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了一些香港中學生物教材和內地教材的區別-你所不認識的香港中學《生物》教材是這樣的(點擊藍字可閱讀)。看到有些朋友很感興趣,今天給大家找來香港高中生會考生物試題,從考試方面看看兩地的區別。大家不妨試試做一做看,你能得多少?(文末附帶答案及解析)
會考分成三部分 :第一 、二兩部分各佔 40%, 第三部分佔 20%。 從題型來看 ,香港高級程度會考生物學試題幾乎全部由主觀題組成 。從試題的內容來說 ,試題具有重視基礎 、貼近生活和注重能力培養等特色 。
例 1 在某些細菌的基因組 , 胞嘧啶佔其雙股DNA含氮鹼基總數的 28%。(a)這 DNA內鳥嘌呤的百分率是多少 ? 解釋你的答案 。 (2分 )
(b)計算這 DNA內腺嘌呤的百分率 。 (2分 )
(c)這 DNA內有多少尿嘧啶 ? (1分 )
例 2 閱讀以下文章 ,然後回答 :我們的食物有多安全 ?我們的食物有多安全 ? 這是最近各國政府和民眾提出的問題 。由於在各種食物中檢驗到汙染物的個案與日俱增 ,這個問題便引起公眾的關注 。食物受到汙染 ,主要源於汙染物被排放到生態系統 、不當的農耕方法和食物加工失誤 。隨著近年人口膨脹 ,食物受汙染的問題變得日趨嚴重 。排放到環境的工業廢料可能含有重金屬 ,進食受汙染的魚類 ,是人類攝入重金屬的主要原因 。
重金屬一旦隨食物進入體內 , 最終會在腎臟和肝臟等器官積聚 。部分重金屬能容易穿過組織屏障 ,到達腦部和性器官 。兒童不宜攝食大量捕食性魚類和貝類 ,以減低重金屬中毒的風險 。不當的農耕方法亦會導致人類的食物來源受到汙染 。例如 ,有些人把抗生素混入動物飼料以提高產量 。但這樣濫用抗生素 ,可能令某些人類傳染病的治療更加棘手 。
食物加工時的失誤 ,例如衛生情況欠佳和加熱不足等 ,會引致食物受致病微生物所汙染 。此外 ,採用非準許物料來增加食物的顏色, 或延長某些食物製品的貯存期 ,也對我們的健康構成威脅 。攝食受汙染食物 ,對人體的各個系統可帶來短暫或長遠的不良後果 。在大多數情況下 ,較高風險者包括免疫受抑制的病人 、懷孕婦女 、長者和幼兒 。因此 ,政府和市民均要付出努力 ,攜手合作解決香港的食物受汙染問題 。
(a)隨著今年人口膨脹 ,食物受汙染的問題日趨嚴重 。試加以解釋 。(3分 )
(b)描述食物中的重金屬如何在肝臟積聚 。 (3分 )
(c)兒童不宜攝食大量捕食性魚類 ,以減低重金屬中毒的風險 。試加以解釋 。 (4分 )
(d)在飼養動物時濫用抗生素 , 可能會令到某些人類傳染病的治療更加棘手。 試解釋這個現象 。 (3分 )
(e)舉出一個採用非準許物料進行食物加工的例子 ,並指出這對我們的健康構成什麼長遠的威脅 。 (2分 )
(f)為什麼食物汙染對長者構成較大的威脅 ? (1分 )
(g)討論香港政府和市民如何能幫助解決食物受汙染的問題 。 (4分 )
例 3 人類和開花植物的生長和發育 , 均受激素和環境因素影響 。根據生長和發育的概念 , 比較激素如何對人類和開花植物產生作用 。比較環境因素對這些生物的生長和發育的影響 ,在程度上有何不同 。 (20分 )
例 4 為研究化學物品 X對某動物細胞培養的效應 ,進行一項實驗 。用不同濃度的化學物品 X將細胞處理 24h,然後測度各細胞培養內的細胞 ATP濃度和細胞死亡的百分率 。實驗經重複試驗後 ,所得的平均數據表列如下 :化學物品 X濃度(ng/mL)細胞 ATP濃度(nmol/ mL)
(a)使用對頁的方格紙 ,繪幅曲線圖顯示化學藥品X對細胞的效應 。 (6分)
(b)找出達到以下結果的化學物品 X的濃度 :(i)將細胞 ATP濃度減少一半 (1分 )
(ii)殺死 50%的細胞 。 (1分 )
(c)(i)根據你在 (b)的答案 , 推斷哪一項參數對化學物品X的效應較為敏感 (2 分 )
(ii)化學物品 X可能對哪種細胞器發揮作用 ? 舉出一個理由來支持你的答案 。 (2分 )
(iii)提出細胞 ATP濃度的改變會如何導致細胞死亡 。 (1分 )
(d)上述實驗所用的細胞來自大鼠的小腸上皮 。若使用高濃度化學物品 X的動物飼料來餵飼大鼠 ,會怎樣影響它們的腸功能 ? (1分 )
例一答案 :
(a)這 DNA內鳥嘌呤的百分率是 28%(1分 )。在 DNA雙螺旋結構中 ,鳥嘌呤 (G)和胞嘧啶 (C)互補配對 ,因此 G的數量和 C的數量相同 (1分 )。
(b)(1 -28%*2)/2 =22%(等號前後各 1分 )。
(c)DNA內沒有尿嘧啶 (1分 )。
分析 :這一題比較容易 ,考查的是 DNA雙螺旋結構的鹼基互補配對原則以及 DNA的鹼基組成 ,都屬於遺傳學部分的基礎知識 。另外 , 這樣的主觀題也考查了學生基本概念的掌握情況 。比如 (a)題 ,答出百分率是 28%只能得 1分 ,解釋原因佔了 1分 , 一定要答出「鹼基互補配對原則 」才可得分 。
例二答案 :
(a)人口增加 ,隨之而來是自然資源的開拓(1分 ),繼而產生大量家居 、農業 、工業廢料 , 並排放至環境 (1分 ),糧食 、農作物需求增加 (1分 ), 導致在農業上濫用化肥 、殺蟲劑和抗生素 (1分 ), 用以增加產量 。 (最高 3分 )
(b)重金屬在小腸吸收然後進入血液(1分 ),已吸收的重金屬會運送到肝臟進行解毒作用(1分 ),如吸收過量重金屬 ,則肝臟未能將它們完全解毒 (1分 ),它們便會在肝臟細胞積聚 。
(c)捕食性魚類會攝食細小魚類 ,而細小魚類又會攝食吸收重金屬的浮遊生物 (1分 ),因為重金屬不容易被代謝 ,它們會沿食物鏈積聚 (1分 ), 兒童正處於急速發育和發展階段(1分 ),因此重金屬對重要器官或系統 (如睪丸和神經系統 )的不良影響會更顯著 (1分 )(d)人類進食受抗生素汙染的肉類 (1分 ),人體內具較低抗藥性的病原體會被殺死 ,而具抗藥性的菌株可生存和繁殖 (1分 ),結果 ,病原體的具抗藥性菌株種群增加 (1分 ),使治療這些人類傳染病時更加棘手 。
(e)例子 :使用二氧化硫來潤飾肉類色澤 ,影響 :致癌 ;例子 :使用三聚氰胺來增加奶類的含氮量 ,影響 :腎結石 ;例子 :使用甲醛來保存食物 ,影響 :致癌 。 (接受其他正確答案 )(f)長者的免疫系統較弱 (1分 )。
(g)政府 :對以下項目進行立法 :正確的農業運作 (1分 )、正確使用食品添加劑 (1分 )、
食物環境衛生 (1分 )、適當的食品加工程序 (1分 );立法強制審查進口食品或本土食品 , 以確保食品沒有汙染物 (1分 )。 (以上部分最高 3分 )公眾 :增加對無汙染食品的認知 (1分 );保持良好個人衛生 ,以預防食物傳染病的傳播 (1分 )。
分析 :本試題是關於食品安全問題的 , 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繫緊密 。本題的 7小題都圍繞著食品安全這一主題 ,但又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考查了學生利用如下生物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比如肝臟的功能 、生物富集作用以及抗藥性的形成等知識 。除此以外 , 最後一題討論題可以考查學生參與與生物科學相關的社會決策的能力
例三答案 :
這類題分為兩部分評分 :內容和語言表達 。內容包括 15分 ,語言表達 5分 。語言表達評分標準可從以下兩個方面考慮 :表達的清晰度 、邏輯性及系統性佔 3分 ;切題程度佔 2分 。
內容評分標準只是提出了一些評審指導 ,評分主觀性較強 ,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並答題 :生長涉及細胞數量增加 (人類的生長激素 、性激素以及開花植物的生長素 、赤黴素對細胞數量增加方面的功能簡介 )、生長涉及細胞體積增加 (人類的生長激素 、甲狀腺激素以及開花植物生長素 、赤黴素在細胞體積增加方面的功能介紹 )、發育涉及複雜性的增加 (人類甲狀腺激素 、性激素以及開花植物的乙烯 、生長素對各自器官發育的促進作用 );環境因素的影響(人類生長速度和生長過程受環境因素影響較少 ,而開花植物受光強度 、二氧化碳濃度 、溫度 、水等環境因素影響較大 )。
分析 :本題的卷面分值達到了 20分 ,相當於一篇和生物知識相關的小作文 ,其中除了內容的 15分以外 ,有 5分是跟語言表達掛鈎的 ,這是內地的生物高考試卷中不存在的一種題目形式 。在知識方面 ,本題考查學生對人類以及開花植物的生長發育受激素的影響方面的知識 ,可以說 ,涉及到的知識點比較多 ,考查到了很多種不同激素在人類或開花植物生長和發育全過程中的不同功能 ,學生必須對這一部分的知識都非常熟悉才能按照試題的要求正確地比較兩者的不同 。熟悉這部分知識的前提下 ,還要求學生能將自己掌握的知識用文字清晰完整地表達出來 ,要求算是比較高的 。而比較環境因素對這些生物的生長和發育的影響 ,在程度上有何不同 ,這個問題相對來說比較容易一點 。
例四答案 :
(a)正確標題 (0.5分 ), 選舉正確的軸 (1分 )和比例合適 (0.5分 ),正確標註橫軸和縱軸和加上單位 (0.5分 ),正確繪圖和連接各點 (2分 ), 正確標註兩條曲線 (0.5分 )(如下圖 )。
(b)(i)5 ng/mL(1分 );
(ii)11 ~ 12 ng/mL(1分 )。
(c)(i)細胞 ATP濃度 (1分 )。導致細胞 ATP濃度減半的化學物品 X濃度較導致細胞死亡百分率減半的化學物品 X濃度低 (1分 )。
(ii)線粒體 (1分 ),因為它是生產 ATP的主要地點 (1分)
本文來源生物學教學,編輯王二二,若侵刪
如果覺得感興趣請給小編點讚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