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筆電配套企業已達817家 致力打造亞洲最大筆電生產基地

2020-12-22 華龍網

    重慶晨報訊 (記者 曹嘉智)一臺筆記本電腦,除了集成電路(IC)、硬碟、內存等核心部件,其它的像機殼、鍵盤、散熱器、轉軸等零部件都已實現重慶本地配套。這是記者昨天從市經信委軟體處得到的最新消息。截至去年底,我市已籤約的筆電配套企業達817家,「品牌商+代工廠+零部件企業」的「5+6+800」垂直整合體系已經構建成型。

    近年來,我市致力於打造亞洲最大的筆電生產基地,從無到有建立起筆電產業鏈,截至目前,全球每4臺電腦中就有1臺是重慶造。

    「已經引進的817家筆電配套企業中,有97家都是去年新籤約的,先後引進了京東方(面板)、海力士(晶片)、巨騰(金屬機殼)、聖美、凱逸等戰略物資項目。而硬碟項目今年也有望落戶重慶。」昨天,市經信委軟體處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悉,目前筆電配套企業中,已開工投產的有595家,佔到了整體的80%。這些配套企業聚集效應明顯,除了集中在兩路寸灘保稅港區和西永綜合保稅區扎堆外,展運、精元、大泰、濱川、華科事業群、群光、達方、群祥等重點企業齊聚渝西,目前璧山落戶的配套企業達到200家,永川落戶的配套企業超過100家,江津、銅梁、合川、高新區等落戶配套企業也超過50家。

相關焦點

  • 群光電子落戶重慶 打造最大筆電生產基地(圖)
    新華網重慶頻道6月28日電(廖芷藝)在重慶市大力推行招商引資的的背景下,今日早上,在該市江津區雙福新區舉行了群光集團重慶雙福生產基地開工典禮暨配套企業集體籤約儀式,標誌著來自臺灣的群光集團在西部開發的重點"重慶雙福生產基地項目"正式開工,此基地將被打造成群光在國內最大的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
  • 臺灣緯創重慶締造其全球最大筆電基地
    原標題:臺灣緯創重慶締造其全球最大筆電基地  中新社重慶11月27日電 (記者 劉賢)臺灣緯創資通重慶產業基地擴能項目27日開建,標誌著緯創在重慶紮根。該項目建成後,重慶筆電產能將佔到緯創的六成,成為其全球最大筆電生產基地。   重慶已成為全球筆電聚集地,華碩、宏基、東芝、惠普等大品牌的筆電產品均在當地生產。
  • 重慶連續6年成全球最大筆電生產基地
    中新社重慶5月21日電 (記者 劉賢)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劉忠21日在當地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2019年,重慶市連續第6年成為全球最大的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產量約佔全球的40%。同時,手機產業產值首次突破千億元(人民幣,下同),產量約佔全球的十分之一。
  • 重慶西永保稅區開張 打造亞洲最大筆記本基地
    8個月後將投產,與富士康、廣達等攜手打造亞洲最大筆記本電腦基地  重慶日報消息 昨天,隨著重慶西永綜合保稅區正式揭牌,英業達集團重慶電腦生產基地也開工奠基。屆時,英業達、富士康和廣達三足鼎立,加上上百家核心配套供應商,一個整機+配套的亞洲最大筆記本電腦基地,將在西永綜合保稅區浮出水面。  對在重慶布局中國第二生產基地,英業達集團董事長李詩欽充滿信心。他說,2009年12月26日,英業達正式和重慶市政府籤約。正式投資協議籤訂後兩個月的今天,英業達就正式啟動建設第一期工程。8個月後,將投產第一臺重慶英業達工廠製造的筆記本電腦。
  • 惠普公司大中華區總裁莊正松:重慶已成惠普全球最大筆電基地
    原標題:智匯八方|惠普公司大中華區總裁莊正松:重慶已成惠普全球最大筆電基地   今(15)日,在2020線上中國國際智能
  • 全球最大筆電生產基地發力 前7月重慶出口筆電貨值超900億元
    中新社重慶8月14日電 (韓璐 李綠桐)重慶海關14日發布7月重慶外貿進出口數據。據統計,7月重慶外貿進出口總值642.2億元(人民幣,下同),進出口規模創近5年以來新高,增速居中國第二位。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前7月重慶筆記本電腦、手機出口貨值分別達911.2億元和44.8億元。
  • 重慶連續6年成全球最大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
    劉賢 攝中新網重慶5月21日電 (記者 劉賢)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劉忠21日在當地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2019年,重慶市連續第6年成為全球最大的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產量約佔全球的40%。同時,手機產業產值首次突破千億元(人民幣,下同),產量約佔全球的十分之一。
  • 國內筆電代工廠分布圖一覽,90%都是他們生產的
    筆電整機代工廠商主要集中在臺資企業,國內主要布局在臺灣,江蘇,安徽,重慶等地,另印度等東南亞也有組裝工廠,上海、北京、西安等地則以研發為主。官網:https://www.wistron.com前身是宏碁電腦在1981年成立的DMS(設計、生產、服務)部門,在2001年5月份獨立出來專做代工業務,當然目前仍由宏碁控股。作為泛宏碁集團的三大支柱之一,緯創也是全球數一數二的代工大廠,排名和實力僅次於廣達和仁寶。國內生產基地:重慶、崑山、泰州、臺灣、中山、成都。
  • 平均每秒鐘「誕生」兩臺筆電,西部(重慶)科學城智能終端產業「加速...
    一起來看看《重慶日報》今天點讚了重慶高新區哪些方面呢平均每秒鐘「誕生」兩臺筆電重慶智能終端產業「加速跑」,上半年筆電出口兩項指標居全國第一的背後一秒鐘能幹什麼?如今,其筆記本電腦出產線的智能化率已達50%,貼片生產線的智能化率達到95%。智能化改造升級後,企業的生產效率提升15%-20%,產能得以充分釋放。今年1-7月,英業達(重慶)有限公司產值達到355億元,同比增長16%。「目前,公司訂單充足,訂單量比去年同期多了20%。
  • 爭先創優 | 鐵三角要在海寧打造亞洲最大生產基地
    作為日本鐵三角集團在中國最大的生產基地,海寧鐵三角10月底剛剛完成「搬家」,力爭打造亞洲最大的生產基地。 汪昕笑著說,最讓她印象深刻的是,項目籤約前,她和海寧經濟開發區(海昌街道)相關部門負責人需要見面會商細節事項,當時已是深秋,天氣微涼,汪昕一行從杭州趕到海寧,她看到,區(街)相關負責人一直在風中等候,極力爭取鐵三角進駐海寧工業企業「大家庭」。
  • 永川加快消費品工業發展 打造智能冷鏈生產基地
    新華網發(永川區委宣傳部供圖)  新華網重慶7月15日電(歐陽虹雲)消費品工業是重慶工業經濟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重要力量。7月15日,重慶市永川區集中簽約籤約96個項目,總投資210.101億元,將打造「自嗨鍋」川菜味覺中心、智能冷鏈生產基地等新興項目,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完善消費品產業、汽摩產業等產業鏈條。
  • 全球5臺筆電就有一臺西永造電子信息產業催生一座城
    「截至去年底,西永已引進惠普、富士康、廣達、英業達等企業150多家,其中世界500強企業9家。」西永微電園開發公司副總經理周黎明說。    今年1—8月,西永微電園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分別累計出貨2104萬臺和14萬臺,印表機累計出貨1217萬臺,同比增292%;顯示器累計出貨623萬臺,同比增91%。
  • 願景在石門打造華中最大矽酸鈣板生產基地
    近日,在願景裝配式建築新材料石門產業園項目施工現場,記者看到,標準廠房已建設完畢,部分生產設備已進廠開始裝配。據悉,今年11月,產業園1期可開始試生產。2期投產後,產業園將成為華中地區最大的矽酸鈣板生產基地,年產輕質量高強矽酸鈣板9000萬平方米,產值可達27億元。
  • 曬亮點丨重慶智能終端產業「加速跑」 上半年筆電出口兩項指標居...
    如今,其筆記本電腦出產線的智能化率已達50%,貼片生產線的智能化率達到95%。智能化改造升級後,企業的生產效率提升15%-20%,產能得以充分釋放。今年1-7月,英業達(重慶)有限公司產值達到355億元,同比增長16%。「目前,公司訂單充足,訂單量比去年同期多了20%。智能化改造升級,讓我們能夠遊刃有餘地完成這些訂單,預計今年產值有望突破600億元。」尤三華說。
  • 疫情下筆電面板現狀:Q2筆電整機預增5% 面板訂單排到5月份
    或許是看到了新冠疫情催生新的消費需求,蘋果、華為、三星、雷神等企業也選擇在近期發布筆記本電腦新品,受到消費者的廣泛關注。另外,筆電市場需求旺盛也帶動上遊面板市場發展,有業內人士透露,一些面板廠商的訂單已經排到5月份。
  • 華亞沃頓與豐原食品投資2億打造全國最大杏鮑菇生產基地
    (原標題:華亞沃頓與豐原食品投資2億打造全國最大杏鮑菇生產基地)廣州2017年6月13日電 /美通社/ -- 近日,華亞沃頓與豐原集團全資子公司安徽豐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豐原食品」)宣布共同出資設立控股子公司安徽華沃豐原食用菌開發有限公司,
  • 重慶外貿引擎因何動力澎湃
    全球筆記本電腦市場低迷,佔全球產量1/4的「西永造」筆電,今年前兩月的產值卻增長了17.36%;  加工貿易企業雲集的保稅港區內,即使在春節期間,有的企業員工出勤率也超過九成;  ……  在重慶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的徵程上,外貿引擎的增長動力持續強勁。
  • 豐順:打造全省最大綠色飼料生產基地
    目前,該綠色飼料生產基地引進了大北農、雙胞胎、立訊飼料、福建海新、現代農業等項目。豐順縣相關負責人介紹,預計到2020年全面建成投產後,可實現產能約250萬噸,產值約80億元。 豐順縣園區辦負責人介紹,新希望六和項目計劃今年底開始動工,海大飼料項目已籤訂入園協議。 梅州雙胞胎飼料有限公司總經理盧偉卿表示,豐順的工廠投資了1個多億,一期已經建成完工。這個工廠採用了當前飼料行業裡最先進的一套設備,基本實現全程由機械進行操作。
  • 【分析】突然爆發令產業鏈廠商訂單猛漲 筆電市場這把火能燒多久?華天科技南京先進封測產業基地一期投產儀式舉行
    1.突然爆發令產業鏈廠商訂單猛漲 筆電市場這把火能燒多久?;集微網了解到,此前因筆電市場長期處於需求量穩定且逐年小幅減少的局面,加之零組件的毛利率普遍偏低,對這個市場「感冒」的大陸供應商並不算多。有品牌廠商指出:「在國內手機品牌壯大的這些年中,大陸零組件廠商也快速崛起,留給臺灣廠商的空間越來越小,後者為保證自己的業績逐漸把更多的重心放在筆電市場。
  • 重慶製造:全國第二大手機生產基地如何煉成?
    來自重慶市經信委數據顯示,今年1-10月,重慶手機產量達2.57億臺,增長31.8%,保持了繼廣東省之後的全國第二大手機產地的位置。在通過對產量、產業鏈、地方工業結構影響等多個維度的分析後,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重慶手機產業的崛起,不僅進一步確立了電子製造業在該市工業的主導地位,同時,手機產業也有望繼筆記本電腦製造業後,成為重慶經濟的另一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