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軸承廠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介紹
蘇州軸承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60年來,一直專注於滾針軸承行業,主要業務、產品是滾針軸承及滾動體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主要客戶為國內外跨國公司汽車零部件製造企業、家電行業、工程機械行業、電動工具行業和國防工業。
公司非常注重研發的持續投入,2018年全年研發支出2581.69 萬元,研發團隊達 83人。具有完善的自主研發體系,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江蘇省高性能精密滾動軸承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企業技術中心」、「江蘇省重點企業研發機構」和「江蘇省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等相應平臺和資質,長期以來,公司堅持軍民融合的發展戰略,為武器裝備配套的科研生產資質齊全。
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研發與技術優勢,公司堅持自主創新,注重引進消化吸收,在國際化發展過程中,客戶同步開發能力不斷增強。共擁有專利24 項,其中發明專利 7 項,實用新型專利 17 項。主持編制國家及地方、行業標準 11 項,參與編制國家及地方、行業標準 15 項。
致力於成為國際優秀的滾針軸承企業,主要目標客戶定位於全球知名的汽車、工業自動化、工程機械、國防工業、電動工具、家電等主機零部件商和高端客戶群,建立了穩定的業務合作關係。在汽車的轉向、傳動、制動和空調系統等領域,已建立起自身的競爭優勢,成為跨國公司的全球戰略供應商。2018年公司還在德國設立子公司,公司的營銷網絡優勢進一步顯現。2018年,公司獲評博世集團「博世亞太區優秀供應商」,並被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和中國軸承工業協會評為「汽車專用軸承2014-2018 年優秀供應商」。
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其研發支出連續10多年每年均超過營業收入的 4%以上,2018年公司共開發新品114個;公司擁有強大的開發群體,公司專業研發技術人員83人。公司憑藉「江蘇省高性能精密滾動軸承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省企業技術中心」、「江蘇省重點企業研發機構」和江蘇省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等相應平臺,聚集和儲備技術人才,加大新品開發。
公司將進一步增強和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能力,繼續做好和重點擴大汽車及零部件高精軸承的開發和配套,培育行業配套核心客戶。成為汽車及零部件、家用電器、電動工具、工程機械等行業的重要供應商,繼續保持軍用滾針和滾針軸承的定點科研生產單位地位。
二:股東情況
蘇州市國資委持有創元集團100%的股權,為創元科技的實際控制人,因此也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三:行業分析
2018年,由於我國正處於經濟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內外部環境錯綜複雜,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 軸承主要配套主機行業發展出現較大的不均衡,軸承行業出現了前高后低的發展態勢,且下半年以來,增速環比不斷回落,最終實現了較低速度的增長。
1、 2018年軸承行業主要經濟運行情況
(1)主營業務收入增速前高后低
據對軸承行業主要企業125家的企業(集團)的統計,1-12 月完成主營業務收入 872.04億元,同比增速4.06%。
(2)工業生產增速下半年下降較快
主要企業(125家)工業總產值(當年價)完成了 732.14億元,同比增速7.57%;軸承產量完成56.96億套,同比增長5.68%。
(3)軸承產銷率下降至低位,庫存額上升至高位
主要企業2018年完成軸承產量56.96億套,同比增長5.68%,軸承銷售量完成 54.06億套,同比增長1.36%。銷售量較產量減少了2.9億套,增速低了4.32個百分點。產銷率為94.9%。
主要企業2018年12月,雖然經過各企業的努力,增速由11月的13.24%下降了 2.51個百分點,但仍由去年同期的63.73億元增加至年底的70.57億元,淨增6.84 億元庫存額,同比增長了10.73%,達到較高位置。
(4)利潤總額僅有微量增長、稅收保持低速增長
主要企業2018年完成利潤總額 54.06 億元,同比增長 1.68%。利潤總額同比增長的企業佔比 60.80%,同比下降的企業佔比 36%。虧損企業比為 12.8%,虧損企業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 60%,虧損額為 2.05 億元,比去年同期虧損企業虧損額 0.73 億元增長了179.60%。主要企業完成稅收 36.54億元,同比增長4.71%。
2、全國軸承進出口情況
2018 年,我國出口軸承創匯完成 58.05 億美元,同比增長 11.1%,其中軸承創匯 44.81 億美元,同比增長10.89%,軸承零配件創匯13.24 億美元,同比增長11.73%。
軸承出口數量63.85億套,同比增長5.91%,出口軸承零配件32.9萬噸,同比增長 7.52%。
2018年,我國進口軸承用匯 37.85 億美元,同比增長 2.9%,其中軸承用匯 32.1 億美元,同比增長 2.52%,軸承零配件用匯 5.75 億美元,同比增長 4.93%。
軸承進口數量 2459萬套,同比增長2%,進口軸承零配件4.38萬噸,同比下降 1.24%。軸承進出口貿易順差為20.2億美元,同比增長30.58%,創歷史新高。
2019年,將是我國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深入調整的關鍵之年,考慮到世界經濟發展和地緣政治格局的複雜多變,2019年對軸承行業而言,也將是面臨複雜多變、不確定性進一步增大的一年。預計2019年全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在3%左右,進出口增速會略大於全行業,預計5%左右。不同配套產業的發展態勢將進一步分化。
四:競爭對手
龍溪股份(600592)、長盛軸承(300718)、軸研科技 (002046)及襄陽軸承(000678)。
滾針軸承行業的競爭態勢沒有發生變化,仍然十分激烈,德國 Schaeffler 集團、日本NSK、JTKET等加大在華滾針軸承及其汽車零部件的投資與擴產,國際單邊主義和貿易壁壘使市場拓展存在變數,這些都對公司構成直接威脅。
舍弗勒集團是一家來自德國的家族企業,其名稱來自於其創始人喬治·舍弗勒(Georg Schaeffler)博士的姓氏。舍弗勒集團是全球範圍內生產滾動軸承和直線運動產品的領導企業,也是汽車製造業中極富聲譽的供應商之一。通過三個知名品牌-INA,FAG和LUK,舍弗勒集團積極活躍在汽車製造、工業製造和航空航天領域。舍弗勒集團汽車工業部憑藉其在轎車和貨車的整體動力系統(發動機、底盤、變速箱和輔助裝置)中的專業技術成為幾乎所有汽車製造商和其它主要供應商的可靠合作夥伴。
日本精工株式會社(NSK LTD.)成立於1916年。在全球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63個工廠(日本22個、中國12個、如崑山、瀋陽、蘇州、合肥等),14個技術中心,並擁有116個銷售基地。行業排名全球前三位。NSK開發出無數新型軸承,滿足世界各地用戶的需求,並為產業發展和技術進步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同時NSK憑藉其在精密加工方面的技術優勢,不斷開發家電電機節能高效軸承、牙科醫療軸承、汽車零部件、精密機械組件、等高精尖產品,在電子應用等領域積極開展多元化經營。
五:融資進展
2016年5月3日完成融資,價格10元每股募集4000萬元投後估值4.4億元,定增後市盈率14.72。
截至今年3月13日收盤,市值:12.60億元,靜態市盈率:21.48,動態市盈率:21.43。
六:財務情況
1、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1,215.24 萬元,同比增長20.29%。這主要得益於公司通過充分挖掘市場潛力,完善市場布局,憑藉公司的技術優勢、品牌優勢、質量優勢、營銷網絡優勢和管理優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了銷售規模的增長。
2、公司實現營業成本26,299.64萬元,同比增長24.77%。這主要是營業收入的增加和原材料、人工成本的持續上漲。
3、公司實現營業利潤 7,085.02 萬元,同比增長 24.00%。這主要得益於是公司規模的擴大、資產減值損失的減少和匯兌收益的大幅上升。
4、本年度,公司實現淨利潤6,309.02萬元,同比增長了10.07%;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5,867.40萬元,同比增長了19.35%。
5、公司實現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6,510.35萬元,同比增長了44.99%。這主要得益於公司加強貨款回籠的管理,回款較好。
免責聲明:本研究分析及建議所依據的信息均來源於公開資料,本公司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也不保證所依據的信息和建議不會發生任何變化。我們已力求報告內容的客觀、公正,但文中的觀點、結論和建議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