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肯定的問題!
老年農民養老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準備養老金,偏偏歲數大了。沒有養老準備的他們,隨著身體健康的日漸糟糕,他們在家庭的地位也日漸低下,諸多家庭矛盾就是由此展開。
如果農民有足夠的退休金,老年農民的幸福感會更加爆棚
由於小農經濟的局限性,不是改革開放的東風,大部分農民都是同樣的經歷,臉朝黃土背朝天,一輩子都在地裡刨食吃。不要說天南地北打工去,就是自家的小縣城,那也不是隨隨便便就逛遍的。有那個閒工夫,我多鋤兩把麥子不好嗎?
還說什麼旅遊去,天天往地頭跑幾個來回,就是最好的旅遊活動了,不要高昂的門票,不要各種巧取豪奪的紀念品,還免費健了身。
正因為這樣的見識粗淺,農民最講究小富即安了。俗話說的,老婆孩子熱炕頭,有吃有喝,手頭還能落下幾個零花錢,這就是農民幸福的源泉了。
如今老了老了,農活幹不動了,眼看黑土都埋住脖子了,已經成為家裡人都不喜的累贅了。居然還像家人那樣,有了這麼多的退休金。
如果農民有足夠的退休金,老農民大概率不會成為家庭的累贅
都說中國的最大矛盾是婆媳矛盾,婆媳之間簡直就是有你沒我有我沒你的二選一難題。男同胞誰也沒有因為這事兒,玩到臉都綠了。只是再嚴重的婆媳大戰與生病的老人和兒子們之間的戰爭相比,那真叫小巫見大巫了。
婆媳的矛盾,說到底還是原生家庭與次生家庭言語生活習慣之類的小小矛盾,要想解決,只需要敵對的雙方做個簡單的低頭,談笑之間,啥事都給和諧了。
唯獨,這生病的老人,才是嚴苛的階級矛盾。辛辛苦苦攢下一輩子的鈔票,扔到醫院裡連個迴響都聽不見。還要辭掉工地搬磚的工作去服侍老人,鬧到最後,還落個錢財兩空。你說,這矛盾怎麼調節?
如今,老人有了自己不婓的退休金,兒媳婦看咱的眼光,還敢是長白山嗎?
沒有穩定社會保障的農民,應該及早謀劃,在能夠準備的年紀準備足夠的養老金。
題目的美好設想也再次給將要老年的農民提了個及時地醒。養老這個問題,指望兒女養老,不亞於與虎謀皮,指望社會養老杯水車薪。
唯有在身體還算健康,掙錢能力還在的狀況下,自己給自己積攢養老金,這才是解決養老難題的根本。
這方案,政府託底性質的養老保險當然不可免。再有能力,商業保險公司推出的商業保險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最其次,就是自己手頭掌握足夠的現金,足夠自己過上體面養老生活的養老金。
養老,最怕自己手頭沒有養老金,政府託底養老保險沒有辦,商業保險不相信,完全指望兒女供養。那樣的你,不亞於在人潮洶湧的中心大街搞裸體奔跑。
養老,你真的準備好了?
寫在最後的話:
農民,特別是老年農民,年輕時候什麼養老準備都不準備,到了老年,你的可悲下場是早就註定的。
這事不怨天不怨地,就怪自己沒有先見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