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杭州7月10日消息(記者李佳 浙江臺記者馮葛)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從7月8日9點,新安江水庫自建成以來第一次9孔洩洪,到7月10日早上9點,距離首開9孔洩洪後的第48小時,新安江水庫水位達到107.89米,已下降了50釐米。目前,水庫水位仍在繼續回落中。
浙江自5月29日入梅,截至7月9日,浙江全省梅雨量498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65%,排常年同期第1位。根據水文部門計算公式大致測算,入梅至今,浙江相當於下了3500多個西湖的水。
7月8日9點,新安江水庫自建成以來第一次9孔洩洪。全力洩洪34個小時後,7月9日晚7點,9孔降為7孔。7月10日凌晨2點,新安江水庫水位降到108米內。108米是新安江水庫本次洩洪中比較關鍵性的一個節點水位。浙江省防指新安江調度專家組成員、浙江省水利廳運行管理處調研員彭洪說,防汛調度要通盤考慮,為了緩解水庫下遊地區行洪壓力,新安江水庫開閘洩洪從9孔調整為7孔。彭洪介紹:「關這2孔可以減少下洩流量,上遊可以承受,下遊可以保證下遊的全線安全。根據上下遊以及錢塘江整個流域的態勢有利,根據上下遊以及整個錢塘江流域受災影響最少這兩個原則,我們進行調度。」
關閉2孔洩洪閘後,新安江水庫保留開啟7孔洩洪閘洩洪,洩洪流量5900立方米/秒。7月10日上午,蘭江洪峰和水庫下洩流量疊加,桐廬、富陽等地水位略有上漲,洪峰平穩過境。
強降雨也導致浙江衢州多座水庫超汛限水位,衢州市水利局水文與水旱災害防禦中心主任劉善海說,為緩解下遊杭州桐廬等地的防洪壓力,衢州最大的水庫——湖南鎮水庫已經停止發電,開閘洩洪的時間也儘量推後。劉善海介紹:「我們是能挺則挺,在下遊的險情沒解除以前,我們儘量減輕下遊的負擔。等我們這裡的洪峰過了以後,洪水降到比較低的程度,我們再考慮(湖南鎮水庫)洩洪。」
受連日降雨影響,西苕溪流域水位上漲迅速。湖州長興縣呂山鄉的楊吳村鈕店橋自然村因靠近西苕溪流域,沿岸部分地勢低洼區域的店鋪村居出現積水情況,當地迅速組織民兵隊伍連夜趕赴現場進行搶險救援。經過一夜的奮戰,到7月10日凌晨2點,村裡成功壘砌了近兩百米的臨時堤岸,同時通過調用抽水機等物資,將居民家中的積水排出,化解了險情。呂山鄉楊吳村民兵連長鄭龍泉說:「這裡地勢比較低,當時水上升很快,之後我們馬上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把沙袋先摞起來,預防水位上升太快把村淹掉,大概壘了將近三十公分左右。」
統計顯示,浙江全省受災人口18.4萬人,緊急轉移安置人口5.2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1萬公頃,倒損房屋1000餘間,直接經濟損失7.1億元。無人員傷亡失蹤情況。
好消息是7月11日開始,浙江的雨終於要停一停了,11日-13日全省多云為主。不過由於前期雨量大,發生小流域山洪、城鄉積澇、山體滑坡等次生災害風險仍較高。浙江省自然資源廳發布黃色預警:7月10日到7月11日8點,杭州市、紹興市、衢州市、麗水市等部分地區地質災害氣象風險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