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畫家,停留在我腦海中的便是齊白石、徐悲鴻;齊老的《蝦》和悲鴻《八駿圖》。然而,昨天無意中看到了一本現實主義當代畫家的畫冊,瞬間就震撼到了我的心。都說一個畫家的作品,會反映畫家的內心世界和對生活的領悟。
這幅絢麗的日本傳統建築,以櫻花樹為載體,名稱叫《興亡史》!每一層的古建築都有不同的建築風格和色彩,看起來頗有我國的唐朝建築風格。這種繪畫風格有點像我們元代開始出現的錦灰堆的創作風格,不過錦灰堆表現的是寫意的文人風骨和美好的寓意!日本畫家池田學的這幅作品則是寫實與工筆,建築堆砌的更加龐大。
這位日本鋼筆畫畫家,他創作作品更像是建造房子或者是培植大樹;他的畫作都是巨幅的恢弘大場景,可以掛滿畫廊的整面牆壁,但是他都是從最邊角的地方開始畫起,使用的是鋼筆蘸不同顏色的墨水。
他每天工作8小時,最巨大的一幅歷時28800小時完成。很難想像這是多麼大的工作量,需要超級的耐心和想像力,每一筆都需要精妙細化。用放大設備放大20倍,仍能看到精細的鋼筆痕跡,令人瞠目結舌!
《受害者》:為什麼說是以東京這個城市為原型呢?
看到這幅畫的時候,我就覺得這個70年代出生的日本畫家池田學,有著超乎藝術情懷、對生態環境的前景的憂慮。
他不用蒼白的語言吶喊,而是用五彩的畫筆精心描繪了心中對於環境的擔心,用藝術畫作像人們提示保護環境,溫柔的對待自然。這幅畫的名字《受害者》:畫面中有很多具體的事物。我感覺這是以東京城市為原型,加入了畫家的想法的精品之作。
我之前看過一部8集的日劇《公主小屋》,裡邊的場景真實拍攝了東京的不同建築和居住環境。既有聳入雲端的摩天大樓,也有低矮的二層一戶建的日式居所,更有貧民區的「草花莊」。
池田學的這幅作品裡,用黑黃灰白的暗系色調,描繪了一幅東京夜晚的景象。只不過這些建築繪畫的形狀依託於一條盤踞的大蛇。頭部橢圓形的就是大蛇的頭部,蛇眼是2個玻璃幕牆環形建築;蛇頭之上,林林總總的用寫實技法畫出了建築;蛇嘴用黃色勾描出建築大樓的外輪廓,組合起來就像大蛇的嘴巴!
蛇的蛇信,畫者用白色的飛機來展現;飛機是可以快速實現空間的轉換,比作蛇信,二者有相同的特徵。我粗略的數了一下飛機,大大小小大約有150多架。而盤桓的蛇身上的建築,形狀各異,還有信號發射裝置,有電車。以黑色的夜空作為背景,表達出來的是居住在城市鋼筋水泥中的壓抑。
《崩潰》:這幅池田學用更為灰暗筆觸來表達了對日本東北地震、海嘯和核災難的啟發。
畫中的右下角是綠草如茵的大地,綠色是代表生命和希望的;然而在它的上方是一個巨型的工業化合物嵌入巨大冰山巖石混合體中,與下面的綠色植物保持相對距離,然而有些墜落的跡象。
混合體上滿是現代工業的管道和鍋爐系統,紛繁複雜,看似設計精密,正常運轉,無可替代。但是畫家所要表達的是,誰又能保證它不出一點問題,這些設施都是有使用年限的。
這幅畫作是一個提示,如何把人類的世界變為灰色的。
《預兆》是以翻滾的海浪為依託,將生活中的人和物全部卷在其中。
為什麼池田學這三幅作品都體現出了擔憂的內涵。這些都是他在那場襲卷日本的海嘯中所經歷的,記憶猶新。
池田學在介紹這幅畫作時說:「所以我現在就要開始鍛鍊鐵頭功,定風術,禦寒術及遊泳。」池田學大笑著繼續說:「我們還要現在就開始努力建造我的諾亞方舟,為的是讓我心愛的人可以在災難中活下來。如果幸運的話,我會和某個她繼續將人類繁衍下去。不過,假如能和心愛的人在一場巨大的人類災難當中一塊死去,那也算是不錯的結局。
這是畫家將自己親身經歷,思考融入到了畫裡,讓自己的想法以讓人們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展現。
寫在最後:
看完了畫冊作品,這種寫實的畫作精細繁複,將建築、管道、鍋爐等各種器物,用有機的思想結合起來,形成震撼的視覺效果,歷時時間長,形象具體。
如果在美術館裡仔細看一張畫作,可以當做是看一部故事,幾天是看不完的,裡邊包含了太多的內容。他的一幅作品用時3年,28800小時,他是畫了一部故事啊!
不一樣的看畫體驗,不一樣的風格!
本文由冰藍月吟原創,喜歡點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