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議」該不該給孩子玩手機,家長的選擇很重要

2020-09-05 少年兒童故事報

近年來,隨著科技飛速發展

手機作為日常生活中

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逐漸成為現代人的快樂源泉

據統計

成年人每天至少要看50次手機

對現代人來說

沒什麼鬱悶是手機治癒不了的

如果有

那可能是斷了WiFi

當然,手機等電子產品

給大家帶來快樂的同時

也讓不少人又愛又恨

其中尤以家長為主

「我家孩子整天看手機怎麼辦」

「我家娃吵著要買手機怎麼辦?」

「孩子愛玩手機,作為家長該怎樣引導?」

作為省力又有效的「帶娃神器」

家長們既欣喜於手機帶來的悠閒時光

又緊張於手機給孩子造成的負面影響

究竟該不該讓孩子玩手機?

成為擺在不少家長眼前的一道難題

早在2016年,騰訊發布的《兒童安全上網指引報告》顯示,90%的中國兒童(18歲以下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接觸網際網路,其中城市兒童觸網率近95%,56%的兒童初次上網年齡低於5歲

孩子沉迷手機引發的各種矛盾問題

致使家長們頭疼不已

一方面,手機的出現的確轉移了孩子注意力,能夠讓孩子在短時間內安靜下來,降低了家長帶孩子的壓力

另一方面,孩子作為未成年人,對玩手機並沒有時間觀念,沒有抵抗手機誘惑的自制力,易手機上癮,從而導致以下結果:

1、孩子沉迷手機世界,在學習上花費的精力自然有限,長此以往易荒廢學業,影響學習

2、過度使用電子設備造成孩子用眼過度,易出現近視等現象

一邊為輕鬆帶娃長舒口氣

一邊忐忑於手機上癮的危害

家長們在掙扎中焦慮

電子產品會毀了孩子的童年嗎?

賈伯斯曾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被問道:「你的孩子一定很喜歡iPad吧?」他的回答是:「他們沒有用過,我們限制孩子們在家裡使用智能產品。」

iPad之父不允許自己的孩子用iPad

不少家長將其作為參考約束孩子

其實針對該不該給孩子玩手機這一問題

家長們首先應該考慮的是:

電子產品真的會毀了孩子的童年嗎?

兒童媒體專家薩拉·德威特曾在一場TED演講中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我能想像的未來是我們樂於見到學齡前的孩子與屏幕進行互動,這些屏幕能讓孩子們更多地起來活動。它們比標準化的考試更能反映出孩子們學到了什麼

我甚至還有一種瘋狂的想法:我相信這些屏幕有能力促進孩子和父母更多地進行日常交流。」

針對孩子接觸電子產品的現象,薩拉·德威特分析了家長們最常見的三種擔憂:

1、電子屏幕都是消極的,這會讓我們的孩子久坐不起。

2、玩遊戲是浪費時間,會讓孩子們分心,影響學習。

3、這些電子屏幕讓我和我的孩子疏遠了。

薩拉·德威特稱,當我們一心擔憂的時候,我們忘記了很重要的一點,孩子們跟我們同處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成年人看手機每天超過50次

顯然,在這個時代

電子產品已經是孩子們生活的一部分

無論如何

家長都不能避免

讓孩子與電子產品完全割裂

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玩手機

那麼問題來了

如何引導孩子合理使用手機呢?

這些要點家長們要牢記

// 嚴格控制時長

///

孩子玩電子產品,無論是過度放縱還是嚴格禁止都是不理性的,把握好分寸才是正確的做法。

家長可以給孩子設定玩手機的時長,如每次玩手機不超過半小時,如果按時歸還,下次可以繼續;如果不按時歸還,下次則拒絕孩子玩手機。

按照規矩來做,慢慢教會孩子遵守約定。

// 篩選優質內容

///

網絡信息龐大而複雜,孩子並不能完全辨別,為此,家長們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動畫片、音樂視頻等下載一些益智遊戲,讓孩子體會其中樂趣

但同時也要避免連續觀看視頻和反覆玩一個遊戲,以防止孩子上癮。

// 設定使用情境

///

為充分發揮電子產品的積極作用,可以與孩子達成協議,規定手機使用情境。如做完作業才能看動畫片、玩手機,吃飯、睡前不能看電子設備等。

// 以身作則當榜樣

///

孩子之所以沉迷玩電子產品,很大的原因是父母陪伴少,甚至是父母主動給孩子提供「電子保姆」所致。

如果爸爸媽媽就是"手機控",經常在孩子面前玩手機,那孩子自然也想玩。因此,下班回家後,家長們請將手機和iPad等放一邊,好好地陪伴孩子遊戲和玩耍,這是戒掉孩子電子產品癮的理想方法。

而如果孩子已經沉迷手機

又該怎麼辦?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已經對玩手機上癮了,如果家長強行制止,孩子必然會激烈反抗。所以,最好的方式是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當孩子想要玩手機時,家長不妨提出帶孩子外出走走、逛逛公園、打打球、跑跑步等。

讓孩子做一些感興趣的事情,來轉移他們想要玩手機的欲望,讓孩子明白,除了手機以外,其實還有更多好玩的事情。

懂得拒絕孩子

當孩子提出要玩手機時,家長不要立刻嚴詞拒絕,可以先跟孩子講講玩手機的害處

讓孩子明白,其實手機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好,也有許多的壞處,比如會造成近視、眼睛不舒服等,如此一來,孩子自然不敢常提玩手機一事。

培養興趣愛好

如果過於無聊,孩子自然會想要玩手機。家長不如趁此機會,為孩子培養一些興趣愛好

有時間的家長,可以帶孩子出門,多接觸大自然。沒時間陪伴孩子的家長,可以為孩子買一些益智類的玩具,如拼圖、積木等,或通過一些有趣的圖書,培養孩子熱愛閱讀的習慣。

手機和各類電子產品

都是這個時代的產物

家長們在考慮禁用手機問題時

不要簡單地將孩子與時代割裂開來

一禁了之

所謂「堵不如疏」

與其把孩子跟電子產品完全隔離開

不如給予合理引導,設置合理規矩

將手機的優勢發揮出來

家長們

針對孩子玩手機的問題

你們有什麼好的經驗嗎?

歡迎留言交流~

來源:壹心理、TED演講、網絡等

編輯:陳雷

校對:劉雨晴

審核:徐霞

把「橙長ing」設置為星標★

只需3步

就能第一時間獲取動態哦

設置星標步驟如下

相關焦點

  • 家長該不該給孩子玩手機?
    今日話題:家長該不該給孩子玩手機?家長該不該給孩子玩手機?我想很多家長都會直接投反對票,而且能舉出很多不能玩手機的例子:比如玩手機對孩子眼睛不好玩。手機對孩子社會交往能力發展有害,玩手機影響孩子學習,手機上有各種少兒不宜的東西等等,不一而足。那麼,這些說法到底對還是不對呢?
  • 該不該讓孩子玩手機,其實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自控
    該不該讓上中學的孩子玩手機?01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觀點:「給孩子玩手機,就是毀孩子的一生。」網上找幾篇,七拼八湊;手機還很容易讓人沉溺於虛擬世界裡,而現實生活中卻是不能與人大大方交流;最重要是中學階段的孩子正處於本身想要獨立卻又不具備成人那樣的比較成熟的獨立思考能力,很容易受到手機上不良信息,遊戲及圖片的影響,很容易朝著不良的路上走,還自己以為很拽,這個時期,孩子打心眼裡看不上父母的,覺得父母老了。
  • 孩子沉迷在抖音,家長該怎麼做?
    除了年輕人外,小學生群體乃至幼兒園小朋友在當代網民中「異軍突起」,逐漸成為抖音的忠實用戶。一位寶媽網友分享,現在的小朋友拿到手機都不玩遊戲了,就想著刷抖音。每次一刷上抖音,就是幾個小時,越刷越上癮,怎麼都叫不動。平時喊他出去玩,可積極了,現在有了抖音,壓根不理這些。
  • 家長該不該讓孩子玩手機?
    許多 家長體現,孩子在家裡對自己說得數最多的一句話便是「我覺得玩手機」,而絕大多數的家長都是會回應孩子「那麼就玩一會兒」。確實,應對孩子規定玩手機的要求時,不一樣家長得出的不一樣回應,有可能會決策著孩子的將來。
  • 不哭了,媽媽把手機還給你。到底該不該讓孩子玩手機?答案來了!
    很多父母都糾結過這個問題,因為沒有明確的答案是讓孩子玩手機還是不讓孩子玩手機,每個家長的為人處世方式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家長是予以鼓勵和支持,有的家長就是非常排斥孩子玩手機的。那麼,到底該不該讓孩子玩手機,這個問題相信困擾著很多家長們。有些家長抱著懷疑的態度,但是有些家長直接抱著否定的態度。其實,家長反對孩子玩手機,更多的原因是怕孩子迷戀於手機,迷戀於網路遊戲還有耽誤孩子的學習時間,相信很多家長都是有這樣的顧慮,所以才反對孩子玩手機。也有的家長認為讓孩子玩手機沒有一點好處,本身從心裡就排斥孩子玩手機。
  • 「初哆咪育兒」孩子在外不說話,我該怎麼辦?(上)
    孩子在外不說話,我該怎麼辦?前幾天,小男在日記裡寫「同學說我很自閉,我會不會是自閉兒?」,我嚇了一跳,我的孩子怎麼可能是自閉兒呢?帶著懷疑、不忍心、與難過,雙十國慶前,我哭了一整個晚上,今天我跟婆婆說我想帶小男去看醫師,婆婆說看什麼醫師,你老公以前也是這樣,長大就會好了啦!
  • 到底該不該讓孩子玩手機,不用糾結了,給您答案
    那麼這就導致孩子很容易就接觸到手機。現在的手機和之前的手機是不一樣的,現在的手機都是智能型的。那麼通過手機的流量或者是WiFi,孩子可以通過手機看到很多其他在生活中見不到的人或者事情。到底該不該讓孩子玩手機?讓孩子玩手機都有哪些好處和壞處呢?其實對這個問題是因人而異的。
  • 孩子被欺負了,到底該不該還手,很多家長都做錯了
    每個人的性格都不一樣,所以面對同一件事的結果就不一樣了。 孩子受到欺負了不還手:80% 的孩子在遭到攻擊的時候,沒有選擇反擊,而是會哭泣、退讓或者是任由攻擊者搶奪玩具。 最後打人的孩子下次還會繼續攻擊別人,而被打的孩子行為得到了「負強化」,他們再遇到被攻擊時,會退讓妥協。
  • 孩子反覆出錯,家長該兇該怒嗎?
    一道題剛教過或是簡單題反覆錯時,家長該是怎樣的態度?罵與兇有必要嗎?會嚇著孩子還是讓他更認真?教學方法是怎樣的,是循循善誘那種溫柔型嗎?但溫柔也不怎麼管用啊!❤️嗯,我來回答一下。要是「罵和兇」就能讓孩子做對題,那老師也好、家長也罷,只消拿著戒尺和鞭子陪孩子寫作業就好了?
  • 如果把陪孩子「玩遊戲」視為一種責任,家長只會想逃回手機的世界裡
    期間,不少家長跑來詢問《好鼻師》「這是設計給小朋友玩的嗎?」「不是耶!」「那是給大人玩的?」「也不是耶!」「那到底是給誰玩的?」「是給家庭玩的。」聽到我的回應,家長們總是若有所思地「喔」了一聲,然後才離開。這個「喔」聽來簡單,但其實背後藏了很多潛在的意思。
  • 父母該不該讓孩子玩?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手機
    導讀:父母該不該讓孩子玩?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手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父母該不該讓孩子玩?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手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您換過臉嗎?
  • 小孩打鬧,家長約架?孩子的社交你到底該不該介入?
    1前段時間,「上海小學家長約架」的熱搜事件,大家都看了嗎?兩名三年級男生在學校發生摩擦,兩名爸爸竟在微信群內「約架」,最後頭破血流進醫院。我們可以嘗試以一些建設性的方式參與孩子的社交生活,而不用重回學校。3那麼,面對孩子之間打打鬧鬧,家長到底什麼時候該管?什麼時候不該管?這個分寸在哪裡呢?
  • 面對玩手機上癮的孩子該如何教育?家長必看
    現在手機的使用越來越普及和年輕化,很多中小學生甚至更小一點的孩子們也加入到「低頭族」的大軍中來。如果您的孩子也玩手機上癮並且整天沉迷其中,作為家長該如何教育呢?以下一些具體的建議或許對您有所幫助。很多家長經常都會教育孩子要少玩手機,他們會和孩子說「手機玩久了,不僅影響學習,還會影響健康包括對視力都會有影響」。但他們自己呢?回到家裡就機不離手,不停的刷著或看著手機。可以想像,家長這樣的說教肯定是蒼白無力的,孩子們也不會真正聽進去。孩子們可能會想,你自己都做不到,怎麼能要求我去做呢?因此,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們的以身示範非常重要,這比單純的說教更管用。
  • 「孩子沉迷手機、網癮也不敢打,就怕一言不合去跳樓」
    「現在的孩子,真是太玻璃心了,動不動就自殺。還打不得、罵不得了?」「哦喲,我被這個新聞搞得有點後怕。前幾天,我剛因為娃玩手機的事情,狠狠收拾了他一頓…」「我家囡囡也是,整天手機、Ipad不離手。眼睛也要看瞎了!」
  • 孩子沉迷手機,該批判的是家長,還是手機?
    兒子天天吵著要玩手機,一玩就停不下來!怎麼說都不聽,每次只能以「打」收場,唉,真不知道該怎麼辦......」這時候的家長可能並沒有意識到:是自己將孩子一步一步推向沉迷手機的「深淵」,等到發現孩子也開始每天低著頭看著屏幕時,卻反過來指責孩子。只是,連家長自己都是經常面對著手機,卻指責孩子玩手機,叛逆的孩子只會覺得:為什麼你們可以玩,我不能玩?
  • 孩子控制不住玩手機,家長該怎麼做呢?
    孩子沉迷於手機,危害十分大,相信父母也是早有耳聞。有的由於沉迷手機遊戲,輕的造成學習成績直線下降、耗光家裡資產的,重則患上抑鬱症自殺,甚至不滿父母管教,殺死自己父母的。孩子玩手機,家長必須加以管理和控制,至少要守住底線——不能上癮。控制晚了,會讓父母后悔不已。家長具體該如何控制呢?
  • 孩子過度玩手機電腦,家長該如何正確引導?
    疫情期間,因為要避免新冠肺炎的傳播,孩子們減少了戶外運動,在家除了上網課之外,每天不是玩電腦、看手機、就是刷抖音、追大劇,導致生活重心離不開電子產品。家長朋友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但因為管教不當,沒有採取科學的引導方式,不少家庭由此產生了很多親子矛盾,造成孩子與父母關係緊張。
  • 10歲女生進群看黃片 家長該如何讓孩子玩手機
    討論  家長對孩子使用手機各有對策  既然學校不讓小學生帶手機到學校,那麼家長對於孩子使用手機的監管就顯得十分重要。記者在採訪時,家長們就對孩子該不該用手機,如何用手機的問題進行了熱烈討論。  觀點一:用手機會影響幹擾學習,不給用  上小學五年級的黃東(化名)本來有一部被爸爸「淘汰」了的舊手機,可後來手機被爸爸「沒收」了。
  • 學生上課玩手機老師該不該沒收?每個家長意見不統一
    我作為一名大學生,首先我要說明的是,學生上課玩手機是不對的,在我過去的學習生涯中,學生上課玩手機有些老師會沒收,有些老師則不會。我認為身為一名學生,努力學習認真聽講是上課對老師的尊重,而背著老師玩手機則是對老師的不尊重和對自己的不負責。
  • 小時候常玩的「扮家家酒」遊戲臺語該怎麼說?
    還記得任天堂紅白主機剛開始流行時,握在手上的搖杆的密碼是「上上下下左左右右 ABAB」,接著超級任天堂出來了,手上的搖杆密碼變成「上 X 下 BLYRA」。不過當時卻又保留著上一輩的傳統遊戲,在學校裡、假日同學家中,可能還是有同學玩著鬥片(尪仔標),也會拿著當時熱門的忍者龜玩具,簡單的玩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