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守信互信 共踐共行——攜手推進網絡誠信建設」為主題的2020中國網絡誠信大會在山東曲阜舉行。會上發布了2020年度中國網絡誠信十大新聞評選結果。
今日帶你了解2020年度中國網絡誠信十大新聞之一:《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正式實施 為推進網絡誠信建設提供制度遵循。
讓我們共同維護網絡清朗空間,攜手推進網絡誠信建設。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推薦理由
國家網信辦發布的《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於2020年3月1日正式施行。明確規定網絡信息內容服務使用者、生產者和服務平臺不得通過人工方式或者技術手段實施流量造假、流量劫持以及虛假註冊帳號、非法交易帳號、操縱用戶帳號等行為,破壞網絡生態秩序。《規定》的實施,為推進網絡誠信建設、構建良好網絡生態提供了明確可操作的制度遵循。
精彩看點
《規定》提出,鼓勵網絡信息內容生產者製作、複製、發布含有「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準確生動解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優秀道德文化和時代精神,充分展現中華民族昂揚向上精神風貌」等內容的正能量信息。網絡信息內容生產者不得製作、複製、發布含有「危害國家安全,洩露國家秘密,顛覆國家政權,破壞國家統一」和「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等內容的違法信息,應當採取措施,防範和抵制製作、複製、發布含有「使用誇張標題,內容與標題嚴重不符」和「炒作緋聞、醜聞、劣跡」等內容的不良信息。
《規定》強調,網絡信息內容服務平臺應當履行信息內容管理主體責任,加強本平臺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網絡信息內容服務平臺應當建立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機制,制定本平臺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細則,健全用戶註冊、帳號管理、信息發布審核、跟帖評論審核、版面頁面生態管理、實時巡查、應急處置和網絡謠言、黑色產業鏈信息處置等制度。
《規定》要求,網絡信息內容服務平臺不得傳播本規定第六條規定的違法信息,應當防範和抵制傳播本規定第七條規定的不良信息。網絡信息內容服務平臺應當加強信息內容的管理,發現本規定第六條、第七條規定的信息的,應當依法立即採取處置措施,保存有關記錄,並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鼓勵網絡信息內容服務平臺堅持主流價值導向,優化信息推薦機制,加強版面頁面生態管理,在重點環節積極呈現本規定第五條規定的正能量信息,不得在重點環節呈現本規定第七條規定的不良信息。
《規定》明確,網絡信息內容服務使用者應當文明健康使用網絡,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和用戶協議約定,切實履行相應義務,在以發帖、回復、留言、彈幕等形式參與網絡活動時,文明互動,理性表達,不得發布本規定第六條規定的違法信息,防範和抵制本規定第七條規定的不良信息。網絡信息內容服務使用者和生產者、平臺不得開展網絡暴力、人肉搜索、深度偽造、流量造假、操縱帳號等違法活動。
相關連結
◆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
來源:網信中國
審核:王韶雲
編發:王 安
素材整理:許曉偉、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