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海聯通構建「雲-管-端」物流信息化方案)
長期以來,我國物流總成本居高不下,物流企業效率和盈利能力普遍偏低。據統計,我國全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例維持在16%以上。這一比例高於美國、日本和德國近9個百分點;高於全球平均水平約6個百分點,制約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轉型。
上海是國際國內物流的重要樞紐,也是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節點。近幾年,上海聯通全面運用傳感技術、定位技術、視頻監控技術等現代信息和通信技術,充分利用信息流調控和主導物流,針對交通物流行業中的人、車、物等提供多種管理手段、信息採集獲取方式以及服務運營平臺,為傳統物流行業逐步走向全新的現代物流提供應用層面的服務支持,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今年,上海聯通踐行國家「網際網路+」行動計劃,著力構建面向「網際網路+」的包括「雲-管-端」在內的物流信息化全方位能力,助力「一帶一路」戰略實施。
推出「雲管端2.0」交通物流行業版
上海聯通認為,我國物流信息化的發展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不僅體現在軟硬體的現代化程度和操作上,在發展模式和構造理念上差距更大,比如物流企業信息化設施和管理的發育程度較低,物流與電子商務尚未成功接軌,整個物流環節節點眾多,物流信息平臺的建設不足。
作為秉承「創新改變世界」理念的上海本地運營商,上海聯通通過自身網際網路化轉型,致力於成為「網際網路+」的推動者和「網際網路+」的賦能者。一方面提升企業自身和城市網際網路能力,另一方面將網際網路能力通過技術手段賦予實體經濟。上海聯通努力提供數字世界的生產性服務,構建本土數字生態系統,連接各行各業創新能力,推動交通物流行業轉型升級,共同獲取「網際網路+」經濟發展紅利,全力提高交通物流行業信息化水平,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為上海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支持。
為支撐「網際網路+」帶來的產業結構重塑,服務於交通物流行業,上海聯通提出推進「網際網路+」實現藍圖:「雲管端2.0」交通物流行業版。這是充分應對市場需求下的基於新技術應用的高度開放、緊密合作的服務生態,以更好地服務交通物流行業的信息化建設,助力行業轉型升級。
在雲側,上海聯通構架業界領先的雲基礎設施和服務平臺,提供數據存儲、運算和管理的產品與服務;全面開放能力,建立開放共贏的生態圈,提供界面友好的電信IT+CT能力、彈性的計費與支付的運營支撐能力及第三方能力,方便快速獲取能力進行應用部署;構建智能數據云,盤活數據資產,構建大數據平臺,提供多層次大數據洞察和分析的產品與服務。
在管側,上海聯通將建設一個業務流、數據流、資金流的雙通道,一方面做強智能管道,打造6張網絡的信息高速公路;另一方面,打造線上線下結合的商業渠道,利用通達用戶的能力,為「網際網路+」形勢下,傳統企業的渠道轉型提供新型助力。
在端側,上海聯通努力推動交通物流行業應用終端的發展,為快遞、貨運、客運中的不同使用對象提供專業化的「終端+網絡+應用平臺」的一攬子ICT解決方案實施及運營服務。
讓物流信息實現全程實時掌握
在物流產業中,貨物是在移動之中的產業主體,各物流公司與貨主都希望及時掌握貨物的位置信息。上海聯通通過二維碼、無線射頻識別等物聯網感知技術和大數據技術,配備專業掃描終端,結合車船管理、人員管理,實現對倉儲設施與貨物的實時跟蹤、網絡化管理以及庫存信息的高度共享,提高貨物調度效率。使得物流企業能夠得到及時、準確的物流信息(如:貨物離港、到貨驗收的實時信息),以跟蹤了解貨物實時的物流狀態,並將其作為衍生服務提供給客戶,提高企業競爭力。
除此之外,上海聯通著力構建第三方物流平臺。基於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分析技術,將貨運車聯網與物流園區、倉儲設施、配送網點等信息互聯,促進人員、貨源、車源等信息高效匹配,有效降低貨車空駛率,提高配送效率。據介紹,這是類似於「滴滴打車」的一款手機應用,不同的是它招來的是貨車。通過定製的App或者登錄網站,貨主可以隨時隨地發布送貨信息,車主能夠通過App免費尋找到最合適的貨源。該應用使用便捷,為司機與貨主搭建起互動的橋梁,實現了貨物運輸信息與車輛信息的即時對接。貨車司機接單以後,貨主可隨時與司機進行聯繫,聯繫到司機以後,就可以裝車出發了。同時,送貨到戶前系統通過智能調度推送附近的貨運信息,讓司機返程有貨可運,降低返程空載率。
據上海聯通介紹,未來這一平臺可通過開展物流全程監測、預警服務,統籌優化社會物流資源配置,最終構建互通省際、下達市縣、兼顧鄉村的物流信息網際網路,在更廣範圍促進物流信息充分共享與互聯互通。
助快遞行業「最後一公裡」網際網路化
面向快速發展的快遞行業,上海聯通針對人員管理和快遞行業「最後一公裡」推出全面的信息化服務。
運輸物流行業有眾多的從業者,包括司機、物流配送人員等,外勤人員管理難、工作難以統計、績效考核沒有依據等問題廣泛存在。上海聯通的外勤通產品是結合LBS、GPS定位、GIS地理信息等技術手段,為客戶提供人員定位和管理服務,並通過無線通信網絡將數據傳送至後臺管理伺服器,從而實現對人員的實時監控和工作管理等功能,使得企業能夠對外勤人員進行精細化管理。專家認為,對這一類外勤人員工作方式管理的信息化改造將實現整個行業「最後一公裡」的網際網路化。同時,通過定製帶金融支付模塊、二代身份證讀寫器、條形碼掃描口、RFID讀寫器、藍牙印表機等專用功能的行業終端,可實現物流配送的全程無紙化,提升企業服務效率以及品牌形象。
智能快遞櫃是上海聯通針對電子商務和快遞行業開發的一套速運自助服務系統,實現速運服務從單獨分散投遞到集中投遞的轉變,能有效解決電子商務和快遞業最後一公裡的配送與退換貨問題,可以節約大量的人力物力。據了解,智能快遞櫃是一個基於雲計算和物聯網技術,將依靠密集人力的傳統快遞投遞模式轉為信息系統管理,能夠將物品(快件)進行識別、暫存、監控和管理的設備,配套上海聯通的後臺運營管理軟體,構成智能自提終端系統。智能快遞櫃系統提供遠程管理和統一化管理,並對各種信息進行整合分析處理。系統具備智能存件、智能取件、遠程監控、信息管理、信息發布、商城購物、本地生活服務等功能,將消費者、服務提供方、服務配送方、管理方等相關各方無縫對接。快遞員將快件送達指定地點後,只需將其存入智能快遞櫃,系統便自動為目標用戶發送一條提醒簡訊,包括取件地址和驗證碼,用戶在方便的時間到智能快遞櫃輸入驗證碼即可取出快件。專家認為,該產品既提高了快遞公司的配送效率,又極大地降低了物流成本,提升物流行業的服務質量和品牌形象。
作者:蔣水林 鄧雲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