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學習好,營養不可少。孩子的大腦和身體各自需要怎樣的營養?把孩子養的白白胖胖就是保障了營養嗎?如何做好一日三餐讓孩子真正優質成長?12月15日,康寶萊社區健康大講堂第五期公益講座,在瑤海區方廟街道香格裡拉社居委成功舉行。本期講座的主題是《寶寶優質成長的秘密》,大量的科普知識不僅回答了以上問題,更為家長們推薦了日常可及的營養育兒食譜。
第五期社區健康大講堂成功舉行
12月15日下午,瑤海區方廟街道香格裡拉花園會所二樓會議室坐滿了前來聽課的家長,由康寶萊(中國)保健品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江淮晨報共同主辦的康寶萊社區健康大講堂第五期公益講座,在這裡如期舉行。因為關心孩子的健康成長,近70位居民共同聆聽了《寶寶優質成長的秘密》主題講座,學習如何通過食育,讓孩子更加優秀。
本期講座由合肥市營養學會、瑤海區方廟街道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瑤海區方廟街道香格裡拉社居委共同承辦,金牌育兒培訓講師饒菲老師再次開講,方廟街道城管中隊黨支部書記黃玉梅蒞臨講座現場,並對本場健康講座普及了家長們十分需要的營養科學知識給予了高度讚揚。
首先了解孩子成長需要哪些營養
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類、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聽到這些大腦需要的營養物質,很多家長都會覺得陌生和深奧,其實它們都藏在日常最為普遍的食物中。
比如饅頭、包子、米飯就儲存了補充大腦能量的碳水化合物,雞蛋、牛奶裡的蛋白質,主持著大腦的興奮和抑制過程。杏仁、花生、核桃等堅果裡的脂類能讓孩子更聰明,水果、蔬菜裡的維生素,則增強孩子腦細胞活力,有效提高大腦工作效率。鈣、鐵、鋅、硒等礦物質被稱作智慧之源,對提高孩子的專注力有著不可忽略的作用,五穀雜糧裡的膳食纖維,負責幫助營養吸收,促進腸道蠕動,以及食物殘渣的排出。
因此,為保障營養的充分攝入和吸收,營養專家在改善居民膳食結構的建議中,強調每人每天攝入食物的種類應不少於12種,每周不少於25種。
做好一日三餐孩子就能優質成長
讓孩子獲得優質的營養從而優質成長,並不需要高昂的代價,只要做好一日三餐,就能起到最為實用的效果。例如孩子上午的學習負擔重,而血糖是大腦能夠直接利用的唯一能量來源,當孩子到了第三、四節課血糖水平會降低,這時就會產生飢餓感、變的反應遲鈍。因此孩子的早餐一定要吃,而且要吃好。
「如果孩子的早餐是在上學的路上一手牛奶、一手包子解決的,那就有些不合格,家長只要多提前20分鐘,就能為孩子準備一份營養更為充分的早餐。」為此,饒菲老師還特意給出了營養早餐的食譜與方案,「方案一:南瓜粥+包子+雞蛋1個+1杯牛奶或豆漿+1個蘋果;方案二:雜糧粥(小米或紅米+豆)+雞蛋1個+麵包+香蕉;方案三:雞肉湯+西紅柿+青菜+雞蛋+麵條。」
除了一日三餐的主食應該合理安排,如何幫助孩子加餐和杜絕零食,也是值得重視的環節。而充足的睡眠和適量的運動,同樣不可缺少。只要做好這些日常並不難做到的功課,孩子的優質成長就打下堅實的基礎了。
杜華柱 莊道龍 周丹 李娟 戴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