計7年內將全部淘汰 電子溫度計使用複雜測不準
    原標題:水銀體溫計7年內將全部淘汰 電子溫度計使用複雜測不準   但記者發現,其「替代者」電子溫度計使用複雜測不準,醫生和市民對「老體溫計」難說再見  新華報業網訊 因水銀對環境造成危害極大,近日,世界衛生組織倡議2020年前在全球淘汰水銀體溫計,中國代表也籤字同意。
  • 張思萊:寶寶發燒,別再用水銀體溫計測!不準,還危險
    但,不是所有體溫計都適合寶寶用,不少媽媽不是用錯了體溫計,就是用錯了測溫方法: 1 最適合寶寶用的體溫計——電子體溫計 通常媽媽們常用來給寶寶測量體溫的無非是:最傳統、最便宜的水銀體溫計;最快、最貴的耳溫槍(額溫槍);以及介於二者之間的電子體溫計。
  • 電子體溫計和水銀體溫計誰更準?
    在疫情期間,大家不僅對自己的體溫特別關心,對別人體溫也很關心,如果聽到旁邊有個體溫37.3度的人,那你可能整晚都睡不著。所以最近體溫計特別暢銷。體溫計哪一種比較適合自己家用呢,選購前要了解哪些?下面就以問答的形式,說說選購體溫計產品時,應該要知道的必備常識。Q:體溫計常用的有哪些呢?
  • 水銀體溫計or電子體溫計,你在用哪個?
    ,我國2026年全面禁產含汞體溫計。近日,《國家藥監局綜合司關於履行<關於汞的水俁公約>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要求,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歐盟和臺灣地區均在10年前已經責令各醫療單位逐漸停止使用含汞體溫。
  • 告別水銀體溫計!耳溫槍、電子體溫計……你知道如何正確使用嗎?
    水銀體溫計一不小心甩到地上,裡面的水銀就會漏出來,揮發到空氣中;    有些小朋友在量口表時,也可能把體溫計咬碎;    當汞揮發到空氣中,容易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進入人體,刺激到黏膜,引起噁心、腹瀉、腹痛等不良反應;    若一次性吸入的量過多,甚至會導致中毒、窒息,威脅到生命安全
  • 玻璃體溫計、電子體溫計、紅外體溫計 這樣使用才正確!
    體溫計是一種具有保持顯示最高體溫功能的溫度計,又被稱為「醫用溫度計」。常用的體溫計種類有玻璃體溫計、電子體溫計和紅外線體溫計。一、玻璃體溫計玻璃體溫計的工作物質是液體(包括水銀),其測量原理是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玻璃體溫計具有示值準確、穩定性高的特點,並且價格低廉,不用外接電源,但玻璃體溫計易碎,可能會造成水銀汙染,使用不是特別方便。
  • 水銀體溫計正淡出申城藥房醫院
    不過,記者也發現,電子體溫計仍存在精確度不高、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還需進一步規範市場。   藥店:水銀體溫計供貨不足   近日,市民王先生反映,其所居住的上海市閔行區春申路春城小區附近有兩家藥店,2014年下半年還出售水銀體溫計,近日只能買電子體溫計了。「其中一家藥店店員直接說,店裡已經不賣水銀體溫計了」。
  • 電子體溫計準不準,注意細節是關鍵
    高大上的電子體溫計,很多麻麻覺得: 這麼「嘟」一下,就測出來了? 想用回老式的水銀體溫計吧,又擔心汞, 其實,電子體溫計足夠精準, 準不準,不在儀器, 這些細節,麻麻注意了沒? 隔一段時間測,讀數不同?
  • 電子體溫計和水銀體溫計誰更準?那就比較一下
    A:水銀體溫計:水銀體溫計依然是目前最常用的體溫計,既可以測腋下體溫,也可以用來測量口腔和直腸內的溫度。價格便宜,體積小巧,操作方便。由於玻璃的結構比較緻密,水銀的性能非常穩定,所以具有示值準確、穩定性高的特點。電子體溫計:常用的電子體溫計可算是傳統水銀體溫計的電子版,使用方便,測量時間短,1分鐘左右就能出結果,比較適合愛動的孩子。
  • 水銀體溫計5年後將禁產,額溫槍測量擔心不準確,專家...
    曾幾何時,一隻小小的水銀體溫計也是千家萬戶的必備用品。但近日,國家藥監局出臺通知,稱2026年起國內將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俗稱水銀體溫計)。記者走訪各大藥房及醫院,探訪了各類體溫計銷售情況,發現市場上銷售的體溫計已經非常多樣化,但水銀體溫計仍然因其經濟實惠的特點受到不少市民歡迎。醫院方面,有的醫院已經全面更換為額溫槍,但也有醫院在為病人測溫時也仍以水銀體溫計為主,因為其測量結果更為準確可靠。
  • 「禁產令」來了,水銀體溫計將「絕版」
    「禁產令」一出,不少網友陷入了糾結:雖然說水銀體溫計確實有隱患,但對作為替代品的電子體溫計,「測不準」成了網友們最大的疑慮。「禁產令」 2026年起,全面禁產含汞體溫計、血壓計近日,國家藥監局在其網站發布《國家藥監局綜合司關於履行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明確要求,自2026年1月1日起,我國將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
  • 水銀體溫計摔破咋辦?水銀體溫計、紅外線體溫計,哪個測得準?
    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兒童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楊磊回復,家用水銀體溫計的含汞量很小,不足以引起中毒,摔破後,只要及時通風、清理,一般不會引起汞中毒。楊磊解釋,水銀也叫汞,是常溫下唯一呈液態的金屬,極易揮發,蒸氣有很大的毒性,短時間內吸入大量的汞蒸氣,可能引起急性中毒,出現發熱、頭暈、頭痛、嘔吐等症狀,伴有口腔炎、胃腸炎、支氣管炎,嚴重時,可損害肺、腎臟以及中樞神經系統,「但一支家用體溫計的水銀含量僅0.5克左右,打碎後,只要及時清理,並開窗通風,很快就會揮發」。
  • 國家為什麼要禁止「水銀體溫計」?電子的不是不準嗎?
    幾塊錢一支的水銀體溫計,價格低廉測溫準確,為什麼要禁止生產,不建議使用呢?不用水銀溫度計,用電子溫度計會不會不準? 所以在國際上包括美國、歐洲在內的許多國家,在10年多前就開始逐步用電子體溫計取代了水銀體溫計。 電子溫度計不準嗎? 準。
  • 水銀危害大,水銀體溫計將成歷史!你換電子體溫計了嗎?
    因此水銀體溫計成為中國市民家中常備的測溫設備。此項"禁產令"消息一出,不少網友表示:一方面認為水銀體溫計存在安全隱患,另一方面對市面上其他測溫產品能滿足使用需求表示擔憂。民眾普遍加習慣使用水銀溫度計某媒體經採訪發現,目前市面上主要有三種體溫計:水銀體溫計、電子體溫計、紅外線體溫計。雖然水銀體溫計相對原始,需要等待,但依然有很多市民還是習慣使用水銀體溫計。"我家一直用水銀體溫計,用了幾十年習慣了,發燒了就拿出來夾在腋下,用完了再放回去,很方便呀。"
  • 水銀體溫計打碎了怎麼辦?
    疫情防控期間,測量體溫成為了每天的「必修課」。而便宜好用的水銀體溫計是許多家庭自測體溫的工具。但有這麼一則新聞卻令人感到不安:一女子不慎摔碎體溫計,便用拖把將水銀拖掉。結果卻導致一家3口水銀中毒。
  • 居家如何準確用水銀體溫計測量體溫?來學一下
    小小體溫計雖然看似操作簡單,使用起來可是有講究的,個人如何在開展自我健康監測時準確測量體溫呢? 市衛健委說,水銀體溫計腋下測量方法:先將體溫計度數甩到35℃以下,乾燥腋窩,再將體溫計水銀端放在腋下最頂端後夾緊,10分鐘後取出讀數。注意,需要在安靜情況下測量體溫。
  • 電子體溫計和水銀體溫計誰更準?選購注意這三點
    為了快速了解自己的體溫情況,很多人都選擇用電子體溫計來測量體溫。那麼,對於正在選購電子體溫計的小夥伴們來說,面對品牌眾多的產品線,咱們應該如何選購呢?在測溫時,水銀體溫計測試的數據更準確還是電子體溫計?
  • @黑河人:要和水銀體溫計說再見?
    @黑河人:要和水銀體溫計說再見?「仔細夾著體溫計!別掉了!」小時候生病,常會聽到來自親人這樣的叮囑。一支「平平無奇」的水銀體溫計已經伴隨我們走過了無數個年頭。
  • 告別水銀體溫計!耳溫槍、電子體溫計……你確定用對了嗎?
    水銀體溫計曾是不少人的「童年回憶」,用之前甩一甩,這個「儀式」神奇又有趣。但汞有毒,如果摔碎或者咬碎,會對人體及環境造成極大損害。我國將自2026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生產含汞體溫計和含汞血壓計產品。除了水銀體溫計,大家常見的電子測溫儀器主要有耳溫槍、額溫槍和電子體溫計三種。很多人覺得電子測溫儀器測量不準確,其實體溫測量受很多因素影響,包括環境、測量部位、操作者測溫手法不正確等。
  • 扔掉水銀溫度計的理由 米家iHealth體溫計
    在小米9月11日MIX2發布會上,除了小米MIX2和小米Note3兩大年度旗艦手機,小米還推出了一款新品:米家iHealth體溫計。米家iHealth體溫計是一款電子紅外額溫計,由米家與小米生態鏈企業iHealth共同研發,主打「一秒測準」:對準額頭中心按下按鍵,只需一秒就能顯示當下體溫,讀數可精確至0.1°C分度值。米家iHealth體溫計的售價為129元,將於9月15日在小米網/有品/天貓/小米之家/小米小店同步開售,感興趣的用戶不妨關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