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小學四年級學生,通常會有這麼一堂課,教師發給每個學生一個兵兵球,球上標有一個小黑點,要求學生設法說明這個小黑點的位置。問題確實很有趣,但回答起來卻頗費周折。我們知道,如果在平面上要定出一個點的位置,只需畫一個笛卡爾設計的平面直角坐標系,再以小點距離x軸和y軸的長度,即小點的直角坐標就可以說明它的位置了,可是在球面上該如何進行呢?
其實當人類發現自己居住的世界是一個球體之時,就開始考慮如何在球面上定出位置的問題了。當然,我們可以以自然地理位置來定位,如我們可以回答上海位於太平洋西岸、東海之濱的長江口,這個回答大致上是沒錯的。但如果要精確地標定地球表面一個點的位置,如茫茫大海中正在發出呼救信號的船隻或沙漠中勘測隊基地的位置,有時以自然地理位置來定位是無能為力的。因此我們也需要有一個地理坐標系,這就是我們所要討論的經緯線。
我們知道地球不停地繞著地軸自轉,但在地球表面有兩個點是不發生自轉的,就是地球的南北兩極。我們在與地球兩極等距離的地方,繞地球劃出一條線,這就是赤道。赤道的科學定義應是:通過地心,垂直於地軸的平面與地表相切而成的線為赤道。然後我們設想在地球表面有許多條平行於赤道的線,我們把它們叫做緯線。我們將赤道定為0度緯線,由此向北為北緯,向南為南緯,由0°直達兩極分別為北緯90°和南緯90°。
在地球表面光有緯線還不能組成地理坐標系,就象光有X軸不能組成直角座標系一樣,我們還要設計一些垂直於緯線的線,稱為經線。經線與緯線不同,彼此之間並不平行而是向兩極收斂。緯線中因為有赤道,所以很容易定出0°緯線,但怎樣定出0°經線又是一件麻煩事。有一段時間內,世界上沒有統一的0°經線,所以確定不了統一的經度。後來通過國際會議商定,以通過英國倫敦原格林尼治天文臺的經線為0°經線,稱本初子午線。由此向東稱東經,從0°到180°,由此向西稱西經,也從0°到180°。因為地球總共才360°所以東經180°經線與西經180°經線實際上是同一根經線,因此就把它定為180°經線而不分東經、西經。
有了經緯線,組成了地理坐標系,就可以定出地表任何一點的地理位置了。由經緯度所決定的地理位置,我們稱之為數理位置,以示與其他性質的地理位置的區別。數理位置與直角座標定位性質類似,也以兩個數據表示:緯度和經度,習慣上我們把緯度位置放在前,把經度位置放在後。如果我們要找北緯30%東經120°這一點,只需先找到北緯30°緯線,再找到東經120°經線,兩線相交處就是我們要找的點,它大致位於浙江富陽東南。但是在地球表面有兩個特殊的點,它們只有緯度位置沒有經度位置,這就是南極和北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