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騷機 篇二十三:擅長手持視頻拍攝的中端M4/3微單:松下G95相機試用

2020-12-20 什麼值得買

前言:松下全畫幅微單後的首款M4/3

松下在今年2月份正式發布了S1、S1R,以及L卡口全畫幅微單相機系統,成為繼索尼、徠卡、佳能和尼康之後,第五家擁有全畫幅微單相機系統的品牌。不過松下這個品牌之前在影像器材市場上,總是和「M4/3」、「奧林巴斯」一起被提起。作為推出了全球首款微單相機的廠商,松下深耕於M4/3系統多年,旗下擁有從入門、中端到高端專業級的豐富產品線,自家的M4/3鏡頭群也相當完備,甚至GH系列的微單相機還因為視頻拍攝性能出色而成為「視頻專精」的相機。

不過自松下開拓新的全畫幅微單戰線以來,原來的M4/3系統將會何去何從,顯然已經成為一個值得關注的話題。不過相比佳能和尼康在推出全畫幅微單相機系統之後,原有單眼相機和單反鏡頭的推出幾乎陷於停滯不同,松下依舊在為已經頗為成熟的M4/3系統添磚加瓦,甚至還推出了10-25mm F1.7這樣的大光圈專業鏡頭,以及本文的主角——中端M4/3微單相機G95。

松下自己本身在視頻拍攝領域就有很深的造詣,更被廣大攝影愛好者們戲稱為「點錯了科技樹」,自家的微單也具備相當不俗的視頻拍攝性能,無論是低成本自媒體節目、小型工作室、甚至是專業視頻節目(諸如《The Grand Tour》)直接使用GH系列微單相機進行拍攝。本次小編體驗的這款G95微單相機,就是一款定位為G9之下的類單眼相機造型、中端級別的M4/3系統微單相機。視頻拍攝正是松下G95主打的賣點之一,4K/30p視頻拍攝、V-Log曲線、5軸雙效I.S.機身防抖,再加上輕便的機身,很適合自媒體用來拍攝V-Log視頻這樣的作品。

隨著全畫幅微單相機的日益普及和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勢必會有廠商推出普及型的全畫幅微單相機(事實上已經開始這樣做了),這些相機具備2000萬像素級別的全畫幅傳感器和比較一般的參數配置,但價格方面卻對非全畫幅中高端微單相機有著很強的殺傷力。花同樣多的錢,卻能夠得到一臺配置還算說得過去,但畫質卻更好的全畫幅微單相機。這對於廣大消費者來說,全畫幅代表的高畫質無疑具備很強的吸引力,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會左右網絡的話語權。而全畫幅相機門檻的日益降低,加上消費者對其產生的狂熱追捧,對於先天傳感器尺寸較小的M4/3系統來說,更是相當不利。

不過目前乃至未來一段時間內,松下並不會放棄M4/3系統,但估計會逐漸減少M4/3系統新機的發布數量,畢竟在中低端市場和視頻拍攝領域M4/3依舊具備不錯的競爭力。低端入門的松下GF「女友」系列不僅性價比不錯,體積小巧、造型時尚,自拍和美顏功能很適合女性用戶。而中高端的G、GH系列則很適合直接用於拍攝視頻,卻又比全畫幅單反或者微單相機拍攝視頻成本更低。

參數配置:機身5軸雙效防抖對視頻大有裨益

松下G95圖像傳感器約2030萬有效像素M4/3畫幅Live MOS感光元件(無低通濾鏡)最大圖像尺寸5184×3888最大視頻尺寸3840×2160、30p機身防抖系統5軸雙效I.S.感光度ISO200-25600對焦系統49點DFD反差式自動對焦系統快門系統60-1/4000秒,電子快門最高達1/16000秒最大連拍速度9張/秒(連續對焦時6張/秒)電子取景器236萬像素EVF、視野率100%、放大倍率0.74(全畫幅等效)液晶屏幕3.0英寸觸控翻折屏幕,像素數123萬續航約 290 張圖像(液晶屏幕),290 張圖像 (電子取景器)機身尺寸130.4×93.5×77.4 毫米機身重量約 536g(SD 卡、電池、機身)、約 484g(僅機身)松下G95配備了一塊約2030萬有效像素的M4/3畫幅感光元件,去除了低通濾鏡的設計來獲得更好的解析度表現。作為松下中高端微單機型,這款產品也具備了不錯的視頻拍攝能力:4K、30p視頻已經成為最基本的配置,而8 bit的V-LogL曲線模式下則具備更大的後期空間。目前松下正在中高端機身上開始普及更適宜手持視頻拍攝的機身防抖系統,而G95也不例外。

這款產品配備的是機身和鏡頭共同作用的5周雙效I.S.防抖系統,搭配本次試用的新一代14-140mm鏡頭時,在140mm端(等效全畫幅相機280mm焦距)最高可實現降低5擋快門速度的效果。現在特別火的V-Log視頻拍攝,往往需要拍攝者單手手持相機,一邊步行一邊錄製視頻,優秀的防抖系統可以在此情況下獲得更加穩定的畫面、提升觀感,下面小編也模仿手持拍攝V-Log視頻的狀態,來體驗G95機身防抖在視頻拍攝時的性能。

不知是出於如何的考慮,松下的微單相機,無論是M4/3甚至是全畫幅微單相機,到現在為止依舊沒有配備傳感器集成的相位差檢測+對比度檢測混合對焦系統,依舊是傳統的對比度檢測自動對焦系統,松下則將其命名為DFD(Depth from Defocus),翻譯過來大概是「散焦測距」,通過暴力提升刷新率(240fps),獲得更快的對焦速度(俗稱「只要推力大,板磚也上天」系列)。

外觀&細節設計:類單反設計操控提升

外觀設計部分:松下G95依舊保持著松下類單反微單相機的一貫外觀設計,熟悉的風格讓人一看了就確認這是松下推出的相機。為了提升操控性,松下G95將常用的白平衡(WB)、感光度(ISO)和曝光補償以及視頻錄製按鍵放置在前後撥輪中間,可將按快門按鍵的右手食指輕鬆按下,再用右手大拇指轉動後撥輪調節參數。在設計上這四個按鍵採用了完全不同的觸感,熟練後甚至可以眼睛不離開電子取景器直接調整參數。

松下G95的很多操控設計的理念,是要能夠很好地兼顧靜態照片和動態視頻拍攝。舉個例子:小編在拍攝照片時,喜歡使用AF-S單次自動對焦+中心單對焦點模式,而拍攝視頻則需要AF-C連續自動對焦+廣域多點對焦。而對於G95來說,照片和視頻的切換就非常簡單:直接轉動機身背部取景器右側的對焦模式撥杆、再按後面大撥輪左側即可快速調整對焦區域模式,這樣照片和視頻在對焦方面的設置即可快速完成切換,無需進入菜單。

最後還要說下翻轉屏:松下G95的翻折屏與佳能、奧林巴斯的比較相近,都是可向左翻折而不是向下翻折。因為在拍攝V-Log視頻時,拍攝者是需要拿著一個類似於的「八爪魚」之類的便攜腳架。如果相機的翻折屏是向下翻的話,剛好就會被腳架擋住,給取景帶來不便。而松下G95側翻屏幕則不存在這一問題,一邊錄製V-Log視頻、一邊就可以實時看到自拍效果。加上相機的臉部/眼部偵測對焦功能,相機就能一直對焦在主播的臉部,避免迷焦到背景、人物在焦外虛化的尷尬出現。

4K照片:更好用的高速連拍

4K照片模式在松下的M4/3畫幅微單相機中也算是保留項目了。該模式下,用戶可以拍攝一段短暫的4K視頻,視頻錄製過程中支持連續自動對焦(AF-C)。視頻錄製結束後,拍攝者可以在這一小段視頻中保存一幀為4K級別的照片,並且照片和常規拍攝的靜態照片一樣有完整參數信息。由於G95的4K照片模式下可拍攝30幀/秒的視頻,實際上就等於每秒30張的超高速連拍,遠遠超過相機的6張/秒的高速連拍速度(AF-C連續對焦模式),對於一般網絡分享來說800萬像素的4K級別圖片尺寸也基本夠了。所以在需要使用高速連拍的場景下,完全可以使用4K照片模式而不是相機自己的高速連拍功能,然後從每秒30幀的畫面中截取自己最喜歡的一幀保存為照片。

防抖效果:單手手持更穩定

與走機身位移防抖道路的另一家M4/3扛把子奧林巴斯不同,松下此前一直專注於鏡頭光學防抖。不過由於機身防抖性能的提升、對多個自由度方向上可進行補償的特性,以及對視頻拍攝的重要性的諸多因素,使得松下最終轉到機身和鏡頭共同作用的5軸複合防抖系統中。松下G95配備的是被松下稱為5軸雙效I.S.的防抖系統,官方資料宣稱搭配14-140mm鏡頭的140mm端(等效全畫幅280mm焦距)可具備5擋快門速度的補償效果。

點我看實拍視頻

點我看實拍視頻

實際拍攝中,小編將14-140mm鏡頭焦距固定在14mm端,展開翻折屏後單手握持呈自拍狀,同時開啟AF-C連續自動對焦和人臉/人眼識別模式,來模擬拍攝V-Log視頻時邊走邊錄製。從視頻來看,機身防抖效果還是比較理想的,畫面抖動並不明顯到影響觀感,只是偶爾情況下會有自動對焦對到背景的情況,不過無需操作也能對回到小編的臉部。

靜態照片:晴朗天氣下畫質完全可用

對於廣大攝影愛好者來說,靜態照片的畫質水平、尤其是100%放大是否足夠清晰、銳利,都是最受關注的重點。本次體驗的G95微單在光線充足的場景下,低感光度拍攝時實拍的下面這些樣張,100%放大後細節也同樣相當銳利。

低感長焦實拍樣片(原圖未後期)

100%放大截圖

低感大光圈實拍樣張(原圖未後期)

100%放大截圖

對於M4/3傳感器來說,最為苦手的相比就是高感光度暗光場景的拍攝了。小編選擇了一個光線非常昏暗的亭子內部,感光度直接開到日常使用感光度的極限:ISO6400,來拍攝亭子內部和石碑。實拍樣片100%放大後,細節出現了紅綠色的偽色,不過細節保留還算不錯,塗抹感比較輕微。

高感實拍樣片(原圖未後期)

100%放大截圖

那麼至於M4/3這樣的較小傳感器的寬容度的表現如何呢?小編找了一個大光比、高反差的場景,拍攝了一張高光過得去、暗部稍微欠曝的JPEG照片。在後期軟體暗部提亮之後,100%放大後暗部細節也還保存比較完全,噪點並不明顯,相信如果保存的是RAW的話估計效果還會更好。也就是說隨著傳感器技術的進步,較小尺寸的傳感器也能獲得相比過去更出色的畫質水平和更大的後期空間。

寬容度測試實拍樣張(原圖未後期)

後期修圖效果

100%放大截圖

實拍樣張:輕便小巧、旅遊之寶

總結:

松下G95是一款注重日常手持視頻拍攝的微單相機,具備非常輕便的重量,完全可以作為手持V-Log視頻拍攝主力機使用。在實拍體驗中,松下G95展現出了不錯的低感畫質,讓小編這個M4/3用戶感到驚喜的高感畫質和照片寬容度。不過對於只有一般照片拍攝需求的初次購買相機的攝影愛好者來說,M4/3傳感器對於拍攝技巧的考驗可能會更大一些。而在價格方面,目前這款中端微單相機的單機身報價在6498元,搭配12-60mm F2.8-4的套機售價可能就要將近萬元了(G9單機和套機的差價為5000元)。在這個全畫幅相機日益普及、消費者追捧的時代,M4/3系統遇到的困境可見一斑。

不過對於視頻拍攝來說,則由是另一個天地。相比昂貴的專業攝像機、市場上以視頻為主打的全畫幅微單相機,松下的M4/3微單相機價格無疑非常友好,M4/3系統鏡頭的選擇也非常豐富,很適合自媒體、小成本工作室拍攝。在這個V-Log自媒體、短視頻爆炸的年代,也許專注於視頻拍攝將會是M4/3系統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

相關焦點

  • 松下G95微單相機上手實測,一臺適用於Vlog拍攝的相機
    松下的產品裡面推出了S1系列全畫幅傳感器的無反相機,但是松下沒有滿足於現狀,所以就有了G系列的微單,G系列是屬於M4/3畫幅微型單電相機,雖然在畫質方面會比S1系列略遜一籌,但是M4/3畫幅的微型單電相機無論是在體積方面還是價格方面都恰到好處,因此就便攜性來講G系列還是很下功夫的。
  • 微單發明者,相機視頻能力的佼佼者,想入手微單絕對不可忽略松下
    很多人聽到松下,第一反應就是它是一家家電企業。松下作為一家多元化的企業,確實在中國,最開始為人熟知的就是其家電行業。不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松下也是微單的發明者。2008年,正值北京奧運會舉辦之年,松下的第一臺微單相機--Lumix G1這臺相機誕生了。
  • 目前單眼相機哪款好,松下G95微單相機怎麼樣
    相機我玩了很多很多,從膠捲時代到數碼時代,再到半畫幅,最後升到全畫幅,一路升級過來,把玩了若干鏡頭,而在這手機鏡頭越來越變態的年代裡,我毫不猶豫地把在家裡一直睡覺的全畫幅給賣了。1是因為使用率實在太低,2是因為出去使用好受罪。
  • M4/3畫幅便攜「神機」 松下LX100M2評測
    首先在寫這篇評測之前,我要告訴大家,這是一篇關於大底傳感器固定鏡頭相機的評測。也許很多人會說,在這個微單大行天下的今天,為什麼還要寫一篇關於大底傳感器固定鏡頭相機的文章呢!其實原因很簡單,雖然單反、微單等佔據了目前市場的大部分份額,但對於大底傳感器固定鏡頭相機,甚至是頗具特色的固定鏡頭相機來說,仍然在市場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短視頻拍攝微單相機防抖功能真的管用嗎?
    很多喜歡拍攝短視頻的朋友,選擇微單相機都會關注微單相機的防抖功能,市場主流品牌微單相機防抖功能基本都能勝任日常的拍照需求。而拍攝短視頻,尤其是跟拍人物或動物運動時,我們會發現拍攝出來的畫面依然會或多或少的抖動,原因出在哪裡?我們先了解下相機防抖原理。
  • 今年微單相機「黑馬」松下S5,又免費固件升級!
    LUMIX S5發布於2020年9月2日,是松下第4款全畫幅微單相機。它不僅擁有與S1/S1H基本相同的成像核心和高畫質,同時機身更小、更輕,價格也更親民,是「專業入門」級微單的首選!LUMIX S5熱議不斷,熱銷不斷;上市以來多次斷貨,近日終於又補充一批貨!
  • 畫質與性能兼備 松下S5全畫幅微單評測
    一、概述 輕量化的全畫幅相機松下之前已經發布了三臺全畫幅相機,S1、S1R和S1H,但是這三臺毫無疑問都是相機中的巨無霸,特別是旗艦產品S1H,由於加入了風扇散熱系統,機身重量高達1164g。但是松下S5絕對是一臺輕量級的產品,不僅重量僅有714g,而且體積小巧,拿在手裡,終於有了微單相機的感覺。
  • 微單相機難阻銷量下滑 2019年相機行業前瞻
    目前普通用戶的視頻拍攝器材大多為手機,但是更多用戶開始轉型使用非專業視頻拍攝設備,例如手機雲臺,例如Gopro。但是不管用戶用哪一類設備,都對傳統相機市場造成了一定衝擊。    最近兩年間,大部分高端相機產品在4K視頻、高碼流、Log曲線、10bit視頻等領域下功夫。但是如今看,大眾視頻需求出現了快速增長的趨勢。
  • 專業微單相機推薦:佳能EOS R5 8k視頻拍攝是亮點
    從目前公布的部分參數來看,佳能EOS R5將搭載8K視頻拍攝、高速連拍、機身鏡頭雙防抖等多項創新功能。目前看來對於今年準備入手專業微單相機的小夥伴來說,佳能EOS R5是一個非常值得推薦的選擇。(專業微單相機推薦-佳能EOS R5)從名稱中就可以看出,佳能EOS R5將是一款搭載EOS R系統的全畫幅專業微單。
  • 松下正式發布全新LUMIX S全畫幅微單
    隨著微單相機的不斷發展,自動對焦功能在微單相機上的廣泛應用,其功能也日臻完善。如今採用松下獨有DFD-空間識別技術的LUMIX S1R/SR相機擁有更加實用的自動對焦功能。不僅擁有高速自動對焦速度,追蹤性能也非常出色。受益於高級AI技術的應用,相機在拍攝時可以非常精準的識別移動的拍攝對象。機身搭載松下的機身I.S.
  • 佳能索尼尼康富士松下2020新品相機,兼顧視頻拍攝你選誰?
    尼康、佳能、索尼、富士、松下,是目前日本的主流相機廠商。當然,有人會說還有奧林巴斯。但奧林巴斯主要的產品類型為M43,用戶群體集中在日本,中國用戶中反而是聲名不顯了。所以在本文中,我們就忽略奧林巴斯,談談其餘這五家!這幾家相機廠商,目前都在全力發展無反相機(微單)。
  • 十年磨一劍 松下全畫幅微單及L卡口解析
    機身+鏡頭雙重防抖    堅固耐用的機身,更大更高解析度的EVF取景器,三軸翻轉LCD液晶屏    兩臺相機均具備4K 60p視頻拍攝性能    機身採用XQD+SD雙卡槽    預計將於明年1月份CES正式發布,3月份正式上市    對於松下而言,2018年是有著特殊含義的一年
  • 4700萬有效像素 2020值得入手的全畫幅微單相機推薦
    4700萬像素性能怪獸:松下LUMIX S1R   松下LUMIX S1R搭載約4700萬有效像素全畫幅CMOS感光元件,這也讓這款松下LUMIX S1R一躍成為目前微單相機中像素 的機型。而關於這枚全畫幅CMOS感光元件除了具備接近半億的高像素特性外還採用了無低通濾鏡的設計,可拍攝出更為清晰銳利的畫面。
  • 最高4700萬有效像素 人氣全畫幅微單相機推薦
    今天,我們就為大家推薦幾款人氣頗高的全畫幅微單相機,最近打算選購相機的朋友不妨參考一下。4700萬像素性能怪獸:松下LUMIX S1R松下LUMIX S1R搭載約4700萬有效像素全畫幅CMOS感光元件,這也讓這款松下LUMIX S1R一躍成為目前微單相機中像素最高的機型。
  • 拍V-log選擇這些相機就對了 小巧便攜的微單推薦
    松下GF9通過高速高精度的DFD(散焦測距)自動對焦技術和4K技術實現的反差式自動對焦,即使在拍攝視頻,也同樣具有先拍照後對焦的功能,另外,松下GF9還支持4K視頻拍攝,配備了內置彈出式閃光燈和觸摸AF。松下GF9作為主打女生市場的一款入門級微單相機,自然少不了可180度翻轉式觸摸自拍屏和具有豐富美容功能的自拍模式。
  • 適合你的三款中端vlog微單相機
    如果你是一個平時記錄一下生活,或者最多是發布一些簡單的額視頻。這裡有三款比較適合你的中端微單相機,價格都在5000以上10000以下,其性能在這個價位上都是比較不錯的。第一部,尼康Z50尼康z50應該是我介紹的幾款中發布時間最晚的了,作為尼康最新的一部APS-C畫幅的微單,它的操作與視頻拍攝能力尼康還是下了功夫的。2088萬有效像素,ISO100-51200,約395g的機身重量,4k超高清視頻錄製。這些參數對於平時的拍攝和視頻的錄製都是夠用的。
  • 微單相機市場再次大洗牌 年度熱門數位相機盤點
    從2015年索尼發布針對視頻拍攝的全畫幅微單Alpha 7S II以來,在這5年的時間內,索尼更新了多款Alpha 7全畫幅微單,而主打視頻拍攝的Alpha 7S系列卻遲遲未能更新。但好在同樣是在7月份,索尼終於來「還債」了,Alpha 7S III的發布果然引起業界的強烈反響,雖然沒有之前一些人猜測的那樣具備8K這樣比較激進的規格,但卻提供了更專業更極致的相機性能與4K拍攝,包括操作性等都大幅提升至目前索尼全畫幅微單中最強的水平,絕對能滿足專業視頻工作者的高需求。
  • 比你想像中要便宜 高性價比全畫幅微單相機就選這幾款
    除此之外,在核心的功能方面,松下LUMIX S1都與S1R完全一致,也搭載了雙效防抖系統:機身 I.S.(5軸) 和 O.I.S. (光學圖像穩定器, 2軸),5軸雙效防抖系統可以大大減少傳統相機無法解決的抖動問題,可以有效校正手持設備拍攝時引起的抖動。
  • ...S1R全幅微單畫質測試_松下 LUMIX S1R_數碼影音評測-中關村在線
    松下這臺微單,真的一點也不「微」,是個實打實的性能產物,論相機硬體素質,可以算是同級別微單中數一數二的,對比索尼A7RIII和尼康Z7完全不吃虧。由於這臺相機的相機配置很高,包含眾多功能,因此我們評測將分為三部分,今天為大家帶來第一部分:相機上手體驗與畫質測試。
  • 富士微單XA10怎麼樣,富士微單XA10試用分享
    作為一個相機的初級使用者,我所熟悉的品牌不外乎松下、佳能、富士這三個。對於松下,最大的印象就是它家的微單相機屏幕是可觸摸式的,操作起來更加順手,我也僅僅接觸過它家的GF系列三款。對於今天要說的品牌富士,一直聽說它家的照片直出色彩特別好,一直沒有機會嘗試體驗,今天算是有幸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