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西北大學迎來115周年華誕。
西北大學肇始於1902年的陝西大學堂和京師大學堂速成科仕學館。1912年,陝西高等學堂等5所學堂合併組建西北大學,苦苦求索興學救國真理,歷盡曲折。1937年,北平大學、北平師範大學、北洋工學院和北平研究院等內遷來陝組成西安臨時大學,後遷往陝西城固,改為國立西北聯合大學,與西南聯大一起成為抗日戰爭時期中國高等教育的兩大堡壘,1939年復稱國立西北大學。新中國成立後,在國家高等教育格局調整中,西北大學又成為多所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重要源頭,被譽為「西北高等教育之母」。改革開放以來,學校先後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建設院校、教育部與陝西省共建高校。
在115年的辦學歷程中,西北大學為國家和地方培養了大批德才兼備的傑出人才,產生了「侯外廬學派」「地殼波浪狀鑲嵌構造學說」「侯氏變換」「王氏定理」「秦嶺造山理論」「三幕式寒武紀大爆發理論」等重大創新成果。走出了6位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24位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4位國際研究機構院士,學校贏得了「中華石油英才之母」「經濟學家的搖籃」「作家搖籃」等諸多美譽。
昨日舉行的慶祝大會對西北大學教學獎、科研獎、人才獎獲得者和2017年師德建設先進集體、師德標兵、師德先進個人、優秀教師、先進工作者進行了表彰,授予校友閆章更、衛佐臣西北大學表彰傑出校友的最高獎項——玉蘭獎章。華商報記者馬虎振
編輯:強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