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有25個兒子,為何司馬懿叛變時沒有一人反抗?原因很簡單!

2021-02-13 歷史談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曹操一生多番謀劃,只為坐上那九五之尊之位。可到頭來辛辛苦苦一場,卻是為他人做嫁衣。俗話說「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這句話非常適合三國時期的各位霸主。劉備的兒子劉禪守不住基業,孫權的後代也不如他。說到曹操的後代那就更慘了,被司馬懿一家管得死死的。曹操是三國時期兒子最多的一位霸主。為何兒子這麼多的曹操,卻沒有抵得住司馬一家的野心呢?

司馬懿和曹操

司馬懿自幼就非常聰慧,長大後更顯露了他的才能。曹操雖在東漢的朝廷做官,卻一直有不軌之心。曹操私下招募人才企圖謀奪漢室江山,司馬懿因為曹操身份低微,沒有理曹操。後曹操發展出了一股勢力之後,司馬懿很識時務地投靠了曹操。從司馬懿這一波操作來看,司馬懿深謀遠慮,不打無把握的仗。司馬懿雖然也有稱霸天下的想法,可司馬懿卻一直隱藏得很好。

司馬懿跟隨曹操多年,為曹操立下汗馬功勞,曹操也十分信賴他。雖然期間曹操懷疑過司馬懿的忠心,可都被司馬懿用功勞證明了自己。司馬懿的不軌之心,或許從曹操對魏王世子之位搖擺不定之時,就開始顯露了。當時曹丕和曹植為了世子之位爭得焦頭爛額,司馬懿選擇了更有能力的曹丕,使勁為曹丕說好話。

司馬懿篡位

最終的結果也不出司馬懿所料,曹丕成功上位了。曹丕登基後,司馬懿成為了第一重臣。曹丕對司馬懿的意見也很是聽從。從曹操兒子那激烈的爭儲事件來看,在討好曹丕的同時,也應該快速地選擇好曹丕的繼承人。經過司馬懿的多番觀察,他選出了命途多舛的曹叡。曹叡生母早逝,在後宮裡又毫無根基,應當是極好控制的。

幸運的是,司馬懿熬死了曹丕,成功等來了曹叡的登基。曹叡登基之後,只顧著思念自己的亡母,無心朝政。這下朝政大權就完完全全地掌握在了司馬懿的手裡。話說司馬懿這奪權之路那是暢通無阻啊。那麼曹操的那些個兒子又在幹嘛呢?曹操的兒子雖然很多,但也有許多夭折的。雖然也有不少兒子健康長大,但曹操對立儲之事的搖擺不定,又耗損了一些有能力的兒子。大浪淘沙,曹操的兒子雖然多,但真正聰明並且留到最後的兒子可能就那麼一兩個。到司馬懿篡位的時候,曹操的兒子也沒剩幾個了,也沒有誰有能力擋得了司馬懿了。

參考文獻:

《三國志》《三國演義》

相關焦點

  • 司馬懿高平陵政變篡權,為何就沒有人起兵反抗?原因很簡單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司馬懿這位傳奇的人物,從曹操和曹丕時代的韜光養晦,以退為進,最後鋒芒畢露,在正始十年(249),一場籌劃已久的政變發生了,史稱高平陵政變。從此,曹魏軍權政權落入司馬氏手中。然而,在司馬懿高平陵政變篡權時,為什麼就沒有忠於曹氏的人起兵反抗呢?
  • 曹操除掉17歲神童,卻留下鷹視狼顧的司馬懿,到底什麼原因?
    攻打徐州時沒有軍糧竟然選擇屠城然後把老百姓的肉做成軍糧,官渡之戰時沒有軍糧就坑殺袁紹的降卒,而且還對一個很有前景的神童下殺手,實在心狠手辣。 有一次曹操正在書房裡想北邊柳城的戰事,曹衝帶著周不疑來到曹操書房還說要幫他分擔壓力,曹操溺愛的看著曹衝說你能分擔什麼壓力。這這時候周不疑有理有據有節的指出的柳城遭遇戰火的原因,還有北邊烏桓異族的需求,最後獻上破敵策略。曹操非常震驚,權衡周不疑的策略後感覺可行,當即進行兵力部署和人事調整。後來柳城的戰亂被平定,曹操賞賜周不疑一座宅子。
  • 為何司馬懿兒子都是人才,諸葛亮兒子平庸無能,背後原因讓人深思
    司馬師沉著冷靜,首先跟隨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就表現出非同一般的冷靜,哪怕第二天進行政變,頭一天晚上照樣安穩入睡,連司馬懿都認為吃驚,面對皇帝曹芳的反抗,司馬師果斷廢立,所有參與之人全部滅族,手段狠辣,雷厲風行,面對淮南二叛,當機立斷,親率軍討伐,雖死猶生,司馬師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
  • 從司馬懿織的網分析曹操祖孫三代都不敢殺他的原因,真的動不得
    三國時期,曹魏的開創者曹操曾看出司馬懿有"鷹視狼顧"之相,也曾親口說出過:"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可見他是知道司馬懿是個不安分的人,而曹操關於司馬懿的評價,曹丕和曹叡這兩位魏國皇帝也肯定知道,可為何這祖孫三代都沒有想著去殺掉司馬懿?
  • 為何司馬懿偏偏懼怕曹睿?竟然是這個原因
    為何司馬懿偏偏懼怕曹睿?竟然是這個原因司馬懿曾經做過負責任的官員,也曾做過盡心盡力的謀士,還曾做過拼命的武將。他是一步步慢慢經過艱辛爬上來的。那時的司馬懿只比曹丕大八歲,並且曹操是非常重視對曹丕的培養和扶植,那個時候的曹丕閱歷、經歷還有治國的能力都遠遠的超過了同一時期的司馬懿,司馬懿是有才能的,但他的都停留在理論上,並沒有實踐過,所以,在那個時間段,司馬懿還在和同朝的大臣之間相互爭鬥,他自身的性命和養家餬口都很難有保障,因此,他根本無暇去想爭奪皇位的事情。
  • 司馬懿為何能笑到最後?毛主席:司馬懿有幾手比曹操高明_三國
    好在,還有臥龍諸葛亮,後來跟司馬懿展開了一場,至今依然被人們津津樂道的「三國龍虎鬥」。司馬懿的老爸叫司馬防,是河內人,他一共有八個兒子,當時被稱之為「司馬八達」。跟之前潁川的「荀氏八龍(後代中產生了荀彧)」可謂交相輝映,而司馬懿則排行老二。
  • 曹操夢見三馬同槽,但是為什麼不殺司馬懿?
    三馬指的是,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這父子三人。司馬懿是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曹魏王朝的掘墓人。他死亡後就將權利交給了司馬師,司馬師雖然有才能,但是英年早逝,臨死之前又將權利交給了司馬昭。所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但指的是司馬昭的野心,還指的是司馬家族的野心家。
  • 曹操夢到三馬同槽,身為亂世梟雄,為何還讓70歲的司馬懿篡了基業
    魏武察帝有雄豪志,聞有狼顧相。欲驗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顧,面正向後而身不動。又嘗夢三馬同食一槽,甚惡焉。簡單的說就是是曹操聽聞司馬懿內心狹窄卻外表寬厚,善於猜忌,攻於權術。於是曹操親自檢驗了一下,發現司馬懿果然如傳聞一樣。後來曹操又夢見三匹馬在一個馬槽裡吃食,心裡很是厭惡。
  • 司馬懿奪了曹家的天下,曹操留下一策,把司馬懿的子孫害苦了
    在三國當中最真實的人物就是曹操了,曹操靠實力和智謀取天下,不用像劉備一樣哭鼻子,也不用像孫權一樣依靠繼承父兄的事業,曹操最能識人,但是卻沒有看出一個人的野心,這個人就是司馬懿。可見司馬懿有多麼會忍,又有多麼能忍。
  • 《軍師聯盟》曹操死前對司馬懿說了什麼 《軍師聯盟》結局曹真怎麼...
    曹丕受曹操詔令,一人一騎快馬從鄴城趕往軍營。病榻上的曹操對曹丕道,他平日裡的果決是對的,守護國家需要的就是果決。是自己太過嚴苛,以至於嚇著兒子曹丕了。之後曹操高臺舞槍後就去世了。曹操在死之前曾經對司馬懿說過曹丕會比自己更加嚴苛,曹操死後沒有人能威脅曹丕的地位,曹真要殺司馬懿就是對曹丕與司馬懿關係最大的考驗。
  • 曹魏第一美男子何晏:從曹操養子到司馬懿仇敵,他都經歷了什麼?
    在三國故事當中,曹魏政權永遠是最有話題性的。從魏武大帝曹操打下半個天下開始,到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曹氏三祖奠定曹魏基業,最後到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把曹魏江山轉變為司馬氏江山,其中有太多的人和故事可以訴說。本期《墨說三國》我們就來聊聊一位從曹操時期一直到司馬懿時期的曹魏第一美男子:何晏!
  • 司馬家族雖滅了曹家,但曹操生前留下一策,把司馬懿的子孫害苦了
    司馬家族雖滅了曹家,但曹操生前留下一策,把司馬懿的子孫害苦了導語:曹操號稱奸雄,他辛辛苦苦統一北方,不曾想卻為司馬家做了嫁衣。司馬家雖然成為三國最大的贏家,可是他們建立的晉朝政權並沒有維持太久。究其原因,與司馬家後人的腐敗統治有關係,但也和曹操當年的一個政策有關。
  • 司馬懿年紀大了以後,為何那麼討厭自己的媳婦兒張春華?鳥盡弓藏
    可這個時候陪同張春華一起絕食的,還有司馬懿的寶貝兒子們。張春華給司馬懿生了三個兒子,分別是司馬師、司馬昭和司馬乾。司馬懿這下子終於慌了,他和張春華的幾個好兒子,那可都是他事業上重要的幫手。司馬懿立刻連滾帶爬地過去給張春華道歉,張春華才算是有了面子,開始吃飯。
  • 司馬徽把諸葛亮等人介紹給劉備,為啥不介紹司馬懿?原因很簡單
    至於說司馬徽介紹徐庶、諸葛亮、龐統給劉備,卻不介紹司馬懿給劉備,其實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一、司馬懿能力比不上諸葛亮等人我們看劉備當時的處境,其實就能發現,他需要哪方面的人才。從將領來看,劉備手下有關羽張飛,這倆可都是聞名天下的萬人敵,軍事實力還是比較強的。從文臣來看,劉備手下有糜竺和簡雍等人,他們將劉備手底下的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條,甚至還時不時參加對外的交際活動,能力非常出眾。可是劉備擁有這等賢臣猛將,卻未能在這天下佔據一方,只能四處投靠他人,為何?其實主要原因就是劉備手下缺少有能耐的謀臣!
  • 司馬懿思考再三,沒有殺諸葛亮!
    而《三國》裡有一出空城計廣為人知,講述了諸葛亮在馬謖丟掉街亭後身處險境,而司馬懿率領15大軍趕到諸葛亮面前,諸葛亮攜帶兩個學童在城樓上彈琴,司馬懿卻不敢入城。很多說法都說司馬懿看出了諸葛亮在唱空城計,那麼為何在諸葛亮在使出空城計時,司馬懿已經看出卻為何沒有說出來呢?
  • 魏明帝曹叡登基時才20來歲,根基不穩,司馬懿為何不敢趁機篡位
    「神龜雖壽,猷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這是曹操的名作《龜雖壽》中的幾句詩,慨嘆人生無常,歲月易老。結果他沒料到,自己一語成讖。曹操自己活了65歲,在三國時代勉強算是長壽。但他的兒孫輩卻幾乎個個享年不永。
  • 郭嘉臨死前,對曹操說「司馬懿會反」,他是怎麼知道的?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的謀士戲志才去世。於是,荀彧就將好友郭嘉推薦給了曹操。曹操與郭嘉初次見面,一起探討天下大事,討論完後,曹操說:「你能幫助我成就大業」。郭嘉離開營帳後,也對外表態:「這才是我要輔佐的人啊!」第一次見面,郭嘉就知道曹操是個有抱負的人,並且懂得如何任人唯賢,給手下足夠的空間發揮其能力。於是他下定決心跟隨曹操,也在曹操帳下得以一展「拳腳」。
  • 《三國演義》中曹操早就懷疑司馬懿,為什麼不提前幹掉他?
    很多人都不禁產生疑惑,老奸巨猾的曹操為何沒能提早察覺到司馬懿的異心呢? 曹操雖然生性多疑,但他並沒有除掉司馬懿的理由。曹操一生遭遇過無數次的背叛與刺殺,他秉承著"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理念,殺過很多逆黨,雙手沾滿鮮血。但在曹操生前,司馬家族從未有謀逆之心,也沒有參與任何謀逆之事,所以他沒有理由懷疑司馬懿。
  • 麋芳、傅士仁跟隨劉備25年,為何在劉備勢力最鼎盛時期叛變?
    麋芳、傅士仁在194年徐州牧陶謙病逝後,便跟隨了新的徐州牧劉備,直到公元219年叛變,一共25年。他們兩人跟隨劉備25年,即便在最艱難的逃亡歲月都選擇堅定地站在劉備後面,但為何在劉備勢力最鼎盛時期叛變?分析如下。
  • 曹操司馬懿一起創造了三個成語, 有一個你肯定聽說過
    《軍師聯盟》熱播,司馬懿和曹操大火,吳秀波和于和偉兩位老戲骨的對手戲讓人看了大呼過癮。其實我們在舔屏的同時也可以學一些基本的歷史知識,比如這二位曾創下傳播率極高的三個成語,小編今天不恥鄙陋,給大家普及一下。得隴望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