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晚間,滬深交易所就修訂退市相關業務規則向公眾公開徵求意見。內容出現了許多新增規定,引發市場各方廣泛關注。
新規增加了哪些內容?對市場影響幾何?哪些企業將受到影響?
第一:取消單一淨利潤和營收指標,新增組合指標:扣非前/後淨利潤為負且營收低於1億元,將被ST,連續兩年,終止上市;退市風險警示股票被出具非標審計報告的,觸及終止上市標準。
這條新規明顯是針對目前市場上出現一些沒有營收的殭屍股而言的。
這將清粉一批
從三季度報來看,目前兩市前三季度營收低於1億的總共有125家企業
所以這個新規,讓以前那些沒有營收,通過非主營業務收入維持殼的殭屍股,要瑟瑟發抖了,這些殭屍股好日子將一去不復返。
第二:新增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總市值低於3億元退市要求
這條新規表面上是看沒什麼意義,但是其實對股市場影響很大
為什麼這麼說
A股本身就是投機性比較強的市場,而歷來被主力資金炒作的股票有一個特點就是:市值越小越容易被炒作。
所以導致的結果就是A股股民 只買小的,不買大的。市值越小,股性越活躍。
而這個新規出來後,炒小市值概念的歪風邪氣將得到矯正。
有利於引導市場資金流向優質企業。那麼小而美的現象在A股可能不在那麼香了。
第三:明確財務造假退市判定標準。過去3年虛增利潤、淨利潤每年平均金額均超當年相應數據的100%,且總額超10億元;或資產負債表各科目過去3年虛假記載金額合計數額超淨資產50%,且總額超過10億元。
這個新規我想對很多真做投資的投資者來說,明顯是起到保護作用的。
由於目前A股還是個散戶市場,而散戶的實地調研能力幾乎為零。
很多散戶投資者主要就是看財務報表和年報做投資的
所以年報或財務報表的真實性,對股民來說,影響很大
血的教訓歷歷在目:如樂視網 、康美藥業、神霧環保等
第四、壓縮緩衝期,取消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明確連續兩年觸及財務類指標即終止上市。
取消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退市流程的加速,對於A股的優勝劣汰機制完善是有很大促進作用的。
A股目前總共退市的公司總共只有120多家,而過去納斯達克近30年退市公司有6000千家。A股的退市效率顯然是很低的。雖然說每個國家的情況不一樣。但是A股要走出納斯達克那樣的長牛走勢,顯然退市的效率還有待提高。
這次新規,將極大改善A股的生態環境,充分發揮A股的資源配置能力。
要是繼續維持目前的這種高強度新股上市節奏,而沒相應的淘汰機制。那麼目前的這種利用A股市場直接融資來為實體輸血的現象顯然是不可持續的,甚至是危險的。
短期對於A股股民來說,新規意味著風險和機會並存。
風險在於:這次的新規將會導致更多的股票會長期下跌,更多企業會退市。
機會在於:資金會流向好優秀的企業,而優秀的企業本身不會很多,所以未來的真正的投資機會也就會更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