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第二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成果北京對接會在北京亦莊召開。對接會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計劃局和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辦,旨在更好地支持具有潛在應用價值的基礎研究成果與應用對接,探索科學基金成果應用貫通機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高瑞平、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許心超、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副主任張廣等出席會議。100餘家投資公司、孵化器、科技企業的相關負責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成果團隊成員等200餘人參加會議。
對接會現場。鄭金武攝
高瑞平在講話中指出,對接會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與北京市產業發展之間架設了橋梁,讓科學基金資助成果在京落地與轉移轉化,不僅是一個促進科學基金成果轉化的良好探索,同時也起到了示範引領作用。希望能通過對接活動,逐步形成「科學家-企業家-風險投資家」良性互動的暢通化、常態化機制,共同發揮合力形成成果對接融通機制,提高科學基金服務國家需求的效能。
許心超表示,對接會首創搭建成果對接合作基地,充分發揮國家基金、北京市基金基礎研究成果、依託單位、專家人才等資源優勢,將進一步促進基礎研究成果應用貫通機制建設。通過國家基金、北京市基金及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聯動對接,進一步探索促進基礎研究優秀成果在京落地,為下一步形成成果貫通長效機制奠定基礎。
據悉,為推動基礎研究成果落地應用,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計劃局和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委舉辦了首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成果北京對接會,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通過首屆北京對接會搭建的溝通交流對接平臺,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聶廣軍團隊與納通醫療集團達成了「用於腫瘤治療的智能型納米機器人」股權投資合作協議。
在當天的對接會上,聶廣軍團隊與納通醫療集團進行了籤約。同時,北京市基金委與納通科技集團、交控科技公司、天智航公司、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國汽(北京)智能網聯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籤署了首批基金成果對接合作基地的戰略合作協議,以進一步推進優秀基礎研究成果轉化工作,拓寬高校院所成果團隊與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器和投資機構的對接渠道,搭建北京地區成果轉化平臺。
成果對接合作基地籤約。鄭金武攝
本次活動共遴選出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生物醫藥三大領域18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項目成果參會,包含北京大學等9所在京單位的13項優秀成果,以及上海交通大學等4所京外單位的5項優秀成果。北京市基金辦聯合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邀請了領域對口、對前沿技術需求迫切、轉化需求較大並且具有投資實力的孵化器、高新技術企業和投資機構參會,與上述優秀成果進行轉化對接。
在路演環節,參會的18項優秀成果介紹了項目特色和創新亮點;相關管理部門領導、領域學者、知名企業負責人等組成的專家評委對成果的前沿性、創新性及應用前景進行了精彩點評。
會議還舉行了線下交流對接環節,投資機構和項目成果團隊在現場進行了面對面、一對一的交流對接,投資機構對各成果的轉化前景等進行了評定、排序並反饋了對接意向。參會的生物醫藥和電子信息領域的專家學者及部分成果團隊赴相關高新技術企業進行了參觀調研,並開展了深入對接。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