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篇|「應試媽」遇到「蝸牛娃」
孩子:詹若琳 媽媽:蘆欣
閱讀手記
1月16日12 : 00 ~ 19 : 00
寒假和娃在家。整日和上躥下跳的娃在一起,已經消磨了我大半的精力,英語閱讀也就懶得動了。
「媽媽,讀會兒故事書吧?」怎奈午飯後女兒又捧著一大摞書放到我的面前。
「真是不想動啊!」我打起了哈欠。忽然靈機一動,想到了自己還有幾樣「寶物」,現在也正是看看這些「寶物」法力的時候了。
於是我拿出了點讀筆。點讀筆操作很簡單,一點就會發聲,用起來非常方便。琳琳似乎也對這種「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學習了」的神筆很感興趣,拿著筆開始一本一本地點,樂此不疲。
點了五本書後,娃看來是有點兒累了。正好,可以睡午覺了。可琳琳似乎和睡覺有仇,「媽媽,我現在還不困。」「好,不睡覺,我們躺著聽故事。」
我只好改變策略,哄著女兒躺下。然後拿出了外放 MP3 播放器,選好了要聽的音頻。文件夾裡的音頻都是這幾天我們聽的故事,有的是用點讀筆讀過的,有的是我讀過的,現在都變成背景音樂來給娃「磨耳朵」了。聽著聽著,瞌睡蟲終於襲上了琳琳,女兒漸漸進入了夢鄉。
待女兒醒來,自己玩了一會兒,又來纏著我,可是這時我要做飯,這可怎麼辦?我掐指一算,「麗聲」系列剛讀完一個級別,可以放出小鳥跟孩子玩玩了,於是琳琳在電腦前又重溫了「麗聲」裡的故事。雖然故事已經講過,但電腦一播出,故事又仿佛脫胎換骨成全新的內容,討人喜歡的程度直逼五顆星,可以直接點讚了。琳琳乖乖地看著電腦上的故事,我則開始不緊不慢地做飯。晚飯後,我正好也騰出手來,兩個人又一起把「麗聲」配套的電腦互動拼讀遊戲做完。而琳琳全然不覺得自己是在複習,而是感覺玩了電腦遊戲,非常興奮。
晚上,我收到一位家長的求助簡訊,說孩子沒有英語環境,學英語的時間短,假期裡有沒有每天三個小時以上的班,貴點兒也成,好讓孩子多聽多讀點兒英語……看後,我決定打電話和這位媽媽好好聊聊。
打電話的 20 分鐘裡,女兒又看了兩集《斑點狗》動畫片。這是美國的一個全英語教育類的動畫片,小朋友需要幫助動畫片裡的斑點狗找到線索,在這個過程中小朋友會做一些思維訓練。斑點狗和裡面的主持人會問一些問題,要求小朋友互動。
打電話中,偶爾會聽到女兒用簡單的英語互動的聲音,那位家長特別羨慕,「英語老師的孩子就是不一樣,天天在家學英語,孩子這麼小就開始冒英語了。」
聽罷,我不由感到十分汗顏,自謙道:「沒,其實我也沒幹啥。」過後,自己想了想,其實今天全靠了我的「現代化武器」——點讀筆、外放 MP3 播放器和英語書自帶互動軟體,我這個英語老師,還真沒幹啥。
分享感悟
不會英語的父母莫慌張,讓科技來幫忙!
常常有一些家長認為自己英語不好,因此孩子在家也沒法學英語,一切都要依靠老師,依靠培訓班。但在今天,科技已經幫我們解決了很多問題。家裡沒有老師,學英語也絕不是難事。
1.點讀筆。點到相應處就可以播放單詞或句子,家長拿著點讀筆點,基本上就和自己在讀沒什麼區別。小孩子偶爾玩玩可以,但我個人認為點讀筆的主動權還應該掌握在大人手裡。小孩子的點讀過於隨性,專注力也持續不了太久。大人就像給小孩子朗讀一樣,一句一句地點讀,孩子在一旁聽。熟悉故事後,偶爾可以讓孩子自己選書自己點,孩子感覺自己長大了,讀書的勁頭就會格外足。
2. 音頻 + 外放 MP3 播放器。能外放的 MP3 播放器加音頻,大於等於一個點讀筆。可以播放並隨意暫停音頻,使用很方便。同時還可以播放音頻給孩子「磨耳朵」。有些外放MP3播放器還有復讀和電子詞典功能,用起來非常方便。
3. 互動光碟。比如「麗聲拼讀故事會」系列,有電子書,還會自動播放音頻,孩子一般比較感興趣。建議在看完紙質書後再用。電子有聲版和紙質版的區別(對於我家娃):先看了紙質版,看電子版沒問題;先看了電子版,堅決不看紙質版的了。光碟裡會有一些語音和拼讀的練習,以遊戲的形式呈現,這個可是愛玩遊戲的寶貝們的大愛!
4. 動畫片光碟,「磨耳朵」的利器。網上有大量素材,適合四歲兒童的:《愛探險的朵拉》(男孩女孩都愛看,中英文的,可以用來給討厭全英的孩子過渡一下),Blue’s Clue(互動益智類),3rd & Bird(英音,講一隻小鳥和它的朋友家人的故事,裡面的音樂很好聽,故事也蘊含著哲理),Peppa Pig(英音動畫片,講粉紅豬小妹和她的家人的故事,故事很溫馨,貼近孩子生活)。
5.閱讀網站。比如免費的Starfall網站和付費的Raz-Kids網站。通過一些遊戲或互動平臺來幫助孩子按照相應級別循序漸進地進行英語閱讀。
意猶未盡
有趣的故事往往不是孩子喜歡上一本書的唯一原因。「麗聲拼讀故事會」系列首先吸引我的是它的作者朱莉婭·唐納森(Julia Donaldson)。朱莉婭在正式進入童書創作領域之前,曾經長期為兒童電視節目創作歌曲、編寫劇本,因此她的文字朗朗上口,深受孩子的喜愛。她最為中國小讀者知曉的作品是「聰明豆繪本」第一輯,比如在各圖書榜都很暢銷的《咕嚕牛》。
這一系列像精美的點心。首先是因為它花花綠綠的圖案,講的故事都是孩子感興趣的話題,比如《天下第一貓》,就像點心一樣對小孩有著很強的吸引力。
然後是覺得它精緻。我曾在英國牛津大學的書店看到過這一系列的英語原版書,和「牛津閱讀樹」赫然分列分級讀物架的兩排,看得出都是牛津大學出版社的鎮店之寶,很受英國小孩子的歡迎。
原版的「牛津閱讀樹」整套據說要5000多元,引進版便宜了很多,也很受中國小讀者和家長的歡迎。我家也淘了第一級的兩本。一本書大概50多個故事,性價比還可以。很多同事的娃都愛看,但我家娃讀了幾天後就出現了新問題:剛講完一個故事,琳琳馬上要求講下一個,而這個下一個不一定是按順序來的,可能剛讀完第10個,她馬上翻到第40個;另外,一頁紙上印了原書的兩頁,英國人喜歡賣關子,在最後一張圖給個出乎意料的答案,而當我剛講到倒數第二張圖時,琳琳就非常高興地在最後一張圖上找到了答案。
「麗聲拼讀故事會」系列一個繪本就是一本書,所以就解決了這兩個問題。我可以按我的計劃一次只拿三本書,讀熟了再換。同時我也非常享受,我按著最後一頁,琳琳用亮晶晶的小眼睛使勁看也看不到結果,然後我再慢悠悠地抖出包袱。
另外「麗聲拼讀故事會」與眾不同的是帶有可以安裝在電腦上的互動光碟。在電腦裡安裝 Songbirds Phonics 的軟體,有故事、遊戲、自然拼讀等幾部分。常常令我困惑的是電腦對小孩的威力,套用小品的一句話:「同樣是故事,差別怎麼這麼大呢?」其實電腦安裝的就是故事書的Flash版本,但即使故事書已經看了很多遍了,電腦一放,孩子的眼睛還是開始放光了。
感謝關注【北外青少英語】官方微信訂閱號!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轉發或分享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方「北外青少英語」關注