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僅為好萊塢大片四分之一,是什麼令《流浪地球》燃爆?

2020-12-11 第一財經

在「不久的將來」,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地球面臨被吞沒的滅頂之災,為了延續生命,你會儲存地球所有生物樣本,丟棄家園,逃離地球;還是會帶著千瘡百孔的地球與抽籤獲得遷移資格的30多億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行星發動機去推動地球,踏上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

有著家國、故土濃厚情懷的中國人選擇了後者,這就是燃爆整個春節檔、改編自科幻作家劉慈欣小說《流浪地球》的同名電影故事。

無論是不是科幻迷,當玄幻的紅色木星、冰裂的地球、殘敗的北京與上海等國產電影歷史上少有的特效畫面和鏡頭出現在大銀幕上時,就足以讓觀眾震撼,並從一開始就成為「科學」、「科幻」類的輿論熱點,「《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流浪地球》不及格」等兩極觀點的持續爭議將觀眾的觀影熱情充分燃燒。

再加上吳京、吳孟達等流量明星的加持,該片口碑與票房齊炸裂。豆瓣評分高達8.4分。截至2月10日記者發稿,票房已達20億元。

業界人士保守估算,《流浪地球》票房至少會衝擊40億元。

第一財經記者獨家了解到,該片總投資僅相當於好萊塢同質量影片的四分之一,若以《銀河護衛隊》等科幻大片平均十五六億元的投資成本為參考的話,《流浪地球》投資成本應該在4億元左右;若最終票房高達40億元,26家出品方與聯合出品方的收益應該在十幾億元。

「能否成為最賺錢電影並不好說,但至少在中國科幻電影的發展歷程中,《流浪地球》真正引發的一種思考,國產電影該如何去建立一套適合中國市場的工業體系與價值觀標準,這可能是這部電影最大的價值。」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2月10日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

決戰大年初三

回顧《流浪地球》,時間必須調回農曆戊戌年三十的夜晚。

當大多數中國人左手執酒,右手飲茶,舉家歡慶時,北京望京街1號北京文化產業園的北京文化大樓卻燈火通明。作為影片整體營銷策略掌舵者以及主控方,北京京西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000802.SZ,下稱「北京文化」)的員工多在加班,尤其是營銷中心——因為大年初一影片就要上映,決戰最強春節檔,營銷發行不可停。

年初一,同天上映的有黃渤、沈騰兩大喜劇明星主打的《瘋狂的外星人》,還有韓寒的《飛馳人生》、周星馳的《新喜劇之王》、成龍的《神探蒲松齡》,春節檔由原先的四強、六強爭霸變成了八強分享百億級票房。

在提前預售中,《流浪地球》排名第六。

而對於春節檔,影視行業的基本經驗是,春節檔影片頭部效應已非常明顯,以2018年為例, 春節檔TOP1影片票房市佔率33.3%,TOP5市佔率98.2%。因此,大年初一、初二,無論影院排什麼影片,八強之間的差距將基本沿襲這樣的格局。事實也如此,大年初一,《瘋狂的外星人》累計4.3億元,《飛馳人生》累計3.33億元,《流浪地球》累計2.08億元(含零點場),排名第四。

真正拉開距離是從大年初三開始,口碑將起決定性作用。這一點,《流浪地球》是具有優勢的。

前期營發方案已基本達標,就是向觀眾不斷滲透世界觀的同時,深度解讀中國科幻文化。原作科幻迷粉絲的好評使得該片口碑排名較高,在豆瓣等網站排名第二。不過,若要真正引爆票房,《流浪地球》還差一口氣。

就在「中國科幻類型片」還在發酵時,北京文化的中後期營發策略是,打起人物牌和情感牌,其中人物主要以影片中群像的方式出場,而情感牌則主要從人類和地球的大家、以家庭為單位的小家兩方面入手。除了強化科幻類作品的差異化營銷,還用極易引起情感共鳴的「家」的情感讓所有受眾有所思有所感,從而以一種更為溫暖的方式打破了科幻題材極易形成的冰冷外殼。

正是因為年三十的加班,《流浪地球》在大年初二的晚上真正開始刷屏。

大年初三,《流浪地球》以3.42億元衝上單日票房冠軍,累計破8億元;《瘋狂的外星人》9.26億元;《飛馳人生》排第三,為6.71億元。《流浪地球》排片率穩居第一。

「聯排炮」文章初三、初四繼續發酵,即便有「《流浪地球》,不及格不及格」等10萬+的文章阻道,使得口碑評分略有下降,但都已擋不住票房的爆炸。截至發稿,《流浪地球》與排名第二的《瘋狂的外星人》的票房已拉開一定差距,誰也阻擋不住票房冠軍的奔馳。

奔跑不停的「阿甘」

事實上,在大年初二,第一財經記者收到消息,將原本約好的年後專訪提前到了大年初四。

北京文化影視事業部總經理張苗說的第一句就是,公司很多同事已經三天三夜沒睡覺了,他亦如此。當第一財經記者問,「你會如何獎勵自己與同事們呢?」疲憊並忙碌的張苗表示,能夠參與到《流浪地球》這樣一部科幻大片的整個過程中,所有人應該會「與有榮焉,引以為豪」。

雖然聽起來略有不近人情,但似乎就是這種「鋼鐵般堅韌」的企業文化,成就了《戰狼2》、《我不是藥神》等影片的成功。

其實,也是上述幾部影片的成功,使得北京文化開始在影視行業嶄露頭角。畢竟,春節檔,曾一直具有絕對話語權的是華誼兄弟。

春節檔屬於「賀歲檔」一部分,賀歲檔一詞最早來自香港電影市場。

1995年,成龍的《紅番區》作為第一部以「賀歲片」名義引進中國內地的影片,當年的票房收入僅次於施瓦辛格主演的好萊塢大片《真實的謊言》。

受此影響,1997年,葛優、劉蓓等主演的喜劇《甲方乙方》在中國內地首次打出「賀歲片」旗號,最終也拿到3600萬元票房。從此,開啟了中國內地電影賀歲檔時代,也開啟了「廣告出身」的華誼兄弟的電影時代。

從《不見不散》、《一聲嘆息》、《大腕》、《手機》到《私人訂製》,馮小剛成為賀歲檔尤其是春節檔的常客,也成為喜劇大師,而通過主控這些影片的投資、宣發,華誼兄弟常年穩居中國民營電影企業老大的位置,並在2009年登陸資本市場,成為電影圈絕對的主角。

「這是一個時代,也是一個標識,就是春節檔,合家歡的喜劇已是一個重要的類型片,這是消費心理與消費市場所決定的。」魏鵬舉認為。

如果從這角度分析,具有科幻色彩的《流浪地球》並不適合「春節檔」。

張苗坦言,《流浪地球》是逐漸有了「春節檔」的氣息與味道。

2015年,張苗見到了《流浪地球》的劇本大綱,他很興奮,他對導演郭帆說了兩句話,一句是「劇本內容,你沒告訴過別人吧?」;第二句是「中國科幻片到了要博一次的時候了」。

但成為了項目主出品方、承制方、主控宣,為國產科幻片保駕護航,談何容易?

首先就是新的科幻類型意味著巨大的風險,整個尚不成熟的工業生產體系給製作帶來了巨大壓力,整個過程,張苗形容為,如阿甘的奔跑。

在北京文化入駐該項目之前,最初提出要拍攝《流浪地球》的中影集團曾找過好萊塢的卡梅隆等大導演,但並未談成。

至於未談成的原因,中影集團並未說過,但有著好萊塢工作經驗的電影人認為,好萊塢導演不接的原因可能有兩點,一是科幻片真的很難拍,二是中國科幻電影的本土化、生產等環境,好萊塢並不好適應。

但中國的「阿甘們」接了,本身是科幻迷並被好萊塢電影工業震撼的郭帆,在2015年接下了該項目;投資方也是如此,2016年入資。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的是,媒體盛傳的萬達最初入資並非事實,而是萬達方面曾談到過對內容感興趣而已。最終,「老大哥」中影集團與北京文化成為支撐郭帆等主創團隊科幻之夢的兩大出品方,用張苗的話說,除了中國電影變強的使命感驅使外,更多是對導演等所有團隊的信任。

最好的信任就是砸真金白銀。

有報導稱,北京文化最初出資是在1億多。做特效有點捉襟見肘。果然,電影到了做後期,預算不夠,資方重回牌桌,開始了漫長的談判,有爭吵。最終,北京文化追加了製片成本,有一種說法是,最終的成本,比當初的預算翻了一番。

對於這些說法,張苗並未透露內情,只是表示,吳京是在最關鍵的時候進來的。

2017年,電影開拍3個月時,主演還未找到,但適合主演的,張苗心中只有一個人——吳京。「就是要一個適合演英雄的。」

主創找過一些一線演員,但最終都沒成行。就在郭帆發愁的時候,吳京突然聯繫了他。酒桌上,兩人邊喝邊聊,把臉喝得紅撲撲的。吳京激動得手舞足蹈,郭帆感動得熱淚盈眶,兩人抱在一起,喝了一瓶又一瓶。考慮到當時劇組的情況,吳京決定出演這個角色。

「這是一個轉折點,解決了很多問題。」張苗感慨道。

有了吳京的投資,被粉絲稱為「小破球」的《流浪地球》終於能加一些大場面,宣傳上也有了噱頭。事實上,很多人知道這部電影,就是因為那版「吳京版」片花。

到了2018年,出品方剪輯了電影的精彩畫面的片花,一些投資方開始對硬殼科幻片有了信心,加入其中,也有一些投資方雖然看好影片,但影片上映的時間從暑期檔改為了春節檔,讓他們有了懷疑。到成片之後,進進退退多輪,出品方與聯合出品方達到了26家。

無論爭議多大,《流浪地球》在科幻電影的探索上踏出了紮實的第一步,這是中國電影工業歷程中的一種榮耀;更為實惠的是,在票房分紅上,各家終會拿到一個大大的紅包。

相關焦點

  • 雷奕安說《流浪地球》不遵循科學,網友:你咋不評論好萊塢大片?
    這部作品不僅僅只是在國內上映,《流浪地球》也在海外上映,作品上線後並在北美取得了良好的成績。甚至外國粉絲也紛紛稱讚《流浪地球》的特效不亞於好萊塢科幻大片,現在《流浪地球》已經被推遲了兩個月之後才能下架,還被最大的海外電影電視網站購買,版權將被翻譯成28個語言並將在190個國家和地區播出。
  • 《流浪地球》燃爆世界,看看國外觀眾的真實評價
    「《流浪地球》票房破20億」!國產科幻片《流浪地球》,從大年初一火到初六,節後依然熱度不減,並在昨天(2月11日)一大早登上微博熱搜第一名。7天,23億,一舉「刷屏」朋友圈、微博、豆瓣,《流浪地球》可謂用實力詮釋了什麼是傳說中的「叫好又叫座」。
  • 外媒評《流浪地球》:看到了異於西方大片的價值觀
    在今年的賀歲檔中,被譽為中國首部硬科幻的《流浪地球》口碑炸裂,在2月7日實現票房逆襲,首次拿下單日票房冠軍。世界末日是災難科幻片中常刻畫的主題,在許多好萊塢大片裡,人類通常放棄地球,探索移居其他星球。中國的第一部以太空為背景的超級大片《流浪地球》於5日上映,外界對此寄予厚望,認為此片代表著中國電影製作新時代的到來。
  • 《流浪地球》黑馬逆襲 朋友圈掀起「影評大賽」
    《飛馳人生》中,沈騰與兒子一起為賽車夢努力。《流浪地球》中吳京與屈楚蕭出演了一段動人的父子情。《新喜劇之王》裡的父親嘴上反對女兒進演藝圈,卻暗中保護著她的演員夢。《流浪地球》成國產科幻電影突破之作四部大片中,由郭帆執導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口碑最佳。
  • 銳參考|《流浪地球》在北美到底有多火?好萊塢製片人有話說
    參考消息網2月18日報導(文/高山)作為當前中國院線最賣座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也火到了北美——《流浪地球》官微於17日晚間宣布,該片在北美上映11天,攬獲382萬美元票房,成為近五年來中國電影在北美票房的最高紀錄。
  • 揭秘:雲計算是如何撐起《流浪地球》的超級大片效果
    特效媲美好萊塢的大片雖然最初《流浪地球》的排座率並不高,但是精良的製作水平和特效讓這部電影獲得很高口碑。因此,這部電影上映兩天,即拿下5億票房,四天破10億,並在豆瓣上維持著7.9的高分,好於86%的科幻片、88%的災難片。截至小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流浪地球》的票房已經逼近25億。
  • 劉德華攜手吳京,將會領攜出演,科幻大片《流浪地球2》
    《流浪地球2》宣布定檔,劉德華,吳京,有機會領攜主演。著名導演郭帆宣布了科幻電影《流浪地球2》定檔消息這部科幻電影將會在2023年大年初一新年檔上映。電影製作方還發布了概念海報,表明在《流浪地球2》劇情當中,地球將會離開太陽系,去系外尋找家園。
  • 《流浪地球》拿金雞獎,影評人紛紛反對,這背後究竟說明了什麼?
    好萊塢巨頭們眼下的暫時蟄伏,只不過是還需要一點時間,去不斷探索和摸透中國各個層面觀眾的喜好,去培養和擴大好萊塢商業大片的觀眾群體,便是為有朝一日長驅直入,憑藉工業化大生產對小農經濟手工作坊產品的絕對碾壓優勢,對各類型的中國影片進行無情降維打擊,徹底搶佔中國電影市場的主要份額。
  • 《流浪地球》破40億 連續多日問鼎電影院單廳票房冠軍
    原標題:僅用15天,《流浪地球》成中國影史第二部票房破40億電影上映15天,《流浪地球》票房終於突破40億元大關。2月19日晚,電影《流浪地球》官方微博表示,《流浪地球》累計票房達40億元人民幣。
  • 我在《GTA5》裡當導演,在好萊塢拍攝「流浪地球」!
    GTA5相信這款遊戲是很多玩家見過最厲害的遊戲之一,它幾乎集合了其它遊戲的全部玩法,而且遊戲的特效設計在R星的電腦特效工程師設計下精彩絕倫,遊戲都可以拍攝電影了,不少玩家可以在這裡完成自己的導演夢想,拍攝屬於自己的好萊塢大片,為什麼GTA5會有導演模式如此特別的內容?
  • 《流浪地球》離好萊塢仍有差距,被外籍CTO批:英文字幕錯誤太多
    《流浪地球》離好萊塢仍有差距,被外籍CTO批:英文字幕錯誤太多每年的春節賀歲檔的電影都會特別的令人期待,2019開年,電影圈再次為大家帶來了充滿驚喜的賀歲大片。大年初一當天,《流浪地球》、《飛馳人生》、《瘋狂的外星人》等優秀影片驚喜登場,陪伴大家度過了一個別樣的新春佳節。特別是青年導演郭帆的力作《流浪地球》,徹底刷新了大家對中國科幻片的印象。只是在專業人士眼中,這部票房已超20億的中國科幻大片,離好萊塢仍有差距。
  • 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吳京是這樣進組的,還投資成為出品人!
    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吳京是這樣進組的,還投資成為出品人!1月28日下午,電影《流浪地球》在北京舉辦了發布會。導演郭帆,原著作者劉慈欣,特別出演吳京,領銜主演屈楚蕭、李光潔、吳孟達等全陣容亮相。作為本片的出品人,吳京在現場爆料,其實他一開始只是來客串,沒想到一客串就串了31天,郭帆告訴他電影超支嚴重,別收片酬了,最後吳京就既沒要片酬,還投資成為出品人。科幻片非常燒錢,這也是為什麼國內輕易不敢投資的原因,《流浪地球》作為國產科幻試水,預算時時都在超支!在不遠的將來,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地球面臨被吞沒的滅頂之災。
  • 《流浪地球》IMDb評分狂跌,科幻出海還未成熟
    功夫、姜文、張藝謀,國產IMDb高評分意味著什麼?建立在理性討論的基礎上,本文僅從電影、文化內容入手,不討論任何「國內大規模水軍」言論和其他政治陰謀論。在詳細解析中國科幻乃至於中國文化出海之前,不妨先了解一下IMDb對中國電影的偏好和看法。
  • 比《流浪地球》還好看的科幻大片是什麼?是劉慈欣的迷人腦洞
    01.中國科幻第一人2019年春節,一部中國人自導自演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一經上映就引起了人們的熱烈反響。這部電影不僅叫好又叫座,還使中國的科幻電影終於在世界電影史上佔得一席之位。豆瓣上,《流浪地球》的熱評第一條是這樣說的:這是華語電影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科幻大片,劉慈欣的硬核科幻設定、東方式的家庭理念核心、地心引力與星際穿越的融合、意料之外的特效大場面超讚,比肩好萊塢。當然,談到這部電影的成功,首先離不開的是原著作者劉慈欣。
  • 堪比好萊塢電影《流浪地球》,沒有流量明星,卻備受觀眾喜愛
    《流浪地球》2019年上映,總票房總計46.8億,距離《戰狼2》的票房也不遠了。一部《戰狼2》既展現了好萊塢級別的動作場面,也體現了濃濃的愛國情懷,同樣《流浪地球》在電影製作方面也是接近好萊塢級別的,要不然這兩部電影也不會獲得如此高的票房。要說《戰狼2》算是請了流量明星張翰以外,《流浪地球》可就真的沒有流量明星了。
  • 票房46億元的《流浪地球》重映!
    來源:新浪眾測作者:熱薦電影最近,一則重磅消息公布,2019年的春節檔爆款《流浪地球》將重映,上映日期為2020年11月26日,將與張藝謀導演的《一秒鐘》、好萊塢電影《瘋狂原始人2》同檔期競爭。新版也叫《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這一次重映均為3D版,而且增加了新的內容。去年春節,國產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在上映之後,便憑藉出色的口碑華麗逆襲,強勢反超《飛馳人生》、《新喜劇之王》和《瘋狂的外星人》,成為了2019年的春節檔票房冠軍,票房收入高達46.8億元。
  • 鐘聲:《流浪地球》折射源自現實的未來感
    可以說,這部電影以其大膽想像和充滿中國特色的敘事手法,為世界提供了觀察中國文化和中國發展的獨特視角,讓世界感受到了「充滿未來感」的中國帶來的感染力。 「中國憑此片一舉躍入科幻電影領域,展現出該國電影人日益雄厚的製作預算和信心,他們已有能力挑戰這一曾經由好萊塢壟斷的題材。」英國《金融時報》的文章如是評論。
  • 《流浪地球》火到國外連好萊塢都來點讚,外媒是怎麼評價的?
    其中,中國首部科幻大片《流浪地球》更是成為了春節檔的王炸,實現票房口碑雙豐收!   《流浪地球》帶來了一股清流。   我們會發現,原來,不是所有的主角都是貫穿全劇的英雄,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會有成功的結果,也不是所有失敗的任務就徹底沒戲了。
  • 《流浪地球》上線後IMDb評分狂跌,還不到考慮國外觀眾的時候?
    張藝謀等一代名導的「中國風」大片,場面恢弘,臺詞、動作也極盡考究,但其敘事節奏和內涵卻有爭議,不為國內觀眾所普遍接受。張藝謀自《英雄》開始的古裝大片是其中代表,電影美學國內觀眾並不十分買帳,但國外觀眾卻口味一致地喜歡這些電影,除了《英雄》的差距,《十面埋伏》豆瓣6.0分,IMDb 7.6分;《滿城盡帶黃金甲》豆瓣5.4分,IMDb 7.0分,差異都十分巨大。
  • 震撼靈魂的拯救-電影《流浪地球》觀後感
    在今年這個北方人紛紛到南方去看雪的季節地域邏輯混亂時期,卻有一股清流,讓眾多段子手和影迷們不淡定了。這源於一部關於拯救主題的電影。科幻影片《流浪地球》講述了一個正能量故事。未來的科學家們發現,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即將耗盡能量毀滅,短時間內包括地球在內的整改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