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經濟觀察 發表於 2020-12-24 14:04:19
隨著年關將至,按照以往的慣例,一般這個時候各大手機品牌都會在這個時候推出自己的新品,其中尤其以高端定位的產品為主,畢竟購物季集中出現,首推利潤更多的產品也就在情理之中。
例如近日OPPO就在大力推自己的Reno5系列,這算是OPPO的主力中高端系列,代替了原來的R系列,其實Reno系列也可以簡稱R系列,而小米則更為高調,這次主打產品為旗艦產品小米11。
其實關於小米11,小米方面一直都在不斷地為其助力點火,例如高通的最新旗艦晶片驍龍888,小米不止一次地表示小米11是首發,而且盧偉冰還特別強調小米的首發與眾不同。
簡單來說,其他品牌的首發是指的首次發布,而小米的首發是比別的品牌發布都早,其實也就是說,小米11是第一個上市的驍龍888的智慧型手機。
可以看到,小米方面對小米11的介紹大火力集中在驍龍888身上,近日雷軍也曬出了小米11的性能數據,其實也就是Geekbench5的跑分數據。
從給出的跑分數據來看,驍龍888的單核得分為1135分,多核得分為3818分。有意思的是,我們還看了所謂的友商9000型號晶片的跑分數據,其實這就是華為的麒麟9000
麒麟9000的單核得分為1003,多核得分為3640分,如果只是比得分的大小,那麼肯定是驍龍888的分數要高,但如果只是這樣對比,那麼顯然沒有什麼意義。
首先我們要看處理器的內核,驍龍888採用的是ARM最新兩款內核,大核心部分是最新的Cortex-X1,中核心則是A78。而華為的麒麟9000,大核心和中核心則全部是A77。
然後我們再回到跑分數據,根據歷史的跑分數據,不管是高通的也好,還是蘋果的A系列晶片也好,兩代產品之間的跑分差距,基本會在20%,甚至更多,例如驍龍855比驍龍845的單核提升了約45%,多核有25%。
而我們再去對比驍龍888和麒麟9000,單核差距是約13%,而多核差距只有5%,很顯然,驍龍888與麒麟9000依然是同一級別的手機SOC晶片。
不過關鍵的是,我們上面也提到了,驍龍888在大中核心上,採用的是ARM最新的兩個核心架構,因此從核心架構的代數對比上,其實麒麟9000與驍龍888要差著兩代,有意思的是,性能上卻屬於同一代。
還有一個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軟體開發者為了讓自己的程序運行更加快速和高效,都在優化其程序的並行效果,也就是儘量讓自己的程序可以被多核心並行執行,這需要看處理器的多核處理能力。
所以我們綜合來看,可以看到,華為在晶片架構的設計上顯然邁出了一個新的臺階,也可以說,華為在晶片的架構設計上,肯定是不輸於高通,甚至如果是對比同一ARM核心,華為甚至還要更強。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方面是,雷軍曬出的麒麟9000的跑分,並非是麒麟9000的最高跑分,也就是說,驍龍888與麒麟9000之間的性能差距其實還要更小。
因此我們不得不說,華為反而受益了,這無疑展示出了華為在晶片設計上的強大實力。
責任編輯:tzh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