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期的文章中,我們已經分享了1~12月齡嬰兒的生長發育特徵和養育的要點,這次跟大家分享一下13~18月齡嬰兒的生長發育規律。如果以下的技能中,寶寶有一半以上無法完成,寶寶可能存在發育落後,建議去醫院諮詢醫生,讓醫生給出專業判斷和建議。
13~18月齡幼兒發育進程
粗大運動
開始學走路;會獨自行走,不需要支持且走得比較穩(15月齡)開始學後退走(15月齡);可以獨自在家具上爬上爬下(18月齡)開始跑(18月齡)精細運動
能自己用水杯喝水;從餵飯搶小勺到自己用勺子吃飯;能搭2~3塊積木;能翻看圖畫書,識別簡單的形狀;會用蠟筆亂塗亂畫。社交
在受挫折時會發脾氣;喜歡模仿掃地或擦桌子;與人交流時有目光的交流和眼神的對視;對很多東西感興趣;會獨立玩耍,當玩伴要離開時,寶寶可能會哭或跟隨玩伴。語言
會用手指出或說出想要的東西;能說出幾個單獨的詞,如「奶奶、爺爺、花」等;見到爸爸媽媽時,會有意識並正確叫出來,會說除了「爸爸媽媽」以外的詞;會按要求指出熟悉的人或物,能辨認出熟悉的人、物體和身體部位的名稱;能聽懂簡單的指令;出現2個單詞的組合,在熟悉某一事物時,能按照規律組合詞語,如「媽媽抱」等。
發育水平觀察
寶寶的生長趨勢沒有第一年增長那麼迅速了。注意寶寶的飲食行為和習慣的培養,學習自己用小匙吃飯。開始學會走路,從獨走幾步到能走穩、倒退走;走穩以後,到18月齡開始跑,扶著欄杆或拉著大人手上樓梯。精細運動(手的運動)也發展到熟練,可以撿起地上的東西,喜歡搭積木並推倒,能亂翻書、亂塗畫,家長要多鼓勵孩子拇指和食指的配合動作。到了 18月齡左右,手的動作應該發展到可以轉動門把手,做打開或擰開瓶蓋等動作。好奇心強,喜歡模仿,尤其是家務勞動。寶寶拿自己喜歡的東西給成人看,是主動交往的表現,成人要積極響應,滿足寶寶交往的需求。
只要家長給予正確的教導,這個階段寶寶應該開口了,從叫「爸爸」「媽媽」開始。到了 18月齡,可能會說簡單的字甚至有詞語的組合了。這個階段寶寶會表現出「自私"的一面,看到你抱其他的孩子,寶寶會大哭,也會去爭奪別人手裡的玩具。在不高興或者受挫折時會發脾氣。反之,受到讚揚時也能表現出驕傲、自豪,會表示同意或不同意。這是孩子情緒和社會性的正常發展,要給予積極和正確的引導。隨著大腦的進一步發育,15月齡開始寶寶會出現想像,會模仿媽媽的動作,會給洋娃娃餵飯、穿衣服、餵藥等。這時候要多和寶寶玩「假扮」遊戲,以拓展思維和意識。開始有「自我」意識,開始知道自己的名字,並用自己的名字稱呼自己;也開始認識自己的身體部位,正是用語言教會孩子身體部位名稱的好時機。注意檢查寶寶的前囟門是否閉合。正常兒童前囟門閉合的平均月齡為13.8月。注意觀察寶寶的乳牙萌出情況和牙齒排列情況。出牙情況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如有疑問,請去醫院諮詢醫生。
體格生長水平
這個年齡段幼兒每個月體重增長約0.2千克,身高約增長1釐米,頭圍增長明顯減慢,一年增長約2釐米。下表為上海市0~3歲兒童體重和身高參考值(2015年)。
以上內容摘自《上海市0~3歲嬰幼兒家庭科學育兒指導手冊》。
下期文章,我們會介紹13~18月齡嬰兒的養育指南,謝謝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