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老師送禮真的是一門學問,要不要給老師送禮也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我家孩子目前上幼兒園中班,說實話,我也曾經糾結過要不要給老師送禮的問題,先說結果吧,我選擇不送禮。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家長想著給老師送禮呢?
分析一下家長送禮的想法:無非就是希望孩子在學校能得到更好的照顧和關注,按照我們的常規思維,除了繳納正常的學費餐費之外,如果我們能私地下再給老師送個禮是不是就能讓老師對自己的孩子更加用心照顧呢?
其實不然,有些幼兒園給老師送禮是不成文的規定,一個班的孩子幾乎每個家長都會給老師送禮,這樣就是不送禮的家長成了個例,老師就會對不送禮的孩子「區別對待」。
如果孩子就讀於這樣的幼兒園,我們幾乎就不用考慮要不要送禮這個問題,要麼就是按照從眾心理跟著一起送禮。要麼就是果斷給孩子另擇幼兒園,因為送禮成風的幼兒園,老師即使收了家長的禮,也不見得真的會用心照顧好孩子。
再換一個角度分析,如果幼兒園公開規定老師不能收禮,但是我們家長私下給老師送禮的時候,老師卻收禮了,那就是老師關於收禮這個事情實行「兩套標準」。
試問這樣言行不一的老師能收A同學的禮,誰能保證她不會收B同學的禮呢?當然,還會有更多的C同學、D同學等等,而且既然公開規定不收禮,那麼,送禮的家長肯定也是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來「自由發揮」給老師送禮的價值大小了。
同時,老師可能也會根據家長送禮的價值大小來分類,這樣說來,你即使送了禮,也不一定能讓孩子在學校得到你預期的照顧和關注。
為什麼我選擇不送禮呢?
因為送禮這門學問我還真沒學會,送少了吧,相當於沒送;想多送點吧,總要量力而行。不管怎麼送,能送到老師的心坎上當然是最完美的,所以太複雜了,我不會。
選擇不送禮,首先是無條件地相信我家孩子幼兒園的老師都是有良好的師德師風,真的如老師開家長會時所表態的一樣,老師們是承諾不會收家長任何一種形式的禮金。
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孩子上幼兒園是去鍛鍊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集體生活的適應能力、同齡人之間的社交能力等各方面的綜合能力,而不是說通過我們家長給老師送禮搞好關係,讓孩子從自己家人的保護下,換一個地方到幼兒園,在老師的「特別照應」下繼續做「被照顧、被保護」的角色,這樣反而不利於孩子真正地成長。
寫在最後:
總的來說,關於要不要給老師送禮這個話題,每個家長還是要根據具體的實際情況來斟酌決定。我的個人拙見是與其費盡心思地想著如何給老師去送禮去,還不如多花點時間和精力在如何培養好孩子的各項能力上,就算是要和老師搞好關係,那也是孩子自己的事。
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有時候可能家長做得越多,孩子成長越慢,反之,家長少做一些,不要一直想著給孩子提前打點好所有事情,這樣的孩子也許會成長得更為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