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17年10月31日,黨的十九大閉幕僅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在廣大黨員幹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
連日來,全國各地前往一大會址紀念館參觀的黨員群眾絡繹不絕,在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他們回顧建黨歷史,重溫入黨誓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澎湃新聞推出「一大會址」日記,派出記者常駐中共一大會址,近距離觀察、感受、記錄會址每天的新聞,講述一大的紅色故事,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
2020年1月10日,雨,星期五。
雨天的國旗。 澎湃新聞記者鄒娟 圖
寒雨淅淅瀝瀝敲在興業路沿街的樹上,光滑的樹杈折射熹微日光,整條街便像披著薄薄的透明雨衣。
下午3時許,10歲的許子新站在街尾拐角處,抬頭看了看紀念館「長」出的一根光滑旗杆,問身邊的媽媽:「媽媽,這是升國旗的嗎?為什麼現在沒有國旗?」
順著許子新手指的方向,緊挨著一大會址舊館外牆內側,一根長長的不鏽鋼旗杆靜靜挺立,不過,這時候,旗杆上並沒有旗幟。
一大會址紀念館安全保衛部趙偉琪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正如許子新所說,這裡確實是紀念館國旗所在的位置。而且旗杆所在的位置,是一大會址紀念館老館。因為房子小,旗杆位於保安室和外牆中間一個不到1平方米的地方。
旗杆位於一大會址紀念館老館。 一大會址紀念 館圖
不過,雖然場地有限,但升旗是每天一大會址紀念館裡的「規定動作」。
值班的保安會提前一天查看日出和日落的時間,日出時升旗,日落時收起。但如果遇到極端天氣,或雨勢較大,保安會提前將國旗收到室內。當天,天氣預報顯示,日出時間6時52分,日落時間17時7分。所以,早上7時不到,值班保安便將國旗升起。但因為後來雨勢漸大,中午時分,保安便將國旗收起。
「每天升旗,已經成為我們工作的一部分,而且館裡的國旗定期更換。」趙偉琪稱,每周一至周六,紀念館保安輪流升旗。
而每到星期天早上,紀念館升旗的地方就格外熱鬧。原來,2017年8月,共青團上海市委主辦的「國旗下成長」上海青少年升國旗暨愛國宣講主題活動啟動,每周日或重大節慶日,在全市16個區的地標舉辦升旗儀式。一大會址紀念館就是黃浦區每周日舉行主題活動的地方。
共青團上海市委透露,對於青少年而言,升旗、護旗往往只是少數人的「光榮待遇」;對市民來說,莊嚴的升旗儀式通常只在重大節慶中才能感受到,青少年和市民能參與此類愛國主義現場教育的機會不多,也缺乏長效性。所以,上海創新主題教育形式,面向全市青少年開放報名,學生可成為升旗手或護旗手,切身體驗「國旗下成長」的莊重。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