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商品房還是自建房,出現裂縫的機率是很大的。一般情況下,這些裂縫是不影響我們入住的,也不會產生大的危險,當然隱患是有的,畢竟不再是一個完整的整體。
可是,我們不應該放大這個裂縫的危險性,因為很多裂縫是牆體裂,裡面鋼筋還牽拉著,這也是我們為什麼只說有隱患而不說有太大危險。我們一定要學會區分這個裂縫是什麼裂縫,並拿出對應的補救方法。
所以,我們在看到牆體產生裂縫時,首先想到的就是修補,要不然我們看著心裡難受,特別是修補後過一段時間又裂開了,這更加讓人難受。
那麼,當我們牆體產生裂縫,修補後為啥還會裂開?想要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知道這個裂縫是什麼情況下產生的裂縫。明白裂縫的產生原因,再去想辦法修補。
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判斷裂縫成因
牆體裂縫的產生有多種原因,但大的原因無非兩種:一是施工不當造成的裂縫,比如說我房子是磚混結構,柱子和牆體之間的壓筋和拐角沒有做好,既然這些做不好,那這個師傅的手藝就是有問題的。
我們農村自建房的磚混結構是先砌牆,然後再支柱子,柱子和頂板一起來澆灌混凝土。
而城市商品房則相反,不管是框架結構還是磚混樓,他們是先把柱子和頂板澆灌好,然後再用磚填芯。一些小的夾牆柱子才會跟牆體一起起來。這主要是為了施工方便,能提高主體的完工時間。
但這樣就產生了一個問題,柱子先打好後再用磚填芯,柱子和磚牆的接頭處是個平地,沒有咬茬的地方,所以就得壓鋼筋來實現相互牽拉,有些瓦匠師傅粗心,他們會忽略這個步驟,有些則是二把刀,他們沒有意識到這個壓筋的重要性。
這就會在一定機率下導致以後裂縫的產生。
然後就是地基沉降造成的裂縫,這個是無解的,這個其實也好判斷,如果是這樣的裂縫,那麼整棟樓就該都有相應的裂縫,而且是撕裂型裂縫,也就是橫豎夾雜的裂縫。
所以,我們在看到房子產生裂縫後,首要的是判斷裂縫因何產生,然後再去具體的修補。
二、如何修補
當我們的房子是柱子和牆體沒有咬好產生的裂縫時,這種裂縫一般是不會二次加大,因為它是有個臨界點的,也就是說,它裂到一定程度就會停止,不會再擴大這個裂縫。
這個修補就比較簡單,雖然簡單,也不是表面修補那麼容易就行了,需要把修補的漿類適當抹入裂縫。
一般情況下,牆體裂縫的修補都是用素灰,也就是純水泥漿,這個粘合力大。先把牆表面清理乾淨,然後用針管或者什麼東西把裡面的裂縫淋溼,接著把這些素灰抹入。
到了表面時,更是需要適當淋溼,抹平後再刮白掩蓋。但我們建議表面先補一層石膏,要不然這個修補的表面容易裂開,只刮一層白太薄了,兜不住這個裂勁。
假如是地基沉降的裂縫,這個就非常麻煩了,因為這個是活動型裂縫,也就是說,這個裂縫有可能是一直在擴大的,除非地基沉降到了臨界點,停止了沉降,那裂縫也就停止了擴張。
我們修補這類裂縫時,不能簡單地抹點或者灌點素漿就完事兒,因為這樣的裂縫是非常深的,我們需要把漿灌進去。
很多人說這個可以用高壓注漿的方法,但其實這是行不通的,高壓注漿是用在房頂防堵漏和防水的,不能用在牆體裂縫上。
這個其實大多也是用素漿,手法和過程其實和上面差不多,只不過這個更加費事一些,也費錢一些,而且這個其實沒有相應的工具來輔助,只能用人工。
最後:綜上,我們看到牆體裂縫時,先不要急著修補,先弄明白是為什麼產生的裂縫,然後用相應的方法去處理。假如是修補後表面小裂縫再次產生,那這個沒有關係,是因為我們表面工作沒有做好,可以把石膏適當多抹一些。但假如是裂縫仍在產生,那這個其實沒有更好的辦法,因為你不管修補得多好,只要裂縫在擴大,那這個仍然會撕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