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大學(國科大)是近幾年來國內發展最迅速的大學之一,由於背靠中科院,國科大能夠坐享最優質的科研資源,成為國內最強大的研究型大學之一,頻頻登頂各大高校排行榜和熱搜榜。不過,這次登上熱搜,卻不是因為有新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而是國科大的學生發表了不當言論。
01國科大平地起波瀾
6月27日,一名疑似國科大學生在推特上發布了侮辱自己國家和民族的言論,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下午,國科大就在官方微博上發表聲明,高度重視此事,表示將徹查到底。不出半日,國科大便發表了初步調查結果,表示相關言論為該校2019級碩士生季子越在國外發表。
國科大同時表示,這些言行「背離學校的價值觀和培養理念,嚴重傷害了國民的民族感情。目前,該生已經刪除了在境外社交平臺上發表的相關言論並公開道歉。我校正在做進一步調查,並將根據調查結果,依據校規校紀做出嚴肅處理,後續結果將及時公布。」
國科大的反應速度和處理速度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國民對於本國大學生再現辱國言論深表震驚的同時,也深覺不可思議。
02天之驕子的赤子之心何在?
國科大為國內頂尖大學,能考上國科大研究生的學生,都是天之驕子。這些學生聰慧有加,享受國家最好的教學資源,為何還會發表這樣的言論,實在令人費解。同時,這些言論說時毫不留情,言論既出,又刪除、道歉,其中有多少真心實意?道歉是必須的,但當事人是害怕事態擴大,還是真心悔過?此般風波,難道一句道歉就能搪塞過去嗎,是不是過段時間又會出現另一個許可馨、季子越?
能進入高校學習的學生,以及能留學海外的學生,成長的過程離不開國家的栽培,尤其是進入像國科大這樣的頂級大學,學生所享受到的優質教學資源也不是普通大學的學生能比的。在這樣的大學中讀書,沒有感恩之心,反而發表有辱自己國家和民族的言論,簡直匪夷所思。
不當言論頻現,恰恰體現了我們在教學中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人無完人,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一點問題都沒有。但是,我們的國家在推動全球經濟、技術發展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整個國家的發展又為國民的生活、教育創造了豐厚的條件,在這樣的情況下,任何人都沒有理由能憑藉個人情緒,抹黑自己的國家和民族。
03當代高等教育之思
今天中國的高等院校,給學生配備了先進的實驗裝備、豪華的教學設施,博學多才的教授帶領學生攀登學術高峰,學生還缺乏什麼?或許就是關於「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的教育了。
面對物質生活高度發達,選擇如此之多的世界,寒窗苦讀的優秀學子,學有所成之後該何去何從?
這個問題,或許早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義無反顧地回到祖國的那些先輩,就已經做出了最好的回答。70年前,新中國剛剛建立時,國內一窮二白,百廢待興,許多胸懷赤子之心的熱血青年,卻能夠掙脫層層阻撓回到祖國,投身國家建設。
「兩彈一星」先驅鄧稼先、錢學森、錢三強等人,放棄在國外名牌大學、實驗室的優厚待遇,回到祖國,到條件艱苦的大西北發展國防事業;中國實驗胚胎學的主要創始人童第周、武器專家梁思禮、數學家華羅庚等人,他們抵制住國外高薪的誘惑,毅然回國的拳拳報國志至今依然感染著我們。材料科學家師昌緒想方設法回到祖國,因為他心中有一個信念一直在驅使他回來,那就是「愛國是人生第一要義」。最終他成為新中國材料科學的領軍人物。
誠然,人各有志,但今天的中國學生,生在中國,長在中國,在中國接受教育的人才,最後卻要流失到國外,實在不敢苟同。以清華北大為首的中國一流高校,每年輸送數以萬計的學生到國外留學,卻並非所有人都能學成歸來。大批高層次人才流失,實在令人扼腕嘆息。
筆者愚見,但也覺得如今,我們要留住人才,除了要為人才創造一個可以施展自身才能,體現自身價值的廣闊舞臺,同時也需要升華思想,提升國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讓每個有才能的人,都能為國家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