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16日電(記者 王秀中)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所長、全國臺灣研究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周志懷11日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前瞻」學術研討會中表示,民進黨缺乏維護臺海和平的能力、處理兩岸關係的能力、發展兩岸經貿關係的能力、處理臺美關係的能力,無法維持兩岸和平穩定。隨即引起了民進黨人士的激烈反彈,民進黨「立委」李應元直批,周志懷應多瞭解蔡英文近來兩岸論述、多問問北京高層意見再發言;臺灣政治大學國發所教授童振源則說,周志懷不了解臺灣人民焦慮。
對此,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政治所所長張文生對中評社記者表示,周志懷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前瞻」研討會上的發言是比較客觀、有所根據的。針對李應元說「周志懷要多問問北京高層意見再發言」,張文生表示,周志懷作為臺灣研究界的領軍人物,對於北京高層的意見是非常了解的,與高層溝通渠道非常暢通,其發言也代表了高層的聲音。
張文生認為,李應元和童振源在民進黨內還算是務實派,但這一次他們的反應如此激烈,讓人意外。或許是因為蔡英文在選舉期間,他們護主心切,才有此過分言論。張文生對李應元與童振源的言論逐一反駁如下:
第一,李應元說「民進黨與中國有一定溝通管道」,張文生表示,這是不符合事實的。民進黨和中國大陸之間並不存在有效的溝通管道,即使是民進黨個別的成員以個人身份訪問大陸,以個人身份與大陸溝通,也只是反映了某些個人的意見,沒有辦法形成黨對黨之間的、民進黨和大陸有關部門之間正常的、穩定的、有效地溝通。民進黨所傳遞的信息,恐怕雙方也未必能在有互信的基礎上相互理解,進行有效溝通。
第二,針對李應元說,北京至今都還能接受蔡英文所講的「在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下,持續推動兩岸和平穩定發展,並在兩岸20幾年來共同累積成果的基礎上,維持下一個階段活動」的說法,張文生認為,這種說法大陸從來沒有接受,也不可能接受。大陸對民進黨的政策是非常明確的,如果民進黨不承認「九二共識」、不放棄「臺獨」,民進黨想和大陸建立穩定的、有效的溝通渠道是不可能的,民進黨和大陸之間交流交往也很難建立。沒有「九二共識」,民進黨上臺恐怕無法和大陸有效地打交道,這是客觀現實。周志懷說民進黨無法維護臺海和平、無法處理兩岸關係,主要就是在於民進黨沒有承認「九二共識」,同時堅持「臺獨黨綱」。蔡英文訪美所說的「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維持現狀」等,大家都看到了,但迴避了「九二共識」,這種論述是一種模糊的、有彈性的論述,是在她沒有放棄「臺獨黨綱」、沒有放棄「一邊一國」基礎上的論述。李應元說這種論述「北京至今還都能接受」,實在讓人無法理解。民進黨不承認「九二共識」、不放棄「臺獨」,大陸是不可能接受這種模糊的、策略性、有彈性的論述的。
第三,張文生指出,李應元說民進黨能夠處理兩岸關係、美臺關係,這是選舉語言。民進黨要實事求是,如果有這個能力的就要展示出來,不要只是空口說白話。處理兩岸關係、美臺關係,發展兩岸經貿,維護臺海和平都是有現實基礎的。如果不承認「九二共識」,堅持「臺獨黨綱」,民進黨上臺後,兩岸兩會協商一定會停擺,兩岸兩會的談判無法繼續向前推進。不僅服貿協議無法生效,貨貿協議及其它協議沒辦法繼續談下去,臺灣對外經貿的協議恐怕也會受到影響。周志懷所講民進黨沒辦法處理這些關係的說法是客觀有據的。張文生同時指出,美臺關係必須從屬於中美關係。美國是很實際的,美國的戰略是以美國利益為出發點。如果兩岸關係處理不好,美臺關係也不會好。
民進黨要展示它的治理能力,最好的出路就是修改「臺獨黨綱」,承認「九二共識」。想用模糊的、策略性的語言來搪塞,這恐怕是大陸無法接受的。
第四,童振源說周志懷「不了解臺灣人民焦慮」。張文生指出,臺灣人民的焦慮大陸多少也是了解的,但為什麼臺灣人民會有這種焦慮,恐怕要問問民進黨自己。「民進黨不搞臺獨路線,我相信臺灣人民不會有這種焦慮。」張文生說,李應元和童振源都應該在兩岸關係上更加務實。如果真正想為民進黨前途著想,為民進黨和大陸交流交往著想,還是應該在積極推動民進黨放棄「臺獨黨綱」、承認「九二共識」的政治轉型的道路上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