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爾斯電碼

2021-02-14 模電數電

摩爾斯電碼(Morse alphabet)是美國人摩爾斯於1837年發明的一種信號代碼, 由點dot(.)、劃dash(-)兩種符號組成,通過不同的排列順序來表達英文字母、數字和標點符號。

一點為一基本信號單位,一划的長度等於3點的時間長度。

在一個字母或數字內,各點、劃之間的間隔應為一點的時間長度。

字符(字母及數字)之間的間隔為3點的時間長度。

單詞與單詞之間的間隔為7點的時間長度。

在摩爾斯電碼中,短促的點信號「·」,讀「滴」(Di);保持一定時間的長信號「—」,讀「嗒」(Da)。間隔時間:滴,1t;嗒,3t;滴嗒間,1t;字符間,3t;字間,7t。

摩爾斯發明了電報,艾爾菲德·維爾構思了構思了一種編碼方案,通過點、劃和中間的停頓,可以讓每個字符和標點符號彼此獨立地發送出去。他們把這種標識不同符號的方案放到摩爾斯的專利中,這就是現在我們所熟知的美式摩爾斯電碼,它被用來傳送了世界上第一條電報。

摩爾斯碼在早期無線電上舉足輕重,是每個無線電通訊者所須必知的。由於通訊號技術之進步,各國已於1999年停止使用摩爾斯碼,但由於它所佔的頻寬最少,又具一種技術及藝術的特性,在實際生活中依然有廣泛的應用。

這種代碼可以用一種音調平穩時斷時續的無線電信號來傳送,通常被稱做「連續波」(Continuous Wave),縮寫為CW。它可以是電報電線裡的電子脈衝,也可以是一種機械的或視覺的信號(比如閃光)。

  一般來說,任何一種能把書面字符用可變長度的信號表示的編碼方式都可以稱為摩爾斯電碼。但現在這一術語只用來特指兩種表示英語字母和符號的摩爾斯電碼:美式摩爾斯電碼被使用了在有線電報通信系統;今天還在使用的國際摩爾斯電碼則只使用點和劃(去掉了停頓)。

北郵校園的摩爾斯電碼

在北郵西門到主席像前的地磚上,幾塊黑色的地磚呈長條和點狀,不規則地分布在白色的地磚中間。乍一看似乎沒什麼特別,但仔細觀察這些黑色地磚的分布後會發現,這些圖像與摩斯碼有些相似,這段長達二三十米,寬兩米左右的黑色地磚正是北郵校訓「厚德博學 敬業樂群」的摩斯密碼。這段摩爾斯碼早在學校2000年左右翻新的時候就存在了,雖然規模巨大,位置顯眼,但是大多數學生大學四年的時間裡都沒有意識到它的意義。

從北郵西門向內看,4個點代表「H」,三劃代表「O」,兩點加一划是「U」,拼起來就是校訓的第一個字的拼音「HOU」。

如何在一個基於燈泡亮滅的機械通信系統中植入病毒導致系統癱瘓?請欣賞電影「開始郵政」。

相關焦點

  • 摩爾斯電碼在情報實踐中的運用
    創作不易呀,評論兩句和加個關注吧摩爾斯電碼是一種語言。要學會語言,你就得會文字。摩爾斯電碼表就是摩爾斯電碼的文字。摩爾斯電碼(又譯為摩斯密碼,Morse code)是一種時通時斷的信號代碼,通過不同的排列順序來表達不同的英文字母、數字和標點符號。它發明於1837年,發明者有爭議,是美國人塞繆爾·莫爾斯或者艾爾菲德·維爾。
  • 神秘的摩爾斯電碼原來這麼簡單,先學會求救電碼,萬一以後有用呢
    這個發明於1837年的信號電碼,通過簡單的點劃及停頓傳播密密信號,以此保證重要信息在傳播時不被外人輕易捕獲。而運用場景如發電報,敲擊聲響,燈光等,甚至人為咳嗽都可以在無形間傳遞重要信息。摩爾斯電碼對當代人來說,感覺是一個即神秘又陌生的東西,其實當你知道真相後,我相信你應該能很快了解這門技術,至少能在短時間內區分和發送求救信號,SOS是國際求救信息,轉換成摩爾斯電碼就是 ...---... 表現方式可以是聲音,可以是燈光等等,只要能表達出三短,三長,再三短就OK。接下來再看看原理,先公布一張標準摩爾斯電碼對照表,是不是感覺很神秘。
  • 吉利使用摩爾斯電碼公布新車名字 VX11或將命名「皓越」
    日前,吉利汽車官方在社交平臺發布了一條短視頻,視頻顯示吉利內部代號為VX11全新中型SUV的中文名字,就包含在視頻中聽到的摩爾斯電碼之中。(視頻內容點此)通過對照摩爾斯電碼表比對後,得到視頻中摩爾斯電碼的信息為「HAOYUE」。
  • 教您學會摩斯密碼,動漫約定的夢幻島十本有摩爾斯電碼的藏書解析
    雖然計劃沒有順利進行,但威廉·密涅瓦還是成功將十本藏有摩爾斯電碼的書籍,放進了幾個孤兒院(農場)的圖書館中,將越獄的種子傳播了出去。摩爾斯電碼也稱為摩斯密碼(Morse code),是一種時通過點和線不同的排列順序,來表達出不同的英文字母、數字和標點符號的密碼。
  • 衝繩摩爾斯電碼發生串音,美電子部隊如臨大敵,日:疑似大國出手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30日的報導稱,日本國內網民日前發布了一段視頻,視頻顯示日本衝繩島地區出現了摩爾斯電碼串音的現象。有消息稱,美軍電子戰部隊發現此事之後如臨大敵,他們擔心是出現了黑客入侵的情況。日本媒體則懷疑此事是俄羅斯搞的鬼。
  • 別樣英雄事跡:二戰英軍戰俘用摩爾斯電碼刺繡罵希特勒
    圖中紅色標記出來部分正是亞力克西斯用摩爾斯電碼繡出來的話語別樣英雄亞力克西斯據英國媒體1月11日報導,日前在英國倫敦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展出的一件刺繡作品揭開了一段塵封已久的二戰歷史——當時被德國納粹俘虜的英軍少校亞力克西斯·加斯達戈裡在戰俘營裡用從降落傘上扯下來的絲線刺繡,但誰知他卻用摩爾斯電碼在其中繡上了
  • 5G時代,「聽風者」為何仍堅持每天訓練摩爾斯電碼收發
    12月初,海軍南沙某守備部隊通信機房裡照例傳來「嘀嗒-嘀嗒」的摩爾斯電碼聲。這種聲音,四級軍士長彭志剛已經聽了15年。這15年,他見證了南沙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也經歷了通信裝備的更新換代。在抓好主戰裝備訓練的同時,他堅持每天訓練摩爾斯電碼收發這個基礎課目。作為通信骨幹,他還組織單位的無線通信兵堅持開展這項訓練。
  • 兩分鐘教會你用摩爾斯電碼發送國際求救信號!確定不看看?
    這款電臺進行信息的上報下傳,主要是以密碼電報來實現,也就是通過手鍵發送摩爾斯電碼。 小小的電碼可以傳遞千言萬語,指揮千軍萬馬。 看百遍不如幹一遍, 下面就教你用摩爾斯電碼
  • 老人去世,留下銀行卡密碼是摩爾斯電碼!沒人看得懂!
    密碼不是阿拉伯數字,又是點又是線,別人看不懂,老王卻認得:老蔡記的是摩爾斯電碼。老蔡抄在本子上的銀行卡號和密碼老王和老蔡一樣,以前都當過兵,都是報務員。1968年,浙江天台一座海拔1000多米的山上,有一座雷達站。
  • 摩爾斯密碼難學嗎?不僅能幫你考試作弊,關鍵時刻還能救你一命
    筆者-小文除了軍人和無線電愛好者以外,現實生活中不會有多少人會用到摩爾斯電碼的,而且人們通常會以為摩爾斯電碼很深奧很難學,因此就馬上放棄了,但其實,如果懂得了摩爾斯電碼的核心意義,就連小孩子也可以用摩爾斯電碼進行交流。
  • 關於中文轉換成摩斯電碼,二進位的代碼實現步驟
    摩爾斯電碼(英語:Morse code)是一種時通時斷的信號代碼,通過不同的排列順序來表達不同的英文字母、數字和標點符號。是由美國人艾爾菲德·維爾與薩繆爾·摩爾斯在1836年發明。摩爾斯電碼是一種早期的數位化通信形式,但是它不同於現代只使用0和1兩種狀態的二進位代碼,它的代碼包括五種:點(·):1劃(-):111字符內部停頓(在字符內的那些點和劃之間):0短停頓(在字符之間):000
  • 一口氣搞懂莫爾斯電碼
    長距離通信1832年,摩爾斯41歲。在過去的幾年時光裡,他陸續在義大利、瑞士和法國學習繪畫,此時他乘坐橫跨大西洋的船「薩利號」,準備從歐洲返回美國。他打算回美國後開個展覽。而幾年前妻子的病故,他似乎已經忘得一乾二淨,此時的他正熱衷於自己的繪畫事業。
  • 跨境結算中的中文商用電碼——反洗錢視角
    自摩爾斯電碼在1835年發明後,一直只能用來傳送英語或以拉丁字母拼寫的文字。1873年,法國駐華人員威基傑(S·A·Viguer)參照《康熙字典》的部首排列方法,挑選了常用漢字6800多個,編成了第一部漢字電碼本,名為《電報新書》。後由我國的鄭觀應將其改編成為《中國電報新編》。這是中國最早的漢字電碼本。
  • 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難道會隱藏著摩斯電碼?
    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難道會隱藏著摩斯電碼?第一樂章第一主題的片段,由「命運動機」交織堆砌而成這是否有據可考我們不得而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這個動機因為和摩爾斯密碼中「V」(嘀嘀嘀嗒)節奏相同而又聲名鵲起,象徵了戰勝逆境並最終取得成功。此後,有人稱之為「最崇高的聲音,傳入全人類的耳朵」。
  • 聽懂摩斯電碼
    這種明暗交替的節奏就是摩斯電碼。這套編碼規則之所以被發明,相傳是有一個悽美絕倫的故事的,但是我這種從來只做乾貨(突然出現一個漫不經心的註:乾貨的信達雅翻譯為fxxking good)的人從來肯定不會用這故事來充數。 由於當時設計電碼的時候,除了用點來表示簡訊號,線來表示長信號以外,還要考慮編碼效率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