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最「憋屈」的大學,被「武漢七校」壓住光環,實力得不到認可

2020-12-09 騰訊網

湖北省武漢市位於中國的中部,地理位置條件是十分的優越。作為中國重要的科學教育基地,武漢周圍聚集了各色各樣的大學。在這樣的氛圍下,在「武漢七校」的烘託下,湖北工業大學就被壓製成武漢最「憋屈」的1所大學,並且實力也得不到認可。

武漢地理條件優越,交通發達,各種學校都聚集在一塊。基於這一條件,武漢於2001年開始進行七校聯合辦學,組成武漢七校聯盟。乍一聽這個名字,很多人都會覺得這是武漢的一所大學的名字,但仔細一打聽就會知道,這是武漢推出的七校聯辦的教學模式。

武漢七校由武漢的七所211學校組成,七所大學將自己的優勢展示出來,進行劣勢互補人才互助資源共享。由於七校各色各樣,有綜合類大學也有專項類大學,聯合教學的模式就能夠滿足學子的個性化需求。所以近幾年來,武漢七校的名聲越來越大,報考的人數也越來越多,相應的領導人也在不斷地思索未來的發展路線。

在武漢七校的光芒下有一所被壓制的大學——湖北工業大學,可謂是活得最「憋屈」的一所大學。在普通人的眼中,湖北工業大學,從名字來看就是一所以工科類為主的大學,著重培養學生們的工學能力。但其實,湖北工業大學的王牌專業是藝術類專業,其次才是機械類的工科專業。作為一個老牌學校,湖北工業大學的歷史還是非常豐富的,經過長期的發展,改名,最終成為如今我們所看到的湖工大。

武漢高校聚集,211學校也很多,在武漢七校的光環下,作為一個二本院校的湖北工業大學就顯得平平無奇。但忽略周圍高校,湖北工業大學也算是省內的一流學校,並榮獲了各項榮譽稱號。很多人因為二本都小瞧了湖工大,這所學校本身的師資力量可謂十分的強勁。有「長江學者」稱號獲得者,有「萬人計劃」入選者,其所帶領的專業也是國家特色專業。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湖北工業大學雖然規模比較小,雖然是一個二本學校,但若是你仔細研究它的學科建設、競賽成果和學術資源,你就會驚嘆它的實力。不僅如此,學校還一直與美、德、法等國外高校進行合作,開辦不同的項目。

湖北工業大學的文化傳統體現在校徽上,1952年的辦學時間以及「工」字標誌展現著學校的特色專業。在二本類院校實力一直名列前茅的湖北工業大學,很多專業的錄取線都是在一本線之上的,這也體現了學校的強勁實力。

實力一直得不到認可的湖北工業大學也不行不氣餒,學校一直秉持著「厚德博學,求實創新」的校訓。雖然提到湖北會先想到武漢七校,但是相信有點「憋屈」的湖北工業大學在自己的努力下,尊重規律,追求真理,不斷地興旺發展。

相關焦點

  • 傳說中的「武漢七校」——中國最緊密的大學聯盟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一個非常有實際效力,比較緊密的大學聯盟,就是成立於武漢的七校聯盟,也叫做武漢七校。1999年,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華中農業大學,為了取長補短,決定聯合辦學,各自拿出本校特色優勢專業聯合辦學,這七所高校的本科生,可以任選其中一所學校的公共選修課或專業課,可拿雙學位,相當於「一張錄取通知書,可上七所名校」。
  • 都是211重點大學,「南京八校」和「武漢七校」,哪個實力雄厚?
    我們知道,在武漢地區有七所211重點大學,而且由於這七所大學是聯合辦學,所以通常被人們稱為是「七校聯盟」。而在中國,擁有超過八所211重點大學以上的城市其實並不多,但是在江蘇省的省會南京市,竟然有高達八所211重點大學,那麼,這八所211大學和武漢的武漢七校相比,誰略更一籌呢?
  • 一張通知書上七所名校,武漢七校:中國性價比最高的大學聯盟
    其實大學聯盟中國並非是個例,世界上其他很多發達國家也有比較知名的大學聯盟,像美國的常春藤聯盟,英國的羅素大學集團和澳大利亞八校聯盟是幾個比較實力雄厚的大學聯盟,像世界上比較頂尖的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都是這幾個聯盟的'成員。
  • 除了「武漢七校聯盟」,這兩所大學也獲部省共建支持
    近日,教育部與湖北省政府在漢正式籤署了湖北「雙一流」建設高校共建協議,包括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在內的七所在鄂部屬高校,毫無意外地獲得部省重點共建。協議中還提到了要「繼續共建湖北大學、武漢科技大學」,這一點則少有人關注。
  • 「武漢七校聯盟」暫停,反思不應停止
    □本報評論員劉嬋    「一張錄取通知書,可上七所名校」,這句話曾是武漢「七校聯合辦學模式」的最響亮口號。這一又稱「武漢七校聯盟」的政策,涉及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國地質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這7所全國知名大學,卻在近日宣告暫停,聯盟內2018級學生不能再跨校輔修「雙學位」。
  • 武漢市內「被忽視」的三所高校,名氣不大實力卻不錯
    武漢,是我國中南地區的科教中心,是國家最重要的高教基地。武漢有大學近90所,在校生規模更是世界第一,達到了驚人的120萬人。在武漢,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師範大學等都是赫赫有名的高校,它們為武漢增添不少色彩。除了七所211高校,武漢還擁有一批實力強悍的雙非高校。只不過在眾多名校的光環下,它們「黯然失色」。武漢城區內,就有這麼三所高校,雖然它們實力不及同城中南財大、中國地質大學等校,但依舊是省屬一流高校。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武漢三所最容易「被忽視」的三所高校。
  • 武漢高校系列第一部序言之七校聯盟
    第一彈:七校聯盟――顧名思義就是武漢七所大學聯合辦學,又稱武漢七校聯盟,是指在武漢七所教育部直屬高校之間實施的一種聯合辦學模式,根據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平等互利,相互促進的原則,七校從1999年開始聯合辦學
  • 武漢「最憋屈」的大學,曾合併3所211「衝刺」985,卻沒進入前3!
    武漢「最憋屈」的大學,曾合併3所211「衝刺」985,卻沒進入前3!大學是社會發展的基石,大學不能直接為社會創造利益,但學校學生不能直接上班,消費能力也不強。武漢理工大學由武漢工業大學、武漢汽車工業大學、武漢交通科技大學三所大學於2000年合併而成。當時的3所大學都很有實力,以他們自己的水平,進211也沒有問題。
  • 武漢七校暫停聯合辦學招生:倒也不必拍掌叫好
    連日來,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範大學等七所武漢部屬高校先後發布通告,「七校聯合辦學」暫停招生,聯盟內2018級學生不能再跨校輔修雙學位。(12月4日 澎湃新聞)新聞發出後,一些網友評論都是拍手叫好。在他們看來,武漢七校聯合辦學模式是給了一些學生出去「招搖撞騙」的機會,不少學生只是在利用這種方式「鍍金」,但在筆者看來,這卻是一種極端的認知。
  • 武漢這所非211大學實力還不錯 專業針對性強畢業生社會認可度高
    211工程大學在我國雖然已經形成了廣泛的知名度和絕對的影響力,但我國也有不少實力很強的非211大學備受考生和家長關注。今天高考科代表給大家介紹一所頗受認可的非211大學,這所大學學科實力很不錯,地理位置也不錯,優勢專業針對性很強,畢業生社會認可度也很高,這所大學就是武漢科技大學。
  • 武漢最「冤」的1所大學,明明實力不差,卻被調侃是「種地」的
    但是提到武漢,不得不說武漢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大學城,因為擁有著80多所高校和140萬的大學生,武漢的教育資源是華中地區最好的。今天要給大家說的是武漢最「冤」的1所大學,它的實力只比「武大」和「華科」差一點,但卻總是被調侃是種地的。這座大學的名字大家也都聽過,華中農業大學,但是並不如華中師範大學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那麼出名。
  • 最牛的雙學位——武漢「七校聯盟」暫停聯合招生,是好還是壞?
    近日,位於武漢的七所名校陸續發布通告:「七校聯合辦學」暫停招生,聯盟內2018級學生不能在跨校輔修雙學位。這七所名校是: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華中農業大學。
  • 武漢大學、四川大學、中山大學、吉林大學, 排名如何?
    網友一: 第一應該是武漢大學,雖然武大跟華東五校比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不可否認武大的實力還是很強的,如武大經濟金融,水利水電,測繪學都比較知名。第2是中山大學,中大是華南老大,地處廣州,經濟發達,就業優勢明顯,近年來實力發展很快,後面的吉林大學和四川大學半斤八兩,都差不多。 網友二: 我來簡單說一下自己意見。在不同的省份,各校地位和影響力差別很大。我堅信在湖北省,我們中山肯定不如武漢大學。但是如果在廣東,論資源和實用性,中山大學肯定是要壓住另外三所學校。
  • 除了國立武漢大學,還有哪些外來大學築就武漢教育高地
    一、民國時期武漢高校的格局民國時期武漢即為國內最發達城市之一,其教育水平也在國內前列武漢大學醫學部(原湖北醫科大學)(七)湖北省立農學院1940年在恩施的省立農業專科學校改建成立湖北省立農學院整理完民國時期武漢高校,還是感慨武漢高等教育的發達,在民國時期就有8所大學,很多省份只有一、二所大學(專科學校)。二、院系調整的遷移武漢的外來大學建國前後直到70年代,武漢陸續接受外部搬遷院系,他們或獨立成校,但更多的是和武漢本土高校融合,壯大武漢高教力量,影響較大的主要如下。
  • 高考:武漢大學排名全國前十,為啥當年沒能入選九校聯盟
    ,包括很多985工程大學,同時對國內學生來說,可以進入C9聯盟大學,那麼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是高考:武漢大學排名全國前十,為啥當年沒能入選九校聯盟。200所,進入985工程大學是2000年,沒能進入9校同盟也是因為自身條件不足。
  • 武漢七校暫停聯合招生,不妨調整完善「再出發」
    ▲資料圖「一張錄取通知書,可上七所名校」,一直以來讓在武漢的大學生引以為傲的聯合辦學模式,將暫時告別。連日來,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範大學等七所在漢部屬高校先後發布通告,「七校聯合辦學」暫停招生,聯盟內2018級學生不能再跨校輔修雙學位。這一持續了20年的「七校聯合輔修」模式,曾是中國大陸持續時間最長、實質性參與高校最多、合作範圍最廣、受益學生最多的一種聯合辦學模式。
  • 武漢七校暫停聯合辦學招生 不再跨校獲第二學位證書
    央廣網武漢12月5日消息(記者凌姝)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一張錄取通知書,可上七所名校」,這句話曾經是武漢「七校聯合辦學」模式最精準的概括。1999年,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範大學等七所在武漢部屬高校籤訂聯合辦學協議,允許7所高校的學生從大二開始跨校輔修專業,修滿50個學分並完成畢業論文,就可以拿到雙學位證書。但是近日,這七所學校先後發布通告,宣布「七校聯合辦學」暫停招生,聯盟內2018級學生不能再跨校輔修雙學位。這一持續了20年的「七校聯合輔修」模式,為何被按下暫停鍵?
  • 武漢這所「櫻花大學」,直屬教育部,是985高校,備受高考生認可
    武漢這所「櫻花大學」,直屬教育部,是985高校,備受高考生認可 武漢是我國的一處科教重地,也是一所知名的「大學城」,高校林立,擁有89所大學,在校大學生多達120萬,是我國大學生群體最密集的一個市區,武漢有著多所知名的高校,包括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華中師範大學等。
  • 武漢大學最受歡迎,哈工大遭冷,圖解中堅九校湖北歷年錄取分數線
    它們是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天津大學、中山大學、東南大學、廈門大學、北京理工大學。這九所學校是除清北、華五人、兩財一貿、航開濟等,生源層次最好的九所大學,辦學實力僅次於清北、華五人。
  • 國內最「憋屈」的1所大學,實力強名氣大,認可度高,卻不是211
    江蘇省內的大學數量非常多,而且還有很多是名牌大學,其中有15所高校入圍雙一流,這個數量僅次於北京。雖然說江蘇的名校眾多,然而有一所大學卻十分憋屈,他被稱為是國內最憋屈的一所大學,自身擁有強勁的實力,而且名氣也不小,在國內的認可度也很高,可是卻落選了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