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漢市位於中國的中部,地理位置條件是十分的優越。作為中國重要的科學教育基地,武漢周圍聚集了各色各樣的大學。在這樣的氛圍下,在「武漢七校」的烘託下,湖北工業大學就被壓製成武漢最「憋屈」的1所大學,並且實力也得不到認可。
武漢地理條件優越,交通發達,各種學校都聚集在一塊。基於這一條件,武漢於2001年開始進行七校聯合辦學,組成武漢七校聯盟。乍一聽這個名字,很多人都會覺得這是武漢的一所大學的名字,但仔細一打聽就會知道,這是武漢推出的七校聯辦的教學模式。
武漢七校由武漢的七所211學校組成,七所大學將自己的優勢展示出來,進行劣勢互補人才互助資源共享。由於七校各色各樣,有綜合類大學也有專項類大學,聯合教學的模式就能夠滿足學子的個性化需求。所以近幾年來,武漢七校的名聲越來越大,報考的人數也越來越多,相應的領導人也在不斷地思索未來的發展路線。
在武漢七校的光芒下有一所被壓制的大學——湖北工業大學,可謂是活得最「憋屈」的一所大學。在普通人的眼中,湖北工業大學,從名字來看就是一所以工科類為主的大學,著重培養學生們的工學能力。但其實,湖北工業大學的王牌專業是藝術類專業,其次才是機械類的工科專業。作為一個老牌學校,湖北工業大學的歷史還是非常豐富的,經過長期的發展,改名,最終成為如今我們所看到的湖工大。
武漢高校聚集,211學校也很多,在武漢七校的光環下,作為一個二本院校的湖北工業大學就顯得平平無奇。但忽略周圍高校,湖北工業大學也算是省內的一流學校,並榮獲了各項榮譽稱號。很多人因為二本都小瞧了湖工大,這所學校本身的師資力量可謂十分的強勁。有「長江學者」稱號獲得者,有「萬人計劃」入選者,其所帶領的專業也是國家特色專業。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湖北工業大學雖然規模比較小,雖然是一個二本學校,但若是你仔細研究它的學科建設、競賽成果和學術資源,你就會驚嘆它的實力。不僅如此,學校還一直與美、德、法等國外高校進行合作,開辦不同的項目。
湖北工業大學的文化傳統體現在校徽上,1952年的辦學時間以及「工」字標誌展現著學校的特色專業。在二本類院校實力一直名列前茅的湖北工業大學,很多專業的錄取線都是在一本線之上的,這也體現了學校的強勁實力。
實力一直得不到認可的湖北工業大學也不行不氣餒,學校一直秉持著「厚德博學,求實創新」的校訓。雖然提到湖北會先想到武漢七校,但是相信有點「憋屈」的湖北工業大學在自己的努力下,尊重規律,追求真理,不斷地興旺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