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長諮詢:
父母是否有必要拼了命將自己初中畢業的孩子擠進好高中?
這兩天中考出成績,高中報名,我有三個親戚家的孩子,成績都不是很好,沒有考上高中,家長的做法截然不同:
甲同學,父母在縣城做些小本生意,沒有時間管孩子,孩子從來沒上過輔導班,孩子中考成績200多分,最終選擇了到技校學技術,因為家長不想讓過早步入社會,也不想讓孩子再走他們的老路。
乙同學,父母在農村工廠打工,同樣沒有時間管孩子,中考成績430分,無法報考公辦高中,也不願意選擇技校,最終選擇放棄上學,回家到工廠繼續打工。
丙同學,父母在農村有一家工廠, 效益較好,夫妻雙方忙生意,沒有時間管孩子,孩子初中就讀寄宿制的民辦初中,中考成績550分,同樣沒有考上高中。家長開始多方聯繫學校,外國語學校、高收費的民辦學校、復讀的民辦初中、高考成績不錯的民辦高中等,放下手中的工作,忙碌的跑了幾個學校,最終考查後選擇了這所升學率不錯的民辦高中。
三位家長,都是初中文化水平,但是對待孩子的前途問題,卻截然不同!應該說,父母的格局,影響孩子前途。
在農村,學習靠孩子的「天賦」和「才分」,這是農村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實際上就是「宿命論」,孩子有這個才分,家長就供讀孩子上學,沒有這個才分,就回家打工,這就是命,父母不會拼命把分數不夠的孩子擠進高中,這不是錢的問題,或者不全是花錢的問題,而是一種格局。
農村出身,在縣城做小買賣的家長,雖然依然無法拜託思想的局限,但是畢竟已經是半個「城裡人」了,所以,即便孩子沒有考上高中,自己也沒有能力把孩子送進高中,但是也想讓孩子繼續學習,掌握一技之長,起碼能養活自己。
而這個工廠的老闆,卻相近辦法讓孩子要繼續學習,繼續深造,雖然工廠經營的不錯,但是他們早已經嘗盡了沒有知識帶來的苦頭,所以必須讓孩子繼續上學,雖然孩子即便不上學,回家也可以幫助他們經營工廠。
雖然現在考高中比大學都難,尤其是資源較好的地區,有一半多的學生上不了高中,因為很多其他地方的學生會湧入這裡擠佔這些固定的教育資源。但是,在我身邊,城裡的孩子,不管成績如何,沒有幾個考不上高中的,首先這些家長都非常重視教育,在教育上的投資也是家庭投資的大頭,家長有時間,有能力陪伴,再加上有優質的教育資源,所以學生基本上都能考上高中,很多都是以考上重點高中為目標的。
反而是鄉鎮中學,考上高中的學生非常少,考上重點高中的學生少之又少,這很大原因在於沒有父母堅定的支持,孩子學習沒有勁頭,沒有目標,遇到困難,就會選擇退縮。而農村中有些家庭,如果有上大學成功的榜樣,比如他某個親戚家的孩子,上大學後就業非常好,成了家裡的驕傲,這種情況,一般會激勵周圍的人好好培養孩子,孩子學習也相對更好。
其實,這就是父母的格局的影響!作為父母,要明白一點,如果孩子上了高中,還有機會逆襲,如果選擇不上高中,一生基本上就能望到盡頭了。錢沒了,可以再賺;孩子上學的機會沒了,就再也回不來了。上高中,也許不會考上大學,但是,不上高中,就一定考不上大學。
所以,輕易放棄孩子上高中或者上學的機會,是父母不負責的表現,畢竟孩子還沒有成年,生他,就要養他,就要養好他!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如果對你有幫助,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