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即將到來的教師節,由哈報集團醫衛康養工作室和黑龍江省老齡工作委員會共同舉辦的「新晚報粉絲節」第五場義診活動將於9月10日在哈醫大四院舉行。
昨日,在線點名消息推出後,「哈報在醫線」公眾號平臺被粉絲們刷屏,醫院表示一定大力支持粉絲節活動,連夜先敲定6名專家,包括骨科主任趙承斌、神經外科主任陳會榮、耳鼻喉科主任周彬等。
此次專場義診,本報將邀請至少15位名醫參加,粉絲們還想見哪位名醫,可以繼續「點將」。
凡是持教師證到現場的老師都可以獲得一份由國藥控股星鯊製藥提供的一盒維生素D和兩盒維生素AE。不是教師的粉絲,若能提供骨質疏鬆病例,也可獲得3盒維生素D。
●網友「細品歲月」:我最近脖子發硬、酸痛,經常手麻,想問問哈醫大四院骨科主任趙承斌,我這是頸椎病嗎?應該怎麼辦?
骨科主任趙承斌:頸椎病主要表現為頸項部疼痛、僵硬,肩部、手臂麻木,還會出現下肢無力、發飄,也有患者出現頭痛、眼脹、視物不清、眩暈等。頸椎病的診斷需要結合症狀、體格檢查及頸椎X線片、頸椎MRI等檢查才能確診。建議您到骨科進行檢查、確診,根據頸椎病的具體分型、症狀及輕重程度,可採取理療、頸椎牽引、止痛、使用營養神經藥物或中成藥,甚至手術等治療。
●網友「阿美」:我今年48歲,20多年前左耳得了中耳炎後,聽力就一直不好,而且時不常就會流膿淌水。最近半年,我感覺左耳聽力比以前明顯下降了,而且流的膿裡面還有血絲,我有點害怕。想問問哈醫大四院周彬主任,我這個中耳炎到底能根治不?
耳鼻喉科主任周彬:隨著耳科技術的發展,現在的慢性中耳炎都可以通過手術根治了。具體手術方式要根據中耳炎類型而定:可以做單純鼓膜修補提高聽力,還可以在清除中耳病灶的同時,用人工聽小骨重建聽力及鼓膜修補。不管採取哪種手術方式,都可以使得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同時達到根治疾病的目的。
●網友「花樣年華」:我半年前突發腦梗,聽說腦梗復發概率較高,想問問哈醫大四院張卓伯主任,腦梗急性期如何治療?
神經內科主任張卓伯:腦梗死發病後的4.5小時堪稱黃金治療時間,必須爭分奪秒儘早到醫院就診和治療。
治療腦梗最有效的方案就是溶栓,常規採取的是靜脈溶栓治療,對於一部分靜脈溶栓效果不佳或懷疑大動脈狹窄的患者,可考慮採取動脈溶栓或取栓治療。不管是溶栓治療還是其他治療,治療時間越早,患者愈後相應越好。
●網友「夢緣」:我今年60歲,慢性頭痛,在醫院查出顱內動脈瘤,看過許多醫生,治療意見不統一。我很糾結,想問問哈醫大四院神經外科陳會榮主任,是繼續觀察還是手術治療?
神經外科主任陳會榮:顱內動脈瘤首次破裂院外死亡率高達25%,有些醫生建議在顱內動脈瘤破裂之前儘早外科治療,可以挽救相當一部分人生命。
如果患者精神壓力增大,也會增加破裂的機會,顱內動脈瘤進行性增大也必須儘早外科治療。顱內動脈瘤合併腦缺血性疾病,為避免治療相互幹擾,建議儘早進行外科治療。
●網友「老郭」:我今年55歲,一個月前體檢發現2個腸道息肉,活檢病理是管狀腺瘤,醫生建議我抓緊時間在內鏡下切除息肉。我現在猶豫外科切除還是內鏡下切除,希望消化科莊麗維主任能給我個建議。
消化科主任莊麗維:如果病理是絨毛管狀腺瘤、管狀腺瘤,尤其是側向生長的息肉,是癌前期病變。首選的治療方法是:在內鏡下通過黏膜切除術或黏膜剝離術,把息肉去除,預防結腸癌的發生。術後需定期進行結腸鏡檢查,及時切除再發腺瘤。如果內鏡下切除標本病理報告已經有癌變並侵及黏膜肌層、黏膜下層、固有肌層,需追加外科手術治療。
●網友「快樂天使」:我今年28歲,結婚3年,一直沒懷孕。近一年檢查發現卵巢有3釐米大的囊腫,近期變大了,想問問婦產科韓世愈主任,需要手術嗎?
婦產科韓世愈主任:位於子宮腔的子宮內膜移位到卵巢,形成的囊腫叫巧克力囊腫,最大的特點是引起痛經和不孕。所以,該網友的不孕顯然和囊腫有關。治療方法包括手術、藥物和穿刺介入治療,後兩種方法對懷孕沒有幫助。建議患者進行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手術對卵巢損傷很小,能增加妊娠概率。目前,腹腔鏡能完成婦科大部分手術,患者恢復快,是婦科治療的常用方法。
義診提示
■義診時間:
10日9時—11時
■義診地點:
哈醫大四院
門診大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